專利名稱:口腔正畸平衡矯正器之定向交互牽引扣的制作方法
口腔正畸平衡矯正器之定向交互牽引扣所屬領域是口腔正畸固定矯正領域或平衡矯正體系中用于跨合錯位牙體相互牽引所使用的牽引部件。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臨床上,在對于跨頌的錯位牙矯正過程中,固定矯正通常的操作方法為使用圓形扣帽的牽引扣來完成跨頌錯位牙的移動,此移動方式為單向施力牽引過程,施力的方向在此錯位牙移動時所需的路線存在差異。同時在移動的過程中,讓錯位牙的移動路線和移動方向形成默契存在難度,調整現在臨床上使用的牽引扣很難完成此移動操作。同時近遠中型錯頌發生的跨頌畸形錯位的牙體個體通常都需要適當的近遠中移動,同托槽上牽引設施的角度配合可以輕松完成在矯正跨頌的同時完成錯位牙的近遠中移動,以簡單的操作完成精確的錯位牙移動步驟。
發明內容
根據物理力偶原理以及臨床使用的要求為前提,將定向交互牽引扣的設計基底形態設計為圓形。具體如下此定向交互牽引扣結構是由基底部和牽引鉤部構成,基底部即為牙體和定向交互牽引扣相鄰的部位,由于此定向交互牽引扣多應用于后牙及雙尖牙,基底部的側面形態為弧形,以便和牙體冠面有更好的結合。基底部的高度為0. 5毫米,基底圓形直徑為4毫米,弧度高度為0. 4毫米(即水平基底線至基底面之間最大距離),在基底部的弧形形態放置位置,近頌面的位置為近頌側,相近于牙齦一側位置的為近齦側。基底部的正面形態為圓形,基底面有5個增加固位的固位溝,固位溝底部寬0. 3毫米,高0. 3毫米,在基底面開口處的寬度為0. 2毫米,呈倒凹狀。5個固位溝與設定的近頌側和近齦側平行排列。 牽引鉤部位于基底部上,牽引鉤部由2個牽引鉤構成,2個牽引鉤共同連接鉤根,2個牽引鉤呈扇形排開位置形態,牽引鉤部的牽引鉤為傾斜形態,鉤尖偏向近齦處,鉤根中心位置偏離基底部正面圓形圓心,鉤根位置中心向近頌側偏移,偏移的距離為0. 25毫米。鉤根的形態為橢圓形,橢圓形的水平向同固位溝位置相平行,以橢圓形的中心位置分開形成近遠中向鉤根,鉤尖為圓錐的形態。鉤根的最大長度點為3毫米,最大寬度點為2. 4毫米;兩個鉤尖之間的距離為1. 5毫米;鉤尖距基底的距離為1毫米;牽引鉤部的總高度為1. 8毫米。牽引鉤的整體形態為鉤根粗而鉤尖細,側面如牛角狀。牽引鉤和基底為相連一體的設計,其全部是用醫用不銹鋼或醫用合金制成,其制做方法可以是機械或模具制造,也可以是焊接制造而成。附圖及
圖1 定向交互牽引扣正面圖2 定向交互牽引扣側面圖3 定向交互牽引扣基底面詳解1、牽引鉤2、基底面3、固位溝4、鉤根5、鉤尖6、近齦側7、近頌側具體實施方案 首先將錯位牙的腭舌側冠面清洗干凈,將牙冠冠面隔濕后用酸蝕濟酸蝕腭舌側牙冠冠面60秒鐘后用清水洗凈酸蝕后的冠面,再次隔濕,防止唾液污染冠面,調和釉質粘接涂劑A和B型混合后放在冠面上,然后調和釉質粘合樹脂A、B型,將調好的樹脂放在定向交互牽引扣的基底面上,輕輕的壓在再次吹干的冠面上,需要注意的是固位溝的水平位置盡量和近齦側及近頌側保持平行,加壓后將多余的樹脂擠出,用探針將多余的樹脂清理干凈即可。在進行交互牽引的過程中,不存在近遠中移動的直接將牽引筋掛在兩個牽引鉤之上即可,需要近中移動則應該首先掛在近中鉤上,若需要遠中移動則應該先掛遠中鉤上,待其成直線運動時再雙鉤皆掛上牽引筋。需要注意的是,雙鉤同時掛牽引筋時牽引筋要兩側相干,勿將力量用偏。
權利要求
1.此定向交互牽引扣是由基底部和牽引鉤部構成,其特征在于,基底部的側面形態為弧形,正面形態為圓形,牽引鉤部的牽引鉤為傾斜狀,鉤尖偏向近齦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交互牽引扣,其特征在于,基底部有5個增加固位的固位溝,5個固位溝與設定的近頌側和近齦側平行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向交互牽引扣,其特征在于,牽引鉤部的牽引鉤為2個,2 個牽引鉤共同連接鉤根,2個牽引鉤呈扇形排開,牽引鉤為傾斜形態,鉤尖偏向近齦處,鉤根中心位置偏離基底部正面圓形圓心,鉤根中心位置向近頌側偏移。
4.根據權利要求1、2和3所述的定向交互牽引扣,其特征在于,牽引鉤和基底為相連一體的設計,其全部是用醫用不銹鋼或醫用合金制成。
全文摘要
此定向交互牽引扣是由基底部和牽引鉤部構成,基底部的正面形態為圓形,側面形態為弧形,在基底面有增加固位的固位溝5個。牽引鉤部的牽引鉤為2個,呈扇形排開,2個牽引鉤共同連接鉤根。牽引鉤為傾斜形態,鉤尖偏向近齦處,鉤根中心位置偏離基底部正面圓形圓心,鉤根中心位置向近頜側偏移。牽引鉤的整體形態為鉤根粗而鉤尖細,側面如牛角狀。牽引鉤和基底為相連的一體設計,此扣可以輕松完成在矯正跨頜的同時完成錯位牙的近遠中移動,以簡單的操作完成精確的錯位牙移動步驟。
文檔編號A61C7/00GK102462542SQ201110069759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3日
發明者張國彬 申請人:張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