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頭癬是一種常見的頭部皮膚病,是由真菌感染所致,其癥狀表現為頭部片狀紅 斑,有瘙癢感,時間一長顏色變深,皮膚變厚。目前,治療頭癬的藥物很多,如灰黃霉素、達克 寧、克霉唑、一掃光等,但治療效果都不理想,費用高,有毒性和腐蝕性,對皮膚有一定的損 傷,治療時間長,治愈率低,效果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配制簡單、療效顯著的治療頭癬的 外用中藥。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川楝子3 9份、茯苓9 15份、黃柏3 9份、葶藶子3 9份、白主3 9份、 桑白皮9 15份、側柏葉6 12份、補骨脂6 12份、何首烏9 15份、川芎3 9份、 土大黃9 15份、白頭翁10 20份、蛇床子3 9份、青黛2 6份、貓眼草3 9份。其優選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為川楝子6份、茯苓12份、黃柏6份、葶藶子6份、白芷6份、桑白皮12份、側柏葉9 份、補骨脂9份、何首烏12份、川芎6份、土大黃12份、白頭翁15份、蛇床子6份、青黛4份、 貓眼草6份。本發明所述中藥為膏劑。將各原料制成膏劑,外敷涂抹使用。本發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藥用性能為川楝子疏肝泄熱,行氣止痛,殺蟲。主治脘腹脅肋疼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頭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凝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 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濕熱痢疾、泄瀉、黃疸,夢遺、淋濁、帶下,骨蒸勞 熱,痿甓,以及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皮膚濕疹;葶藶子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癰,胸腹積水,水腫,癰 疽惡瘡,瘰疬結核;白芷祛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主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淵, 濕勝久瀉,赤白帶下,癰疽瘡瘍;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肺熱或水飲停肺的胸滿喘咳,咳血,水腫,腳氣, 小便不利;側柏葉涼血止血,祛痰止咳,祛風解毒。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咳嗽痰多,風濕痹痛,脫發,丹毒,痄腮,燙傷;補骨脂補腎助陽,固精縮尿,暖脾止瀉。主治虛寒腰痛,陽痿滑精,遺尿,尿頻,久 瀉,虛喘,白癜風,斑禿,銀屑病;何首烏養血滋陰,潤腸通便,祛風,解毒。主治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軟,須 發早白,耳鳴,遺精,腸燥便秘,久瘧體虛,風疹瘙癢,瘡癰,瘰疬,痔瘡;川芎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腹痛,癥 瘕腫塊,胸脅疼痛,頭痛眩暈,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癰疽瘡瘍;土大黃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消腫,通便,殺蟲。主治肺癆咳血,肺癰,吐血,瘀 滯腹痛,跌打損傷,大便秘結,痄腮,癰瘡腫毒,燙傷,疥癬,濕疹;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主治赤白痢疾,鼻衄,崩漏,血痔,寒熱溫 瘧,帶下陰癢,瘰疬,濕疹癰瘡,眼目赤痛;蛇床子溫腎壯陽,燥濕殺蟲,祛風止癢。主治男子陽痿,女子宮寒不孕,濕痹腰痛, 寒濕帶下,陰囊濕癢,風濕痹痛,濕瘡,疥癬;青黛清熱,涼血,解毒。主治溫毒斑疹,吐血,衄血,咯血,小兒驚癇,肝火犯肺咳 嗽,咽喉腫痛,丹毒,痄腮,瘡腫,蛇蟲咬傷;貓眼草鎮咳,祛痰,平喘,拔毒,逐水。主治痰飲咳喘,水腫,瘰疬,疥癬,無名腫毒。配方中,川楝子、黃柏、土大黃、青黛主要用于瀉火解毒、生津潤燥、消腫止痛;加配 茯苓、葶藶子、桑白皮、貓眼草,主要用于寧心安神、利水滲濕、殺蟲拔毒;又配白芷、川彎、側 柏葉、白頭翁,用于活血祛瘀、通竅止痛、消腫排膿、涼血止血;再配補骨脂、何首烏、蛇床子, 用于補腎暖脾、養血滋陰,由內而外調理身心。臨床觀察(1)臨床資料本發明人將100例頭癬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觀察用藥,對照組用藥常規治 療,實驗組用本發明藥物治療。(2)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癥狀全部消失。顯效全部癥狀消除或主要癥狀消除。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無效主要癥狀與治療前無變化。(3)臨床結果對照組治愈時間20 30天,治愈19例(38 % ),顯效16例(32 % ),有效7例 (14%),無效8例(16%),總有效率為84%。對照組治愈時間7 15天,治愈41例(82%),顯效5例(10%),有效3例(6%), 無效1例(2% ),總有效率為98%。本發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時減 輕病狀。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取川楝子3g、茯苓9g、黃柏3g、葶藶子3g、白芷3g、桑白皮9g、側柏葉6g、補骨脂 6g、何首烏9g、川彎3g、土大黃9g、白頭翁10g、蛇床子3g、青黛2g、貓眼草3g,將上述原料制 成膏劑,外敷于患部。用法用量取適量膏劑涂抹于患部,每天換一次,連涂7 15天。實施例2 取川楝子9g、茯苓15g、黃柏9g、葶藶子9g、白芷9g、桑白皮15g、側柏葉12g、補骨 脂12g、何首烏15g、川芎9g、土大黃15g、白頭翁20g、蛇床子9g、青黛6g、貓眼草9g,將上述 原料制成膏劑,外敷于患部。用法用量取適量膏劑涂抹于患部,每天換一次,連涂7 15天。實施例3 取川楝子6g、茯苓12g、黃柏6g、葶藶子6g、白芷6g、桑白皮12g、側柏葉9g、補骨 脂9g、何首烏12g、川芎6g、土大黃12g、白頭翁15g、蛇床子6g、青黛4g、貓眼草6g,將上述 原料制成膏劑,外敷于患部。用法用量取適量膏劑涂抹于患部,每天換一次,連涂7 15天。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其特征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川楝子3~9份、茯苓9~15份、黃柏3~9份、葶藶子3~9份、白芷3~9份、桑白皮9~15份、側柏葉6~12份、補骨脂6~12份、何首烏9~15份、川芎3~9份、土大黃9~15份、白頭翁10~20份、蛇床子3~9份、青黛2~6份、貓眼草3~9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其特征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 數的原料組成川楝子6份、茯苓12份、黃柏6份、葶藶子6份、白芷6份、桑白皮12份、側柏葉9份、 補骨脂9份、何首烏12份、川彎6份、土大黃12份、白頭翁15份、蛇床子6份、青黛4份、貓 眼草6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為膏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頭癬的外用中藥。該中藥以川楝子、茯苓、黃柏、葶藶子、白芷、桑白皮、側柏葉、補骨脂、何首烏、川芎、土大黃、白頭翁、蛇床子、青黛和貓眼草為原料,按一定的重量份數組成。本發明配制簡單,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時減輕病狀。
文檔編號A61P31/10GK101953930SQ20101051720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5日
發明者李文波 申請人:李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