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撥針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具,是一種能通透松解筋膜粘連的針具,屬于一種醫療器 械。
背景技術:
對于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特別是肌筋膜損傷,當筋膜增厚、粘連、攣縮時用撥針刀 將其分離,通透松解。目前市場上多為直線形撥針、松筋針等,但其形狀為直線形,操作起來 危險大,在頸部、腰部等有生理曲度的部位操作時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的直線形撥針的不足之處,設計一種能方 便地對頸、腰椎部及其它低凹部位的筋膜及軟組織進行有效松解的“Z”形撥針刀。本實用新型的撥針刀,包括針柄和針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體后部適當彎曲后與 針柄前端固定連接成“Z”形,彎曲處的副彎柱的長度選為5 20mm。所述針體長度選為50 150mm,如選為50、100、120、150mm等多種不同長度,針體 中部直徑選為2 3mm、針體前端逐漸變細到1 2. 5mm并為半圓弧形。為了便于操作,所述針柄形狀扁平,長度選為50 100mm、寬度選為10 20mm、厚 度選為2 5mm,針柄兩側為波浪形。本實用新型的撥針刀,由于將現有的直型撥針改為“Z”形撥針刀,其彎曲處的副彎 柱可以安全限制針具在淺中層筋膜的深度,能有效避免進針太深帶來的危險;針體端部較 細,進針時給患者減少痛苦,也便于醫務人員操作;針端部設為半圓弧形,還可以在骨膜上 進行研磨而不損傷附近軟組織,促進骨的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針柄不與體表接觸從而可 以有效調節針體在體內深度,既可以對平整部位的筋膜及軟組織的有效松解,也可以對頸、 腰椎部及其它低凹部位的筋膜及軟組織的有效松解。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創 傷小和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是一種改進型撥針刀,適合各級醫院和診所在針刀手術中作通 透松解筋膜攣縮或分離筋膜粘連使用。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探撥針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圖中的1是針柄,2是副彎柱,3是針體,4是針體前端。所述針體3的后 部適當彎曲后與針柄1的前端固定連接成Z字形,彎曲處的副彎柱2的長度選為5 20mm。根據需要,所述針體3長度選為50 150mm,如選為50、100、120、150mm等多種不 同規格,針體中部直徑為2 3mm、針體前端4逐漸變細到1 2. 5mm并為半圓弧形。副彎 柱2和針體3及針體前端4選用不銹鋼材料或鍍銀鋼材制成。
3[0011] 為了便于操作,所述針柄1為扁平形,長度選為50 100mm、寬度選為10 20mm、 厚度選為2 5mm,針柄1的兩側為波浪形。
權利要求一種撥針刀,包括針柄和針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體后部適當彎曲后與針柄前端固定連接成“Z”形,彎曲處的副彎柱的長度選為5~20m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撥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針體長度選為50 150mm、針體中部 直徑為2 3mm、針體前端逐漸變細到1 2. 5mm并為半圓弧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撥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柄為扁平形,長度選為50 100mm、寬度選為10 20mm、厚度選為2 5mm,針柄兩側為波浪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撥針刀,其結構包括針柄和針體,所述針體后部適當彎曲后與針柄前端固定連接成“Z”形,彎曲處的副彎柱的長度選為5~20mm。由于將現有的直型撥針改為“Z”形撥針,其彎曲處的副彎柱可以限制針在淺中層筋膜的深度,而不至于進針太深帶來危險;更重要的是針柄不與體表接觸從而可以有效調節針體在體內深度,既可以對平整部位的筋膜及軟組織的有效松解,也可以對頸、腰椎部及其它低凹部位的筋膜及軟組織的有效松解。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創傷小和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是一種改進型撥針刀,適合各級醫院和診所在針刀手術中作通透松解筋膜攣縮或分離筋膜粘連使用。
文檔編號A61B17/3209GK201701268SQ20102023474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王自平, 蔣昭霞 申請人:蔣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