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輪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電動輪椅有關,詳細地說是指一種可平穩行駛于不平路 面的電動輪椅。
背景技術:
10 公知電動輪椅是于車架的前、中、后端依序配置有二前輪、二驅動輪及二后輪,且該車架的左、右二側分別配置有一體連接成型的一前輪座與 一驅動輪座,該前輪座與該驅動輪座并分別與該前輪及該驅動輪連結,然 而,由于該前輪座與該驅動輪座為一體成型的剛性結構,故將造成電動輪 椅無法順利且平穩地行駛于顛簸路面;為改善上述缺陷,有業者將前輪座15與驅動輪座分別樞設于車架的二相隔一特定距離的位置處,并于該前輪座 與該驅動輪座之間設置一連動組件,由此,當該電動輪椅行駛于不平路面 時,前輪座/驅動輪座可相對該車架樞擺,并通過該連動組件帶動驅動輪座 /前輪座樞擺,以使得該前輪與該驅動輪可同時維持與路面接觸,以保持車 身平穩;且,該前輪座與該驅動輪座分別在其與車架之間設有緩沖塊等吸20震物質,用以吸收震動,以使駕駛乘坐更為舒適。然而,上述電動輪椅的前輪座與驅動輪座間必須由復雜的連動組件連 接,始可促使前輪及驅動輪同時與路面保持接觸,然由于公知連動組件系 為多數長短不一的連桿所相互連接而成,因此各構件在設計及組配上相當 復雜,成本亦較高,且應力容易集中在該些連桿的連接處,造成車體不堪25長期使用;再者,由于上述設在前輪座/驅動輪座與車架之間的緩沖塊,皆 較靠近駕駛座椅,故該些緩沖塊須待震動力傳遞至車架近駕駛座椅處后,
方可發揮吸震能力,故吸震效果有限,造成駕駛乘座上的不舒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輪椅,以將前輪座與中輪座分別 5樞接于車架同一位置,以取代公知前輪座與驅動輪座的一體連接剛性結 構,并于前輪座與中輪座之間設置一彈性件,以取代公知復雜的連動組件, 以提供該前輪座與該中輪座相對該車架樞擺的緩沖,具有構件精巧、設計 生產容易、制作成本低、裝配維修容易及耐用等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動輪椅,其包含 10 —車架,該車架具有一前端與一后端,且其左右二側分別具有一樞接端;一對前輪組,位于該車架前端二側,且其分別具有一前輪座與一前輪, 該前輪座具有一第一結合端與一第二結合端,該第一結合端相較該第二結 合端靠近該車架,該第一結合端與該車架的樞接端樞接,該第二結合端與 15 該前輪接設;一對中輪組,位于該車架前、后端之間二側,且其分別具有一中輪座 與一中輪,該中輪座具有一第一連接端與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相 較該第二連接端靠近該前輪組,該第一連接端與該車架的樞接端樞接,該 第二連接端與該中輪接設; 20 —對后輪組,位于該車架后端二側;以及一對彈性件,其分別設于該前輪座與該中輪座之間,提供該前輪座與 該中輪座相對該車架樞擺的緩沖。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各該彈性件的二端分別與該前輪座及該中輪座 活動樞接。25 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該中輪座包括一架座與一傳動件,該第一連接端為形成于該架座的一第一孔部,該車架的樞接端為一管體,該管體穿過 該第一孔部而與該架座形成樞接,以及穿過該第一結合端而與該前輪座形 成樞接;該傳動件固接于該架座上,且具有一傳動軸,該傳動軸構成該第二連接端而與該中輪軸接。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該中輪座于該第一連接端與該第二連接端之間5設有一第二孔部,該前輪座于該第一結合端與該第二結合端之間設有一第 三孔部,該彈性件的二端分別接設于該第二孔部與該第三孔部。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該架座具有二平行的側板與連接該二側板的一 頂板,各該側板具有一穿孔,該二穿孔構成該架座的第一孔部,該傳動件 與至少一該側板固接,該頂板具有二平行的軸孔,該二軸孔構成該架座的 10第二孔部,該前輪座具有一套管位于該二側板之間,該套管構成該第一結 合端,該車架的樞接端穿過該二穿孔與該套管。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該前輪座具有與該套管連接并朝該車架前方延 伸的一輪架,該輪架前端構成該第二結合端而與該前輪接設,且該輪架于 該第一、第二結合端之間突出形成有一側架,該側架具有該第三孔部。 15 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各該彈性件具有一緩沖件與一壓縮彈簧,該緩沖件具有一套筒與一活塞,該套筒一端樞接于該中輪座,且具有一抵部, 該活塞一端樞接于該前輪座,另端伸入該套筒并可相對該套筒移動,該壓 縮彈簧的二端分別頂抵該套筒的抵部與該活塞。所述的電動輪椅,其中該套筒具有一外螺紋面,該緩沖件具有一調整 20件,該調整件螺設于該套筒的外螺紋面上而可螺進或螺退,該調整件構成 該抵部。所述的電動輪椅,包含一座椅組,且該車架于其前、后端之間設有一 直立的支撐管,該支撐管相較該車架的樞接端靠近該后輪組,該座椅組設 于該直管上。25 概括地說,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而提供的一種電動輪椅,包含一車架,該車架具有一前端與一后端,且其左右二側分別具有一樞接端; 一對前輪組,位于該車架前端二側,且其等分別具有一前輪座與一前輪, 該前輪座具有一第一結合端與一第二結合端,該第一結合端相較該第二結 合端靠近該車架,該第一結合端與該車架的樞接端樞接,該第二結合端與該前輪接設; 一對中輪組,位于該車架前、后端之間二側,且其等分別具5有一中輪座與一中輪,該中輪座具有一第一連接端與一第二連接端,該第 一連接端相較該第二連接端靠近該前輪組,該第一連接端與該車架的樞接端樞接,該第二連接端與該中輪接設; 一對后輪組,位于該車架后端二側; 以及一對彈性件,其等分別設于該前輪座與該中輪座之間,提供該前輪座 與該中輪座相對該車架樞擺的緩沖。 10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前輪組、中輪組及彈性件三者的連動結構設計可取代公知電動輪椅的前輪座與驅動輪座的剛性連接結構及復雜的 連動懸吊結構,以使得構件更為精簡,而具有設計生產容易、制作成本低、 裝配維修容易及耐用等優點。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動輪椅的側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述較佳實施例的電動輪椅的前輪座、中輪座及彈 性件三者的組合立體圖。圖3為圖2的立體分解圖。 20 圖4為上述較佳實施例的電動輪椅行駛于平坦路面時的示意圖。圖5為上述較佳實施例的電動輪椅的前輪行駛于突起路面時的示意圖。圖6為上述較佳實施例的電動輪椅的中輪行駛于突起路面時的示意圖。2具體實施方式
圖1至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動輪椅100,該電動輪椅 100包含有一車架10, 一對中輪組20、 一對前輪組30、 一對后輪組40與 一對彈性件50,其中 5 該車架IO具有一前端10a與一后端10b,本實施例的車架10前端10a底部的左右二側分別朝外延伸形成一樞接端11,該樞接端11為一中空管 體;又,該車架10于該樞接端11后方設有一直立的支撐管12,用以組設 一座椅組13;各該中輪組20具有一中輪座21與一接設于該中輪座的中輪22,于本 10實施例中,該中輪組21為驅動輪組,其架構包含有一架座23與一傳動件 24;請配合參照圖3,其中該架座23具有二平行的側板231、 一連接該二側板231的頂板232 與一底板233;各該側板231具有一穿孔23a,于本實施例中,該二穿孔 23a為位于該架座23底部的一第一孔部,該第一孔部構成中輪座21的第 15 —連接端,供該車架10的樞接端11與的形成樞接,使該架座23可相對 該車架10樞擺;又,外側的側板231具有三固定孔23b;該頂板233具有 二軸孔23c,該二軸孔23c構成位于該架座23頂部的一第二孔部;該傳動件24具有相互組設的一馬達25與一齒輪箱26,其中該齒輪箱 26由多數蠊栓(圖未示)穿過該些固定孔23b而與側板231固接,該齒輪箱 2026具有一傳動軸261所構成的中輪座21的第二連接端,該傳動軸261與 該中輪22接設,用以驅動該中輪22轉動;該傳動軸261位于穿孔23a后 方,以使中輪22可以該樞接端11為支點往車架10前端10a方向樞擺;各該前輪組30具有一前輪座31與一接設于該前輪座31的一前輪32; 該前輪座31具有一套管33所構成的第一結合端,以及自該套管33往該 25車架10前方延伸的一輪架34,該輪架34前端構成該前輪座31的第二結 合端而與該前輪32樞接,組裝時,該套管33位于該二側板231之間,使
該車架10的樞接端11得以穿過該二側板231的穿孔23a及該套管33而 與該前輪座31形成樞接,以使得該前輪組30可相對該車架10樞擺,又, 該輪架34中段處朝該車架10內側突出形成一側架35,該側架35具有一第三孔部36;5 各該后輪組40于本實施例中固接于該車架IO后端10b二側;當然,該后輪組40亦可以樞接的方式與該車架10連接;各該彈性件50于本實施例中由一緩沖件51與一壓縮彈簧52所構成, 該緩沖件51具有一套筒53、 一活塞54與一調整件55,其中該套筒53 — 端樞接于該中輪座21的第二孔部(即該頂板232的二軸孔23c),且筒身具10有一外螺紋面531;該活塞54 —端樞接于該側架35的第三孔部36,另端 伸入該套筒53且可相對該套筒531移動;該調整件55螺設于該套筒53 的外螺紋面531上而可螺進或螺退,以構成該套筒53用以接抵該壓縮彈 簧52的抵部,該壓縮彈簧52的二端分別頂抵該調整件55與該活塞54, 以提供該前輪座31與該中輪座21相對該車架10樞擺的緩沖。15 以上即為本實施例的電動輪椅100各構件及其相關位置的說明,接著敘述電動輪椅100的作動于后請參照圖5、圖6所示,當代步車行駛于顛簸路面時,以路面上的突 起物101為例,代步車100的前輪32會先與該突起物101接觸,此時, 因車體持續受該中輪22的推進,故該前輪組30的前輪座31將以該車架20 10的樞接端11為支點向上抬起,以帶動該前輪32爬上該突起物101,以 及同時牽動該彈性件50向上抬起,此時活塞54將伸入套筒53并擠壓該 壓縮彈簧52,以吸收前輪32受到突起物101沖擊的能量,并抑制該壓縮 彈簧52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以減緩反彈的沖擊并保持車身的平衡,而 且,該中輪座21亦將被該彈性件50連動而有下擺的勢,使該中輪22與25 該前輪32得以同時緊抵于路面,以保持車身平穩,并且可增加中輪22的 抓地力,使中輪22得以順利推進;當前輪32通過該突起物101且中輪22 爬上該突起物101時(參照圖6),中輪座21將向上抬起,并通過該彈性件 50吸收該中輪22受到該突起物101沖擊的能量以及連動該前輪組30向下 樞擺,使前輪32緊抵路面,以保持車身平穩,提升駕駛者于乘坐上的舒 適性。5 另一提的是,使用者可由螺動該緩沖件51上的調整件55,以調整該壓縮彈簧52的彈力,以因應不同的駕駛者與駕駛路況,使該電動輪椅100行駛時仍保有最佳的平穩性。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由將前輪座31與中輪座21分別樞設于車架 10的樞接端11,以改善公知前輪座與驅動輪座兩者一體連結的剛性結構 io所存在的缺失,且本實用新型于該前輪座31與中輪座21之間設置一彈性 件50,以提供該前輪座31與該中輪座21相對該車架IO樞擺的緩沖,而無需如公知代步車的前輪座與驅動輪座之間以復雜的連動組件相互連動 的方式;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輪椅100在具有構件精巧、設計生產容易、制 作成本低、裝配維修容易及耐用等優點的前提下,仍可平穩行駛于顛簸的15路面上,且該彈性件50并非直接接觸或靠近該座椅組13,因此,該彈性 件50可于簾動力傳遞至車架10近座椅組13之前,即將該震動力快速吸 收,以增加駕駛乘坐上的舒適性。當然,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輪椅并不限于中輪驅動,亦可為前輪或后輪 驅動;而且,本實施例的彈性件、前輪組及中輪組三者之間的連結關系亦20可應用于后輪組與中輪組之間,而彈性件亦可選用其它形式的彈簧,以扭 力彈簧(Torsion spring)為例,該扭力彈簧的一端可接抵于該前輪座,另一 端接抵于該中輪座,如此不僅同樣可以通過該扭力彈簧吸收沖擊力以及連 動前輪座與中輪座,而且構件在組成上將更為精簡。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實用新 25型說明書及權利要求范圍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 權利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車架,該車架具有一前端與一后端,且其左右二側分別具有一樞接端;一對前輪組,位于該車架前端二側,且其分別具有一前輪座與一前輪,該前輪座具有一第一結合端與一第二結合端,該第一結合端相較該第二結合端靠近該車架,該第一結合端與該車架的樞接端樞接,該第二結合端與該前輪接設;一對中輪組,位于該車架前、后端之間二側,且其分別具有一中輪座與一中輪,該中輪座具有一第一連接端與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相較該第二連接端靠近該前輪組,該第一連接端與該車架的樞接端樞接,該第二連接端與該中輪接設;一對后輪組,位于該車架后端二側;以及一對彈性件,其分別設于該前輪座與該中輪座之間,為該前輪座與該中輪座相對該車架樞擺的緩沖。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彈性件的 二端分別與該前輪座及該中輪座活動樞接。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中輪座包括 20—架座與一傳動件,該第一連接端為形成于該架座的一第一孔部,該車架的樞接端為一管體,該管體穿過該第一孔部而與該架座形成樞接,以及穿 過該第一結合端而與該前輪座形成樞接;該傳動件固接于該架座上,且具 有一傳動軸,該傳動軸構成該第二連接端而與該中輪軸接。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中輪座于該 25第一連接端與該第二連接端之間設有一第二孔部,該前輪座于該第一結合端與該第二結合端之間設有一第三孔部,該彈性件的二端分別接設于該第 二孔部與該第三孔部。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架座具有二 平行的側板與連接該二側板的一頂板,各該側板具有一穿孔,該二穿孔構 成該架座的第一孔部,該傳動件與至少一該側板固接,該頂板具有二平行5的軸孔,該二軸孔構成該架座的第二孔部,該前輪座具有一套管位于該二 側板之間,該套管構成該第一結合端,該車架的樞接端穿過該二穿孔與該 套管。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前輪座具有與該套管連接并朝該車架前方延伸的一輪架,該輪架前端構成該第二結合10 端而與該前輪接設,且該輪架于該第一、第二結合端之間突出形成有一側架,該側架具有該第三孔部。
7.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該彈性件具 有一緩沖件與一壓縮彈簧,該緩沖件具有一套筒與一活塞,該套筒一端樞 接于該中輪座,且具有一抵部,該活塞一端樞接于該前輪座,另端伸入該15套筒并可相對該套筒移動,該壓縮彈簧的二端分別頂抵該套筒的抵部與該活塞。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其中該套筒具有一 外螺紋面,該緩沖件具有一調整件,該調整件螺設于該套筒的外螺紋面上 而可螺進或螺退,該調整件構成該抵部。
9.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動輪椅,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座椅組,且該車架于其前、后端之間設有一直立的支撐管,該支撐管相較該車架的樞接端靠近該后輪組,該座椅組設于該直管上。
專利摘要一種電動輪椅,主要由將前輪座與中輪座樞接于車架的樞接端,并于其等之間設置一彈性件,以提供該前輪座與該中輪座相對該車架樞擺的緩沖,是以具有構件精巧、設計生產容易、制作成本低、裝配維修容易及耐用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G5/00GK201042485SQ200720140110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7日
發明者鄭明權 申請人:國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