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旋式中藥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旋式中藥鍋。
背景技術:
如今,中醫、中藥已經走出國門,遍及世界各地且正在卓有成效地治病救人。 中藥不但能治病,還有養生的功能,所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藥的應用更為普遍。 因此,經常性地煎熬中藥在千家萬戶已經是司空見慣。砂鍋是傳統的中藥煎熬的必備器皿,但其易碎,而且熬藥時需要不斷地攪拌,以防 藥品糊鍋,整個過程較為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自旋式中藥鍋,它結構簡單,使用方 便,有效防止了糊鍋現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旋式中藥鍋,它包括一個湯鍋,湯鍋內設有一個帶孔的藥鍋,藥鍋底部設有凹球 面軸承,與湯鍋底上的凸起球面軸承吻合;鍋蓋上設有藥鍋旋轉驅動齒輪,它與帶有旋轉手 柄的齒圈嚙合;藥鍋旋轉驅動齒輪驅動一轉盤,轉盤上設有轉動撥齒,轉動撥齒與藥鍋上沿 設置的從動齒槽配合;在藥鍋上設有沸騰溢出口和帶有傾斜角度立面的藥湯沸騰空間。所述藥鍋與湯鍋間留有間隙。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會糊鍋。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藥鍋,2、湯鍋,3、鍋蓋,4、藥鍋旋轉驅動齒輪,5、齒圈,6、旋轉手柄,7、轉動 撥齒,8、轉盤,9、從動齒槽,10、沸騰溢出口,11、球面軸承,12、藥湯沸騰空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圖1中,藥鍋1為多孔狀的器皿,中藥置于其中。湯鍋2中的水乃至煎熬后的藥湯 可以自藥鍋1的孔中出入,藉以置換出藥鍋內中藥材的醫病成分。中藥鍋底1部設有凹球 面軸承11,與湯鍋2底上的凸起球面軸承吻合。鍋蓋3上安裝藥鍋旋轉驅動齒輪4可帶動 轉盤8旋轉,而轉盤8上設有轉動撥齒7,該齒與藥鍋上口的從動齒槽9相嚙合;鍋旋轉驅動 齒輪4與齒圈5嚙合,齒圈5與旋轉手柄6連接,這樣通過轉動旋轉手柄6,即可帶動與之相 連的齒圈5轉動,進而轉動藥鍋旋轉驅動齒輪4、轉盤8和轉動撥齒7帶動藥鍋1隨之轉動, 此舉替代了傳統砂鍋煎藥時的筷子攪動。煎熬中藥需要頻率較高地攪動藥材,以防糊鍋,煎 糊的中藥喝了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死亡,本設計則是適應了中藥煎熬的特點。再則,藥鍋1與湯鍋2之間留有合理間隙,藥材在藥鍋內不直接接觸熱源因而不會焦糊。當煎藥開始階段水是冷涼的,藥鍋采用齒輪及撥齒配合的機械式攪動。一旦藥湯 開鍋沸騰時,藥鍋會在湯鍋中自己旋轉。藥鍋自旋的機理是這樣的。通常,煎藥開鍋后沸水總是從藥材間的縫隙中上溢翻滾而出,而且哪里縫隙大、那 里沸騰出的湯水就多。據此,在藥鍋1上設立了藥湯沸騰空間12和沸騰溢出口 10。水或湯在藥湯沸騰空間12數量最多,當水加熱到90°C時就會膨脹,且由沸騰溢出 口 10上溢,水或湯加熱至100°C出現沸騰時,這種現象仍然存在。膨脹或沸騰的水、湯在走 向沸騰溢出口 10之前,會對藥湯沸騰空間12中具有一定傾斜角度的立面產生推力,藥鍋隨 之就轉動起來。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中藥內細桿狀的藥草若有從藥鍋1的孔中伸出的,在藥鍋轉 動時恰好起到毛刷的作用。而煎藥的規定是細粉狀的藥材都是煎好藥后再加入,所以本設 計會確保藥鍋不會糊鍋的。“自旋式中藥鍋”還可以作為炊具使用,用來煮肉和排骨。如果專門制作成為炊具 使用,藥鍋1的孔可根據需要改變形狀。
權利要求
一種自旋式中藥鍋,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個湯鍋,湯鍋內設有一個帶孔的藥鍋,藥鍋底部設有凹球面軸承,與湯鍋底上的凸起球面軸承吻合;鍋蓋上設有藥鍋旋轉驅動齒輪,它與帶有旋轉手柄的齒圈嚙合;藥鍋旋轉驅動齒輪驅動一轉盤,轉盤上設有轉動撥齒,轉動撥齒與藥鍋上沿設置的從動齒槽配合;在藥鍋上設有沸騰溢出口和帶有傾斜角度立面的藥湯沸騰空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式中藥鍋,其特征是,所述藥鍋與湯鍋間留有間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旋式中藥鍋,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效防止了糊鍋現象。其結構為它包括一個湯鍋,湯鍋內設有一個帶孔的藥鍋,藥鍋底部設有凹球面軸承,與湯鍋底上的凸起球面軸承吻合;鍋蓋上設有藥鍋旋轉驅動齒輪,它與帶有旋轉手柄的齒圈嚙合;藥鍋旋轉驅動齒輪驅動一轉盤,轉盤上設有轉動撥齒,轉動撥齒與藥鍋上沿設置的從動齒槽配合;在藥鍋上設有沸騰溢出口和帶有傾斜角度立面的藥湯沸騰空間。
文檔編號A61J3/00GK101972213SQ20101054570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6日
發明者張佳碩, 胡向赤 申請人:張佳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