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按摩用中藥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理療保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按摩用中藥包。
背景技術:
按摩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健按摩是一種在人 的體表進行適當維動的一種保健方法。其施術手法頗多,動作輕柔,運用靈活, 便于操作,適用范圍甚廣,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有無病癥,均可采用不 同的施術手法,進行保健按摩。中藥藥物可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 真皮層轉運進入血液循環而發揮藥效,從而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磁作用于人 體的經絡穴位稱為磁療;磁療可增強某些中樞神經元的抑制效應,調節植物性 神經系統,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能力,從而起到鎮靜、止 痛、消炎、消腫、降壓等功效。磁療對高血壓,神經衰弱,風濕,肩周炎,頸 椎炎和肌肉酸痛等有顯著的療效。到目前為止,將按摩、磁療與中藥藥效發揮 結合來治療保健的按摩用中藥包還不完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種按摩用中藥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按摩用中藥包,中藥包 包括中藥包外袋、內膽、隔熱布夾層以及雙環結構,所述中藥包外袋與隔熱布 夾層相連,雙環結構的底部與隔熱布夾層相連,中藥包外袋的底部橫截面為平 底狀;所述中藥包外袋底部夾層內的中心固定有發熱片,在發熱片周圍設有磁 珠或磁片。
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雙環結構包括內環和外環,內環高度和 外環高度相同;內環和外環均為雙層布對折縫制而成。中藥包外袋的底部為2 3層布。手握緊中藥袋隔熱布夾層處,將中藥包放在皮膚上后,中藥包外袋的底部可隨人體部位形態而發生變化,增大底部與身體的接觸面積,有助于按摩。 發熱片可自動發熱,在按摩過程中保持恒溫。磁珠或磁片作用于人體的經絡穴 位可通過按摩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所述中藥包外袋的底部橫截面形狀可為圓形、橢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等。
所述隔熱布夾層的高度為8 12cm。便于手握加熱后的中藥包進行按摩 時,不致于被加熱的藥包燙傷。
所述隔熱布夾層中可放置繩帶,方便系緊本實用新型中藥包。
所述內膽裝入粉碎的中藥后再裝入中藥包外袋,可自由從中藥包外袋內取 出,多次更換。所述內膽由為300 400目的紗布制成。紗布的孔徑相對外袋的 絲綢較大,這樣設置有利于內膽內的中藥均勻、有層次的滲漏到中藥包外,在 按摩時作用于人體,能充分發揮中藥藥效。
所述繩帶為絲綢帶或松緊帶等。當按摩時,裝滿中藥的內膽裝入中藥包外 袋后,隔熱布夾層處的繩帶扎緊后,形成折疊花狀,便于手握穩中藥包進行按 摩。
所述布為絲綢或棉布。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 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該按摩用中藥包可供多次按摩使用,能充分發揮中 藥藥效。本實用新型將按摩、磁療與中藥藥效發揮很好地結合起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中藥包底部結構設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 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l
如圖l、圖2所示,按摩用中藥包包括中藥包外袋l、內膽2、隔熱布夾層7 以及雙環結構。
中藥包外袋1與隔熱布夾層7相連,雙環結構的底部與隔熱布夾層7相連,隔熱布夾層的高度為8 10cm;便于手握加熱后的中藥包進行按摩時,不致于 被加熱的藥包燙傷。雙環結構包括內環5和外環6,內環5高度和外環6高度相同; 內環5和外環6均為雙層布對折縫制而成。中藥包外袋1的底部橫截面為平底狀, 中藥包外袋底部3橫截面形狀可為橢圓形。中藥包外袋底部3用2 3層布縫制, 中藥包外袋底部3夾層內的中心固定有發熱片32,在發熱片32周圍均勻設置有 磁珠(或磁片)31。使用本實用新型按摩用中藥包時,手握緊中藥袋隔熱布夾 層7處,將中藥包放在皮膚上后,中藥包外袋l的底部可隨人體部位形態而發生 變化,增大底部與身體的接觸面積,有助于按摩。發熱片32可自動發熱,在按 摩過程中保持恒溫。磁珠(或磁片)31作用于人體的經絡穴位可通過按摩穴位,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中藥包外袋l由絲綢或棉布制成。
繩帶4置于中藥包外袋的隔熱布夾層7中,繩帶4為絲綢帶(或松緊帶)。繩 帶4可自由活動,方便系緊中藥包。內膽2裝入粉碎的中藥后再裝入中藥包外袋, 內膽2可自由從中藥包外袋1內取出,多次更換。內膽2由為300 400目的紗布 制成。紗布的孔徑相對外袋的絲綢較大,這樣設置有利于內膽2內的中藥成分 均勻的有層次的滲漏到中藥包外,按摩時作用于人體,能充分發揮中藥藥效。
當按摩時,裝滿中藥的內膽2裝入中藥包外袋1后,隔熱布夾層7處的手繩 扎緊后,形成折疊花狀,下半部分為單層絲綢,這樣便于手握穩中藥包進行按 摩。
使用方法將按摩用中藥包經微波加熱至37 5(TC,將中藥包置于人體需 按摩處,借助熱力和藥力、磁力使中藥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真皮 層轉運進入血液循環而發揮藥效。因為是通過熱氣的作用,對皮膚起到活血化 瘀、疏通絡脈、祛風除痹之功用,從而達到保健治療之目的。
實施例2
如圖l、圖2所示,按摩用中藥包包括中藥包外袋l、內膽2、隔熱布夾層7 以及雙環結構,中藥包外袋1與隔熱布夾層7相連,雙環結構的底部與隔熱布夾 層7相連,隔熱布夾層7的高度為10 12cm;便于手握加熱后的中藥包進行按 摩時,不致于被加熱的藥包燙傷。所述雙環結構包括內環5和外環6,內環5高 度和外環6高度相同;內環5和外環6均為雙層布對折縫制而成。中藥包外袋l 的底部橫截面為平底狀,中藥包外袋l底部橫截面形狀可為圓形(也可為正方 形或長方形等)。中藥包外袋1底部用2 3層布縫制,中藥包外袋l底部夾層內的中心固定有發熱片32,在發熱片32周圍均勻設置有磁珠(或磁片)31。使用 本實用新型按摩用中藥包時,手握緊中藥袋隔熱布夾層7處,將中藥包放在皮 膚上后,中藥包外袋l的底部可隨人體部位形態而發生變化,增大底部與身體 的接觸面積,有助于按摩。發熱片32可自動發熱,在按摩過程中保持恒溫。磁 珠(或磁片)31作用于人體的經絡穴位可通過按摩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中藥包外袋l由絲綢或棉布制成。
繩帶4置于隔熱布夾層7中,繩帶4為松緊帶。繩帶4可自由活動,方便系緊 中藥包。內膽2裝入粉碎的中藥后再裝入中藥包外袋1,內膽2可自由從中藥包 外袋1內取出,多次更換。內膽2由為300 400目的紗布制成。紗布的孔徑相對 外袋的絲綢較大,這樣設置有利于內膽2內的中藥成分均勻的有層次的滲漏到 中藥包外,按摩時作用于人體,能充分發揮中藥藥效。
當按摩時,裝滿中藥的內膽2裝入中藥包外袋1后,隔熱布夾層7處的手繩 扎緊后,形成折疊花狀,這樣便于手握穩中藥包進行按摩。
使用方法將按摩用中藥包經微波加熱至37 5(TC,將中藥包置于人體需 按摩處,借助熱力和藥力、磁力使中藥通過皮膚表層吸收,角質層滲透和真皮 層轉運進入血液循環而發揮藥效。因為是通過熱氣的作用,對皮膚起到活血化 瘀、疏通絡脈、祛風除痹之功用,從而達到保健治療之目的。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 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 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包包括中藥包外袋、內膽、隔熱布夾層以及雙環結構,所述中藥包外袋與隔熱布夾層相連,雙環結構的底部與隔熱布夾層相連,中藥包外袋的底部橫截面為平底狀;所述中藥包外袋底部夾層內的中心固定有發熱片,在發熱片周圍設有磁珠或磁片。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雙環結構 包括內環和外環,內環高度和外環高度相同。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布夾 層的高度為8 12cm。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包外 袋底部為2 3層布。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包外 袋底部橫截面形狀可為圓形、橢圓形、正方形或長方形。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膽為300 400目的紗布。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布夾 層中放置繩帶。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繩帶為絲 綢帶或松緊帶。
9、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按摩用中藥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為絲綢 或棉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按摩用中藥包,所述中藥包包括中藥包外袋、內膽、隔熱布夾層以及雙環結構,所述中藥包外袋與隔熱布夾層相連,雙環結構的底部與隔熱布夾層相連,中藥包外袋的底部橫截面為平底狀;所述中藥包外袋底部夾層內的中心固定有發熱片,在發熱片周圍設有磁珠或磁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該按摩用中藥包可供多次按摩使用,能充分發揮中藥藥效。本實用新型將按摩、磁療與中藥藥效發揮很好地結合起來。
文檔編號A61H7/00GK201223536SQ20082004841
公開日2009年4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28日
發明者安麗蓉 申請人:廣州鳳儀美容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