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多發病。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 負擔國家之一,我國三分之一左右的人口已感染了結核桿菌,受感染人數 超過4億。我國現有肺結核病人約500萬,主要集中在25歲及以上人群; 其中涂陽肺結核病人150萬;每年約有13萬人死于結核病,死亡平均年齡 為55.2歲。據研究,受結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會發展為結核病。 如果我們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未來的10年,我國可能有近5000萬的 感染者發生結核病。
我國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和鏈霉素,運用這些藥時,藥效時間普遍比較長,而且見效慢。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利用各味中藥相輔相成的原理,目的 在于設計提供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袓國醫學治療肺結核一方面強調補元氣,另一方 面驅滅"癆蟲"。病位在肺,肺葉干枯,陰虛火旺,出現咳嗽、咯痰、胸悶、氣 短,重則咯血,久之傷及脾,脾虛出現納差、惡心、嘔吐、消瘦等。脾虛而化 源不足傷及腎,腎虛則出現乏力、盜汗、月經不調等。三臟在生理上互相依存、 滋生,在病理上互相影響、相互促進。因此治療以滋陰潤肺、健脾補腎、扶正 固本、佐以抗殺癆蟲為原則。因此有學者認為,在有效控制及抗結核化療基礎上應輔以免疫增強劑或免疫調節劑,以糾正紊亂的免疫狀態或改善低下的免疫 功能。
所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 原料藥制成
黃芪25-35 黃精25-35百合10-20 麥冬5-15 百部5-15 白及5-15 桃仁5-15 丹參10-20 阿膠5-15野蕎麥根25-35 川貝3-8 瓜婁皮7-17 北沙參10-20。
所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
黃甚27-33 黃精27-33百合12-18 麥冬7-13百部7-13 白及7-13 桃仁7-13 丹參12-18 阿膠7-13野蕎麥根27-33 川貝3-6 瓜婁皮9-15北沙參12-18。
所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 黃芪28-32 黃精28-32百合13-17 麥冬8-12 百部8-12 白及8-12 桃仁8-12 丹參13-17 阿膠8-12野蕎麥根28-32 川貝3-5 瓜婁皮10-14 北沙參13-17。
所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的重量配比是:
-黃芪30 黃精30百合15 麥冬10- 百部IO 白及IO 桃仁IO丹參15 阿膠IO 野蕎麥根30 川貝3 瓜婁皮12北沙參15。
本發明藥物普遍適用于肺結核患者,尤其適用于合并"結核性腦膜炎""糖 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及發熱、盜汗、體制虛弱的病人。將 配好的中藥進行常規中藥加工方法進行加工,最后制得湯劑。使用方法制作 成袋裝湯劑,每袋100mL,可直接飲用或加熱飲用,每日2次,飯后飲用。總療程為12周。本發明藥物累計治療結核病患者180侈lj,在使用異煙肼、利福平、
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的基礎上,使用本發明藥物,總療程為12周。治療8周后 即可觀察到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包括癥狀、體征、胸片),査血清T淋巴細胞CD3、 CD4、 CD4/CD8均較單純西醫治療組有顯著性升高。12周后更是有明顯的改善, 說明本發明藥物對提高結核患者的機體免疫力有較好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
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克)
黃芪25 黃精25百合IO 麥冬5 百部5 白及5 桃仁5 丹參IO 阿膠5 野蕎麥根25 川貝3 瓜婁皮7北沙參IO
在稱取的中藥中加入300-500ml水,進行煎熬,煮沸10-30分鐘后進行過 濾,取湯劑,再進行分裝,每袋100mL。 實施例2
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克)
黃芪28黃精28百合13麥冬8 百部8 白及8 桃仁8 丹參13 ^阿膠8 野蕎麥根28 川貝3 瓜婁皮IO北沙參13 加工后制得的中藥湯劑效果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克)
黃芪30 黃精30百合15 麥冬IO 百部IO 白及IO 桃仁IO丹參15 阿膠IO 野蕎麥根30川貝3 瓜婁皮12北沙參15加工后制得的中藥湯劑效果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4
按下述配比稱取原料(克)
黃芪25 黃精20百合16 麥冬9 百部8白及8 桃仁8 丹參IO 阿膠7 野蕎麥根26川貝8 瓜婁皮IO北沙參12加工后制得的中藥湯劑效果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5
取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經中藥常規熬制方法,制作成袋裝湯劑(以下稱"益肺合劑"),每袋100mL,可直接飲用或加熱飲用,每日2次,飯后飲用,總療程為12周。在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治療。
1、 病例l,女性,20歲。半年前因頭痛、發熱住院。生命體征尚平穩,頸抵抗(+ ),雙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兩肺呼吸音粗,散在羅音,腹部平軟,四肢肌張力減低。入院后胸片示彌漫性粟粒影,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腰穿示腦脊液壓力300mmH20,低糖、低氯、高蛋白,頭顱CT無明顯異常,考慮結核性腦膜炎。經HRZE (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聯抗癆、舉素及降顱壓對癥治療后癥狀改善不明顯,給予"益肺合劑"輔助治療后,每日2次,每次100ml, 口服8周后,病情好轉,各項化驗指標正常出院。三月后復查,癥狀已完全緩解,肺部病灶明顯吸收。
2、 病例2,女,58歲。于2005年10月診斷兩上繼發性肺結核,服用HRE(RFP0.45/d) 2個月,因浮腫10天伴尿檢異常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
10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顏臉部浮腫,以晨起明顯,逐漸加重軀體及四肢均明顯浮腫,尿量減少,既往無腎病史及尿異常史。入院后于2005年12月14日査尿蛋白3+;紅細胞l+; 12月15日24小時尿量450ml,尿蛋白23.4g;血清總蛋白38.8g/L;白蛋白18.3g/L;球蛋白20. 5g/L;甘油三脂1. 08腿ol/L;總膽固醇6.2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 59 mmol/L;血沉28mm/h; Ccr70ml/niin。血清抗利福平抗體(+ ),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均正常,診斷腎病綜和征。入院后醫囑給予停抗結核藥,予中藥對癥處理1周后浮腫消退,再次給藥時給予HEZ,并同時給予"益肺合劑",病情一直平穩,2月后復査癥狀已完全緩解,肺部病灶明顯吸收。
3、 病例3,男,78歲。因"反復咳嗽咳痰2年余,左肘關節疼痛伴流膿5月"于2008年1月入院。生命體征尚平穩,消瘦貌,思維清晰,呼吸平穩。口唇無發紺,兩肺呼吸音粗,散在羅音,左肺明顯,腹部平軟,四肢活動尚可。肺部CT:左上肺巨大空洞形成。痰找抗酸桿菌(+ )。診斷1、左上繼發性肺結核伴空洞;2、左肘關節結核。入院后給予服用HRE并同時給予"益肺合劑",左肘關節處給于每天換藥處理。病情一直平穩,5月后復查癥狀已完全緩解,肺部病灶明顯吸收,左肘部創面基本愈合。
4、 病例4,女,32歲。咳嗽、咯血2天入院。無發熱、呼吸頻率較快,兩肺呼吸音粗,較多千濕羅音羅音,腹部平軟,病理征(一)。入院后CT片示兩肺上中下繼發性肺結核伴空洞,反復痰找抗酸桿菌(+ ),確診結核病,查肝腎功能尚可。經HRZE (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聯抗癆、補液、加強營養治療、對癥治療并給予"益肺合劑"輔助治療后,病情漸好轉, 一月后拍片病灶已有吸收,兩月后復查CT病灶明顯吸收。
5、 病例5,女,78歲。反復咳嗽半年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自服降糖藥不規律,血糖控制不佳。入院后査痰找抗酸桿菌(+ ), CT示左上肺大片斑片影。診斷左上繼發性肺結核伴2型糖尿病。給予服用異煙肼、DL473、乙胺丁醇治療結核,并給予控制血糖。 一月后復查病灶無明顯改善,治療上給予"益肺合劑",其它抗癆治療及降糖治療不變,1月后復査癥狀已完全緩解,CT示肺部病灶明顯吸收,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成黃芪 25-35 黃精 25-35 百合 10-20 麥冬 5-15 百部 5-15白及 5-15 桃仁 5-15 丹參 10-20 阿膠 5-15 野蕎麥根 25-35川貝 3-8瓜婁皮 7-17北沙參 10-20。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 藥的重量配比是黃甚27-33 黃精27-33百合12-18 麥冬7-13百部7-13 白及7-13 桃仁7-13 丹參12-18 阿膠7-13野蕎麥根27-33 川貝3-6 瓜婁皮9-15北沙參12-18。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 藥的重量配比是黃甚28-32 黃精28-32百合13-17 麥冬8-12 百部8-12 白及8-12 桃仁8-12 丹參13-17 阿膠8-12野蕎麥根28-32 川貝3-5 瓜婁皮10-14 北沙參13-17。
4. 如權利要求1 ,斥述的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E在于各原料 藥的重量配比是黃芪30 黃精30百合15 麥冬IO 百部IO 白及IO 桃仁IO丹參15 阿膠IO 野蕎麥根30 川貝3 瓜婁皮12北沙參15。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結核病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其包括下述原料藥制成黃芪、黃精、百合、麥冬、百部、白及、桃仁、丹參、阿膠、野蕎麥根、川貝、婁皮和北沙參,本發明藥物普遍適用于肺結核患者,尤其適用于合并“結核性腦膜炎”“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及發熱、盜汗、體制虛弱的病人。
文檔編號A61K36/904GK101461913SQ20081016222
公開日2009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7日
發明者鋒 李, 李鳧堅 申請人: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