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氟化物防齲經歷了 40多年,包括飲水加氟、含氟牛奶或含氟食鹽、局部涂氟(含 氟牙膏、含氟凝膠、含氟漱口水)等多種措施,由于氟化物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人群中的齲患 率,而被公認為當前世界上有效的防齲措施。口腔醫(yī)學界人士曾提出“氟化物防齲是20世 紀口腔預防醫(yī)學中的重大成果之一”,但氟化物對人體利弊的衡量迄今仍是口腔醫(yī)學領域 中有爭論的課題。目前看來,氟制劑的使用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如氟斑牙、氟骨癥等。因此, 尋找新的安全、有效的無氟制劑越來越受到齲病防治領域學者們的重視。目前,還使用一些抗菌劑來防治齲病。長期使用廣譜抗菌劑和化學合成藥,在清除 口腔致病菌的同時,破壞了口腔的生態(tài)平衡。同時,長期應用抗菌藥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 用,如浮腫、高血壓、誘發(fā)和加重感染等。并且,抗生素類藥物局部應用很容易產生耐藥性, 長期局部應用還會造成菌群失調和真菌感染。上述情況在小兒中的情況尤為明顯。而如果 使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時,不會破壞口腔的生態(tài)平衡。同時“回歸自 然”、“綠色療法”以其特有的療效和安全性正在為更多的人所接受。近年來,將中藥應用于 預防和治療齲齒的藥理和機理的研究開始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和重視,并取得了較好的 進展。因此研制一種療效確切、方便實用的防治齲齒的藥物正在成為必然。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本發(fā)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所述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為了實現本發(fā)明的方法,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它是由下述原料 藥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藥劑黃芩4 8份、厚樸6 10份、連翹1 5份、茵陳1 3份、 五倍子1 5份、金銀花3 6份、刺五加1 5份、綠茶10 15份、紅花3 7份和蜂蜜 10 20份。優(yōu)選地,它是由下述原料藥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藥劑黃芩5份、厚樸8份、連翹3 份、茵陳1份、五倍子3份、金銀花5份、刺五加1份、綠茶10份、紅花5份和蜂蜜15份。優(yōu)選的是,本發(fā)明所述的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為口含片或漱口液。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稱取 黃芩50克、厚樸80克、連翹30克、茵陳10克、五倍子30克、金銀花50克、刺五加10克、綠 茶100克、紅花50克、蜂蜜150克和水500克,置于密封的燒瓶內,在70°C的水浴下加熱2 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即得漱口液。本發(fā)明所述的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處方簡單,均為常見中藥,價格便宜,療效明 確,患者適應性強,適于在臨床上大量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 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 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實施例1稱取黃芩50克、厚樸80克、連翹30克、茵陳10克、五倍子30克、金銀花50克、刺 五加10克、綠茶100克、紅花50克、蜂蜜150克和水500克,置于密封的燒瓶內,在70°C的 水浴下加熱2小時,過濾,收集濾液即得漱口液。在使用漱口液時,一般一次使用10_20ml。使用本發(fā)明的漱口液時,可以在飯后多 次漱口,也可以一次口含數分鐘。漱口液可以吐掉,也可以直接咽下。實驗例1 對口腔致齲菌的體外抑菌活性研究變形鏈球菌、粘性放線菌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致齲菌,它們通過對牙面的粘附,形成 牙菌斑,使牙齒產生齲壞,因此抑制和殺滅致齲菌對防治齲齒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實驗例 中,采用本領域中經典的濾紙片法來進行抑菌試驗,其中1.材料1.1供試菌種粘性放線菌(A.viscosusATCC 15987)和變形鏈球菌(S. mutans ATCC 25175)購 自上海三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 2培養(yǎng)液營養(yǎng)瓊脂和營養(yǎng)肉湯,購自上海三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 3試驗方法將粘性放線菌(A.viscosusATCC 15987)和變形鏈球菌(S. mutans ATCC 25175) 接種于瓊脂平板營養(yǎng)液平面上,接種時均勻密布。鑷取無菌圓形濾紙片浸入實施例1中的 漱口液,充分浸漬后,貼在已接種細菌的瓊脂平板營養(yǎng)液平面上。將瓊脂平板置于37°C的培 養(yǎng)箱內,溫育24小時。測量抑菌環(huán)的直徑。測定3次取平均值。1. 4 結果粘性放線菌(A.viscosus ATCC 15987)的抑菌環(huán)的平均直徑為30. 34 mm,變形鏈 球菌(S. mutans ATCC 25175)的抑菌環(huán)的平均直徑為26. 47mm,表明本發(fā)明的漱口液具有 明顯的抑菌效果。實驗例21.臨床資料選擇40例淺中齲兒童作為觀察對象,均符合《齲病學》(岳松齡主編.第1版,成 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24-225,280-281)的診斷及分度標準。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 組。其中試驗組20例,年齡范圍為4-7歲,平均5. 6歲,其中男女各10例;對照組20例,年 齡范圍為4-7歲,平均5. 4歲,其中男女各10例。2.觀察方法試驗組施用實施例1中制得的漱口液,每天3次,均在餐后漱口,每次20ml,漱口 30秒即可,3個月為1個療程。對照組不施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漱口液。試驗組和對照組每日 的飲食和起居習慣都相同。
3.療效評定標準采用菌斑指數變化作為療效評定標準的標準。將菌斑指數減少1個以上評定為有 效,將菌斑指數保持不變或增加1個以上評定為無效。菌斑指數(plaque index, PLI)由Silness和Loe在1964年提出,根據壓面菌斑 的厚度記分而不根據菌斑覆蓋面積記分。用于評價口腔衛(wèi)生狀況和衡量牙周病防治效果。用視診的結合探針的方法檢查,檢查是用探針輕劃牙面,根據菌斑的量和厚度記 分。菌斑指數科檢查全口牙面,也可檢查選定的幾顆牙。每顆牙都檢查4個牙面,即近中頰 面、正中頰面、遠中頰面以及舌面。每顆牙的記分為4個牙面記分之和除以4,個人記分為每 顆牙幾分之和除以受檢牙數。0 =齦緣區(qū)無菌斑;1 =齦緣區(qū)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視診不可見,若用探針尖的側面可掛出菌斑;2 =在齦緣或鄰面可見中等量菌斑;3 =齦溝內或齦緣區(qū)即鄰面有大量軟夠。根據上述方法測定試驗前和一個療程后的菌斑指數,并根據菌斑指數變化得到下 面的試驗結果。4.試驗結果對于試驗組,有15例患者的菌斑指數減少2,5例患者的菌斑指數減少1。對于對 照組,16例患者的菌斑指數增加1,4例患者的菌斑指數增加2。實驗例3: 口感請20例試驗組的受試者使用實施例1的漱口液。20位患者均表示該漱口液的口 感良好,其中有8為患者在未做任何建議或暗示的情況下就自行咽下。實驗例4 口腔的口氣狀況20例試驗組受試者的口氣較為清新,甚至有茶的芳香。而20例對照組中的受試者 的口氣較為難以忍受,15例甚至有令人嘔吐的感覺。
權利要求
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藥劑黃芩4~8份、厚樸6~10份、連翹1~5份、茵陳1~3份、五倍子1~5份、金銀花3~6份、刺五加1~5份、綠茶10~15份、紅花3~7份和蜂蜜10~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按照重 量份制成的藥劑黃芩5份、厚樸8份、連翹3份、茵陳1份、五倍子3份、金銀花5份、刺五 加1份、綠茶10份、紅花5份和蜂蜜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為口含片或 漱口液。
4.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稱取黃芩50克、厚樸 80克、連翹30克、茵陳10克、五倍子30克、金銀花50克、刺五加10克、綠茶100克、紅花 50克、蜂蜜150克和水500克,置于密封的燒瓶內,在70°C的水浴下加熱2小時,過濾,收集 濾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它是由下述原料藥按照重量份制成的藥劑黃芩4~8份、厚樸6~10份、連翹1~5份、茵陳1~3份、五倍子1~5份、金銀花3~6份、刺五加1~5份、綠茶10~15份、紅花3~7份和蜂蜜10~20份。本發(fā)明還提供所述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所述的防治小兒齲齒的藥物處方簡單,價格便宜,療效明確,患者適應性強,適于在臨床上大量推廣。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1862399SQ20101021032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28日
發(fā)明者趙麗俠 申請人:趙麗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