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敏表面麻醉貼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用麻醉品,特別涉及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
技術背景將局部麻醉藥貼敷于皮膚而使得經皮穿刺注射甚至小手術達到無痛操作的 設想,早在三十余年前就已經提出。近年來開始出現皮膚表面麻醉的乳膠劑或 貼片被批準試用于臨床,并展示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尚存在貼敷時間過長 即麻醉時間長、使用不便等缺點。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皮膚表面麻醉用乳膠劑或貼片存在的麻醉時間過 長失去臨床使用意義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可克服上述缺點的熱敏表面麻醉貼。本發明是在底面層下覆設麻醉藥物乳膠層,底面層上覆設自發熱層,自發 熱層上覆設表面層,該表面層的周邊與底面層周邊密封在一起。所述的麻醉藥物乳膠層中包含有麻醉藥物和非活性物質的乳化混合物;其 中的麻醉藥物是油相的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利多卡因是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 丁卡因是酯類局部麻醉藥物;非活性物質包括有聚乙烯乙醇、山梨聚糖棕櫚酸、 水、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丙基苯甲酸甲酯、甲基纖維素;該乳化混合物的溶點 低于室溫,所以在正常的室溫條件下呈乳油狀態。所述的自發熱層是由發熱材料氧化鐵(FeO)顆粒構成,當氧化鐵(FeO) 顆粒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后,發生化學反應并釋放熱量,產生不超過5(TC的恒定 溫度;或由鐵粉、活性炭、氯化鈉按一定比例混合構成,經過幾分鐘的揉搓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35 40。C的溫度,該項技術己由專利號ZL98246290.5公開。 所述底面層的底面、麻醉藥物乳膠層的周邊可以涂敷膠粘層,該膠粘層的 表面及麻醉藥物乳膠層的表面貼敷可以揭除的保護性貼層。本發明的作用機理是一種被稱為"可控溫度輔助藥物釋放"的技術,自發 熱層產生最大溫度不超過5(TC恒定的熱傳導,皮膚表面升高溫度為15°C,在該 熱傳導的輔助作用下,增大了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到皮下層和皮層的透皮力及釋 放速度,進而增大了皮下局部麻醉速度,通過在皮層痛覺感受器和神經末梢處 積聚利多卡因、丁卡因而阻斷神經沖動產生和傳導所需的離子通道,產生局部 麻醉作用。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剖視放大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剖視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是底面層1下覆設麻醉藥物乳 膠層2,在底面層1上覆設自發熱層3,該自發熱層3是由發熱材料氧化鐵(FeO) 顆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構成,當氧化鐵(FeO)顆粒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后,發生化 學反應并釋放熱量,產生不超過5(TC的恒定溫度,自發熱層3上覆設表面層4, 在該實施例中,表面層4為透氣的表面層,該表面層4的周邊與底面層1周邊 密封在一起,底面層1的底面、麻醉藥物乳膠層2的周邊涂敷有膠粘層5,該膠 粘層5的表面及麻醉藥物乳膠層2的表面貼敷可以揭除的保護性貼層6,表面層 4與保護性貼層6之間的整體密封在不透氣的袋體7中。使用時,將不透氣的袋 體7撕開去除,再將保護性貼層6揭除后,貼敷在需局部麻醉的部位,該自發熱層3中的氧化鐵(FeO)顆粒與空氣中的氧接觸后,發生化學反應并釋放熱量, 產生不超過5(TC的恒定溫度。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是在底面層1下覆設麻醉藥物 乳膠層2,底面層1上覆設自發熱層3,該自發熱層3是由鐵粉、活性炭、氯化 鈉按一定比例混合構成,經過幾分鐘的揉搓后,發生化學反應,產生35 4(TC的 溫度,自發熱層3上覆設表面層4,該表面層4的周邊與底面層1周邊密封在一 起,底面層1的底面、麻醉藥物乳膠層2的周邊涂敷有膠粘層5,該膠粘層5的 表面及麻醉藥物乳膠層2的表面貼敷可以揭除的保護性貼層6。使用時,將保護 性貼層6揭除后,揉搓幾分鐘后,該自發熱層3內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 35 4(TC的溫度,貼敷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即可。再請參閱圖l、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麻醉藥物乳膠層2 中包含有麻醉藥物和非活性物質;其中的麻醉藥物是油相的利多卡因75毫克和 丁卡因75毫克的乳化混合物,利多卡因是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丁卡因是酯類 局部麻醉藥物;非活性物質包括有聚乙烯乙醇、山梨聚糖棕櫚酸、水、對羥基 苯甲酸甲酯、丙基苯甲酸甲酯、甲基纖維素。再請參閱圖1、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中的底面層1底面可以 不覆設膠粘層5及保護性貼層6,使用時,將本發明按敷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即可。在實際使用中,麻醉藥物乳膠層的直徑為lcm,總體表作用面積的直徑 為5cm。本發明的效果如下1、 使用本發明后,達到疼痛指數低于10的時間域值為6 20分鐘。2、 使用方法將第一實施例中不透氣的袋體7撕開去除,再將保護性貼層6揭除后或將第二實施例中的保護性貼層6揭除,再整體揉搓幾分鐘后,在需要穿刺的部位以穿刺點為中心,用酒精消毒后,將本發明貼敷到皮膚表面,15 30 分鐘后,揭去本發明,按常規進行靜脈穿刺即可達到無痛穿刺的目的,約2小 時后,局部麻醉止痛作用將全部消失。3、 臨床試驗結果:本發明經過28個臨床單位的年齡從4個月到75歲的1449 位個體所進行的臨床數據顯示總有效率為100%。靜脈穿刺組15分鐘貼敷后所 達到的疼痛指數低于10的比例為68%,(疼痛分級為0到100),達到的疼痛指 數低于10的時間域值為6~21分鐘,平均作用時間為13.5分鐘;而對照組中, 沒有熱傳導輔助的麻醉藥物貼片只有低于7%的個體達到的疼痛指數低于10。在 全部的試驗個體中,有71%的個體出現局部皮膚微紅;12%的個體出現局部皮膚 蒼白和12%的個體出現局部皮膚水腫。但所有的反應都是輕微的,都會在穿刺 后很快自動消失。4、 麻醉藥物吸收本發明貼敷30分鐘后,血漿中利多卡因濃度峰值為5 微克/毫升,丁卡因濃度峰值低于最低極限值,為小于0.9微克/毫升,同時使用4 片或60分鐘內連續使用4片本發明的個體,在30分鐘后血漿中利多卡因濃度 峰值為9微克/毫升,而丁卡因濃度峰值仍低于最低極限值,為小于0.9微克/毫 升。75%的利多卡因在血液內的存在方式為與血漿蛋白(a-l-酸性糖蛋白)結合 而易于通過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通常能造成中樞神經系統CNS損傷的利多卡 因血漿濃度為5000微克/毫升,但少數個體在利多卡因血漿濃度為1000微克/毫 升時也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因為丁卡因在血漿內快速水解,而通常很難在血漿中檢測到含量。5、 藥物代謝與清除利多卡因經肝臟的代謝產物為單乙基甘氧酸二甲苯胺 和甘氧酸二甲苯胺,其在血漿中清除的平均半衰期為1.8小時,老年人為2.5小時,年輕人為1.5小時,98%的利多卡因隨尿排除。而丁卡因在人體血漿中的清 除半衰期尚不清楚,但在血漿內丁卡因會快速水解。6、 適應癥本發明僅限于使用在正常皮膚,打開包裝后應立即使用,是一次性使用,非家庭內使用,僅限于醫護人員專用。7、 主要適用于(1) 、淺表皮膚的各種外科手術(貼敷30分鐘);(2) 、粗針穿刺(貼敷15分鐘)腰穿、大血管穿刺、術前靜脈穿刺、針吸活檢穿剌;(3) 、細針穿刺(貼敷15分鐘)兒童靜脈穿刺、兒童疫苗接種、兒童及成年人采血穿刺;(4) 、肌肉注射。8、 特殊使用人群兒童年齡在4個月至12歲的兒童,使用一片本發明30分鐘后,血漿中 利多卡因和丁卡因的濃度峰值分別為63微克/毫升和小于0.9微克/毫升。使用二 片本發明30分鐘后,血槳中利多卡因和丁卡因的濃度峰值分別為331微克/毫升 和小于5微克/毫升。老年人(大于65歲)使用一片本發明20分鐘后,血漿中利多卡因和丁卡因的濃度檢測不到。使用二片本發明60分鐘后,血漿中利多卡因和丁卡因的 濃度峰值分別為6微克/毫升和0微克/毫升。
權利要求
1、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是在底面層下覆設麻醉藥物乳膠層,其特征在于在底面層上覆設自發熱層,該自發熱層上覆設表面層,該表面層的周邊與底面層周邊密封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層 的底面、麻醉藥物乳膠層的周邊涂敷膠粘層,該膠粘層的表面及麻醉藥物乳膠 層的表面貼敷可以揭除的保護性貼層。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醉 藥物乳膠層是包含有麻醉藥物和非活性物質的乳化混合物;其中的麻醉藥物是 油相的利多卡因和丁卡因;非活性物質包括有聚乙烯乙醇、山梨聚糖棕櫚酸、 水、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丙基苯甲酸甲酯、甲基纖維素。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發熱層是由發熱材料氧化鐵(FeO)顆粒構成,自發熱層上覆設的表面層 是透氣的表面層,該透氣的表面層與保護性貼層之間的整體密封在不透氣的袋 體中。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自發熱層是由鐵粉、活性炭、氯化鈉按一定比例混合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敏表面麻醉貼,其是在底面層下覆設麻醉藥物乳膠層,在底面層上覆設自發熱層,自發熱層上覆設表面層,該表面層的周邊與底面層周邊密封在一起,其中的麻醉藥物乳膠層中包含有麻醉藥物和非活性物質的乳化混合物;其中的麻醉藥物是油相的利多卡因75毫克和丁卡因75毫克的乳化混合物,自發熱層產生最大溫度不超過50℃恒定的熱傳導,皮膚表面升高溫度為15℃,在該熱傳導的輔助作用下,增大了利多卡因和丁卡因到皮下層和皮層的透皮力及釋放速度,進而增大了皮下局部麻醉速度,通過在皮層痛覺感受器和神經末梢處積聚利多卡因、丁卡因而阻斷神經沖動產生和傳導所需的離子通道,產生局部麻醉作用。
文檔編號A61K31/245GK101229145SQ20081005030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4日
發明者象 萬, 吳清澤 申請人:吉林萬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