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消渴通脈化瘀丸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組合藥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消渴通脈化瘀丸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消渴癥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病名,是指以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為主 要特征的綜合病癥。渴多飲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肌為中消,腎不攝水,小便頻數為下 消。肺燥,胃熱,腎虛并見,或有側重,而或消渴,缺一而不能成此病,若作化驗檢查其主要特 征為高血糖及尿糖,因此西醫又稱II型糖尿病,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腎、基本病肌為陰津 虧耗,燥熱偏盛,消渴病乏,病情失控,則陰及陽,熱灼津虧血瘀,而至氣陰兩傷,陰陽俱虛, 絡脈瘀阻,經脈失養,氣血逆亂,臟腑器官受損而出現癤、癰、眩暈、胸痹、耳聾、目盲、肢體麻 疼、下肢壞疽、腎衰水腫、中風昏迷等兼癥。在中醫經典文獻《黃帝內經·奇病論》中已經明確從行為方式上闡述消渴“此肥 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 消渴。,,西方在二百多年前才把消渴癥的最多數II型糖尿病確認為行為方式疾病,其標志是 Johh rollo在1797年發現了尿糖。《黃帝內經 奇病論》確定消渴為行為方式疾病,并且 認為是脂肪類物質攝入過多,主食攝入過少造成的。這一點在明代醫學著作《景岳全書》中 進一步做了說明“消渴病,其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 而貧賤者少有也。”因此,又俗稱“富貴病”。消渴癥即II型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在我國省會城市發病率達70%,市縣 達4-5 %,農村達2%,而且逐年上升,發病年齡在45歲以上為多,男女比例區別不大,這是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高人群越來越多,而三高人群是糖 尿病人發病的主要對象。據科學研究,肥胖是體內饑餓基因的作用,使體內多余的營養成分 轉變成脂肪儲存體內,由于肥胖使體內胰腺必須多分泌胰島素,來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長 期讓胰腺超負荷分泌,最后把能分泌胰島素的腺體細胞累壞,而分泌胰島素量減少,造成高 血糖。消渴病主要表現為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排的多,反而體重減輕,自覺乏力, 頭暈,自汗,失眠多夢,皮膚干燥,大便或干或瀉,小便混濁,舌質多紅而少津,苔多膩而燥, 舌面少津而干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 1999年及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規定的糖代謝紊亂分 類,及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FPG水平>7.0亳摩爾1升(125亳克1分升)或CGTT 實驗服糠后2小時,血糖水平(NGR) 3. 9-6. 1,飽餐后2小時7. 8,超過這個數字可視為糖尿 病。西醫治療糖尿病主要是控制血糖,西醫目前控制血糖有幾大類藥物。①黃脲類②雙胍 類③葡萄糖甘美抑制類④胰島素增敏劑⑤胰島素。它們的作用有的通過抑制糖的吸收和抑 制體內糖的分解,有的提高胰島素受體的親合力,有的直接降血糖。控制并發病方面,西藥除非降血糖作用外,對控制并發癥效果較差,有些西藥可促使尿毒癥的發生,因有些西藥經腎臟排出,刺激腎臟。西醫治療并發癥主要是糖尿病出現并 發癥才能對癥治療。對預防和治療并發癥效果較差,而且西藥副作用大。目前對服用西藥降糖效果不好的患者,采取打胰島素,而打胰島素大多不用增敏 劑。因有胰島素抵抗受體不能和胰島素親密結合,有的患者每日打50多個單位胰島素還不 能降到正常水平,而造成患者肥胖,而患者出現高胰島素血癥,而胰島素只能降糖,沒有活 血化瘀的作用。中醫對消渴病的診斷和辯證分上、中、下三消的主次。辯證的要點包括辯別年齡及 標本癥結合。區別陰虛與燥熱的標本輕重,按本病的初起多為燥熱,病程延長者,由陰虛與 燥熱互見。病久則陰虛為主。中醫治療糖尿病代價高,見效慢,湯劑不方便,患者對中藥治 療糖尿病了解不深刻,中藥認為不降糖。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目前在治療消渴病(II型糖尿病)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消渴病 (II型糖尿病)的中藥組合藥物,消渴通脈化瘀丸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消渴通脈化瘀丸,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合藥物構成人參15-30,黃芪30-100,白僵蠶20-30,水蛭5-15,丹參20-30,玄參30-60,桑 葉15-30,丹皮15-30,天花粉15-30,山藥30-60,木瓜15-30,黃芩15-20,三七10-15,雞 血藤15-30,決明子15-30,豨薟草10-30,熟地30-50,何首烏10-15,白術15-30,血糖樹葉 5-10,桃仁10-20,川芎15-30,桂枝10-15,菟絲子15-30,五味子10-15,地古皮15-30,葛根 15-30,牛膝 10-30,甘草 10-15。本發明的優化重量份是人參20,黃芪60,白僵蠶20,水蛭10,丹參20,玄參50,桑葉20,丹皮25,天花粉25, 山藥50,木瓜15,黃芩15,三七15,雞血藤15,決明子20,豨薟草20,熟地35,何首烏15,白 術20,血糖樹葉10,桃仁10,川芎15,桂枝15,菟絲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 膝20,甘草15。消渴通脈化瘀丸,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組合藥物按中國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過篩60-120目,用 紫外線消毒制成各種劑型備用。丸劑的制作方法如下把蜜的重量按藥的1.5倍重量,將原料藥研碎、過篩,然后煉蜜,首先選擇氣味純 正,無雜質的蜂蜜,加強其粘合力,其次將蜜置容器內溶化用火煮沸,隨時撈出漂浮的雜質, 煉至中間泛起金黃色的泡沫,手捻有粘性,將蜜挑起有黃絲即可,第三,把藥料倒入容器內 攪拌均勻,色澤一致,形成軟硬適度的蜜塊即可,第四,將塊制成丸劑,每丸重10克,把蜜丸 烘至半干,再放在容器中滾動,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裝。 本發明的服用方法每次一丸,一日三次,飯后半小時服用。一個療程2個月,直到 基本控制正常時,再減少每日用的次數。消渴通脈化瘀丸可制成散劑、丸劑、膏劑。本發明組方大,劑量大,既治消渴,又有通絡化瘀之功效。消渴病雖分上、中、下三 消及陰陽兩虛之辯而組方,但是臨癥中并不能截然區分開,時有三消并存者,病變錯中復雜,組方主要以健脾益氣、養陰為主,以固腎之根。根據脾氣散精的理論,認為II型糖尿病胰 島素抵抗及心腦血管及下肢壞死并發癥的關鍵在于脾虛絡瘀,由于脾不能散精,三焦不得 精微而失養,所造成并發癥。消渴病多因消渴日久,元氣損傷,血行不暢,脈絡瘀滯,氣血達不到四末肌肉,造成 筋脈失養,肝腎陰虛,而久則可陰損及陽,造成陰陽俱虛,而臟腑功能失調,再加上風寒濕痹 阻脈絡,易產生多種病癥,多累及四肢末梢。本病治療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舒通經脈為主 要,方中人參、黃芪可大補元氣,補中升陽,血行血升,祛瘀不傷正;川芎、牛膝、丹皮、丹參、 桃仁、三七為活血要藥,可上達下行,通行四末;桂枝、水蛭可溫經化瘀;白術、山藥健脾益 氣,又可固表止汗;葛根、花粉、五味子通陽生津益氣、除煩止渴,有益于輸布津液;豨薟草 祛風寒、利筋脈、治四肢麻痹,骨痛筋弱,增加散寒通脈作用;何首烏養血柔陰,補肝腎精血、 益精養陰,據現在藥理研究含有大黃酸,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決明子精肝浮陽、明目,藥理 研究降血脂、血糖的作用。菟絲子、熟地滋陰補腎,固澀精微;地古皮、黃芩、玄參清血涼血, 養陰生津;木瓜舒筋活絡、化濕和胃,善治筋脈拘攣;桑葉滋陰潤肺止渴;方中血糖樹葉因 從國外引進,臨床用降血糖有療效;甘草調和諸藥;雞血藤養血、活血、祛瘀通絡;白僵蠶通 絡,藥理研究,有抗凝血、促進胰島細胞恢復,而且有較好的降糖作用。本發明消渴通脈化瘀丸治療消渴病的優點在于1、可以降血糖,本方中所講的血糖樹葉和本發明的消渴通脈化瘀丸合用,療效更 佳。在打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的西藥無效時,加服消渴通脈化淤丸二個月,可減掉原有的降 糖西藥的三分之一。2、本發明消渴通脈化淤丸針對消渴病的特點,有些中藥加大用量,超過傳統中藥 用量的好幾倍,臨床應用時,特別對糖尿病引起的并發癥療效確切,是西藥無可倫比的,方 中如玄參、熟地、地古皮、花粉加大劑量用于降血糖效果好。3、本發明的消渴通脈化淤丸有降糖、降脂、降壓、降血粘、溶血栓、護張血管、活血 化瘀、止痛、營養神經細胞功能。按中醫治療的作用來說,本發明組方有補脾、補氣、補血、活 血化瘀、通血脈健脾、益氣、養陰、固本、止消渴之功效,治療有消渴引起的瘀血阻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按其優化組合重量份取人參20,黃芪60,白僵蠶20,水蛭10,丹參20,玄參50,桑葉20,丹皮25,天花粉25, 山藥50,木瓜15,黃芩15,三七15,雞血藤15,決明子20,豨薟草20,熟地35,何首烏15,白 術20,血糖樹葉10,桃仁10,川芎15,桂枝15,菟絲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 膝20,甘草15。將上述原料藥,按比例混合、粉碎、過100目篩,用紫外線消毒制成各種劑型備用。消渴通脈化瘀蜜丸的制作方法是第一,將原料藥研碎、過篩100目,第二,按藥重量的1. 5倍稱取氣味純正,無雜質 蜂蜜,第三,將蜜置容器內溶化用火煮沸,隨時撈出漂浮的雜質,煉至中間泛起金黃色的泡 沫,手捻有粘性,將蜜挑起有黃絲即可,第四,把藥料倒入容器內拌混均勻,色澤一致,形成 軟硬適度的塊即可,第五,將塊制成丸劑,每丸重10克,把蜜丸烘至半干,再放在容器中滾動,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裝。本發明的療效判定1、服藥的時間8個月-1年。患者堅持服用8個月以上,血糖正常,原有并發癥在臨床上基本沒癥狀,或原有高 血糖,未出現明顯癥狀,停半個月至一個月血糖不高者,為治愈標準。2、服用8個月,血糖基本正常,并發癥控制及好轉為顯效。3、服用8個月,血糖不能控制正常或略高正常,臨床并發癥得到控制,不發展或略 有好轉為有效。4、服用8個月,臨床無任何好轉,為無效。用本發明組合藥物消渴通脈化瘀丸治療消渴病(II型糖尿病)及并發癥臨床治療 結果如下表。
權利要求
消渴通脈化瘀丸,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合藥物構成人參15 30,黃芪30 100,白僵蠶20 30,水蛭5 15,丹參20 30,玄參30 60,桑葉15 30,丹皮15 30,天花粉15 30,山藥30 60,木瓜15 30,黃芩15 20,三七10 15,雞血藤15 30,決明子15 30,豨薟草10 30,熟地30 50,何首烏10 15,白術15 30,血糖樹葉5 10,桃仁10 20,川芎15 30,桂枝10 15,菟絲子15 30,五味子10 15,地古皮15 30,葛根15 30,牛膝10 30,甘草10 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通脈化瘀丸,其特征是優化重量份是人參20,黃芪 60,白僵蠶20,水蛭10,丹參20,玄參50,桑葉20,丹皮25,天花粉25,山藥50,木瓜15,黃芩 15,三七15,雞血藤15,決明子20,豨薟草20,熟地35,何首烏15,白術20,血糖樹葉10,桃 仁10,川芎15,桂枝15,菟絲子15,五味子15,地古皮20,葛根20,牛膝20,甘草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渴通脈化瘀丸,其特征是制備方法是將上述組合藥物按 中國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過篩60-120目,用紫外線消毒制成各種劑型備 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消渴通脈化瘀丸,其特征是丸劑的制作方法是把蜜的重量 按藥的1.5倍重量,將原料藥研碎、過篩,然后煉蜜,首先選擇氣味純正,無雜質的蜂蜜,加 強其粘合力,其次將蜜置容器內溶化用火煮沸,隨時撈出漂浮的雜質,煉至中間泛起金黃色 的泡沫,手捻有粘性,將蜜挑起有黃絲即可,第三,把藥料倒入容器內攪拌均勻,色澤一致, 形成軟硬適度的蜜塊即可,第四,將塊制成丸劑,每丸重10克,把蜜丸烘至半干,再放在容 器中滾動,也可在上衣后烤干,封存包裝。
5.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3所述的消渴通脈化瘀丸,其特征是可制成散劑、丸 劑、膏劑。
全文摘要
消渴通脈化瘀丸,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合藥物構成人參15-30,黃芪30-100,白僵蠶20-30,水蛭5-15,丹參20-30,玄參30-60,桑葉15-30,丹皮15-30,天花粉15-30,山藥30-60,木瓜15-30,黃芩15-20,三七10-15,雞血藤15-30,決明子15-30,豨薟草10-30,熟地30-50,何首烏10-15,白術15-30,血糖樹葉5-10,桃仁10-20,川芎15-30,桂枝10-15,菟絲子15-30,五味子10-15,地古皮15-30,葛根15-30,牛膝10-30,甘草10-15。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組合藥物按中國古方炮制方法炮制,按比例混合、粉碎、過篩60-120目,用紫外線消毒制成各種劑型備用。本發明既治消渴,又有通絡化瘀之功效。
文檔編號A61K36/8945GK101972382SQ201010517210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5日
發明者張子桂 申請人:張子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