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及其提取分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三萜化合物及其提取分離方法,屬于植物化學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中富含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木脂素類化合物,因此其研究倍受關注。近年來,研究者從該科植物中發現了一系列三萜類化合物,許多三砲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和抗HIV活性。從長梗南五味子C&Awra/o"g^edwwcw/"to)中分離得到的KadlongilactoneA和B,均能顯著抑制人體K562腫瘤細胞生長,其IC5o值分別為1.40和1.71//gmU1,與陽性對照順鉑的活性相當;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的LongipedlactoneA、B、C、F和H對A549,HT-29和K562均表現出明顯的細胞毒作用,其IC5o值在0.84-11.38//gmL"之間。從長葉五味子(Sc/^am/ra/"""/oto)中分離得到的三萜化合物lancifodilactoneF和H均表現出抗HIV-1活性,其EC5o分別為20.69,16.6//gmL—1,同時具有對C8166細胞的最低細胞毒作用(CCs()〉200//gmL—1)。從球蕊五味子(Sc/^am/m^/zaera"dra)的莖葉中分離得到的nigranoicacid,是一個具有顯著抑制HIV-1逆轉錄酶、聚合酶活性的三砲化合物。從五味子(&W加/^rac/z^ww》中分離得到的6個高氧化度降三萜,五味子二內酯(wuweizidilactone)A-F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HIV-1活性,其中五味子二內酯A和B的EC5Q分別為26.81和28.86/igmL"(陽性對照AZT的EC5()=2.26//gml/1)。從紅花五味子(5W7&am/ran/6n:/7ora)中分離得到的rubriflordilactoneA和B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HIV-1活性,前者活性相對較弱,而后者能抑制HIV-1復制,其ECso值為9.75;/gmL—1,同時具有較低的細胞毒性;從該植物中分離得到的三萜化合物rubriflorinsA-C也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HIV-1活性,其ECso分別為10.0,16.2和81.3//gmL—1,同時CCso值(C8166細胞)分別為89.1,100.3,以及>200/^1111;1。迄今為止,本發明所涉及的新三萜化合物尚未發現有專利或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三萜化合物,具體是一種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以期尋找抗腫瘤或抗HIV活性強的化合物。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新三萜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schisanlactoneH),其化學結構式如下:29OH30本發明提供的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schisanlactoneH)是從華中五味子^/^"a"Aera的果實中提取分離出來的,其工藝步驟是a、將五味子原料粉碎后,按五味子丙酮水溶液=1:24的質量/體積比,將五味子放入濃度為70%的丙酮水溶液中,室溫下浸泡1530小時后,得提取液,如此重復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b、將上述a步驟所得提取液減壓蒸餾至無丙酮味后,按提取液乙酸乙酯二l:1的體積比,于室溫下,用乙酸乙酯對上述a步驟的提取液進行23次的萃取,得乙酸乙酯浸膏;c、將上述b步驟的乙酸乙酯浸膏上硅膠柱進行層析分離,用氯仿丙酮=10:1的體積比的洗脫劑進行洗脫,除去雜質后,得粗分離物;d、將上述c步驟的粗分離物先后以石油醚丙酮=30:i的體積比的洗脫劑、氯仿丙酮=50:i的體積比的洗脫劑進行硅膠柱層析和洗脫25次,除去雜質后,得化合物五內酯H。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本發明提供的化合物結構新穎,提取分離方法簡易,且所得化合物含量相對較高,有利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藥理研究,為開發療效好且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腫瘤及抗HIV藥物創造了條件。圖1為五內酯H(1)的結構;4圖2為五內酯H的HMBC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以華中五味子(&M^Wra^/^"""Aera)果實(干重8kg)為原料,按五味子丙酮水溶液=1:3的質量/體積比,用濃度為70%的丙酮水液于室溫靜置提取三次,每次24小時,丙酮用量為25L^3,合并三次提取液,減壓濃縮至無丙酮味;按提取液乙酸乙酯=1:1的體積比,用乙酸乙酯對提取液進行3次萃取,回收后得浸膏145.9g;浸膏上硅膠柱層析后,用氯仿丙酮分別為i:o,9:l,8::2,7:3,6:4,5::5,o:i體積比的洗脫劑,進行七個梯度洗脫,分別得到A-H八個極性段,B段(即用氯仿丙酮二9:l洗脫的部分)先后以石油醚丙酮二30:l的體積比的洗脫劑、氯仿丙酮=50:1的體積比的洗脫劑進行硅膠柱層析,得化合物五內酯H(18mg)。五內酯H(schisanlactoneH)為白色粉末。HR-ESI-MS測定其[M+Na]+(C3iH4805Na+)峰的分子量為523.3398(計算值為523.3399),從而確定其分子式為C^H4805,不飽和度為8。從化合物1的^-NMR譜中可以觀察至U:—個仲甲基^0.98,d,《/=6.4Hz),六個叔甲基((50.69,0.72,1.29,1.26,1.21,1.92),兩個烯烴質子((55.39,6.61)以及一個甲氧基03.70)信號。化合物1的"C-NMR,DEPT以及HSQC數據揭示分子中含有一個羧甲基,一個a,P-不飽和羰基,六個季碳(包括一個含氧的和兩個烯烴碳),七個次甲基(包括兩個不飽和的),八個亞甲基,以及七個甲基。綜合化合物l的核磁共振數據,除兩個雙鍵以及兩個羰基外,導致該化合物不飽和的其他因素應該是一個四元環骨架。仔細對比化合物l以及五內酯(schisanlactone)F的'H-和"C-NMR數據,發現這兩個化合物具有相同的D環和E環,同時兩個化合物的A環均經歷了在C-3和C-4位之間的氧化斷裂。對化合物l的^」HCOSY,HSQC以及HMBC數據的分析進一步證實了以上推斷。因此認為化合物1屬于3,4-斷裂的羊毛甾烷衍生物。Me-27(<51.92,s)與C-24,C-25和C-26的HMBC相關,以及陽離子FAB-MS中的碎片w/z111[C6H702+]揭示了分子中六元a-甲基-a,P-不飽和-S-內酯環的存在。Me-30(31.26,s)與C-4,C-5和C-29之間的HMBC相關以及Me-29(51.29,s)與C-4,C-5,C-30之間的HMBC相關,要求Me-29與Me-30連在同一個含氧季碳(375.5,s,C-4)上。甲氧基(33.70,s)和H-2(32.44,m,H-2a;2.35,m,H-2b)與C-3之間的HMBC相關,以及陽離子FAB-MS中的碎片w/z440[M-HCOOCH3]說明羧甲基與C-2相連。55.41(d,7=5.8Hz,H-ll)的質子信號表現出與C-9,C-12,C-10和C-13的HMBC相關,說明雙鍵位于C-9和C-11之間。這一點被Me-19,H-12以及H-7與C-9之間的HMBC相關峰進一步證實。化合物l的ROESY數據所揭示的相對立體構型與化合物五內酯F—致。表l列出了化合物l的iH-和。C-NMR數據。表1.五內酯H的'H-NMR(400MHz)和i3C-NMR(100MHz)數據(ppm,inCDC1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權利要求1.一種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其化學結構式如下2.—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經過下列步驟a、將五味子原料粉碎后,按五味子丙酮水溶液=1:24的質量/體積比,將五味子放入濃度為70%的丙酮水溶液中,室溫下浸泡1530小時后,得提取液,如此重復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b、將上述a步驟所得提取液減壓蒸餾至無丙酮味后,按提取液乙酸乙酯=1:i的體積比,于室溫下,用乙酸乙酯對上述A步驟的提取液進行23次的萃取,得乙酸乙酯浸膏;c、將上述B步驟的乙酸乙酯浸膏上硅膠柱進行層析分離,用氯仿丙酮=10:l的體積比的洗脫劑進行洗脫,除去雜質后,得粗分離物;d、將上述c步驟的粗分離物先后以石油醚丙酮=30:i的體積比的洗脫劑、氯仿丙酮=50:i的體積比的洗脫劑進行硅膠柱層析和洗脫25次,除去雜質后,得化合物五內酯h。全文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及其提取分離方法,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是從華中五味子果實中分離得到的,其結構新穎,提取分離方法簡易,且所得化合物含量相對較高,有利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藥理研究,為開發療效好且毒副作用小的新型抗腫瘤及抗HIV藥物創造了條件。新三萜化合物五內酯H具有如上結構式。文檔編號A61K36/57GK101376652SQ20081023342公開日2009年3月4日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0日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0日發明者周三云,張汝波,李洪梅,李海舟,李蓉濤,汪偉光,羅永明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