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科手術內植物。
背景技術:
為修補受傷損壞的椎體,國外醫學界發明了人工椎體,例如鈦籠(TMC)。鈦籠是一種用鈦合金制成的空心骨架,由開有多個網孔的鈦合金板圍成圓筒,內部配有圓環狀的支撐物。使用時,需要將受傷損壞的椎體作次全切,將受傷損壞的椎體鑿成側面敞開的空殼狀;再將盛有碎骨頭的鈦籠放入其中。由鈦籠兩端點狀的凸起部分別頂住上一節椎體的下端面及下一節椎體的上端面。隨著受傷損壞的椎體的生長,最終鈦籠內的碎骨頭與上下兩節椎體生長為一個整體;而小血管可以穿過鈦籠的網孔伴隨骨頭生長。從而達到椎體融合的治療作用。但是鈦籠還存在有如下缺點1,由鈦籠形狀決定了其圓柱形的體積龐大,為將其植入受傷損壞的椎體,作次全切處理時,一方面患者出血多,另一方面會破壞椎體的血液供應。2,鈦籠僅靠兩端的點狀凸起部頂住上一節椎體及下一節椎體,易產生塌陷現象。3,鈦籠周圍不能植骨,且鈦籠不具有遮擋椎管的擋板作用,鈦籠內的植骨塊可能再次進入椎管壓迫神經。4,鈦籠包住新生的骨頭;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鈦籠會阻擋射線,醫生不易觀察骨痂的生長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可避免產生上述鈦籠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具有盛放碎骨頭的空心鈦合金骨架,該骨架是一個U形板,該U形板的后立壁不開孔而前立壁開有多個孔;該U形板底部的上、下兩側各開有一個階梯狀的斜孔,兩個斜孔的大端均位于底部的底面上,兩個斜孔的小端分別位于底部相應的端面上;該U形板的兩個斜孔中分別穿套螺釘。所述的兩個螺釘的尾帽外周為圓弧面,所述U形板的每一個斜孔的大端與小端交界處為圓弧段,該圓弧面與該圓弧段相匹配。無論兩個螺釘的入釘角度有何變化,兩個螺釘尾帽的圓弧面總能與U形板相應斜孔的圓弧段緊密接觸。從而可以保持兩個螺釘對的U形板的鎖定力。所述U形板的后立壁外表面沿自由端設斜坡,前立壁外表面沿自由端設斜坡。為手術中放置U形板提供了便于U形板插入的導向部。所述U形板的后立壁、前立壁和底部的上、下兩端分別開成齒條。齒條可增加U形板與上一節椎體及下一節椎體之間的摩擦力,提高U形板的穩定性。所述U形板的上、下兩端平行或不平行。U形板的上、下兩端平行的設計,更能貼合胸椎椎體的終板;U形板的上、下兩端有斜坡的設計,更能貼合腰椎椎體的終板;它們可防止局部壓力過大導致發生塌陷、上下腰椎椎體骨折等。本實用新型椎體間融合裝置(也可稱之為U型人工椎體),用兩個螺釘將鈦合金制成的厚度為0. 6cm的U形板鎖定在傷椎的上一節椎體與下一節椎體之間。U形板內部和前方都可植骨,植骨量大,易于形成生物性連接。U形板的體積小,受傷損壞的椎體無需作次全切處理,僅需切除椎體的后三分之一即可安放,保留了前柱和部分中柱,切除椎體少, 保留傷椎大部分骨質,在減少患者出血的同時,維持椎體的血供,利于傷椎前中部的骨性融合。U形板的后立壁不開孔,能起到閘門的作用阻止植骨碎骨塊進入椎管,從而導致繼發的神經壓迫。U形板前立壁開有多個孔,易于形成生物性連接,小血管可以穿過這些孔伴隨骨頭生長。該U形板在底部的上、下兩側斜孔中分別穿套螺釘,螺釘鎖入上位椎體及下位椎體終板內,可減少內植物出現塌陷。影像學檢查時,通過觀察傷椎前2/3愈合的情況,可直觀評估椎體融合的情況。
圖1為本實用新型椎體間融合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實施例中U形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實施例中U形板從底部看去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實施例中U形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實施例中螺釘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1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椎體間融合裝置第二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實施例中U形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7實施例中U形板從底部看去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7實施例中U形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7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椎體間融合裝置一個優化實施例,是用于修復腰椎的。本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如圖1所示,它由一個U形板1和兩個螺釘2組成。U形板1是用鈦合金制成厚度為0. 6cm的空心骨架,它的結構,請參看圖2。U形板 1的后立壁11和前立壁12由底部14連成一體。U形板1的上、下兩端不平行,有構成斜坡的夾角。U形板1的后立壁11、前立壁12和底部14的上端開成齒條13。U形板1的后立壁11、前立壁12和底部14的下端開成齒條15。U形板1的后立壁11、前立壁12和底部14 圍出內槽16。在U形板1后立壁11外表面沿自由端開出一道斜坡111。后立壁11靠近底部14 的中間部位開有一個延伸到棱邊的后凹槽112。請回過來看圖1:在U形板1前立壁12外表面沿自由端開出一道斜坡121。前立壁12靠近底部14的中間部位開有一個延伸到棱邊的前凹槽122。前立壁12上均勻分布地開有多個小圓孔123。U形板1后立壁11上的斜坡111和前立壁12上的斜坡121,為手術中放置U形板 1提供了一個導向部。U形板1后立壁11上的后凹槽112和前立壁12上的前凹槽122為手術中使用鑷子夾持該U形板1提供了一個夾持部。請參看圖3 底部14的上、下兩側各開有一個階梯狀的斜孔141 ;每一個斜孔141 的軸線與底部14的法線之間的夾角為50°。兩個斜孔141的大端均位于底部14的底面上,兩個斜孔141的小端分別位于底部14相應的端面上。每一個斜孔141的大端與小端交界處被處理為圓弧段1411。底部14的中間開有一個螺紋孔142,以便在手術中安裝一個輔助的手持棒,將該U形板1放入受傷損壞的椎體已開鑿的位置中。螺釘2用鈦合金制成,它的結構,請參看圖5。螺釘2的釘身21前端設錐狀螺紋部22,該錐狀螺紋部22可以方便地旋入骨頭中,且有良好的抗退出性能;釘身21的后端設尾帽23。請參看圖1,尾帽23的端面上開有六方形的插孔231,以適應手術中安全性高的六方改錐。尾帽23的外周處理成圓弧面232,該圓弧面232與U形板1底部14兩端斜孔141 的圓弧段1411相匹配。本椎體間融合裝置實施例的使用狀態,請參看圖6 手術中,在受傷損壞的腰椎椎體3后緣開鑿一個可容納U形板1的縱向槽,開槽時可保留受傷損壞腰椎椎體的前柱31和部分中柱。將碎骨頭放入U形板1的內槽16中,同時通過前立壁12上的各個小圓孔123 觀察碎骨頭的填充狀況,并調整之,使碎骨頭充滿U形板1的內槽16。用鑷子夾持U形板1 后立壁11上的后凹槽112和前立壁12上的前凹槽122,使U形板1后立壁11的自由端和前立壁12的自由端朝向受傷損壞的腰椎椎體3上的縱向槽,將盛有碎骨頭的U形板1放入受傷損壞的腰椎椎體3已開鑿的縱向槽中。U形板1的前立壁12朝向前柱31,前立壁12 的前方可植入骨頭,以便形成生物性連接。U形板1的后立壁11朝向椎管,后立壁11可防止傷椎及植骨的碎骨頭進入椎管。U形板1上、下兩端的齒條13、15分別頂住上一節腰椎椎體4的下端面及下一節腰椎椎體5的上端面。用兩個螺釘2分別穿過U形板1底部上、 下兩側對應的斜孔141,并使兩個螺釘2分別從U形板1的上、下兩端向外伸出,兩個螺釘2 的錐狀螺紋部22分別鎖定在上一節腰椎椎體4的下部及下一節腰椎椎體5的上部;直至兩個螺釘2尾帽23的圓弧面232與U形板1相應斜孔141的圓弧段1411緊密接觸。兩個螺釘2將U形板1鎖定在上一節腰椎椎體4與下一節腰椎椎體5之間。二、實施例二本實用新型椎體間融合裝置第二個優化實施例,是用于修復胸椎的。本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如圖7所示,它由一個U形板6和兩個螺釘2組成。螺釘2的結構與前一實施例的螺釘2相同,不再贅述。U形板6是用鈦合金制成的厚度為0. 6cm的空心骨架,它的結構,請參看圖8和圖。 U形板6的后立壁61和前立壁62由底部64連成一體。U形板6的上、下兩端平行。這種U 形板6的上、下兩端沒有斜坡的設計,更能貼合胸椎椎體的終板。U形板6的后立壁61、前立壁62和底部64的上、下兩端分別開成齒條63。U形板6的后立壁61、前立壁62和底部 64圍出內槽65。在后立壁61外表面沿自由端開出一道斜坡611。后立壁61靠近底部64的中間部位開有一個延伸到棱邊的后凹槽612。在前立壁62外表面沿自由端開出一道斜坡621。前立壁62靠近底部64的中間部位開有一個延伸到棱邊的前凹槽622。前立壁62上均勻分布地開有四個長孔623。U形板6后立壁61上的斜坡611和前立壁62上的斜坡621,為手術中放置U形板6提供了一個導向部。U形板6后立壁61上的后凹槽612和前立壁62上的前凹槽622為手術中使用鑷子夾持該U形板6提供了一個夾持部。請參看圖10 :U形板6底部64的上、下兩側各開有一個階梯狀的斜孔641 ;每一個斜孔641的軸線與底部64的法線之間的夾角為50°。兩個斜孔641的大端均位于底部64 的底面上,兩個斜孔641的小端分別位于底部64相應的端面上。每一個斜孔641的大端與小端交界處被處理為圓弧段6411。U形板6底部64兩端斜孔641的圓弧段6411與螺釘2 尾帽23的外周圓弧面232相匹配。U形板6底部64的中間開有一個螺紋孔642,以便在手術中安裝一個輔助的手持棒,并利用該手持棒將該U形板6放入受傷損壞的胸椎椎體已開鑿的位置中。本椎體間融合裝置實施例的使用狀態,請參看圖11 手術中,在受傷損壞的胸椎椎體7后緣開鑿一個容納U形板6的縱向槽,開槽時可保留受傷損壞胸椎椎體的前柱71和部分中柱。將碎骨頭放入U形板6的內槽65中,同時通過前立壁62上長孔623觀察碎骨頭的填充狀況,并調整之。用鑷子夾持U形板6后立壁61上的后凹槽612和前立壁62上的前凹槽622,使U形板6后立壁61的自由端和前立壁62的自由端朝向受傷損壞的胸椎椎體7上的縱向槽,將盛有碎骨頭的U形板6放入受傷損壞的胸椎椎體7已開鑿的縱向槽中。 U形板6的前立壁62朝向前柱71,前立壁62的前方可植入骨頭,以便形成生物性連接。U 形板6的后立壁61朝向椎管,后立壁61可防止傷椎及植骨的碎骨頭進入胸椎椎管。U形板6上、下兩端的齒條63分別頂住上一節胸椎椎體8的下端面及下一節胸椎椎體9的上端面。兩個螺釘2分別穿過U形板6底部對應的斜孔641,并從U形板6的上、下兩端向外伸出,兩個螺釘2的錐狀螺紋部22分別鎖定在上一節胸椎椎體8的下部及下一節胸椎椎體9 的上部;兩個螺釘2尾帽23的圓弧面232與U形板6相應斜孔641的圓弧段6411緊密接觸。兩個螺釘2將U形板6鎖定在上一節胸椎椎體8與下一節胸椎椎體9之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依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具有盛放碎骨頭的空心鈦合金骨架,其特征在于該骨架是一個U形板,該U形板的后立壁不開孔而前立壁開有多個孔;該U形板底部的上、下兩側各開有一個階梯狀的斜孔,兩個斜孔的大端均位于底部的底面上,兩個斜孔的小端分別位于底部相應的端面上;該U形板的兩個斜孔中分別穿套螺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螺釘的尾帽外周為圓弧面,所述U形板的每一個斜孔的大端與小端交界處為圓弧段,該圓弧面與該圓弧段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的后立壁外表面沿自由端設斜坡,前立壁外表面沿自由端設斜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的后立壁、前立壁和底部的上、下兩端分別開成齒條。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的上、下兩端平行或不平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椎體間融合裝置,涉及一種骨科手術內植物。該裝置具有盛放碎骨頭的空心鈦合金骨架,該骨架類似U形板狀,該U形板的后立壁不開孔而前立壁開有多個孔;該U形板底部的上、下兩側各開有一個階梯狀的斜孔,兩個斜孔的大端均位于底部的底面上,兩個斜孔的小端分別位于底部相應的端面上;該U形板的兩個斜孔中分別穿套螺釘。體積小、椎體切除少,融合更可靠,同時可減少患者出血、也可維持椎體的血液供應。可防止植骨碎骨塊進入椎管,導致繼發的神經壓迫。可避免產生塌陷現象。便于醫生觀察骨痂的生長和椎體間融合情況。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1996692SQ20102068285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3日
發明者丁真奇 申請人:丁真奇,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