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菱鲆細菌性疾病的多效中草藥復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治大菱鲆重要細菌性疾病的專用中草藥,是在養殖條件下針對近年來大菱鲆主要細菌性疾病進行預防和治療的中草藥復方。
背景技術:
:大菱鲆以其容易飼養、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等優點,迅速成為我國海水養殖的支柱性產業,每年直接的經濟效益達40多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隨著養殖產業的無序擴大和不規范化運作,導致疾病頻繁發生。疾病產生后,盲目使用抗生素現象普遍存在,以致出現藥殘,影響產品質量安全。2006年11月,"大菱鲆藥殘事件"導致大菱鲆產業跌入低谷。該事件使廣大養殖業者蒙受了極大地經濟損失,同時也認識到抗生素的負面影響。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率先對大菱鲆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疾病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養殖大菱鲆已有IO余種明顯的疾病癥狀。其中腹水病、腸炎病、爛鰭病、紅底板病等細菌性疾病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致病性強,給養殖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表一)。細菌性疾病是大菱鲆養殖的主要疾病,抗生素自然成為養殖戶的主要防病藥物,其藥殘和水產品的質量問題也十分嚴峻。因此開發安全低毒、綠色高效的替代藥物迫在眉睫。在本發明形成之前,沒有見有關中草藥防治大菱鲆細菌性疾病的詳細報道。表一養殖大菱鲆主要細菌性疾病及其致病原時間地點病癥病原菌作者2004年山東萊州市、青島市和榮成市腸道中有大量壞死脫落的腸道上皮細胞、組織碎片和滋生的大量細菌,顏色為黃白色。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禾口大菱鉀弧菌(Vibrioscophthalmi)王印庚、張正、秦蕾2004.05-2005.09濰坊、煙臺、威海和青島腎臟多發性局灶壞死伴有滲出性炎癥反應以及肉芽腫的產生;外觀異常膨大,正常組織轉變為白色膿瘍或豆腐渣狀。愛德華氏菌(Edwardsiellosi)王印庚、秦蕾、張正2005年榮成市、膠南市和青島市外觀看腹腔鼓脹、腹部隆起,解剖后發現胸腔內部充滿無色或淡黃色液體。鯊魚弧菌(Vibriocarchariae)王印庚、張正、秦蕾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草藥復方,能夠治療多種大菱鲆細菌性疾病,并對這些細菌性疾病具有預防效果。通過使用該藥物可顯著提高養殖大菱鲆的抗病力和存活率,保障養殖生產的穩定性。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藥物成分及配比為藥物成分為黃柏、連翹、丁香、柴胡、甘草;草藥粒度為200目,藥物按照重量配比為2:i:i:i:i。本發明與已有技術對比其特點是1、本發明可做到"一劑多效",同時可治療腹水病、腸炎病、紅體病、爛鰭病多種細菌性疾病。2、本發明對苗期和成魚都可以使用,治愈率可達到80%以上,預防和治療效果顯著。3、本發明純中草藥制劑,綠色高效、無殘留,可減少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對提高水產品質量具有重要作用。4、本發明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易于推廣使用。圖1:中草藥不同添加量對一氧化氮合酶(N0S)的變化圖;圖2:中草藥不同添加量對溶菌酶的影響圖3:投喂不同添加量的中草藥對酸性磷酸酶的影響。具體實施方法下面是通過實例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發明的配方和使用方法本發明是按如下技術方案做出的闡明流行病學特征,分離純化病原、人工感染試驗確定致病原;經過藥效學試驗,優選組合配方,大菱鲆免疫指標檢驗,臨床試驗及其治愈率檢驗等過程。本配方實現的流程是篩選配方和配比一實驗中草藥對大菱鲆非特異性免疫因子的影響一中草藥臨床試驗一使用方法。1、配方和配比篩選本配方主要是針對大菱鲆的常見致病菌,如大菱鲆弧菌、愛德華氏菌、鯊魚弧菌、鰻弧菌和溶藻弧菌,篩選具有抑制或殺滅效果的中草藥配方,為生產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參考。其方法是將魚腥草、黃芪、甘草、連翹、龍膽草、金銀花、板蘭根、梔子、黃連、黃芩、黃柏、大黃、大青葉、穿心蓮、五倍子、柴胡、五加皮、茯苓、烏梅、白頭翁、石榴皮、牛膝、黨參、地丁草、秦皮、乳香、沒藥、丁香、紅藤和杜仲35種中草藥與上述分離的致病菌進行藥物敏試驗,初選抑菌效果良好的單方。經過不同配伍,通過體外抑菌效果驗證(表二)和臨床試驗,最終得到最佳配方。通過單方篩選出對大菱鲆主要致病菌有較好抑菌效果且符合配伍要求的5種單方中草藥分別是黃柏、連翹、丁香、柴胡、甘草。根據正交實驗和中藥配伍原則進行中草藥配比,得到體外抑菌最佳配伍是2:i:i:i:i,其復方對上述五種大菱鲆主要致病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草藥粒度200目。表二復方中草藥對5種細菌的體外抑菌試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中草藥藥液原始濃度為0.2g/ml,表中1/20、1/40......分別代表中草藥原藥液稀釋4倍,8倍,"+"表示該濃度下未生長細菌,"-"表示該濃度下生長了細菌。2、中草藥對大菱鲆非特異性免疫因子的影響實驗分為四組,第一組投喂2%復方中草藥,第二組投喂4%,第三組投喂8%,第四組為對照組投喂正常飼料。實驗用水鹽度為25%。,溫度16t:,每天上午和下午兩次投喂;每七天采血一次,測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與對照組相比較,投喂不同濃度的中草藥飼料對以上3種酶指標都有較明顯的提高作用,并且在第28天達到最大值,具體見附圖1、2、3。綜上所述,添加不同量的中草藥對大菱鲆的一氧化氮合酶、溶菌酶、酸性磷酸酶都有明顯的提高作用。總體比較后,確定添加2%中草藥即有良好效果。3、中草藥臨床試驗健康大菱鲆在200ppm(ppm是指lmg溶質溶解于1L溶劑中)的海水藥液中,經過96小時藥浴毒性試驗,生理狀態良好,沒有出現中毒跡象。應用該中草藥復方對山東地區5個不同養殖場患病大菱鲆進行了預防和治療的臨床試驗,效果良好(表三)。表三復方中草藥臨床試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通過臨床防治試驗證明以20g/kg伴飼投喂預防,預防效果良好,可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治療時,通過20ppm藥浴和30g/kg伴飼投喂,治愈率達80%以上,治療效果顯著。這種中草藥復方對大菱鲆腹水病、腸炎病、紅體病、爛鰭病都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本發明利用中草藥復方,做到"一劑多效",可同時治療腹水病、腸炎病、紅體病、爛鰭病多種細菌性疾病,對減少和取代抗生素的使用,提高養殖成活率和產品質量,保障養殖生產穩產、高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使用方法預防用藥將中草藥復方按20g/kg飼料混合,用粘合劑包裹顆粒飼料表面后投喂,每日2次,連續7天;間隔10天后再次投喂藥餌。治療用藥根據藥浴水體大小,按照本復方中草藥與自來水l:IO的比例文火煮1小時,20ppm藥浴3次,每天1次,每次8小時。按照30g/kg此復方中草藥伴飼投藥,連續10天。為保證藥效,藥浴時間要求在8小時以上。在我國北方沿海,大菱鲆養殖迅速發展成為一項支柱產業。但是由于產業發展時間短,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目前存在突出的問題是養殖疾病頻發、用藥不規范、甚至濫用違禁藥物等問題,以致出現商品魚藥殘現象,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水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已成為制約大菱鲆產業發展的瓶頸。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開發綠色高效的中草藥是一條重要途徑。本發明屬復方中草藥,可做到"一劑多效",同時治療腹水病、腸炎病、紅體病、爛鰭病等多種細菌性疾病。其治愈率可達到80%以上,預防和治療效果顯著。可減少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對提高水產品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該復方使用方便、成本低、效果良好,易于推廣使用,對大菱鲆乃至鲆鰈類健康養殖提供了技術支撐。權利要求一種大菱鲆細菌性疾病的多效中草藥復方,其特征在于它的藥物成分是黃柏、連翹、丁香、柴胡、甘草;藥物按重量配比為2∶1∶1∶1∶1;藥物呈粉末狀,草藥粒度200目。全文摘要一種大菱鲆細菌性疾病的多效中草藥復方,其藥物成分為黃柏、連翹、丁香、柴胡、甘草;按重量為2∶1∶1∶1∶1的比例混合,粉碎經200目過篩,均勻混合;該藥物是一種復合性抗菌、提高免疫力的多效中草藥配方,經過臨床實驗證明可有效的用于大菱鲆腹水病、腸炎病、紅體病、爛鰭病等細菌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該藥物通過與餌料混勻,口服或藥浴,治愈率可達80%以上;該配方藥物成分屬天然中草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且對大菱鲆的生長無毒副作用,可減少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使用方法簡便,用量小、成本低,適用于大菱鲆的養殖生產,提高養殖成活率和產品質量。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744924SQ20101010078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申請日期2010年1月26日優先權日2010年1月26日發明者任海,廖梅杰,張正,曲江波,王印庚,翟介明,榮小軍,陳霞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