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更詳細地說,涉及一次性尿布、排便訓練用短 褲、失禁短褲、經期用短褲、以及塑料尿布等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過去,在一次性尿布中,作為能夠將尿布的側緣部結合、脫離的結構,例如,特開 2008-12115號公報(專利文獻1)是公知的。根據該專利文獻1,尿布包括底片、以及鉤部 件和圈部件,所述底片包含有前后腰圍區域及褲襠區域、身體側內表面和穿衣側外表面,所 述鉤部件和圈部件形成于前后腰圍區域的側緣部。鉤部件經由支承構件安裝于側緣部。這 樣的尿布被一邊在制造裝置的機械方向上輸送,一邊將相鄰的尿布的側緣部相互連接起來 進行制造。專利文獻1 特開2008-12115號公報
發明內容
在尿布的制造工藝中,將鉤部件和圈部件結合起來進行輸送。在鉤部件和圈部件 的結合中,為了即使當使它們重疊的位置稍稍偏離的情況下也能夠結合,使鉤部件和圈部 件中的一個比另外一個大。由于鉤部件比圈部件的剛性高,在考慮到尿布的柔軟性及對皮 膚的刺激的情況下,優選使圈部件大。但是,當加大圈部件時,不能與鉤部件結合,會產生從 鉤部件伸出的部分,該伸出的部分在制造工藝中會卷縮。當圈部件卷縮時,存在著與鉤部件 的結合容易脫離、尿布的生產率降低的可能性。本發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在制 造工藝中,與鉤部件結合的圈部件不會卷縮。本發明涉及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的改進,所述穿用物品包括底片、第一結合區域 和第二結合區域,所述底片包含有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身體側及穿衣側、作為前腰圍區 域及后腰圍區域中的一個的第一腰圍區域和作為所述前腰圍區域及后腰圍區域中的另一 個的第二腰圍區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及第二腰圍區域之間的褲襠區域,所述第一結合區域 位于所述第一腰圍區域的在所述橫向方向上相互對向且向所述縱向方向延伸的一對第一 側緣部上,具有機械扣件的功能,所述第二結合區域位于所述第二腰圍區域的在所述橫向 方向上相互對向且向所述縱向方向延伸的一對第二側緣部上,具有與所述第一結合區域能 夠脫離地結合的機械扣件的功能,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包括鉤部件,所述第二結合區域包括 圈部件。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在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形 成與所述第二結合區域臨時固定的密封部的工序;使所述第一結合區域的所述鉤部件與所 述第二結合區域的所述圈部件結合,并且,經由所述密封部將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和所述第 二結合區域臨時固定的工序。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工藝包括機械方向和與所述機械
3方向正交的交叉方向,所述穿用物品的底片被以所述橫向方向與所述機械方向相一致的方 式連續地形成,并且,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還包括沿著所述機械方向輸送形成所述底 片的纖維網的工序;在將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和所述第二結合區域結合之后,在所述交叉方 向上將所述纖維網切斷的工序。作用另外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二結合區域包括在所述縱向方向上延伸的 內外側緣和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延伸的上下端緣,所述密封部在結合了所述第一結合區域的 所述第二結合區域的所述外側緣上,形成于所述上下端緣。作用另外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包括從所述第一側緣部伸出的 支承構件,所述第一側緣部與所述鉤部件經由所述支承構件接合。作用另外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密封部將所述支承構件與所述圈部件之間臨 時固定。作用另外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圈部件具有比所述鉤部件寬的面積,位于所 述鉤部件外側的所述圈部件與所述支承構件被所述密封部臨時固定。由于形成了將第一結合區域和第二結合區域臨時固定的密封部,所以,能夠抑制 形成在第二結合區域的圈部件在尿布制造時從第一結合區域剝離并卷縮。從而,可以提高 穿用物品的加工時的正確性和生產率。另外,在穿用物品在穿用時,保持由密封部形成的臨時固定的情況下,可以抑制在 穿用時圈部件的卷縮。從而,可以抑制由于卷縮引起的圈部件或者鉤部件與皮膚的直接接 觸,可以抑制引起皮膚的疾患。由于穿用物品在機械方向上連續地形成,在將第一結合區域和第二結合區域結合 之后,在交叉方向上將纖維網切斷,所以,能夠進行穿用物品的大量生產。由于密封部至少在結合了第一結合區域的第二結合區域的外側緣形成于上下端, 所以,在第二結合區域最容易從第一結合區域分離的部分,可以抑制第二結合區域剝離。由于第一結合區域包括從第一側緣部伸出的支承構件,所以,能夠將第一側緣部 和支承構件做成獨立的構件,可以選擇適合于各種用途的構件。由于密封部將支承構件和圈部件之間臨時固定,所以,對于和鉤部件之間的結合 不會造成影響,可以將第一結合區域和第二結合區域臨時固定。由于圈部件比鉤部件具有更大的面積,位于鉤部件外側的圈部件與支承構件被密 封部臨時固定,所以,可以將不與鉤部件結合的圈部件臨時固定于第一結合區域,可以抑制 在制造過程中圈部件的卷縮。
圖1是尿布的透視圖。圖2是圖1的尿布的展開圖。圖3是尿布的制造工藝說明圖。圖4是尿布的一部分的制造工藝的說明圖。圖5是密封部的說明圖。符號說明1 尿布
2底片
3機械扣件
8前腰圍區域
9后腰圍區域
10褲襠區域
11第一側緣部
12第二側緣部
13、14支承構件
15、16鉤部件
17、18圈部件
26、27第一區域
28、四第二區域
30,31第三區域
32、33密封部
35第一彎折線
36第二彎折線
41第一纖維網
42第二纖維網
44切斷線
45 一端
46另一端
58內側緣
59外側緣
60上端緣
61下端緣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 5是表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圖示,作為一個例子,對成人用的尿布進 行說明。圖1是在尿布1的穿用狀態下將兩側緣部中的一個側緣部打開的狀態的透視圖, 圖2是尿布1的展開圖,為了進行說明,將其一部分剖開。如圖所示,尿布1包括具有吸液 性的底片2和機械扣件3。底片2具有縱向方向Y及橫向方向X、身體側內表面4及穿衣側 外表面5。在圖2中,紙面近前側成為身體側內表面,其相反側成為穿衣側外表面。底片2 包括形成身體側內表面4的內表面片6和形成穿衣側外表面5的外表面片7、比內表面片6 更位于身體側的吸液性芯20。內外表面片6、7可以采用透液性的纖維無紡織物等本技術領 域中常用的材料,吸液性芯20可以采用短纖漿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等本技術 領域常用的材料。這樣的底片2包括前腰圍區域8、后腰圍區域9及位于前后腰圍區域8、9 之間的褲襠區域10。在前腰圍區域8,形成在橫向方向X上對向且在縱向方向Y上延伸的一對第一側 緣部11,在后腰圍區域9,形成在橫向方向X上對向且在縱向方向Y上延伸的一對第二側緣部12。在第一側緣部11的各自的內表面片6上,安裝一對在縱向方向Y上細長的支承構 件(耳構件)13、14,經由該支承構件13、14,將一對機械扣件的鉤部件15、16安裝在底片2 上。由第一側緣部11、支承構件13、14及鉤部件15、16形成第一接合區域。支承構件13、14由纖維無紡織物等材料形成,包括接合到內表面片6的第一側緣 部11上的第一區域沈、27 ;從第一區域沈、27向身體側內表面折疊并與第一區域沈、27重 疊的第二區域觀、29,從第二區域觀、29向第一側緣部11的橫向方向X外側伸出的第三區 域 30,31ο鉤部件15、16在支承構件13、14的伸出的第三區域30、31接合到穿衣側外表面 上。鉤部件15、16在縱向方向Y上被分成兩部分,在所述兩部分之間隔開間隔分別形成上 部 15a、16a 和下部 15b、16b。一對圈部件17、18安裝在第二側緣部12各自的內表面片6上。圈部件17、18具 有和后腰圍區域9的第二側緣部12的縱向方向Y的長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在其縱向方 向Y的大致整個區域上延伸。利用第二側緣部12和圈部件17、18形成第二接合區域。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可相互脫離地結合,圈部件17、18,其縱向方向Y及 橫向方向X的尺寸比鉤部件15、16的尺寸大。通過加大圈部件17、18,即使鉤部件15、16與 圈部件17、18的重疊位置在縱向方向Y或橫向方向X上稍稍偏離,也能夠容易地將它們結 合,不正確地重疊也沒關系,所以,尿布1的穿用變得簡便。作為這些鉤部件15、16及圈部 件17、18,例如,可以采用根據本發明的穿用物品的技術領域中常用的α (注冊商 標),,或“”^ “ - I (注冊商標),,。在前后腰圍區域8、9上,在伸長的狀態下可收縮地安裝有在橫向方向X上延伸的 腰圍彈性構件21。具體地說,腰圍彈性構件21包括位于腰圍開口側的第一彈性構件21a和 位于第一彈性構件21a與褲襠區域10之間的第二彈性構件21b。這樣的腰圍彈性構件21 介于內外表面片6、7之間,接合到內外表面片6、7中的至少一個上。腰圍彈性構件21利用 多條的線狀、多股線狀、帶狀等橡膠形成,第二彈性構件21b在縱向方向Y上大致等間隔地 分離,安裝在前后腰圍區域6、7的大致整個區域上,借此,將前后腰圍區域6、7在橫向方向 X上彈性化。通過使前后腰圍區域6、7彈性化,前后腰圍區域6、7配合到穿用者上,防止尿 等泄漏,同時,使穿用外觀良好。腰圍彈性構件21在前腰圍區域8不與支承構件13、14交叉地延伸至它們的橫向 方向X的內側。由于鉤部件15、16形成在支承構件13、14的向橫向方向X伸出的部分上, 所以,腰圍彈性構件21在前腰圍區域8不與鉤部件15、16重疊。同樣地,在后腰圍區域9, 腰圍彈性構件21延伸至圈部件17、18的橫向方向X的內側,不與這些圈部件17、18重疊。 通過腰圍彈性構件21不與鉤部件15、16及圈部件17、18重疊,可以防止由于腰圍彈性構件 21的收縮而在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上產生皺褶。從而,可以抑制因產生皺褶而結 合面積變窄、或者結合變得不穩定,可以將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牢固地結合。在第一及第二側緣部11、12的縱向方向Y之間形成腿部側緣部22,該腿部側緣部 22形成于褲襠區域10,向將橫向方向X的尺寸二等分的縱向中心線P-P彎曲。沿著腿部側 緣部22,在伸長狀態下可收縮地安裝腿部彈性構件23。具體地說,腿部彈性構件23介于內 外表面片6、7之間,通過粘接或者接合安裝到這些內外表面片6、7中的至少一個上。腿部 彈性構件23由多條的線狀、多股線狀、帶狀等橡膠形成,借助這些橡膠的收縮力,腿部側緣部22配合到穿用者上,防止尿等的泄漏。腰圍彈性構件21及腿部彈性構件23可以采用天然橡膠或者聚氨酯等合成橡膠, 也可以代替各種橡膠而使用具有彈性的纖維無紡織物或塑料片等,也可以使用一般的彈性 構件。在這種尿布1中,通過將圈部件17、18結合到鉤部件15、16上,將前后腰圍區域8、 9相互連接起來,形成腰圍開口對和一對腿部開口 25,并且,可以形成套穿短褲的形狀。這 種尿布1在前后腰圍區域8、9的連接狀態下可以將腿從腰圍開口 M向腿部開口 25插入, 將尿布1提起、穿上。另外,在連接前后腰圍區域8、9之前,貼緊到穿用者的腰圍部,之后, 通過使圈部件17、18結合到鉤部件15、16上,可以將前后腰圍區域8、9連接而形成短褲的 形狀。從而,這種尿布1具有能夠同時兼用作套穿短褲型和敞開式的便利性。下面,對于上述這樣的尿布1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尿布1在機械方 向MD上連續地形成,最后,通過在與機械方向MD正交的交叉方向⑶平行的切斷線44上切 斷,成為單個的制品。連續地形成的尿布,以使相鄰的尿布彼此的第二側緣部12與第一側 緣部11連接的方式形成,即,以尿布1的橫向方向X和機械方向MD相一致地方式連接而形 成。在第一工序(a)中,輸送形成外表面片7的第一纖維網41,并且,在該第一纖維網 41上,在機械方向MD上連續地在伸長的狀態下安裝腰圍彈性構件21及腿部彈性構件23。 這里,省略了接合用于彈性構件21、23的粘結劑等接合手段。在第二工序(b)中,在第一纖維網41上輸送形成內表面片6的第二纖維網42,將 這些第一纖維網41和第二纖維網42接合起來。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分別由纖維的網 形成。在該第二工序(b)之后,在圖中省略對腰圍彈性構件21的描述,只用虛線表示腿部 彈性構件23。在第三工序(c)中,沿著由腿部彈性構件23形成的圓,在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 上形成圓形的孔43,將該孔43的邊緣作為腿部側緣部22。孔43形成在切斷線44上。在第四工序(d),在孔43與孔43的機械方向MD之間,安裝吸液性芯20。吸液性 芯20被圖中未示出的接合手段接合到第二纖維網42上。第五工序(e) 第七工序(g)示于圖4,在這些工序中,形成由支承構件13、14、鉤 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形成的結合體47。在第五工序(e)中,經由在機械方向MD上延伸的第一彎折線35及第二彎折線36 將支承構件13、14折疊,形成第一區域沈、27、第二區域觀、四及第三區域30、31。S卩,將從 支承構件13、14的一個端部到第一彎折線35之間作為第一區域沈、27,將從第一彎折線35 到第二彎折線36之間作為第二區域觀、29,將從第二彎折線36到另一個端部之間作為第三 區域30。31,經由接合部38將第一區域沈、27和第二區域觀、29固定。支承構件13、14由 一個纖維無紡織物形成,但是,由于在連續形成的尿布中同時形成相鄰的支承構件13、14, 所以,第一區域26、27在交叉方向⑶上連續地形成。第一區域沈、27之后在切斷線44處 被切斷,但是,支承構件13、14關于切斷線44是對稱的,分別形成倒Z字形及Z字形。在結合體47中,支承構件13、14和圈部件17、18以在機械方向MD上的長度尺寸及 在交叉方向CD上的長度尺寸基本上相等的方式形成。鉤部件15、16在機械方向MD及交叉 方向⑶上的長度尺寸比圈部件17、18在機械方向MD及交叉方向⑶上的長度尺寸短。從而,在使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結合的情況下,圈部件17、18從鉤部件15、16的周圍 伸出。圈部件17、18包括在交叉方向⑶上延伸的內外側緣58、59、在機械方向MD上延伸的 上下端緣60、61。圈部件17、18通過之后在切斷線44處被切斷,在切斷線44上形成內側緣 58。在第六工序江),在折疊的支承構件13、14的第三區域30、31形成密封部32、33。 密封部32、33在圈部件17、18的外側緣59上,與上下端緣60、61對應地形成在第三區域 30,31ο密封部32、33與鉤部件15、16的位置關系示于圖5。如圖所示,密封部32、33形成 在第三區域30、31的交叉方向⑶的外側的上下拐角部分,與圈部件17、18的外側緣59對 應地形成。即,鉤部件15、16的上鉤部件lfe、16a包括上端緣50、51,下鉤部件15^1 包 括下端緣52、53。進而,鉤部件15、16包括一方的側緣討、55和另一方的側緣56、57。密封 部32在上端緣50、51的外側位于一方的側緣M、55的外側,密封部33在下端緣52、53的 外側位于另一方的側緣討、55的外側。在第七工序(g),將鉤部件15、16固定到支承構件13、14的第三區域30、31。鉤部 件15、16和圈部件17、18可以預先結合,也可以在將鉤部件15、16固定到第三區域30、31 上之后,與圈部件17、18結合。這樣,通過將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結合,形成在支 承構件13、14上的密封部32、33和圈部件17、18被臨時固定。由于密封部32、33形成在第三區域30、31與鉤部件15、16之間,所以,密封部32、 33的一部分被鉤部件15、16覆蓋。但是,密封部32、33的大部分不與鉤部件15、16重疊,而 是露出。露出的密封部32、33與由圈部件17、18的內側緣58和上下端緣60、61分別形成 的拐角相對向,在該圈部件17、18的拐角處,相對于支承構件13、14臨時固定。在第八工序(h),如圖3所示,如上所述形成的結合體47被輸送到第二纖維網42。 結合體47在向第二纖維網42輸送時,在被旋轉約90度之后被輸送。從而,圖4及圖5所 示的機械方向MD和交叉方向CD被轉換,示于圖3。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形成在機械方 向MD上延伸的一端45及另一端46,一端45側變成尿布1的前腰圍區域8,另一端46側變 成后腰圍區域9。結合體的支承構件13、14經由圖中未示出的接合部接合到第二纖維網42 的另一端46側。在第九工序(i),以使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的一端45與另一端46重疊的方 式,將它們對折。這時,也可以以吸液性芯20成為內側、第二纖維網42相互重疊的方式進 行折疊。在將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折疊時,圈部件17、18接合到第二纖維網42的一端 45側。在第十工序(j),在折疊的狀態下,沿著切斷線44將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切 斷。通過這樣切斷,形成尿布1,在第一及第二纖維網41、42的一端45形成前腰圍區域8的 第一側緣部11,在另一端46形成后腰圍區域9的第二側緣部12。進而,通過在切斷線44 上切斷,支承構件13、14及圈部件17、18分別被切斷,并位于第一側緣部11及第二側緣部 12。制造工藝的機械方向MD與尿布1的橫向方向X對應,交叉方向CD與尿布1的縱向方 向Y對應。在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支承構件13、14的第三區域30、31和圈部件17、18被密 封部32、33臨時固定,所以,可以抑制圈部件17、18從支承構件13、14上卷縮。圈部件17、18特別是其上下端容易卷曲,但是,通過在支承構件13、14的上下端緣形成密封部32、33, 可以增大防止圈部件17、18的卷縮的效果。從而,在制造尿布1時,可以預先防止圈部件 17、18卷縮而引起纖維網的位置偏移、或者制造速度降低的情況。密封部32、33比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的結合力弱。從而,在解除鉤部件 15、16和圈部件17、18的結合的情況下,密封部32、33形成的臨時固定容易解除,不會由于 密封部32、33使得鉤部件15、16與圈部件17、18的結合難以解除。密封部32、33在圈部件17、18的外側緣59處在其上下端緣60、61上分離地形成, 但是,只要能夠防止圈部件17、18的卷縮,并不局限于這種形狀。例如,密封部32、33也可 以不分離、而連續地形成于上下端緣60、61。作為密封部32、33,可以利用具有再粘結性的材料。在采用具有再粘結性的材料 的情況下,即使一度解除臨時固定時,也可以再次使之粘結。從而,在解除密封部32、33的 臨時固定及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的結合之后,即使再次使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 17、18結合并穿用尿布1時,也可以利用密封部32、33防止圈部件17、18從支承構件13、14 上卷縮。由于在穿用時圈部件17、18不卷縮,鉤部件15、16的接合面積變小,可以預防產生 穿用時的不舒適感。另外,通過抑制圈部件17、18的卷縮,可以抑制卷縮的圈部件17、18直 接與皮膚接觸,產生皮膚疾患。在作為穿用物品使用短褲型的尿布的情況下,可以不用解除臨時固定、原樣地穿 用尿布,但是,通過具有密封部32、33,在向上提起尿布時,可以抑制鉤部件15、16與圈部件 17,18的結合的解除。在這樣的短褲型的尿布中,在其穿用時,當然能夠以不卷縮的方式形 成圈部件17、18。在本發明中,將鉤部件15、16安裝到支承構件13、14上,進而,將圈部件17、18安 裝到鉤部件15、16上,形成結合體,然后,安裝到形成底片2的第二纖維網42上,但是,也可 以在將鉤部件15、16安裝到第二纖維網42的另一端46側、將圈部件17、18安裝到一端45 側之后,將纖維網對折,使這些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結合。在上述尿布1的制造方法中,可以適當地改變輸送吸液性芯20的定時或形成構成 腿部側緣部的孔37的定時等。將鉤部件15、16安裝到前腰圍區域8上,將圈部件17、18安裝到后腰圍區域9上, 但是,也可以顛倒過來。即,雖然將前腰圍區域8作為第一腰圍區域,將后腰圍區域9作為第 二腰圍區域進行說明,但是,也可以將前腰圍區域8作為第二腰圍區域,將后腰圍區域9作 為第一腰圍區域。但是,優選地,將剛性高的鉤部件以不與穿用者的皮膚接觸的方式安裝。 這是為了防止由鉤部件造成穿用者的皮膚損傷。雖然尿布1具有獨立于底片2的吸液性芯20,但是,也可以使吸液性的芯介于底片 2的內外表面片6、7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經由第一及第二彎折線將支承構件13、14劃分成第一 第三區 域,支承構件13、14以形成大致Z字形或倒Z字形的方式折疊成三折,但是,并不局限于這 種結構,例如,可以省略第一區域,只由第二及第三區域形成,支承構件13、14向縱向中心 線P-P對折。作為密封部32、33,可以采用粘結劑、熱結合或超聲波結合等一般的手段。密 封部32、33形成在圈部件17、18與支承構件13、14之間,將圈部件17、18相對于支承構件 13,14臨時固定,但是,也可以將密封部32、33形成在圈部件17、18與鉤部件15、16之間。但是,通過將圈部件17、18和支承構件13、14臨時固定,可以抑制對于圈部件17、18與鉤部 件15、16的結合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穿用物品包括底片、第一結合區域和第二結合區 域,所述底片包含有縱向方向及橫向方向、身體側及穿衣側、作為前腰圍區域及后腰圍區 域中的一個的第一腰圍區域及作為所述前腰圍區域及后腰圍區域中的另外一個的第二腰 圍區域、和位于所述第一腰圍區域及第二腰圍區域之間的褲襠區域,所述第一結合區域位 于所述第一腰圍區域的在所述橫向方向上相互對向且向所述縱向方向延伸的一對第一側 緣部上,具有機械扣件的功能,所述第二結合區域位于所述第二腰圍區域的在所述橫向方 向上相互對向且向所述縱向方向延伸的一對第二側緣部上,具有與所述第一結合區域能夠 脫離地結合的機械扣件的功能,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包括鉤部件,所述第二結合區域包括圈 部件,其中,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形成與所述第二結合區域臨時固定的密封部的工序;使所述第一結合區域的所述鉤部件與所述第二結合區域的所述圈部件結合,并且,經 由所述密封部將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和所述第二結合區域臨時固定的工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工藝 包括機械方向和與所述機械方向正交的交叉方向,所述穿用物品的底片被以所述橫向方向 與所述機械方向相一致的方式連續地形成,所述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還包括沿著所述機械方向輸送形成所述底片的纖維網的工序;在將所述第一結合區域和所述第二結合區域結合之后,在所述交叉方向上將所述纖維 網切斷的工序。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結合區域包括 在所述縱向方向上延伸的內外側緣和在所述橫向方向上延伸的上下端緣,所述密封部在結合了所述第一結合區域的所述第二結合區域的所述外側緣上,形成于 所述上下端緣。
4.如權利要求1 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 合區域包括從所述第一側緣部伸出的支承構件,所述第一側緣部與所述鉤部件經由所述支 承構件接合起來。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將所述支承構 件與所述圈部件之間臨時固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圈部件具有比所述鉤 部件寬的面積,位于所述鉤部件外側的所述圈部件與所述支承構件被所述密封部臨時固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制造工藝過程中結合到鉤部件上的圈部件不會卷縮。將支承構件(13、14)安裝到前腰圍區域(8)的第一側緣部(11)的各個內表面片(6)上,將鉤部件(15、16)經由該支承構件(13、14)安裝到底片(2)上。圈部件(17、18)安裝到后腰圍區域(9)的第二側緣部(12)的內表面片(6)上。在支承構件(13、14)的第三區域(30、31)上,與圈部件(17、18)的外側緣對應地形成密封部(32、33)。通過將鉤部件(15、16)和圈部件(17、18)結合,形成在支承構件(13、14)上的密封部(32、33)與圈部件(17、18)被臨時固定。
文檔編號A61F13/49GK102143728SQ200980134319
公開日2011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16日
發明者木下晃吉, 田中佳代子, 釰持泰彥, 青柳奈津子 申請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