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清溫敗毒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大熱燥煩火熱之癥的配方,尤其是 一種清溫敗毒口服液。
二背景技術:
有一些疾病臨床表現為渴飲干嘔,頭疼如劈,昏狂譫語, 或發斑吐衄,舌絳唇焦,脈沉細而數,或沉而數,或浮大而數等,多數為大熱 燥煩,火熱之癥所至。但是檢查又查不出血常規生理指標有異常,因而大量的 使用西藥物,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大量的藥物對肝腎造成極大的損害,得不 償失,由于該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通過西藥物解決的,或者說西藥的副作用大, 只能依靠中藥的逐步解決。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中藥理論解決大熱燥煩 火熱之癥問題的清溫敗毒口服液。清溫敗毒口服液包括以下成分,生石膏、小 生地、烏犀角、真川連、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
葉、甘草、丹皮。(以重量計)大劑為生石膏180-240,小生地18-30,烏犀 角18-24,真川連18-24,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 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以重量計)中劑為生石膏60-120,小生地9-15, 烏犀角9-12,真川連6-12,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 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以重量計)小劑為生石膏24-36,小生地18-30, 烏犀角3-12,真川連3-4.5,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 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先煮石膏數十沸,后下其他諸藥,犀角磨汁加入, 制成15毫升一支的口服液。采用上述配料以后,由于將傳統的中醫藥理論結 合實踐經驗配制成藥,通過清熱解毒、涼血救陰對渴飲干嘔,頭疼如劈,昏狂
譫語,或發斑吐衄,舌絳唇焦,脈沉細而數,或沉而數,或浮大而數等癥狀得 到較好的解決。
四、具體實施例實施例l,清溫敗毒口服液包括生石膏180-240,小生 地18-30,烏犀角18-24,真川連18-24,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 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先煮石膏數十沸,后下其他諸藥,犀 角磨汁加入,制成15毫升一支的口服液。
實施例2:為生石膏60-120,小生地9-15,烏犀角9-12,真川連6-12, 生梔子、桔梗、黃苳、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 先煮石膏數十沸,后下其他諸藥,犀角磨汁加入,制成15毫升一支的口服液。
實施例3:為生石膏24-36,小生地18-30,烏犀角3-12,真川連3-4. 5, 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 先煮石膏數十沸,后下其他諸藥,犀角磨汁加入,制成15毫升一支的口服液。 口服每次一瓶,每日三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清溫敗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生石膏、小生地、烏犀角、真川連、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清溫敗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計) 大劑為生石膏180-240,小生地18-30,烏犀角18-24,真川連18-24,生梔子、 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溫敗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計) 中劑為生石膏60-120,小生地9-15,烏犀角9-12,真川連6-12,生梔子、桔 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清溫敗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計) 小劑為生石膏24-36,小生地18-30,烏犀角3-12,真川連3-4. 5,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各適量。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清溫敗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先煮石膏數 十沸,后下其他諸藥,犀角磨汁加入,制成15毫升一支的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中藥理論解決大熱燥煩火熱之癥問題的清溫敗毒口服液。提供一種利用中藥理論解決大熱燥煩火熱之癥問題的清溫敗毒口服液。清溫敗毒口服液包括以下成分,生石膏、小生地、烏犀角、真川連、生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勺、元參、連翹、竹葉、甘草、丹皮。采用上述配料以后,由于將傳統的中醫藥理論結合實踐經驗配制成藥,通過清熱解毒、涼血救陰對渴飲干嘔,頭疼如劈,昏狂譫語,或發斑吐衄,舌絳唇焦,脈沉細而數,或沉而數,或浮大而數等癥狀得到較好的解決。
文檔編號A61P43/00GK101380432SQ20081015775
公開日2009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4日
發明者張金鳳 申請人:張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