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利用藥液表面張力控制滴丸生產的方法及專用滴丸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藥方法及其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制備工序簡單,利用測定藥液和冷凝液的表面張力進行制備滴丸的方法及其使用該法方法的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滴丸的制備是將固體或液體藥物與適宜的輔料加熱融化或溶化成溶液、混懸液或乳化液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而制得的,從這種意義上理解,滴丸劑是一種固化的液體制劑。滴丸作為固化的球形或類球形的液體制劑,其成型過程依賴于液體表面張力、粘度和相對密度等流體動力學參數的變化。而現有的制備滴丸的設備均未采用液體表面張力、粘度或相對密度的量化指標來控制滴丸的形狀、重量差異和收率等。因此在利用現有設備進行規模化生產時,由于存在物料來源的不同、批次間的差異等原因,大多數生產廠家在滴丸生產前,需做多次的試驗對滴丸的圓整度、硬度、丸重差異等質量指標進行摸索,達到標準要求后,才能夠進行正常的生產,這樣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由于同一品種不同批次或不同品種之間如果原輔料、冷凝劑稍有變化,藥液的表面張力及粘度等藥液的物理特性會有變化,就可能給滴丸生產帶來困難,甚至在每批生產前都要進行長時間的試驗摸索,或者不能生產。特別是以中藥浸膏制備滴丸時,即使是同一種藥材,由于產地不同、生長年度不同等因素,其內在的成分含量和比例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用所得浸膏或干粉與輔料制成的溶融液的表面張力、黏度、密度這些物性參數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基于上述問題,為使滴丸的生產制備具有科學性、達到真正意義上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目的,促進滴丸行業的發展,有必要在滴丸的研制階段和設備制造方面,將液體表面張力、粘度和相對密度等流體動力學參數列入之中,特別是影響滴丸成型的最根本因素表面張力,從而使工藝和設備得以完善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目前滴丸生產中,只能憑反復的摸索和不斷積累的經驗來控制滴丸質量的問題,提供一種采用藥液表面張力控制滴丸圓整度、丸重差異、收率的方法及應用此方法進行生產的專用設備。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減少滴丸劑生產前利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工藝摸索,提供一種利用物理測定方法進行監控,使滴丸達到標準要求及使用該方法所需的設備。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藥液表面張力控制滴丸質量的方法及專用設備。包含如下內容-1.通過工藝摸索,確定滴制的最佳條件,在各項質量指標合格后,測定此時熔融藥液、冷凝劑的表面張力值,分別記為Y絲和》,。在生產中通過調節冷凝劑溫度調節其表面張力,使其與》自保持一致。把藥液的表面張力作為生產監控的指標,使其與Y,保持一致。1.1所述的冷凝劑為二甲基硅油、液體石蠟或植物油;所述表面張力的測定由專用的設備完成;Y藥液的范圍為21~72mN/m,y冷凝劑的范圍為15~40mN/m。2.按工藝摸索的處方比例,正確稱取藥物原料及基質,置于專用的化料罐中,邊加熱邊攪拌,直至得到含有藥物活性成分和基質的藥液,在滴制溫度下測定藥液的表面張力值,并與步驟1中的目標值y,比較。若兩者有差異,可通過調節藥液水分含量、藥液的溫度,使其表面張力與Y,值相一致。2.1所述的藥物原料,可以是任何單方、復方的中藥,或它們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也可以是含有中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提取物,也可以是任何單方或復方的化學藥物,以及上述各類藥物的混合物;2.2所述基質為聚乙二醇類、山梨醇酐類、聚氧乙烯山梨醇酐類、硬脂酸聚烴氧40酯、倍他環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鈉、十二烷基硫酸鈉、硬脂酸、硬脂酸鈉、甘油明膠、蟲膠等可藥用載體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2.3根據所使用藥物原料的不同,以g或kg為單位,按重量份計,藥物原料基質=1:l~h9;2.4所述的通過復合基質對藥液表面張力的調節指對藥液表面張力進行初步的調節,使其表面張力為Y藥液士SD(SD<3);2.5所述藥液的表面張力的范圍為21~72mN/m。3.調整滴丸機的控制系統,使滴頭溫度、冷凝劑溫度以及其它的工作參數均滿足所選品種工藝參數的要求;將化料罐中表面張力經過調節的藥液輸送到滴丸機的儲料裝置中,測定此時儲料裝置中藥液的表面張力,并與歩驟1中的Y,比較,若兩者有差異,通過調節滴制溫度調節藥液表面張力值至Y藥液。3.1所述儲料裝置中藥液的表面張力的測得由專用設備完成;3.2所述通過調節滴制溫度調節藥液表面張力值指對藥液表面張力進行微調,使其達到Y藥液土SD(SD<1);所述藥液的表面張力的范圍為2172mN/m。4.由于滴丸滴入冷凝劑時的熱量交換以及生產環境的濕度等因素造成生產過程中冷凝劑表面張力發生變化。通過對冷凝液上部溫度的調節使其表面張力與Y冷凝劑i"M,一^U5.本發明所涉及的應用藥液表面張力控制滴丸質量所采用的專用設備包括l為化料罐,2為藥液,3為加熱油浴,4為表面張力儀,7為儲料裝置,12為冷凝劑,16為藥液輸送管道,17為控制面板,5、6、13為表面張力傳感器,9、10、14為溫度傳感器輸出接口,15為表面張力傳感器輸出接口。工作原理為藥物與輔料在化料罐1中通過油浴3加熱熔融成均勻藥液,此時藥液的溫度被溫度傳感器檢測到,并通過溫度傳感器輸出接口14顯示于控制面板17。在控制面板上,將化料罐中藥液的溫度設置為滴丸滴制溫度。當藥液達到滴制溫度時,其表面張力值通過表面張力儀4的傳感器13測得,并顯示于控制面板17。將此時藥液的表面張力值與工藝摸索過程中滴丸質量良好時藥液的表面張力值Y艦比較,若大小一致,則正常生產;若不一致,則通過使用復合基質等途徑調節藥液表面張力,使其盡可能接近Y自,偏差不大于土3。調節好表面張力后的藥液由藥液輸送管道16輸送給儲料裝置7,此時,儲料裝置的恒溫系統使藥液保持在滴制溫度。通過控制面板對儲料裝置中藥液溫度的調節,對藥液的表面張力進一步微調,使其與Y自的偏差不大于土1。微調后,藥液由滴頭滴出,下落到冷凝劑12中形成均勾一致、成形良好的滴丸ll。說明書附圖1是簡化了的原理圖,同時作為說明書摘要的附圖。其中61:化料罐2:藥液3:加熱油浴4:表面張力儀7:儲料裝置8:儲料裝置中藥液ll:滴丸12:冷凝劑15:表面張力傳感器輸出接口16:藥液輸送管道17:控制面板5、6、13:表面張力傳感器9、10、14:溫度傳感器輸出接口有益效果由于滴丸制劑的生產工藝特點,其質量與藥液、冷凝劑的表面張力、粘度和相對密度等流體動力學參數密切相關。而原輔料的差異使得同一處方,同樣配比的熔融藥液的流體動力學參數發生變化,直接導致在利用目前的滴丸機按照工藝摸索所得參數進行生產時,滴丸質量差異很大,可控性差。生產人員主要靠臨時調節藥液溫度及粘度、滴頭溫度、冷凝劑的種類和溫度等工藝指標來控制生產,這樣就使得滴制工藝參數分散。況且,滴丸的丸重差異、圓整度等質量指標也是難以人為控制的。目前這種缺乏自動化的設備,主要憑生產經驗來控制滴丸的各項質量指標的滴丸生產現狀嚴重制約著滴丸劑的發展。表面張力是分子內聚力的表現,是滴丸成型的基礎。它直接影響滴丸制劑的圓整度、丸重差異、收率。本發明通過調節藥液的表面張力,來控制滴丸的圓整度、丸重差異、收率,并把此方法應用于專用的設備。其有益效果是l.生產監控指標單一,設備可操作性強,滴丸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2.擺脫了在目前的滴丸生產中,單憑經驗控制滴丸質量指標的局面,生產的可控性增強,用此設備生產的滴丸,質量穩定,生產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所涉及的在滴丸劑生產中以熔融藥液的表面張力作為監控指標,對滴丸質量進行監控的方法及應用此方法進行滴丸生產的專用設備作進一步說明。現以六味地黃滴丸為例,就本發明所述的方法作進一步說明一、工藝研究階段處方熟地黃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藥80g茯苓60g澤瀉60g按照六味地黃軟膠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品標準WS3-B-3774-98)的制法,制備成稠膏。基質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泊洛沙姆188、硬脂酸聚烴氧40酯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相混合而成。六味地黃浸膏與基質的配比為1:8。工藝研究步驟第一步按照l:8的比例,即取l份六味地黃浸膏,與1份至8份的基質相混合;基質可以是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泊洛沙姆188、硬脂酸聚烴氧40酯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相混合而成。第二步采用水浴、油浴、或其它加熱方式,將混合物料加熱至熔融,攪拌均勻;第三步置于專用的設備,保持溫度為75'C100'C;第四步選擇大小合適的滴嘴,以適當的速度,滴入40~—15'C的冷凝劑中;冷凝劑可以是液體石蠟、二甲基硅油、植物油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混合物。第五步待收縮成型,取出,去掉表面冷凝劑,即得。最佳滴制條件的確定1選擇單一基質進行組方的實驗為了觀察經過特定工藝制備得到的六味地黃浸膏與單一基質進行組方對六味地黃滴丸的影響,分別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泊洛沙姆188、硬脂酸聚烴氧40酯與六味地黃浸膏相混合,將制備而得的浸膏分別與所選基質以1:3的比例混合均勻,采用水浴將各組配制好的原輔料分別加熱至熔融狀態。采用自制的專用滴丸設備,調節其滴頭溫度使保持在75t:;以二甲基硅油100cs為冷凝劑,調節滴丸設備的制冷系統使冷凝劑的溫度保持在20—-5°C,再按照工藝研究步驟所給出的工藝分別進行制備,可以得到6個浸膏與不同單一基質的組方實驗,并得到6組不同的實驗結果見附表一。2選擇混合基質進行組方的實驗為了觀察經過特定工藝制備得到的六味地黃浸膏與混合基質進行組方對六味地黃滴丸的影響,分別以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10000或聚乙二醇20000或泊洛沙姆188或硬脂酸聚烴氧40酯按1:1的比例組成混合基質,將制備而得的浸膏分別與所選基質以1:3的比例混合均勻,采用水浴將各組配制好的原輔料分別加熱至熔融狀態。采用自制的專用滴丸設備,調節其滴頭溫度使保持在75'C;以二甲基硅油100cs為冷凝劑,調節滴丸設備的制冷系統使冷凝劑的溫度保持在20—-5°C,再按照工藝研究步驟所給出的工藝分別進行制備,可以得到5個浸膏與混合基質的組方實驗,并得到5組不同的實驗結果見附表二。3六味地黃浸膏與基質不同配比的實驗為了觀察經過特定工藝制備得到的六味地黃浸膏與基質的不同配比對六味地黃滴丸的影響,選擇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1為基質,六味地黃浸膏分別以1:1、1:2、1:3、1:4、1:5、1:6、1:7、1:8的比例與之混合均勻,采用水浴將各組配制好的原輔料分別加熱至熔融狀態。采用自制的專用滴丸設備,調節其滴頭溫度使保持在75t:;以二甲基硅油100cs為冷凝劑,調節滴丸設備的制冷系統使冷凝劑的溫度保持在20—-5°C,再按照工藝研究步驟所給出的工藝分別進行制備,可以得到8個浸膏與混合基質的組方實驗,并得到8組不同的實驗結果見附表三。4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滴頭溫度的實驗為了觀察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的滴制溫度對六味地黃滴丸的影響,選擇自制的專用滴丸設備,調節其滴頭溫度分別為75°C、80"、85"C、90°C、95°C、IOO'C,將制備而得的浸膏分別與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1:1配比而成的基質以l:3的比例混合均勻,采用水浴將各組配制好的原輔料分別加熱至熔融狀態。以二甲基硅油100cs為冷凝劑,調節滴丸設備的制冷系統使冷凝劑的溫度保持在20—-5°C,再按照工藝研究步驟所給出的工藝分別進行制備,可以得到6個實驗,并得到6組不同的實驗結果見附表四。5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冷凝劑的實驗為了觀察制備過程中選用不同的冷凝劑對六味地黃滴丸的影響,分別以二甲基硅油50cs、100cs、350cs、500cs和液體石蠟為冷凝劑,將制備而得的浸膏9分別與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D00按h1配比而成的基質以1:3的比例混合均勻,釆,水浴將各組配制好的原輔料分別加熱至熔融狀態。釆用自制的專用滴丸設備,調節其滴頭溫度使保持在75°C;調節滴丸設備的制冷系統使冷凝劑的溫度保持在20—-5°C,再按照工藝研究步驟〗所給出的工藝分別進行制備,可以得到5個實驗,并得到5組不同的實驗結果見附表五。6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冷凝劑溫度的實驗為了觀察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冷凝劑溫度對六味地黃滴丸的影響,調節滴丸設備的制冷控制系統,使冷凝劑的溫度分別保持在10—(TC、20—-5'C、30—-l(TC、40—-15°C(冷凝液上部溫度為l(TC,底部溫度為(TC),將制備而得的浸膏分別與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按1:l配比而成的基質以!3的比例混合均勻,采用水浴將各組配制好的原輔料分別加熱至熔融狀態。釆用自制的專用滴丸設備,調節其滴頭溫度使保持在75'C;以二甲基硅油lOOps為冷凝劑,再按照工藝研究步驟,所給出的工藝分別進行制備,可以得到4個實驗,并得到4組不同的實驗結果見附表六。(注附表中,藥液表面張力指六味地黃浸膏與基質混勻熔融所得藥液在滴制溫度下的表面張力;冷凝劑表面張力指處于冷凝柱上部,距液面lOcm處的冷凝劑在上部溫度下的表面張力。)表一六味地黃浸膏與單一基質的組合實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由表一的結果可以看出六味地黃浸膏與不同的單一基質組合,對滴丸收率影響較大;同一滴制溫度下,相同的配比,藥液表面張力因基質種類的不同而不等。表二六味地黃浸膏與混合基質的組合實驗基質名稱收率(%)藥液表面張力(mN/m)冷凝劑表面張力(mN/m)聚乙~^醇6000:聚乙一醇4000=1:18542.8821.15聚乙>醇ioooo::聚乙~>醇4000=1:17338.2521.15聚乙二醇20000:聚乙二醉4000=1:16836.4321.15泊洛沙姆聚乙二醇4000=1.-16032.7621.15硬脂酸聚烴軾40酯聚乙二醇4000=1:15530.2421.15由表二的結果可以看出六味地黃浸膏與不同的混合基質組合,對滴丸收率影響較大;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1作為混合基質時,收率較好;同一滴制溫度下,相同的配比,藥液表面張力因基質種類的不同而不等。表三六味地黃浸膏與基質不同配比的實驗浸膏基質收率(%)藥液表面張力(mN/m)冷凝劑表面張力(mN/m)l--16235.262U51:27538.2121.151:38542.8821.151:48643.2521.151:58744.0121.151:68944.5321.151:78845.2521.151:88945.7621.15由表三的結果可以看出六味地黃浸膏與基質的配比達到1:3時,收率較好,繼續提高配比,對收率影響不大;同一滴制溫度下,相同的基質,藥液表面張力因浸膏與基質的配比不同而不等。表四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滴頭溫度的實驗滴頭溫度(t:)收率(%)藥液表面張力(mN/in)冷凝劑表面張力(mN/m)758542.8821.15808641.3621.15858740.2521.151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由表四的結果可以看出當滴制溫度在75。C及以上時,對滴丸收率無明顯影響;相同的基質,相同的配比,藥液表面張力因滴制溫度不同而不等。表五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冷凝劑的實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由表五的結果可以看出選擇不同的冷凝劑對滴丸收率影響較大;冷凝劑溫度相同,冷凝劑表面張力因其種類不同而不等。表六制備過程中選擇不同冷凝劑溫度的實驗<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由表六的結果可以看出冷凝劑溫度不同,對滴丸收率有一定影響,以20—-5'C為最好;冷凝劑種類相同,冷凝劑表面張力因溫度不同而不等。由表一至表六可知,最佳滴制條件確定為六味地黃浸膏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1.5:1.5,滴制溫度為75。C,冷凝劑為100cs二甲基硅油,冷凝劑溫度20~-5°C;確定監控指標l.從工藝條件及經濟效益角度綜合考慮,按照確定的最佳滴制條件進行生產,即六味地黃浸膏PEG4卿PEG柳『1:1.5:1.5,滴制溫度為75°C,冷凝劑為100cs二甲基硅油,冷凝劑溫度為20—5"(上部溫度為2(TC,下部溫度為5。C)。2.由前面工藝研究可知,最佳滴制條件下藥液(75")的表面張力,記為y藥a,為42.88mN/m;冷凝劑(距冷凝劑液面10cm處)的表面張力,記為》凝劑,為21.15mN/m。3.確定監控指標為T艦和Y冷凝劑,即,在六味地黃滴丸的工藝研究和生產中以Y藥港和》,』為監控指標。通過改變藥液水分含量和調節藥液,冷凝劑溫度保證藥液表面張力為Y自,冷凝劑表面張力為Y冷凝劑o不同批次六味地黃浸膏或基質的工藝研究對于與上述工藝研究中批次不同的六味地黃浸膏或基質,在最佳滴制條件下按工藝研究步驟操作,得到的藥液表面張力為37.51mN/m,與^a(42.88mN/m)相比,偏差大于3。以ym為監控指標,通過使用與現在所用PEG6ooo批次不同的分子量為5500的PEG6ooo逐步替代現在所用的PEG6QQQ,并監控藥液表面張力值,當六味地黃浸膏PEG恥oo:PEG柳o:分子量為5500的PEG6W0=1:1.5:0.5:1時,藥液表面張力為41.90mN/m,并且滴丸硬度合格。二、生產階段l.將與工藝研究階段相同批次的六味地黃浸膏0,5kg、相同批次的PEG4DW0.75kg、相同批次的PEG6ooo0.75kg置于化料罐1中,通過油浴3加熱熔融成均勻藥液。在75°C,表面張力儀4的傳感器13測得化料罐中藥液表面張力,并顯示于控制面板17,顯示為40.13mN/m,與y絲的42.88mN/m相比,偏低。保持溫度75X:下,往化料罐中添加水,變加邊攪拌,實時監控控制面板17所顯示的表面張力,當水加到50ml時,化料罐中藥液表面張力為41.97mN/m。化料罐中藥液由藥液輸送管道16輸送給儲料裝置7,此時,儲料裝置的溫度控制系統使藥液保持在滴制溫度75°C。儲料裝置7中藥液的表面張力通過表面張力傳感器6測得,并顯示于控制面板17,顯示為41.83mN/m。通過控制面板的設置,調節儲料裝置的溫度控制系統,對藥液的表面張力進行進一步的微調,調節藥液溫度為7(TC時,儲料裝置中藥液表面張力為42.88±0.02mN/m。通過控制面板的設置,調節冷凝裝置的溫度控制系統,使冷凝液溫度為20~-5°C(上部溫度為20°C,下部溫度為5'C)。表面張力傳感器5處于冷凝劑液面下10cm處,冷凝劑表面張力顯示在控制面板上,為21.15土0.02mN/m。開啟滴制開關,藥液由滴頭滴13出,下落到冷凝劑12中形成均勻一致、成形良好的滴丸ll。滴制過程中,實時控制冷凝液上部溫度,通過對冷凝劑溫度控制系統的控制使冷凝液表面張力保持在21.15土0.02mN/m。2.將不同批次六味地黃浸膏或基質的工藝研究中六味地黃浸膏0.5kg、PEG4ooo0.75kg、PEG6ooo0.25kg、分子量為5500的PEG600o0.5kg置于化料罐1中,通過油浴3加熱熔融成均勻藥液。在75"C,表面張力儀4的傳感器13測得化料罐中藥液表面張力,并顯示于控制面板17,顯示為40.95mN/m,與y藥液的42.88mN/m相比,偏低。保持溫度75'C下,往化料罐中添加水,變加邊攪拌,實時監控控制面板17所顯示的表面張力,當水加到40ml時,化料罐中藥液表面張力為42.21mN/m。化料罐中藥液由藥液輸送管道16輸送給儲料裝置7,此時,儲料裝置的溫度控制系統使藥液保持在滴制溫度75°C。儲料裝置7中藥液的表面張力通過表面張力傳感器6測得,并顯示于控制面板17,顯示為41.77mN/m。通過控制面板的設置,調節儲料裝置的溫度控制系統,對藥液的表面張力進行進一步的微調,調節藥液溫度為72。C時,儲料裝置中藥液表面張力為42.88±0.02mN/m。通過控制面板的設置,調節冷凝裝置的溫度控制系統,使冷凝液溫度為20—5'C(上部溫度為2tTC,下部溫度為5'C)。表面張力傳感器5處于冷凝劑液面下10cm處,冷凝劑表面張力顯示在控制面板上,為21.15土0.02mN/m。開啟滴制開關,藥液由滴頭滴出,卞落到冷凝劑12中形成均勻一致、成形良好的滴丸11。滴制過程中,實時控制冷凝液上部溫度,通過對冷凝劑溫度控制系統的控制使冷凝液表面張力保持在21.15±0.02mN/m。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藥液的表面張力控制滴丸生產的方法及專用的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1通過工藝摸索,確定滴制的最佳條件,在圓整度、硬度等各項質量指標合格后,測定此時熔融藥液、冷凝劑的表面張力值,分別記為γ藥液和γ冷凝劑,所述工藝摸索為篩選基質種類、藥物與基質配比,冷凝液種類及溫度、滴制溫度等物性指標;所述最佳條件為工藝摸索中確定的基質、藥物與基質的配比、冷凝液種類及溫度、滴制溫度;所述的冷凝劑為二甲基硅油、液體石蠟或植物油;所述表面張力的測定由專用的設備完成;γ藥液的范圍為21~72mN/m,γ冷凝劑的范圍為15~40mN/m;1.2.根據上述工藝摸索所確定的γ藥液,正確稱取藥物原料及基質,置于專用的化料罐中,邊加熱邊攪拌,直至得到含有藥物活性成分和基質的藥液,在滴制溫度下測定藥液的表面張力值,并調整至與目標值γ藥液相同;所述的藥物原料,可以是任何單方、復方的中藥,或它們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也可以是含有中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提取物,也可以是任何單方或復方的化學藥物,以及上述各類藥物的混合物;所述基質為聚乙二醇類、山梨醇酐類、聚氧乙烯山梨醇酐類、硬脂酸聚烴氧40酯、倍他環糊精、泊洛沙姆、羧甲基淀粉鈉、十二烷基硫酸鈉、硬脂酸、硬脂酸鈉、甘油明膠、蟲膠等可藥用載體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1.3.調整滴丸機的控制系統,使滴頭溫度、冷凝劑溫度以及其它的工作參數均達到所生產品種工藝參數的最佳條件要求;將化料罐中經過調節表面張力的藥液輸送到滴丸機的儲料裝置中,測定此時儲料裝置中藥液的表面張力,并調節滴制溫度與步驟1中的γ藥液相同;1.4根據步驟1.1工藝摸索所確定的γ冷凝液,調整冷凝液的溫度使其表面張力值與γ冷凝液相同,進行滴制即可。2.根據所使用藥物原料的不同,以g或kg為單位,按重量份計,藥物原料基質=1:9。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所使用的專用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1為化料罐,4為表面張力儀,7為儲料裝置,16為藥液輸送管道,17為控制面板,5、6、13為表面張力傳感器,9、10、14為溫度傳感器輸出接口,15為表面張力傳感器輸出接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所使用專甩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藥物與輔料在化料罐1中通過加熱熔融成均勻藥液,此時化料罐1中藥液的表面張力值通過表面張力儀4的傳感器13測得,并顯示于控制面板5,將此時藥液的表面張力值與工藝摸索過程中滴丸質量良好時藥液的表面張力值YiW比較,若大小一致,則IH常生產;若不一致,則通過調節藥液表面張力,使其表面張力達到Y艦,調節好表面張力后的藥液由藥液輸送管道16輸送給儲料裝置7,此時,儲料裝置的恒溫系統使藥液保持在滴制溫度,通過控制面板對儲料裝置中藥液溫度的調節,對藥液的表面張力進一歩微調,使其與Y躺的相同,微調后,藥液由滴頭滴出,下落到冷凝劑中形成均勻一致、成形良好的滴丸。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所使用專用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熔融是指電加熱。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所使用專用滴丸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張力儀是具有可移動的傳感器的專用設備。全文摘要本發明是利用藥液表面張力控制滴丸生產的方法及專用滴丸設備。其中,方法是藥物與輔料在化料罐中通過加熱熔融成均勻藥液,此時藥液的溫度被溫度傳感器檢測到,并通過溫度傳感器輸出接口顯示于控制面板上。在控制面板上,將化料罐中藥液的溫度設置為滴丸滴制溫度。當藥液達到滴制溫度時,其表面張力值通過表面張力儀的傳感器測得,并顯示于控制面板上。調整此時藥液的表面張力值與工藝摸索過程中滴丸質量良好時藥液的表面張力值γ<sub>藥液</sub>一致,藥液由輸送管道輸送給儲料裝置,通過控制面板對儲料裝置中藥液溫度的調節,對藥液的表面張力進一步微調,使其與γ<sub>藥液</sub>的偏差不大于±1。微調后,藥液由滴頭滴出,既得。文檔編號A61J3/06GK101559024SQ20091007692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申請日期2009年1月14日優先權日2009年1月14日發明者勇劉,曲韻智申請人:北京正大綠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