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及其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中藥的配方組合和制備工藝,具體涉及一種 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日趨緊張的生活節奏以及少動多坐的 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發病率增長迅速,糖尿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病變之 后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過l. 2億人,我國患者人 群居世界第二, 1994年就已達2000萬。據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 患者人數將增至3億,而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達到4000萬,未來50年內糖尿病仍將是中 國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盡管中國糖尿病發病趨勢嚴峻,但防治狀況不容樂觀。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目前 我國專業糖尿病治療機構、人員和設備等資源不足,無法與日益增長的糖尿病患者人數相適 應,致使中國整體糖尿病診治率還相對較低。據統計,我國糖尿病專科醫生僅約1萬多人, 而在2001年的糖尿病確診率僅為15%,治療率為77%。第二,許多公眾和患者對糖尿病防 治知識的認識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療不及時、用藥選擇和時機不當、擅自停藥、 頻繁換藥、忽視飲食、運動等誤區,從而使得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心腦血管、 肢壞死、腎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高、發生早、發展嚴重。
專家指出,由于目前人們的飲食結構正在由植物型向動物型轉變,高脂肪、高熱量食物 正越來越多地充斥我們的生活,加上糖尿病知識以及健康生活理念不夠普及,都對中國糖尿 病防治能力以及糖尿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發明針對以上現狀,運籌帷幄,選用天然中藥材,制定了合理的中藥組方,制得的中 藥制劑,能很好的治療糖尿病,緩解患者痛苦。從而帶來無限的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及其制備工藝,以拓展前景,開發 市場,彌補現有藥物的缺陷。
本發明的目地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1、本發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劑
黃芪80 350重量份 黃零30 120重量份 黃連30 120重量份
丹參30 120重量份 西洋參20 80重量份 太子參20 80重量份甘草50 150重量份 茯苓50 150重量份 菊花50 150重量份
桂枝50 150重量份 五味子30 120重量份 桑葉30 120重量份
黑豆50 150重量份 金銀花50 150重量份
太子參60重量份 黑豆100重量份 金銀花100重量份
2、 本發明是由下述最佳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劑 黃芪220重量份 黃苳80重量份 黃連80重量份 丹參80重量份西洋參60重量份 甘草100重量份 桂枝100重量份 茯苳100重量份 五味子80重量份 菊花100重量份 桑葉80重量份
3、 制備方法
(1) 按方中比例,取黃芩、黃連、西洋參、太子參、茯苓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取其余黃芪等九味,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 12倍藥材量的水 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6 10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6 8倍藥材量 的水煎煮1小時,合并水煎液,靜置,過濾,濾液濃縮至至相對密度為1. 33 1. 38
(60 80°C)的清膏,備用;
(3) 取上述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合,低溫干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加入淀粉、糊精、 乳糖、低取代羥丙纖維素、磷酸氫鈣、硬脂酸鎂、滑石粉或以上在不同比例下的 混合物等適宜的藥用輔料,制成的,但不限于片劑、丸劑、膠囊劑或顆粒劑等藥 劑。
本發明是由黃芪、黃芩、黃連等共十四味中藥材為原料,按照適宜的重量配比組方,并 經優選工藝而制得的包括片劑、丸劑、膠囊劑和顆粒劑在內的適宜的中藥制劑。本發明利用 各組分的綜合作用治療糖尿病,效果顯著,無化學甜味劑,對人體無毒副作用,能平穩降低 血糖、尿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防止和延緩糖尿病并發癥,還可以保護機體組織器官等等。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的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 實例基于本發明上述主題范圍,但不限于以下實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片劑處方(單位g)
黃芪220 黃芩80 黃連80
丹參80 西洋參60太子參60
甘草100 桂枝100 黑豆100茯苓100 五味子80金銀花100
菊花100 桑葉80
制備方法
(1) 按方中比例,取黃芩、黃連、西洋參、太子參、茯苓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取其余黃芪等九味,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IO倍藥材量的水煎煮 2小時,第二次加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6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 時,合并水煎液,靜置,過濾,濾液濃縮至至相對密度為1.35 (75°C)的清膏, 備用;
(3) 取上述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合,低溫干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加入低取代羥丙纖 維素220g及磷酸氫鈣適量,以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壓片,包薄膜衣,即
實施例2: —種治療糖尿病的顆粒劑處方(單位g)
黃苳60 西洋參40 桂枝80 五味子60 桑葉60
黃芪200 黃芩60 黃連60
丹參60 西洋參40太子參40
甘草80 桂枝80 黑豆80
茯苳80 五味子60金銀花80
菊花80制備方法
(1) 按方中比例,取黃芩、黃連、西洋參、太子參、茯苓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取其余黃芪等九味,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藥材量的水煎煮 2小時,第二次加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6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 時,合并水煎液,靜置,過濾,濾液濃縮至至相對密度為1.35 (75°C)的清膏, 備用;
(3) 取上述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合,低溫干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加淀粉至500g,混 勻,用85%乙醇制粒,干燥,制成顆粒500g,即得。
實施例3: —種治療糖尿病的丸劑處方(單位g)
黃芪120 黃芩70 黃連70
丹參70 西洋參60 太子參60
甘草90 桂枝90 黑豆90茯芬90 五味子70 金銀花90
菊花90 桑葉70
制備方法
(1) 按方中比例,取黃芩、黃連、西洋參、太子參、茯苓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取其余黃芪等九味,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藥材量的水煎煮 2小時,第二次加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6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 時,合并水煎液,靜置,過濾,濾液濃縮至至相對密度為1.35 (75°C)的清膏, 備用;
(3) 取上述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合,低溫干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 干燥,打光,即得。
實施例4: 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膠囊劑處方(單位g)
黃芪80 黃芩30 黃連30
丹參30 西洋參20 太子參20
甘草50 桂枝50 黑豆50
茯茶50 五味子30 金銀花50
菊花50 桑葉30
制備方法
(1) 按方中比例,取黃芩、黃連、西洋參、太子參、茯苳粉碎成細粉,備用;
(2) 取其余黃芪等九味,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藥材量的水煎煮 2小時,第二次加8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6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 時,合并水煎液,靜置,過濾,濾液濃縮至至相對密度為1.35 (75°C)的清膏, 備用;
(3) 取上述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合,低溫干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制成顆粒, 6CTC以下干燥,加入滑石粉45g,混勻,裝入空心膠囊,即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配方而成黃芪80~350重量份黃芩30~120重量份 黃連30~120重量份丹參30~120重量份西洋參20~80重量份太子參20~80重量份甘草50~150重量份桂枝50~150重量份 黑豆50~150重量份茯苓50~150重量份五味子30~120重量份 金銀花50~150重量份菊花50~150重量份桑葉30~120重量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其特征在于各組分的重量份配比是黃芪220重量份 黃芩80重量份 黃連80重量份丹參80重量份 西洋參60重量份甘草1Q0重量份 桂枝100重量份茯苓100重量份 五味子80重量份菊花100重量份 桑葉80重量份
3、 如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的制備工藝 為(1) 按方中比例,取黃芩、黃連、西洋參、太子參、茯苳粉碎成細粉,備用;(2) 取其余黃芪等九味,按比例混合,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8 12倍藥材量的水 煎煮2小時,第二次加6 10倍藥材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6 8倍藥材量 的水煎煮1小時,合并水煎液,靜置,過濾,濾液濃縮至至相對密度為1. 33 1. 38(60 8(TC)的清膏,備用;(3) 取上述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合,低溫干燥,粉碎成細粉,混勻,加入適宜的藥用輔 料,制成的中藥制劑。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適宜的藥用 輔料為:淀粉、糊精、乳糖、低取代羥丙纖維素、磷酸氫鈣、硬脂酸鎂、滑石粉或以上在不同 比例下的混合物等,但不限于此。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制劑的具體劑型 可以是片劑、丸劑、膠囊劑或顆粒劑等,但不限于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糖尿病的中藥組合及其制備工藝,它是由黃芪、黃芩、黃連、丹參、西洋參、太子參、甘草、桂枝、黑豆、五味子、茯苓、菊花、桑葉共十四味中藥材為原料,按照適宜的重量配比組方,并經優選工藝而制得的包括片劑、丸劑、膠囊劑和顆粒劑在內的適宜的中藥制劑。本發明利用各組分的綜合作用治療糖尿病,效果顯著,無化學甜味劑,對人體無毒副作用,能平穩降低血糖、尿糖,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防止和延緩糖尿病并發癥,還可以保護機體組織器官等等。
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524419SQ20081010147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7日
發明者王麗娟 申請人:天科仁祥技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