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粘著膠帶包裝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在支撐體上具有粘著劑層的粘著膠帶包裝起來的包裝袋。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有由各種形態構成的粘著膠帶,并使用于標簽用、醫療用、化妝用、裝飾用、遮蓋用、電子工業用及其他各種用途。醫療用所使用的粘著膠帶,有敷劑、硬膏劑、絆創膏、醫用膠帶等粘附劑的形態,一般是粘附于皮膚、粘膜等。這種粘著膠帶一般是由具有支撐體以及設置在該支撐體一方的面上的粘著劑層的粘著膠帶、以及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劑層的剝離薄片所構成。粘著膠帶經制造后,有被裁切為適度的大小,且為了衛生地以及物理地進行保護,而以單個裝入于包裝袋的狀態來流通、販賣的情況。此時,使用時須撕開包裝袋,取出粘著膠帶,并將剝離薄片剝離使粘著劑層暴露出并粘附于粘附部位。使用時經常產生的問題在于剝離薄片的難以剝離的方面。剝離薄片由于一般較薄且柔軟,所以難以處理,剝離時需花費時間。為了改善此點,例如日本特開2007-7560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75601號公報、日本特許第3689807號公報、日本實開昭50-133797號公報等所揭示的那樣,開發出各種追求剝離薄片的剝離容易度以及粘著膠帶的粘附容易度的剝離薄片及粘著膠帶。這些剝離薄片或粘著膠帶,均是從粘著膠帶的粘附容易度的觀點來追求便利性的構造。雖然的確非常便利,但粘著膠帶仍是維持著分別具備剝離薄片及包裝袋的型態不變, 使用后作為廢棄物依舊會產生剝離薄片及包裝袋。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追求粘著膠帶的粘附容易度,又可達到節省資源的效果的粘著膠帶包裝袋。
發明內容
為了達成上述課題,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為收納具有支撐體以及設置在該支撐體的一方的面上的粘著劑層的粘著膠帶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粘著膠帶以使前述粘著劑層朝向外側的方式折彎為第1部分及第2部分;并且具備第1剝離薄片,所述第 1剝離薄片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膠帶的第1部分的粘著劑層;以及第2剝離薄片,所述第 2剝離薄片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的粘著劑層,并且在與第1剝離薄片之間封入粘著膠帶。通過設為此構成,可省略以往存在的包裝袋。此外,當將第1或第2剝離薄片從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剝離并打開時,由于使粘著劑層的一半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優選地,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互相疊合,并且使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的疊合部分,亦即包圍粘著膠帶的部分密閉起來。當兩剝離薄片之間被密閉起來時,由于內部與外界阻隔,所以能夠衛生地以及物理地保護粘著膠帶,使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的成分不泄漏至外界。
在要對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之間進行密閉的被面接合的面接合部的外緣,至少形成1個往外方突出的凸點也是有效的。這是因為,由于在開封時,力集中于此凸點,所以面接合從凸點開始斷裂而容易開封之故。優選地,在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之間,設置作為開封用的抓取部分的非接著部分。此外,在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中的任一方的非接著部分設置有諸如缺口的可借助觸感來辨識的印記時,即使是視力有障礙者,亦可容易掌握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的暴露方向。雖然是記載為“任一方”,但可理解的是,只要是如在第1剝離薄片上設置1個缺口,在第2剝離薄片上設置2個缺口般的不同種類的印記,則也包含附加于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兩者的情況。優選地,對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的粘著劑層與第2剝離薄片的附著力進行抑制的附著力抑制手段設置在第2剝離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這是由于當移除第2剝離薄片時, 由于粘著面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之故。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只要直到使用時為止可以對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進行保護,則對其材質及構成并無特別限定,但優選為從外層起依序積層玻璃紙薄膜、塑料薄膜、鋁箔,然后于內層進一步積層塑料薄膜的結構,更優選為,附著力抑制手段為對第2剝離薄片上的與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的粘著劑層附著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所實施的硅處理面。在各種附著力抑制手段中,硅處理具有相對容易且能夠廉價地進行的優點。作為其他附著力抑制手段,亦可對該部分施以壓花加工及/或砂磨加工。作為用于容易地從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剝離第2剝離薄片的其他手段,亦可構成為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比粘著膠帶的第1部分大,第2部分具有從第1部分突出的突出部分;在第1剝離薄片的部分上,在與所述突出部分相對向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上,設置有暫時固定手段。優選地,粘著膠帶的支撐體相對于第1剝離薄片的經由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比粘著劑層相對于第2剝離薄片的附著力還高。作為暫時固定手段,優選對粘著劑、即粘著膠帶的支撐體具有接著性。通過在第1剝離薄片上設置這樣的暫時固定手段,即使不具有硅處理面等,也易于將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從第2剝離薄片分離,但若將暫時固定手段的設置與硅處理面等并用,則更佳。另外,粘著膠帶的第1部分與第2部分實質上可形成相同形狀;在第1部分與第2 部分之間可設置有暫時固定手段。此時,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優選比粘著劑層相對于剝離薄片的附著力高。如上構成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可將在移除第2剝離薄片的同時所顯現的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的暴露部接著于粘附部位,之后,將第1剝離薄片向著將粘著膠帶從第1剝離薄片剝離的方向拉引,借此能夠將粘著膠帶的整個面粘附于粘附部位。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只要是粘著膠帶具有剝離薄片且為單個包裝的形態的粘著膠帶,則亦可運用于其他所有的粘著膠帶,而提供一種省資源且容易粘附的粘著膠帶包裝袋。亦即,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可省略以往單個存在的包裝袋,在保管粘著膠帶時,即使省略包裝袋,亦可通過將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密閉來使內部與外界阻隔,所以能夠衛生地以及物理地保護粘著膠帶。此外,在使用粘著膠帶時,當將第2剝離薄片從粘著膠帶的粘著劑層剝離并移除時,由于使粘著劑層的一半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并且,在剝離第2剝離薄片后, 粘著膠帶被支撐于第1剝離薄片或處于被加強的狀態,因而,亦不會處于粘著膠帶彼此接著而無法使用粘附劑的狀態,此亦使粘附變得容易進行。此外,當粘著膠帶為可粘附于人體的粘附劑,亦即敷劑、硬膏劑或絆創膏、醫用膠帶、粘附式的暖暖包等時,即使粘附部位為一個人所難以粘附的背部等,亦不會弄臟手而容易以單手來粘附。此外,根據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通過在第1剝離薄片與粘著膠帶的支撐體之間設置暫時固定手段,即使不具有硅處理面等,亦容易將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從第2剝離薄片分離,而容易使粘著劑層的一半露出。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是以單片為單位來構成制品,所以其攜帶便利性優異。
圖1 (a) (C)是表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制造工序的透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圖。圖3(a) (d)是例示剝離薄片的邊緣的形狀的圖。圖4(a) (C)是表示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使用方法的透視圖。圖5是表示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粘附于粘附部位的情況的圖。圖6是表示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粘附于粘附部位的情況的圖,為接著圖4的狀態的圖。圖7是表示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向粘附部位粘附完成的樣子的圖。圖8(a)及(b)是表示用于容易地開封的形態的例子的透視圖。圖9(a)及(b)是表示用于容易地開封的形態的其他例子的透視圖。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概略說明圖。圖11(a)及(b)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概略說明圖。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的其他變形例的概略說明圖。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其他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全部圖示中,對于相同或相當的部分附加相同附圖標記,并省略該重復說明。[第1實施方式]圖1 (a) (C)是表示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制造工序的透視圖。該粘著膠帶包裝袋10具備在單面具有粘著劑層12 (參照圖2、的粘著膠帶14 ;覆蓋如后述那樣被折為兩折的粘著膠帶14的全體的形式的第1剝離薄片16 ;以及與第1剝離薄片為相同形狀的第2剝離薄片18。粘著膠帶14、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優選均為長方形。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圖。第1剝離薄片16 及第2剝離薄片18分別能夠剝離地附著在以使設置在支撐體20的單面上的粘著劑層12 朝向外側的方式折為兩折的粘著膠帶14的第1部分22的粘著劑層12及第2部分M的粘著劑層12上。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可使用于標簽用、醫療用、化妝用、裝飾用、遮蓋用、電子工業用及其他各種用途。尤其是醫療用、化妝用等所使用的粘著膠帶包裝袋,有敷劑、硬膏劑、絆創膏、醫用膠帶、化妝用敷劑、粘附式的暖暖包等,一般可用作為粘附于皮膚、粘膜等的粘附劑的包裝袋。支撐體20的構成材料只要是可支撐粘著劑層12的材料即可,并無特別限制,一般使用織布、無紡布、由塑料等所形成的薄膜、金屬箔等。進而,支撐體可為單層構造或積層構造,例如可為將由不同材料所形成的多種織布或無紡布積層起來的構造,或是將塑料薄膜、 金屬箔等與織布或無紡布積層起來的構造。此外,本發明中所用的織布或無紡布,并無特別限定,只要是將纖維狀的材料加工成布狀且可使用于粘著膠帶的支撐體即可,也包含例如由圓編、經編、緯編等將針眼集中而加工為布狀之編織布。作為織布或無紡布的優選的例子,有藉由選自由聚酯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及聚丙烯系樹脂所組成之群組的樹脂纖維的至少一種所形成的織布或無紡布,其中,優選為由與粘著劑層中所含成分的相互作用小的聚酯系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所形成的織布。作為塑料薄膜,例如有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尼龍等聚酰胺、聚乙烯、 聚丙烯等聚烯烴、聚氯乙烯、可塑性聚氯乙烯、可塑性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聚偏氯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纖維素、乙基纖維素、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胺基甲酸酯、離子鍵聚合物樹脂所形成的薄膜。此外,在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用作為醫療用、化妝用的粘附劑的情況下,對支撐體優選使用具有作為粘覆劑的充分的伸縮性或非伸縮性的材料,特別優選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平針的織布(編織布)。作為支撐體20的編織布,其單位面積重量(每單位質量)優選為50 500g/m2。 此外,在依據Jis L1018的方法進行測定的情況下,支撐體20的縱向(長軸方向)模量優選為2 12N/5cm,橫向(短軸方向)模量亦為2 12N/5cm。另外,在此所謂的縱向是指在制造編織布的工序中的流動方向,所謂的橫向是指與縱向正交的方向,亦即寬度方向。在縱向或橫向為低于2N/5cm的模量的情況下,有難以一邊伸展皺痕一邊粘附于粘附部分的傾向,此外,在縱向或橫向為高于12N/5cm的模量的情況下,相反地,在粘附時粘著膠帶過度伸展,有容易產生皺痕的傾向。另外,模量為室溫(25°C )時的值。通過使用上述支撐體20,由后述暫時固定手段進行的暫時固定變得容易,此外,脫離暫時固定后的支撐體20的形狀構造上幾乎沒有變化。亦即,例如不會產生絨毛立起等。 此外,粘著膠帶包裝袋10內的兩折是容易的進行且不占空間。再者,在粘附時,在折成兩折的部分上不易產生所謂的“折痕”,能夠完美的粘附。作為粘著劑層12的構成材料、即粘著成分,只要具有粘著性且可粘著于粘附部位即可,并無特別限定,但粘著基劑優選使用丙烯酸系粘著成分、橡膠系粘著成分、硅系粘著成分等,其中就粘著物性的觀點來看,特別優選地使用橡膠系粘著成分。具體的橡膠系粘著成分可使用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中的任何一種,合成橡膠例如有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及聚異丁烯。再者,作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例如有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 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
作為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具體例,例如有Kraton D-1112、D-IllU D_1107(商品名稱、Kraton Polymer公司制)、JSR5000或JSR5002 (商品名稱、日本合成橡膠公司制)、Quintac 3530、3421 或!3570C(商品名稱、日本 Zeon 公司制)、Kraton D-KX401CS 或D-1107CU(商品名稱、Kraton Polymer公司制)等線性三嵌段共聚物,或是Kraton D-1124 (商品名稱、Kraton Polymer 公司制)、Solprene418 (商品名稱、Philips Petroleum 公司制)等分枝嵌段共聚物等。作為聚異戊二烯,例如可使用高分子至低分子的聚異戊二烯,例如有Oppanol 10、12、12SF、15、15SF、30SF、50、50SF、80、100、120、150、200(商品名稱、BASF 公司制)、 Vistanex LM-MS、LM-MH、LM-H、MM L_80、MM L_100、MM L_120、MM L-140 (商品名稱、Exxon 公司制)等。此外,作為丙烯酸系高分子,其單體單位例如可使用至少含有一種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為代表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例如丙烯酸.丙烯酸辛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N-乙烯-2-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酸-1,6-辛二醇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 乙酸乙烯酯 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共聚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共聚物樹脂乳化劑、丙烯酸樹脂烷醇胺液中所含的丙烯酸系高分子等粘著劑、Duro-Tak丙烯酸粘著劑系列(National March&Chemical公司制)、GELVA丙烯酸粘著劑系列(Monsanto 公司制)、SK Dynematoridarm(綜研化學)、Eudragit (樋口商會)等。上述橡膠系、丙烯酸系、硅系等之粘著基劑,可使用一種或混合兩種以上使用。再者,當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用作為醫療用敷劑、硬膏劑、化妝用敷劑時,粘著劑層亦可使用水溶性高分子,這樣的水溶性高分子優選為使用明膠、洋菜、海藻酸、聚甘露糖、 羧甲基纖維素或其鹽類、羧丙基纖維素或其鹽類、聚乙烯醇、聚丙烯酸或其鹽類等,或是借助有機或無機交聯劑將上述中的至少一種進行交聯而成的水溶性高分子。除上述粘著基劑之外,可在粘著劑層中適當地添加粘著賦予劑、軟化劑、溶解劑、 水、增粘劑、潤濕劑、填充劑、交聯劑、聚合劑、溶解輔助劑、吸收促進劑、穩定化劑、抗氧化劑、乳化劑、界面活性劑、PH調整劑、藥物、紫外線吸收劑等。作為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用作為醫療用、化妝用的粘附劑時的藥物,只要是可經由皮膚由體內所吸收并發揮藥理效果即可,并無特別限定,例如有抗發炎劑、鎮痛劑、抗組織胺劑、局部麻醉劑、血液運行促進劑、麻醉劑、精神安定劑、抗高血壓劑、抗菌劑、血管擴張劑等。本發明的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只要是通常可用作為粘著膠帶的包裝袋的均可使用。此外,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可為單層或積層中的任一種,此外,構成材料只要可達到本發明的效果即可,并無特別限定。例如可適當地從紙、無紡布、鋁、玻璃紙、尼龍、高密度或低密度聚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中選擇。再者,可為在這些上涂布印刷油墨或接著劑等而成的材料,或是通過蒸鍍或濺鍍等方法于其上設置薄膜的材料。薄膜除了鋁等金屬之外,優選為氧化硅、氧化鎂、氧化鋁等阻氣性及透明性高的薄膜。其中優選為含鋁的薄膜,更優選依序積層聚乙烯、鋁、聚乙烯,進一步優選于最外層積層玻璃紙。這些剝離薄片優選具有柔軟性。因此,對于剝離薄片的厚度雖無特別限定,但優選為10 500 μ m的范圍,更優選為15 300 μ m的范圍。如圖1 (a)所示,由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所封入的粘著膠帶14,沿著與粘著膠帶14的短邊方向平行的線(折彎線),以使粘著劑層12朝向外側的方式折彎為第1部分22和第2部分M。第2部分M比第1部分22大,第2部分M為從第1部分22 突出的突出部分。對于這樣折彎為兩折的粘著膠帶14,第1剝離薄片16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膠帶14的第1部分22,而成為圖1(b)的狀態。此時,第2部分M的突出部分借助設置在與此突出部分相對向的第1剝離薄片16上的部分的暫時固定手段沈而被暫時固定(參照圖 2)。接著,后述實施了硅處理28的第2剝離薄片18被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膠帶14 的第2部分M,使粘著膠帶14被封入于與第1剝離薄片16之間,借此完成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圖1(c))。作為封入粘著膠帶14的方法,優選為將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重疊的部分當中包圍粘著膠帶14的部分密閉的方法。當兩剝離薄片16、18之間被密閉時,由于內部與外界阻隔,所以具有能夠更衛生地以及物理地保護粘著膠帶14,使粘著膠帶包裝袋 10的粘著劑層中所含的成分不會泄漏及揮發至外界等優點。作為將互相重疊的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的周圍密閉的方法,除了熱密封法之外,亦可考慮使用接著劑等的方法。此外,亦可由膠帶將兩者的周圍固定。通過將粘著膠帶包裝袋10形成為這樣的結構,可使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亦具有作為包裝袋的功能,所以可省略以往存在的另外的包裝袋。另外,為了避免完成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角部變得尖銳,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 剝離薄片18以使完成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的角部的一部分、優選如圖1(c)所示那樣四個角均成為圓角形狀的方式形成為大致呈長方形的形狀。再者,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的全部或一部分的邊緣,亦可使用以在粘附時例如不會由于此等邊緣而損傷粘附部位或其周邊的方式將邊緣形成為波形、脈沖形、長條形的形狀,或是邊緣的最末端反而不接著等手段(參照第3圖(a) (d))。在本發明中,第2剝離薄片18優選設置有抑制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的粘著劑層12和第2剝離薄片18的附著力的附著力抑制手段。作為該附著力抑制手段,可考慮為對第2剝離薄片18的整個面施以剝離處理的手段,但亦可僅對圖1(a)與(b)以及圖2的圖號觀所示的部分施以剝離處理。此外,該附著力抑制手段,由于是以在粘著膠帶包裝袋 10開封時易于從第2剝離薄片18上剝離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M為目的的,所以亦可僅對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M所接觸的第2剝離薄片18的部分施以剝離處理,只要可達成該目的,還可僅對該部分的一部分施以剝離處理。作為剝離處理,除了使用剝離劑的方法外,亦含有壓花加工、砂磨加工等容易進行物理剝離的方法。作為剝離劑,例如可以采用硅系剝離劑、烷基側基系剝離劑、縮合蠟系剝離劑等的任一種,其中優選使用硅系剝離劑的所謂的硅處理。這是由于硅處理具有相對容易且能夠廉價地進行的優點之故。通過施以硅處理,在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使用時,當移除第2剝離薄片18時,由于可簡單地使粘著劑層12從第2剝離薄片18上剝離而使粘著劑層12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作為容易從粘著膠帶14的粘著劑層12剝離第2剝離薄片18的其他手段,可設置能夠在第一剝離片16上暫時保持粘著膠帶14的支撐體20的至少一部分的手段,亦即暫時固定手段。作為暫時固定手段,并無特別限定,例如有磁力、靜電力、或是物理力、例如魔術膠帶、雙面膠帶、粘著劑、接著劑,此外有準接著,或是因第1剝離薄片16或支撐體20的材質、性狀等的不同,來使用熔著、熱接合、強壓、模壓、熱熔接著劑等。尤其,在成為第1剝離薄片16的內側的層由可在特定溫度下熔融的熱可塑性材料所形成,且粘著膠帶14的支撐體18例如由織布所形成的情況下,由于可使剝離薄片16的內側層熔融并滲透支撐體18的織布而在該處固化,所以借助熱接合實施的暫時固定是有效的。此外,即使在剝離薄片16 不具有熱可塑性的情況下,亦可考慮通過使支撐體18的材料含有熱可塑性材料來進行熱接合。此外,亦可運用將成為第1剝離薄片16的內側的面進行壓花加工以形成多個突狀部分,并將這些突狀部分卡在支撐體20來進行保持的手段。可使用上述種種暫時固定手段,不過其中特別優選地為使用準接著或熱熔接著劑的方法,或是借助熱接合的方法。在使用準接著或熱熔接著劑的方法中,粘著膠帶14沿著前述折彎線以使粘著劑層朝向外側的方式折彎為第1部分22和第2部分M,第2部分M 比第1部分22大,第2部分M具有從第1部分22突出的突出部分,在第1剝離薄片16的部分上,在與前述突出部分相對向的部分沈,采用準接著或熱熔接著劑。若使接著部分沈相對于粘著膠帶14的支撐體20的附著力比粘著劑層12相對于第2剝離薄片18的附著力高,則即使不具有硅處理面等附著力抑制手段觀,在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使用時,亦容易將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24從第2剝離薄片18上分離。若將這樣的接著部分沈的形成與硅處理面28并用,則更佳。另一方面,在借助熱接合進行暫時固定的情況下,并未形成如上述那樣的部分沈。 借助熱接合的暫時固定,可理解為只要將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重疊成圖1 (c) 的狀態,并且在將第1剝離薄片16和第2剝離薄片18的重疊部分的外周部分密閉,例如在進行熱密封后或是與熱密封同時,進行熱接合即可。此外,亦可在熱接合后通過熱密封等將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的外周部分密閉。作為暫時固定手段,只需使粘著膠帶14的支撐體20相對于第1剝離薄片16的附著力(作為暫時固定手段的接著部分26的附著力)比粘著劑層12相對于第2剝離薄片18 的附著力(粘著力)高即可。亦即,支撐體20相對于第1剝離薄片16的經由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粘著膠帶14的粘著劑層12相對于粘附部位的附著力(粘著力)、以及粘著膠帶14的粘著劑層12相對于第2剝離薄片18的附著力具有下列關系。粘著劑層12相對于粘附部位之附著力>支撐體20相對于第1剝離薄片16的經由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粘著劑層12相對于第2剝離薄片18的附著力另外,所謂準接著,如從前述日本專利局網頁中所能夠獲取的按技術領域的專利地圖中的一般21「接著」第336頁所記載的那樣,平常不具有粘接著性,但可通過特殊加壓條件等來予以接合,可使用將添加物加入于粘著劑中所生成的準接著劑。作為準接著劑,可采用一般所知的準接著劑。這樣的準接著劑只要在前述第1剝離薄片16的部分涂布到與前述突出部分相對向的部分上即可,不過亦可設置為點狀,此外,亦可涂布在支撐體20的前述突出部分的整個面上,或是以線狀或點狀設置在突出部分上。此外,亦可不涂布準接著劑,而是在必要處形成準接著樹脂層。以下參照圖4 圖7,說明本實施形態之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作用及效果。圖4(a)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透視圖。與以往形式的粘著膠帶相比,由于不具有獨立于剝離薄片的包裝袋,所以節省資源。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 是以單片為單位來構成制品,所以其攜帶便利性佳。圖4(b)是表示從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周圍的被封入部分的一端開始移除第2剝離薄片18的模樣。第2剝離薄片18 —邊被從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M 的粘著劑層12剝離一邊被移除。然后,如圖4(c)所示,當第2剝離薄片18完全被移除時,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 24的粘著劑層12露出。尤其是在對第2剝離薄片18施以抑制粘著膠帶14的第2部分M 的粘著劑層12與第2剝離薄片18的附著力的硅處理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形成圖4(c)的狀態。再者,當在第1剝離薄片16上設置有準接著劑或熱熔接著劑等暫時固定手段沈時, 只要以使粘著膠帶14的支撐體20相對于第1剝離薄片16的經由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比粘著劑層12相對于第2剝離薄片18的附著力高的方式來設計,即使不具有硅處理面,亦容易形成圖4(c)的狀態。圖5 圖7是表示尤其是將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用作為醫療用、化妝用等粘附劑的情況下的形態,但在使用于除此之外的用途時,亦可利用同樣方法來粘附。即,表示將粘著膠帶14的第1部分22的粘著劑層12露出了的粘著膠帶包裝袋粘附于粘附部位的方法。首先,以單手拿著該粘著膠帶包裝袋,如圖5所示抵接于粘附部位或粘附部位附近。接著,如圖6所示,在用手拿著第1剝離薄片16的狀態下,將粘著膠帶14在從第1剝離薄片16被剝離的方向沿著皮膚拉引。隨著第1剝離薄片16被拉引,粘著膠帶14的第1部分22在從第1剝離薄片16被剝離的同時,被粘附于粘附部位。特別地,一邊拉引第1剝離薄片16 — 邊粘附,所以可不會產生皺痕地將其粘附于粘著膠帶14。圖7是表示將粘著膠帶14全體粘附于粘附部位完畢的模樣。本發明的粘著膠帶,由于可用粘附該粘著膠帶的手的姆指抓住與第2剝離薄片18 重疊的第1剝離薄片16的邊緣,所以可牢牢地保持在手上。因此,在將粘著膠帶抵接于粘附部位時使其落下的危險性小,且于粘附時粘著膠帶晃動或因重力往未預料到的方向垂下的擔心較小,所以可放心地瞄準粘附部位來粘附。即使粘附部位為一個人所難以粘附的背部等,亦容易以單手來粘附。另外,上述使用動作中,粘著劑層與粘附部位以外的皮膚接觸的疑慮較小。不會有在以往形式的粘著膠帶的使用中所經常體驗到的粘著劑層粘住手指等情形,是衛生的,且在移除第2剝離薄片后,粘著膠帶成為在第1剝離薄片上被支撐或加強的狀態,因此,亦不會成為粘著劑彼此接著而無法使用粘附劑的狀態。為了容易地將粘著膠帶包裝袋10開封,使用所謂的易撕技術作為將第1剝離薄片 16與第2剝離薄片18周圍密閉的手段者亦為有效。所謂易撕,是指如日本專利局網頁中所能夠獲取的按技術領域專利地圖中的一般21 “接著”第335頁(www, jpo. ro. jp/shiryou/s sonota/map/ippan21/4/4-3-l. htm)中所記載的那樣具有易剝離性,在容器·包裝中借助熱密封予以密封,且于開啟時容易剝離者。易撕,具體而言有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之間的接著劑層本身被破壞而剝離的凝聚剝離式;預先降低此接著劑層與第1剝離薄片16或第2剝離薄片18的接著強度,并于開封時從接著劑層上將第1剝離薄片16或第2剝離薄片18剝離的層間剝離形式;以及使用EVA等易接著性樹脂的界面剝離式等各種形式,并無特別限定,但當將表面配置有聚乙烯層的密封材料用作為第1、第2剝離薄片16、 18時,作為易撕用的接著劑層,例如可使用由以高密度聚乙烯為主體的樹脂層、以及在低密度聚乙烯中添加了引發凝聚破壞的樹脂的易撕性樹脂層所形成的雙層構造者。再者,亦可適當地使用下列方式亦即以容易移除第2剝離薄片18的方式在邊緣形成缺口,或是在第1剝離薄片16及第2剝離薄片18設置用以開封的脆弱部分。此夕卜,在相同目的下,如圖8(a)或(b)所示,不預先將第1剝離薄片16和第2剝離薄片18的端部的部分接著,而抓取該非接著部分30。特別地,在構成圖8(b)所示的形狀的情況下,可以更大范圍地拿著該非接著部分30而更容易抓取。當然,亦可與前述易撕技術并用而更容易開封。再者,如圖9 (a)及(b)所示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亦容易開封,不預先將第1剝離薄片16和第2剝離薄片18的端部的部分全體接著,而抓取該非接著部分40。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非接著部分40的面積設定為包裝袋10的整個寬度區域的大的面積,所以具有更易抓取的優點。此外,與上述相同,通過對密封部分(單點虛線的部分)施以易撕技術,更可容易開封,此外,通過將圖9(a)中雙點虛線所示的部分進行例如加熱等而構成弱化線,即使不對密封部分施以易撕處理,亦可沿著弱化線容易地橫貫密封部分而將第1剝離薄片16 切離為期望的形狀。此外,如圖9(a)所示,在第1或第2剝離薄片16、18的一方、例如第1剝離薄片18 的非接著部分40的邊緣,附加缺口等可借助觸感來辨識的印記50,也是優選的。在本發明中,將粘著膠帶包裝袋10開封了時,如后述般,粘著膠帶14的粘著劑層12朝向上方對于粘附作業較為便利(參照圖4(c)),但可通過將能夠以觸感來辨識的印記50設置在第1或第 2剝離薄片16、18的至少一方,即使是視障者亦可判斷包裝袋10的上下方。可以觸感來辨識的印記50,除了缺口之外,亦可考慮圖3所示的形狀、壓花加工、凸起等各種方式。圖9 (b)的構成亦為其一種,是將第1剝離薄片16的非接著部分401形成為比第2 剝離薄片18的非接著部分402長、使能夠以觸感來判斷上下方的構成。這樣的印記,當然亦可運用于圖8所示的構成。另外,如圖9(b)所示,通過將第1剝離薄片16和第2剝離薄片18的非接著部分401、402的緣部位置形成偏移以賦予階梯差,可更進一步達到容易抓取非接著部分401的效果。[第2實施形態]圖10是表示為了更容易開封而采取措施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概略說明圖。圖 10所示的粘著膠帶包裝袋10,在對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互相重疊的部分所施加的熱密封部60的形狀上具有特征。其他構成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因此省略該說明。如圖10所示,熱密封部60設置在粘著膠帶包裝袋10的一方的緣部60a、其相反側的部分60b、以及這些部分60a、60b之間的緣部60c、60d上。3個熱密封部60a、60c、60d為直線狀,這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剩下的熱密封部60b設置在遠離端部的位置,部分65并未接著,而能夠抓取該部分65來開封。熱密封部60b,如圖所示,形成山形或三角形的鋸齒形狀。在該形狀的熱密封部 60b,當抓取部分65往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互相遠離的方向拉引時,該拉引力集中于熱密封部60b的任一個山的頂部,并從該頂部開始熱密封部60b的斷裂。例如,在圖10中從右上端開啟的情況下,力集中于附圖標記68所示的山的頂部。尤其在圖10所示的形狀中,由于山的頂部為點,即使拉引力較小,該力也會集中于一點,因而容易開始斷裂。 熱密封部60b中一旦開始斷裂,則不需進一步施加大的拉引力,能夠以該斷裂起始點為起點使斷裂往其他部分傳遞,使熱密封部60全體斷裂,而使粘著膠帶包裝袋10成為圖4(c) 的狀態。另外,對于熱密封部60b的山的高度H及節距P,可適當地決定。然而,當P相對于 H較大時,山的頂部角度變大,會損及力的集中的效果。此外,當P小時,施加于部分65的拉引力會分散于2個以上的山的頂部,開封時需較大的力。另一方面,當H小時,成為接近于直線狀的熱密封部,在這種情況下開封時亦需較大的力。考慮到此點,優選為H在IOmm左右,P為10 20mm的范圍。圖11(a)為圖10的熱密封部60的變形,是將成為熱密封部60b側的緣部形成為直線狀的形式。如此將一方的緣部形成為直線狀,可使熱密封部60在斷裂時的觸感變得平滑。此外,通過將力集中于一點,可使熱密封部60容易斷裂,所以如圖11(b)所示,可在熱密封部60b僅形成一個朝向抓取部分65突出的凸點70。另外,在圖11(b)的構成中, 熱密封部60b的凸點70以外的部分成為平緩的山形,此是為了使來自凸點70的斷裂容易往其他部分傳遞。進而,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的接合手段并不限于熱密封,亦可考慮使用接著劑等手法,但在依據接著劑等其他方式所進行的面接合部的外緣,亦可通過至少形成1個向外側突出的凸點,而獲得與圖10及圖11所示的熱密封部60b同樣的易開封性。此外,圖12是表示在圖8(b)所示的構成中,運用將前述凸點68、70設置于熱密封部的概念的形式。在該構成中,抓取部分65中的角部正對著熱密封部60的凸部69。由于使用者一般是抓取此角部以將包裝袋10開封,所以力容易直接作用于凸部69,而具有容易剝離的特征。另外,在圖10、圖11(a)、(b)及圖12的構成中,亦可運用圖9 (b)的構成。亦即, 雖然圖中未示出,但例如在圖10的構成中,可將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中一方的部分65設定為比另一方的部分65長,在這種情況下,極容易抓取部分65,對使用者而言亦為有效。以上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優選的第1實施形態及第2實施形態,但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形態。例如,在上述說明中,對第1剝離薄片、第2剝離薄片及粘著膠帶為大致長方形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它們亦可形成為正方形、圓形、橢圓形、長圓形等各種平面圖形的形狀。此外,對于本發明的制造方法亦無特別限定,可經由通常的粘著膠帶的制造步驟、 第1剝離薄片與粘著膠帶的接著步驟、第1剝離薄片與第2剝離薄片的重疊步驟來制造。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態中,構成將第2剝離薄片全體從第1剝離薄片及粘著膠帶上移除的形態(參照圖4 (c)),但亦可按照將第2剝離薄片一方的邊與第1剝離薄片的同側的邊牢固地接合,亦即以無法分離的方式來接合。在這樣的構成中,由于第2剝離薄片不會從第1剝離薄片上分離,所以當粘附粘著膠帶時,不僅能用手拿著第1剝離薄片的端部,亦能夠以手來拿著第2剝離薄片全體,所以更容易粘附。再者,粘著膠帶14的折彎線亦不需與剝離薄片16、18的邊緣平行。圖13表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是構成為使粘著膠帶14的第1部分22的面積與第2部分M的面積實質上相同,換言之,是將第1部分22與第2部分M構成為實質上相同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并非將暫時固定手段26設置在第1剝離薄片16上,而是有必要設置在粘著膠帶14的第1部分22與第2部分M之間。此暫時固定手段80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可為準接著劑或熱熔接著劑,但只要粘著膠帶14的支撐體20是由無紡布形成的,則亦可采用將纖維彼此交織之方法。實施例混合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份、聚異戊二烯20份、流動石蠟45 份、以及加氫松香甘油酯15份來作為粘著劑,并延展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織布上,制得粘著膠帶。以使粘著劑朝向外側的方式,并且以一方的端部比另一方的端部突出的方式來折彎此粘著膠帶。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鋁、聚乙烯的積層膜片(厚度80 μ m)裁切為比粘著膠帶大的面積,并準備2片該膜片作為剝離薄片。對一方的剝離薄片的整個一面施以硅處理來作為附著力抑制手段。接著,在將作為暫時固定手段的粘著劑涂布在另一方的剝離薄片的設置有粘著膠帶的突出部分的部分的一部分上之后,將粘著膠帶置于此另一方的剝離薄片上,然后再與其他一方的剝離薄片重疊。接著,以包覆粘著膠帶的方式,將2片剝離薄片的緣部熱密封。借此,制得圖1(c)及圖4(a)所示形態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在將這樣的粘著膠帶包裝袋開封了得情況下,如圖4(c)所示,在一方的剝離薄片上殘留被折彎的粘著膠帶。然后,以圖5 圖7所示的順序來粘附至皮膚,粘著膠帶可確實且順暢并且不會產生皺痕而容易地粘附至皮膚。通過上述實施例的要領,改變熱密封部的形成條件并制作出多個圖10所示形狀的粘著膠帶包裝袋,通過開封力試驗來測定熱密封部(圖10的附圖標記60b的部分)的開封所需的力,并通過官能試驗來評估各包裝袋的性能。在開封力試驗中,使用拉引試驗機Autograph AGS-IkgNG(島津制作所制)。將包裝袋的開封端(圖10中第1剝離薄片16與第2剝離薄片18的抓取部分65的上部)分別設置在各夾具,并測定以開封速度300mm/min往相反方向拉引時(所謂T形開封時)的熱密封部(圖10的附圖標記60b的部分)的開封所需的每25mm寬的力。該測定結果如下表所示。[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粘著膠帶包裝袋,收納具有支撐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支撐體一方的面上的粘著劑層的粘著膠帶,其特征為所述粘著膠帶以使所述粘著劑層朝向外側的方式折彎為第1部分和第2部分; 并且,所述粘著膠帶包裝袋具備第1剝離薄片和第2剝離薄片,所述第1剝離薄片能夠剝離地附著于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1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上;所述第2剝離薄片能夠剝離地附著于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上,并且在與所述第1剝離薄片之間封入所述粘著膠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 將所述第1剝離薄片與所述第2剝離薄片互相重疊;使所述第1剝離薄片與所述第2剝離薄片重疊的部分、即包圍所述粘著膠帶的部分密閉。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在用于將所述第1剝離薄片與所述第2剝離薄片之間密閉的被面接合的面接合部的外緣,至少形成1個向外方突出的凸點ο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抑制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與所述第2剝離薄片的附著力的附著力抑制手段,設置在所述第2剝離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附著力抑制手段是對所述第 2剝離薄片的與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附著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施加的硅處理面。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附著力抑制手段是對所述第 2剝離薄片的與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附著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所施加的壓花加工面及/或砂磨加工面。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比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1部分大,所述第2部分具有從所述第1部分突出的突出部分;在所述第1剝離薄片的部分上,在與所述突出部分相對向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設置有暫時固定手段。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支撐體相對于所述第1剝離薄片的經由所述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比所述粘著劑層相對于所述第2 剝離薄片的附著力高。
9.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1部分與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實質上為相同形狀;在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1部分與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之間,設置有暫時固定手段。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暫時固定手段的附著力比所述粘著劑層相對于所述剝離薄片的附著力高。
11.如權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暫時固定手段對于粘著膠帶的支撐體具有接著性。
12.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所述粘著膠帶作為粘附在皮膚或粘膜上的醫療用途來使用。
13.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在移除所述第2剝離薄片后,使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露出,將該露出部分抵接于粘附部位或粘附部位的附近,接著,在保持著所述第1剝離薄片的狀態下,通過將所述第1剝離薄片在所述粘著膠帶被從所述第1剝離薄片上剝離的方向上拉引,進行粘附。
14.一種使用粘著膠帶包裝袋的粘附方法,使用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的粘著膠帶包裝袋,其特征為在移除所述第2剝離薄片后,使所述粘著膠帶的所述第2部分的所述粘著劑層露出,將該露出部分抵接于粘附部位或粘附部位附近,接著,在保持所述第1剝離薄片的狀態下,通過將所述第1剝離薄片在所述粘著膠帶被從所述第1剝離薄片剝離的方向上拉引,進行粘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示一種追求粘著膠帶的粘附容易度,并可達到省資源的效果的粘著膠帶包裝袋。本發明的粘著膠帶包裝袋收納粘著膠帶(14),該粘著膠帶(14)具有支撐體(20)以及設置在前述支撐體一方的面上的粘著劑層(12),并且以使粘著劑層朝向外側的方式折彎為第1部分(22)及第2部分(24)。此外,粘著膠帶包裝袋具備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膠帶的第1部分的粘著劑層的第1剝離薄片(16);以及能夠剝離地附著于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的粘著劑層、并且在與第1剝離薄片之間封入粘著膠帶的第2剝離薄片(18)。在該構成中,可省略與以往存在的獨立于剝離薄片的包裝袋。此外,當將第2剝離薄片從粘著膠帶的第2部分的粘著劑層移除時,由于使粘著劑層的一半露出,所以容易粘附于粘附部位。
文檔編號A61K9/70GK102264324SQ20098015229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5日
發明者堤信夫, 太田重雄 申請人:久光制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