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內窺鏡面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為病人做手術、醫用檢查或宮腔鏡檢查用的新型內窺鏡面罩,具 體涉及一種可與呼吸機、麻醉機或呼吸鎮痛裝置相配套使用的新型內鏡面罩。
背景技術:
目前醫療行業中,在給病人做手術、醫用檢查或宮腔鏡檢查時,多使用呼吸機、麻 醉機或呼吸鎮痛裝置來輔助治療或檢查。在給病人輸送氧氣或麻醉氣體的過程中,內鏡面 罩被廣泛使用。現市面上,內鏡面罩品種較多,但在結構上普遍都存在以下缺點只有新鮮氣體入口而沒有病人廢氣排出口,不利于保持輸入新鮮氣體的清潔度, 易引起呼吸道污染;尺寸不合理,較小,在病人張嘴接受呼吸插管或腔鏡插管的情況下,面 部會受到面罩的壓迫,感到不適,甚至會堵塞呼吸道,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沒有專設的呼 吸插管或腔鏡插管插入口,在使用插管時只能用鼻罩替代,增加了檢查或手術的風險,也增 加了資源浪費;沒有設病人嘔吐物排出口,無法排出病人因插管引起的嘔吐廢物,即增加了 病人的風險也增加了醫護人員接觸醫療廢物的風險。專利號為200820062284. 7、名稱為《無痛胃鏡專用面罩》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 公開了一種無痛胃鏡專用面罩,包含面罩主體、面罩固定結構、Y形管接口、吸引孔和胃鏡置 入孔。此面罩能夠實現在實施人工控制或輔助呼吸的同時,又能進行胃鏡檢查。但是,該專利中與呼吸功能有關的仍然只有一個Y形管接口,相當于只有新鮮氣 體入口而沒有病人廢氣排出口。雖然Y形管本身有空氣出口,但多增加的Y形管會形成空 氣滯留,造成呼吸時有效換氣量降低。而且,該專利中的胃鏡置入孔中如果沒有胃鏡置入的 話,就形成對大氣的連通,使得Y形管或與其配套的呼吸機無法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內窺鏡面罩與呼吸功能不能相互配合的 問題,提出一種新型內窺鏡面罩。為此,本發明的新型內窺鏡面罩包括一種新型內窺鏡面罩,包括面罩殼,在面罩殼 下沿設有貼面軟墊,在面罩殼上設有氣體入口、插管口和引流口,其特征在于在面罩殼上 還設置有病人呼氣出口和活動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密封塞主座、插管口塞、引流口塞, 且在氣體入口和病人呼氣出口中分別有片狀單向閥瓣。優選地,本發明還可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面罩總長不小于150mm。所述氣體入口位于面罩上部偏左位置;所述病人呼氣出口設計在面罩的左下側。所述貼面軟墊采用可拆卸的卡入槽設計,通過設置在貼面軟墊上的卡入槽可拆卸 地安裝于面罩殼上。所述密封塞還包括將主座分別與插管口塞、引流口塞聯接的筋條,所述主座設計 有卡槽并通過自身的彈性變形卡在面罩殼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面罩殼上設置病人呼氣出口和活動密封塞,從而使本面罩既可以做內窺鏡面罩,也可以在不做插管手術時兼做普通面罩使用,這尤其適用于 在做插管手術前后需要麻醉、給氧或使用呼吸機搶救的情況。而且,在氣體入口和病人呼氣 出口中分別有片狀單向閥瓣,可避免廢氣倒留或滯留,提高換氣效率。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內窺鏡面罩外形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內窺鏡面罩局部剖開后的立體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內窺鏡面罩局部剖開后的立體示意圖之二 ;圖4a、4b分別是本發明實施例單向閥瓣在吸氣狀態和呼氣狀態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內窺鏡面罩局部剖開后的立體示意圖之三;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貼面軟墊立體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貼面軟墊局部剖開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密封塞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 3所示,本實施例主要由以下部件組成面罩殼1、密封塞2、貼面軟墊3、 新鮮氣體入口 13、病人呼氣出口 14、引流口 11、插管口 12、密封塞主座21、插管口塞22、弓丨 流口塞23,在新鮮氣體入口 13和病人呼氣出口 14中分別有片狀單向閥瓣4。本內鏡面罩的面罩殼1上共設計有4個孔口,分別為①引流口 11,用于病人嘔吐 物的吸出以保持面罩的清潔;②插管口 12,用于醫用插管的插入;③氣體入口 13,用于麻醉 氣體或新鮮空氣或氧氣的輸入,④病人呼氣出口 14,用于病人呼出氣體的排出,并且在新鮮 氣體入口 13和病人呼氣出口 14中裝有片狀單向閥瓣4以防止麻醉氣體(或新鮮空氣或氧 氣)的流出。面罩殼1下部裝有貼面軟墊2,貼面軟墊根據人面部輪廓進行設計,采用雙層 軟膜結構,由柔軟、高彈性的硅膠制成,能緊貼面部,密封性高,佩戴方便舒適,且可拆卸,進 行高溫清洗消毒。另外,如圖2,本面罩還設計有密封塞2,其包括3個部分①密封塞主座21,用于 配合面罩殼1進行裝配并設計有孔口用于醫用插管的插入;②插管口塞22,用于封堵密封 塞主座上的插管口 ;③引流口塞23,用于封堵引流口。在本面罩不用于醫用檢查時,可用 插管口塞及引流口塞分別將插管口及引流口密封,便可作普通麻醉面罩或普通呼吸面罩實 用。由于病人在做通過口部的內鏡檢查手術時,需張開口部插入內鏡檢查管,增大了 面部長度,現有面罩長度依病人閉口時的長度所設計,無法做到更好的密封。本實施例的面 罩總長不小于150mm,比現有面罩長至少長20mm,能更好的貼合面部進行密封,即使病人完 全把嘴張開時,都不會被面罩壓迫到。由于本實施例在面罩殼1上直接設計有新鮮氣體入口、病人呼氣出口和引流口, 加上安裝在面罩殼上密封塞上的插管孔,可同時實現經口部的內鏡檢查和正壓通氣,并排 出病人的呼出氣體和經口部做內鏡檢查時可能產生的排出物。由于在做內鏡檢查時,病人一般采用左側位臥躺在手術床上,故將新鮮氣體入口設計在面罩上部偏左位置以方便接管,同時此位置靠近病人的鼻子,通過外接的單向閥使 新鮮氣體導入面罩,使病人很容易吸入新鮮氣體,如圖4a、4b。由于在做內鏡檢查時,病人一般采用左側位臥躺在手術床上,將病人呼氣出口設 計在面罩的左下側,該位置放在病人鼻子的下端,使病人呼出氣很直接容易的排出面罩體,同時病人呼氣出口同新鮮氣體入口距離不小于50mm,并且裝有片狀單向閥瓣4,如圖5,可 防止病人呼出氣倒流入面罩同新鮮氣體混合。由于在做內鏡檢查時,病人一般采用左側位臥躺在手術床上,且病人多會產生經 口部的液態或固液混合態排瀉物,故在面罩的右下側設計有引流口,可方便液態或固液混 合態排瀉物流向引流口并抽引出面罩內部。本實施例的貼面軟墊設計,如圖6、7,具體涉及采用人體工學設計,其造型曲線和雙層軟膜結構可很舒適地貼合住病人的面部, 并且密封性良好;采用可拆卸的卡入槽設計,利用軟墊的彈性變形可很方便從塑膠材料的 面罩殼上卡裝和拆卸,當軟墊發生人為損破或使用時間長變形及發黃時只需將軟墊更換, 而現有的內鏡檢查專用面罩如貼面的軟墊發生人為損破或使用時間長變形及發黃則必須 將面罩整體更換。本實施例的密封塞設計,如圖8,該密封塞使用彈性好的硅膠材料,包括主體21、 插管口塞22、引流口塞23和用于聯接主體和2個孔塞的細長筋條24。主體21設計有卡槽 并通過自身的彈性變形卡在面罩殼上,如圖2 ;該密封塞的另一特點在于在主體中間除了 設有傳統面罩所有的內鏡檢查用的插管孔外,在在不做內鏡檢查時可直接用密封塞所帶的 插管口塞22和引流口塞23通過彈性變形分別插在自身插管孔和面罩殼上引流孔形成密 封,如圖2,在不做內鏡檢查時也可實現面罩的正壓通氣而不會泄漏氣體,其一體化設計以 及和面罩殼裝配后后形成一個有機的組合體方便了醫生的操作,也避免了現有面罩單獨設 計和安裝插管塞和引流管塞的操作不便以及零件易丟失的缺點。本面罩的材料設計,其中面罩殼使用可以通過高溫消毒或環氧己瓊消毒的塑膠材 料包括PC、PSU或PPSU材料,密封塞和貼面軟墊使用可以通過高溫消毒或環氧己瓊消毒的 軟膠材料包括硅膠材料,使得本面罩可以通過高溫消毒或環氧己瓊消毒來重復使用,而傳 統的使用于內鏡檢查的面罩多為一次性使用。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 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一種新型內窺鏡面罩,包括面罩殼(1),在面罩殼下沿設有貼面軟墊(3),在面罩殼上設有氣體入口(13)、插管口(12)和引流口(11),其特征在于在面罩殼上還設置有病人呼氣出口(14)和活動密封塞(2),所述密封塞(2)包括密封塞主座(21)、插管口塞(22)、引流口塞(23),且在氣體入口(13)和病人呼氣出口(14)中分別有片狀單向閥瓣(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內窺鏡面罩,其特征在于面罩總長不小于15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內窺鏡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入口(13)位于 面罩上部偏左位置;所述病人呼氣出口設計在面罩的左下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內窺鏡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貼面軟墊(3)采用 可拆卸的卡入槽設計,通過設置在貼面軟墊(3)上的卡入槽可拆卸地安裝于面罩殼(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內窺鏡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2)還包括 將主座(21)分別與插管口塞(22)、引流口塞(23)聯接的筋條(24),所述主座(21)設計有 卡槽并通過自身的彈性變形卡在面罩殼(1)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內窺鏡面罩,包括面罩殼,在面罩殼下沿設有貼面軟墊,在面罩殼上設有氣體入口、插管口和引流口、病人呼氣出口和活動密封塞,密封塞包括密封塞主座、插管口塞、引流口塞,且在氣體入口和病人呼氣出口中分別有片狀單向閥瓣。通過在面罩殼上設置病人呼氣出口和活動密封塞,從而使本面罩既可以做內窺鏡面罩,也可以在不做插管手術時兼做普通面罩使用,這尤其適用于在做插管手術前后需要麻醉、給氧或使用呼吸機搶救的情況。而且,在氣體入口和病人呼氣出口中分別有片狀單向閥瓣,可避免廢氣倒留或滯留,提高換氣效率。
文檔編號A61M16/06GK101804233SQ20101014746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傅曄, 張瑜, 王雙衛 申請人:深圳市安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