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科治療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療床,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技術背景目前,應用于人體的頻譜治療儀已有多種,但是現有的治療儀均屬單一治 療儀,只能對人體的某個病位進行治療,人體的病位很多時,則需要多個治療 儀,這些治療儀的安放和調整十分困難,無疑給醫務人員或病患帶來極大的不 便,同時也給醫院和病患帶來經濟上的困擾。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治療儀存在的只能對人體的某個病 位進行治療,人體的病位很多時,則需要多個治療儀,這些治療儀的安放和調 整十分困難,給醫務人員或病患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給醫院和病患帶來經 濟上的困擾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全科治療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全科治療床由床身總成1、上部照射器總成2、頭部照射器總成3、腳部照射器總成4、下部照射器總成5和泡沫床板6組成, 所述上部照射器總成2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部且與床身總成1滾動配合,所 述頭部照射器總成3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頭側,所述腳部照射器總成4設置 在床身總成1的床尾側,所述下部照射器總成5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圍板8 內,所述泡沫床板6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端面上。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同時對人體的多個病位進 行治療,本實用新型安放和調整十分容易,給醫務人員或病患帶來極大的便利, 同時也解除了醫院和病患的經濟困擾,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并且 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床身 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上部照射器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頭部照射器總成結構示意圖,圖6是腳部照射器總成結構示意圖,圖7是下部照射器總成 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 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由床身總成l、上部照射器總成2、頭部照射器總成3、腳部照射器總成4、下部照射器 總成5和泡沫床板6組成,所述上部照射器總成2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部且 與床身總成1滾動配合,所述頭部照射器總成3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頭側, 所述腳部照射器總成4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尾側,所述下部照射器總成5 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圍板8內,所述泡沫床板6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端面上。
具體實施方式
二結合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床身總成1 由床框7、圍板8、床腿9、橫梁IO、承接板ll、活動床架12、床頭彎管13、 滑道14和床尾擋管28組成,所述床框7的前端面上固接有床頭彎管13,所 述床框7的后端面上固接有床尾擋管28,所述床框7的端頭處設有床腿9,所 述床腿9的下部設有橫梁10,所述圍板8圈圍在床腿9上,所述床框7的下 端面上設有承接板11,所述活動床架12設置在承接板11的上端面上,所述 床框7的左右兩側面上設有滑道14。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上部照射器總 成2由第一防護罩17、第一保護網18、支架19、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滾 輪20和上部能量發生器21組成,所述第一防護罩17下端的內壁上固裝有支 架19,所述支架19上固裝有第一保護網18,所述滾輪20設置在支架19的內 側,且與支架19連接,所述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設置在第一保護網18與 第一防護罩17之間,上部能量發生器21固裝在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上。
具體實施方式
四結合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頭部照射器總 成3由固定立管22、固定座24、第二防護罩49、第二保護網50、頭部能量發 生器托板52和頭部能量發生器27組成,所述固定立管22上安裝有固定座24, 所述第二防護罩49固裝在固定立管22的上端,所述第二保護網50設置在第 二防護罩49的內部,頭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2設置在第二保護網50和第二防 護罩49之間,頭部能量發生器27固裝在頭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2上。
具體實施方式
五結合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腳部照射器總成4由固定臂支架29、大擺臂30、小擺臂31、第一曲線板32、第二曲線板 33、第三防護罩53、第一鎖緊件37、第二鎖緊件38、第三保護網55、腳部能 量發生器托板54和腳部能量發生器35組成,所述固定臂支架29的下端的右 側與大擺臂30的下端鉸接,所述固定臂支架29的上端固裝有第一曲線板32, 所述第一曲線板32的右端安裝在大擺臂30上,大擺臂30與第一曲線板32 的連接處設有第一鎖緊件37,所述大擺臂30的上端與小擺臂31的上端鉸接, 所述第二曲線板33固裝在小擺臂31上,第二曲線板33的右端安裝在大擺臂 30上,大擺臂30與第二曲線板33的連接處設有第二鎖緊件38,所述第三防 護罩53與小擺臂31的下端固接,所述第三保護網55設置在第三防護罩53 的內部,腳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4設置在第三保護網55和第三防護罩53之間, 腳部能量發生器35固裝在腳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4上。
具體實施方式
六結合圖7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下部照射器總 成5由主支架39、固定支架43和下部能量發生器44組成,所述固定支架43 固裝在主支架39的立板39-3上,所述下部能量發生器44固裝在固定支架43 上。所述上部能量發生器21、頭部能量發生器27、腳部能量發生器35、下部 能量發生器44均采用專利號ZL90109331.9的專利技術制作。
具體實施方式
七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二的不同點在于,床身總成1還增加有加長滑道15,所述加長滑道15設置在 滑道14的后端面上。如此設置,使用更方便。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 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八結合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三的不同點在于,上部照射器總成2還增加有推桿固定座47和電動推桿48, 所述推桿固定座47設置在防護罩17上,所述電動推桿48的上端固定在推桿 固定座47的頂板上,所述電動推桿48的下端與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接觸。 如此設置,可調節上部能量發生器21與照射部位的距離。其它組成和連接關 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九結合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四的不同點在于,頭部照射器總成3還增加有活動立管23、第一電機25、第一電機座26、所述活動立管23的外壁上套裝有固定立管22,所述活動立管 23的下端與第一電機25的輸出軸25-1固裝,所述第一電機25固裝在第一電 機座26上,所述第二防護罩49固裝在活動立管23的上端,第一電機座26 固裝在床身總成1的底板上。如此設置,可調節頭部能量發生器27與照射部 位的距離。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十結合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六的不同點在于,所述下部照射器總成5還增加有次支架40、導柱41、導套 42、第二電機座45和第二電機46,所述主支架39的內部設有導套42,所述 導套42的上端固裝在主支架39的蓋板39-1上,導套42內設有與其相配合的 導柱41,所述導柱41的上端面固裝在次支架40的水平板40-1上,所述第二 電機座45設置在主支架39的底板39-2上,第二電機座45上設置有第二電機 46,所述第二電機46的輸出軸46-1與次支架40的水平板40-1固接,所述閨 定支架43固裝在次支架40的立板40-2上。如此設置,可調節下部能量發生 器44與照射部位的位置關系。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十一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 式二的不同點在于,床身總成1還增加有萬向輪16,所述萬向輪16安裝在床 腿9的下端。如此設置,使用更方便。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 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十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 式三的不同點在于,上部照射器總成2還增加有拉手56,所述拉手56設置在 第一防護罩17的側壁上。如此設置,使用更方便。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 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十三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上部照射器 總成2的數量為1 4個。如此設置,治療的病位更精準。其它組成和連接關 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十四結合圖5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 式五的不同點在于,所述腳部照射器總成4還增加有球鉸腳座36,所述第三 防護罩49與小擺臂31通過球鉸腳座36連接。如此設置,可調節腳部能量發 生器35與照射部位的位置關系。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全科治療床,它由床身總成(1)、上部照射器總成(2)、頭部照射器總成(3)、腳部照射器總成(4)、下部照射器總成(5)和泡沫床板(6)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照射器總成(2)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部且與床身總成(1)滾動配合,所述頭部照射器總成(3)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頭側,所述腳部照射器總成(4)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尾側,所述下部照射器總成(5)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圍板(8)內,所述泡沫床板(6)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端面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總成(l)包括床 框(7)、圍板(8)、床腿(9)、橫梁(IO)、承接板(ll)、活動床架(12)、床頭彎管(13)、 滑道(14)和床尾擋管(28),所述床框(7)的前端面上固接有床頭彎管(13),所述 床框(7)的后端面上固接有床尾擋管(28),所述床框(7)的端頭處設有床腿(9), 所述床腿(9)的下部設有橫梁(10),所述圍板(8)圈圍在床腿(9)上,所述床框(7) 的下端面上設有承接板(ll),所述活動床架(12)設置在承接板(11)的上端面上, 所述床框(7)的左右兩側面上設有滑道(14)。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照射器總成(2) 包括第一防護罩(17)、第一保護網(18)、支架(19)、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 滾輪(20)和上部能量發生器(21),所述第一防護罩(17)下端的內壁上固裝有支架 (19),所述支架(19)上固裝有第一保護網(18),所述滾輪(20)設置在支架(19)的 內側,且與支架(19)連接,所述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設置在第一保護網(18) 與第一防護罩(17)之間,上部能量發生器(21)固裝在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照射器總成(3) 包括固定立管(22)、固定座(24)、第二防護罩(49)、第二保護網(50)、頭部能量 發生器托板(52)和頭部能量發生器(27),所述固定立管(22)上安裝有固定座 (24),所述第二防護罩(49)固裝在固定立管(22)的上端,所述第二保護網(50)設 置在第二防護罩(49)的內部,頭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2)設置在第二保護網(50) 和第二防護罩(49)之間,頭部能量發生器(27)固裝在頭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2) 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腳部照射器總成(4)由固定臂支架(29)、大擺臂(30)、小擺臂(31)、第一曲線板(32)、第二曲線板(33)、 第三防護罩(53)、第一鎖緊件(37)、第二鎖緊件(38)、第三保護網(55)、腳部能 量發生器托板(54)和腳部能量發生器(35)組成,所述固定臂支架(29)下端的右側 與大擺臂(30)的下端鉸接,所述固定臂支架(29)的上端固裝有第一曲線板(32), 所述第一曲線板(32)的右端安裝在大擺臂(30)上,大擺臂(30)與第一曲線板(32) 的連接處設有第一鎖緊件(37),所述大擺臂(30)的上端與小擺臂(31)的上端鉸 接,所述第二曲線板(33)固裝在小擺臂(31)上,第二曲線板(33)的右端安裝在大 擺斷30)上,大擺臂(30)與第二曲線板(33)的連接處設有第二鎖緊件(38),所述 第三防護罩(53)與小擺臂(31)的下端固接,所述第三保護網(55)設置在第三防護 罩(53)的內部,腳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4)設置在第三保護網(55)和第三防護罩 (53)之間,腳部能量發生器(35)固裝在腳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4)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照射器總成(5) 包括主支架(39)、固定支架(43)和下部能量發生器(44),所述固定支架(43)固裝 在主支架(39)的立板(39-3)上,所述下部能量發生器(44)固裝在固定支架(43)上。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總成(l)還包括 加長滑道(15),所述加長滑道(15)設置在滑道(14)的后端面上。
8、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照射器總成(2) 還包括推桿固定座(47)和電動推桿(48),所述推桿固定座(47)設置在防護罩(17) 上,所述電動推桿(48)的上端固定在推桿固定座(47)的頂板上,所述電動推桿 (48)的下端與上部能量發生器托板(51展觸。
9、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照射器總成(3) 還增加有活動立管(23)、第一電機(25)、第一電機座(26)、所述活動立管(23)的 外壁上套裝有固定立管(22),所述活動立管(23)的下端與第一電機(25)的輸出軸 (25-l)固裝,所述第一電機(25)固裝在第一電機座(26)上,所述第二防護罩(49) 固裝在活動立管(23)的上端,第一電機座(26)固裝在床身總成(1)的底板上。
10、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全科治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照射器總成(5) 還增加有次支架(40)、導柱(41)、導套(42)、第二電機座(45)和第二電機(46), 所述主支架(39)的內部設有導套(42),所述導套(42)的上端固裝在主支架(39)的 蓋板(39-l)上,導套(42)內設有與其相配合的導柱(41),所述導柱(41)的上端面固裝在次支架(40)的水平板(40-l)上,所述第二電機座(45)設置在主支架(39)的 底板(39-2)上,第二電機座(45)上設置有第二電機(46),所述第二電機(46)的輸 出軸(46-l)與次支架(40)的水平板(40-l)固接,所述固定支架(43)固裝在次支架 (40)的立板(40-2)上。
專利摘要全科治療床,它涉及一種治療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的治療儀存在的只能對人體的某個病位進行治療,人體的病位很多時,則需要多個治療儀,這些治療儀的安放和調整十分困難,給醫務人員或病患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給醫院和病患帶來經濟上的困擾的問題。所述上部照射器總成(2)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上部且與床身總成(1)滾動配合,頭部照射器總成(3)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頭側,腳部照射器總成(4)設置在床身總成(1)的床尾側。本實用新型可以同時對人體的多個病位進行治療,本實用新型安放和調整十分容易,給醫務人員或病患帶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解除了醫院和病患的經濟困擾,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并且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能高。
文檔編號A61G13/00GK201098471SQ200720117740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1日
發明者劉海波, 李寶星, 王祥林 申請人:王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