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完全接觸式脊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用于脊柱椎體次全切 除減壓術的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簡稱植骨融合鈦網、鈦網。
背景技術:
脊柱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多種 脊柱疾患的手術治療,尤其是頸椎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由 于具有手術視野大、操作方便、減壓徹底、療效確切等眾多優點,在 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于頸椎退變、創傷、腫瘤等多種傷患,約占頸椎外科手術的70%以上。脊柱手術的關鍵在于減壓、植骨和融合,而良 好的植骨融合可以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和椎間高度,維持脊柱穩定性, 保證手術的遠期療效。目前臨床上所用的植骨方式主要有三種其一 為自體髂骨、肋骨或腓骨植骨,其二為同種異體骨植骨,其三為采用 鈦網的原位植骨。自體骨雖具有良好的骨生長生物學特性,植骨融合 率高,但都不同程度的增加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供骨區疼痛、感 染、骨折等并發癥的發生率達到10%以上。而同種異體骨植骨雖可 避免供骨區并發癥,縮短手術時間,但其生物活性差、融合率低,植 骨塊易塌陷,并且存在一定的排異反應和傳播疾病的風險。因此,采 用鈦網的原位植骨方式由于操作方便,能避免供骨區并發癥,具有較 高的植骨融合率而受到脊柱外科醫師的青睞。術中將椎體次全切除的 碎骨塊填充入鈦網,植入減壓槽中, 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局部減壓后的 "廢棄"碎骨達到自體骨植骨融合的目的,同時可有效的重建脊柱生 理曲度和椎間高度,維持頸椎穩定性。但隨著鈦網的普遍使用,其不足之處逐漸表現出來。臨床隨訪觀 察發現鈦網在術后發生沉陷的比例相當高,尤其在部分女性骨質疏松 患者中的發生率高達50%以上。鈦網的沉陷可導致脊柱原有生理曲 度和椎間高度的丟失,造成術后患者出現局部疼痛,神經功能恢復停 止或再次加重,甚至出現脊柱后突畸形,融合固定失敗等嚴重并發癥, 需要再次手術。普遍認為鈦網其外形設計上的缺陷以及鈦網放置不當 是造成沉陷發生的重要原因。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鈦網依據其端面上 的不同設計,可分為兩種 一是普通圓形或橢圓形、中空、周壁鏤空的鈦網,周壁厚度一般在1 1.5mm,端面為點狀突起,與椎體終板 形成點式接觸,在使用前需根據減壓槽長度在鈦網兩端進行修剪。經 修剪后的鈦網與相鄰椎體終板以5 6個點相接觸,由于接觸點較為 銳利,容易刺入椎體終板造成沉陷。同時由于其整體形狀為規則的圓 形或橢圓形柱體,鈦網與椎體終板相接觸的端面呈一水平圓圈形,而 脊柱尤其是頸椎椎體終板形狀并非完全水平,在矢狀面上椎體的上終 板向后上傾斜,下終板向上凹陷呈穹隆狀;在冠狀面上椎體的上終板 向下凹陷成弧形,下終板向上凹陷呈弧形,因而鈦網兩端難以修剪成 與終板形態相匹配的外形,造成鈦網與終板的實際接觸僅在后方的 2 3個點上,應力傳遞過于集中,極易造成終板骨折、鈦網沉陷。 二是為了克服普通鈦網點式接觸的不足而出現的帶墊圈的鈦網,即在 鈦網兩端內部附加一厚度約lmm的環形墊圈,以希望增加鈦網與終板 的接觸面積,減少沉陷。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其沒有克服鈦網 兩端形狀與終板難以匹配的問題,從而難以使兩者接觸面積有效增 加,并且由于環形墊圈襯于鈦網之內,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植骨接觸 面,延長了植骨融合時間,增加了鈦網沉陷的可能性。同時,該墊圈 與鈦網分離,若安裝不當,在植入過程中有松脫的風險。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脊柱,尤其是頸前路椎體 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的,外形與脊柱椎體終板解剖學特點完全匹 配、能避免術后發生沉陷、操作簡便的完全接觸式脊柱鈦質網狀植骨 融合器。本實用新型使用鈦合金制成,由柱狀主體及兩端獨特設計的全接 觸式上、下端面組成。柱狀主體中空,用于填塞植骨的碎骨塊,周壁 為菱形或三角形鏤空的網狀結構,以使其內的碎骨塊由此網孔與外部 骨質互相長入融合;其橫斷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方形。鈦網上端面為 環狀穹隆形,在冠狀面上呈拱形隆起,以適應上位椎體下終板穹隆形 解剖特點,鈦網靠近端面部分的外壁加厚,類似一環形外墊圈, 一方 面使鈦網與終板呈面式接觸,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接觸面上鈦網的強 度;整個鈦網的上端面布滿點狀突起,而在鈦網前方,自端面向上伸 出一卡齒,此卡齒一方面可嵌入上位椎體前方皮質骨內,與點狀突起 共同防止鈦網發生移位、滑脫,另一方面可便于標記鈦網前后方向。 鈦網下端面同樣為環狀,在矢狀面上向后上傾斜,與下位椎體的上終 板形態相匹配,擴大鈦網與上終板的接觸面,其外壁也同樣加厚,整 個下端面同樣布滿點狀突起。此外,本實用新型鈦網由于其下端面在 矢狀面上采用斜形設計,使整個融合器的前方高度大于后方,有助于 恢復和維持椎體生理曲度,擴大椎管容積,提高手術療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完全接觸式脊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簡稱 植骨融合鈦網、鈦網,由柱狀主體l、上端面2和下端面3組成;柱 狀主體l為中空設計,橫斷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方形,周壁為菱形或 三角形網狀鏤空結構l.l,兩端與上、下端面相連接;上端面2呈環 狀,在矢狀面上向上拱起呈穹隆形2.1,外圈為一環形加厚結構2.2, 整個上端面布滿點狀突起2.3,前部向上伸出一卡齒2.4;下端面3 同樣為環狀,在矢狀面上呈向后上方傾斜的斜面狀3. 1,外圈為一環 形加厚結構3.2,整個下端面同樣布滿點狀突起3.3。根據椎體、上下終板及手術減壓槽的相應數據,本實用新型的規 格如下柱狀主體1的高度20 50mm,最大橫徑12 30ram,最大前后徑 15 30mm,厚度1 2mm,菱形或三角形鏤空1. 1邊長為4 6mm;上 端面2在冠狀面上拱形隆起2. 1高度1 4mm,其外圈加厚結構2. 2 寬度l 5mm,厚度l 5mm,點狀突起2. 3高度0. 5 lmm,前部卡齒 2. 4高度2 3mm;下端面3在冠狀面上斜形3. 1傾角4 20° ,其外 圈加厚結構3. 2寬度1 5mm,厚度1 5咖,點狀突起3. 3高度0. 5 l腿o
本實用新型在設計上考慮到不同患者在頸椎、胸椎、腰椎椎體大 小、形態上的個體差異可制成不同規格型號的產品。既可用于單個椎 體次全切除減壓,也可用于兩個椎體次全切除減壓。在實際使用中, 根據減壓槽的長度和寬度可選用不同型號的鈦網,避免術中修剪造成 鈦網終板接觸面銳利,操作簡單方便,安全可靠。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植骨融合鈦網,是對目前已有鈦網的改進, 不僅可有效的恢復椎體的生理曲度和椎間高度,而且其外形更符合椎 體終板的形態學特點,擴大終板接觸面,解決了目前已有鈦網術后易 發生沉陷的問題,可提高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的手術療效, 減少術后內固定失敗的發生率及再手術率。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使 用安全,適用于脊柱,尤其是頸前路一至兩個的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 骨融合術。以頸椎手術為例,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首先應按常規手術步驟 施行頸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減壓術,至徹底減壓、減壓槽修整完畢后,在上位椎體的正前方椎體下緣使用槍狀咬骨鉗咬開一小口 , Casper 撐開器適當撐開,測量減壓槽的長度及橫徑,選取合適型號的鈦網, 填充滿碎骨塊,用血管鉗或把持器將鈦網植入減壓槽中,松開撐開器, 使鈦網前方卡齒嵌入上位椎體下緣骨質中。常規安裝一頸前路鈦質鋼 板固定手術節段,透視檢査鈦網位置是否理想。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 型的實施不限于以下幾種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頸椎椎體次全切餘術用植骨融合鈦網一種適用于頸椎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的完全接觸式脊
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由柱狀主體l、上端面2和下端面3組成; 柱狀主體l為中空設計,橫斷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方形,周壁為菱形或三角形網狀鏤空結構l. 1,兩端與上、下端面相連接;上端面2呈 環狀,在矢狀面上向上拱起呈穹隆形2.1,外圈為一環形加厚結構 2.2,整個上端面布滿點狀突起2.3,前部向上伸出一卡齒2.4;下端 面3同樣為環狀,在矢狀面上呈向后上方傾斜的斜面狀3. 1,外圈為 一環形加厚結構3.2,整個下端面同樣布滿點狀突起3.3。柱狀主體1的高度23iran,最大橫徑12mm,最大前后徑15咖,厚 度1.5mm,菱形鏤空1. 1邊長為4mm;上端面2在冠狀面上拱形隆起2. l高度2mm,其外圈加厚結構2. 2寬度1. 5腿,厚度3mm,點狀突起 2.3高度0.5mm,前部卡齒2. 4高度2mm;下端面3在冠狀面上斜形3. 1傾角7°,其外圈加厚結構3.2寬度1.5mm,厚度3mm,點狀突起 3. 3高度0. 5mm。本實施例可用于單個椎體的頸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植骨融合術。 實施例2 胸椎椎體次全切除術用植骨融合鈦網一種適用于胸椎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的完全接觸式脊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由柱狀主體l、上端面2和下端面3組成;柱狀主體l為中空設計,橫斷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方形,周壁為菱形或三角形網狀鏤空結構l.l,兩端與上、下端面相連接;上端面2呈 環狀,在矢狀面上向上拱起呈穹隆形2.1,外圈為一環形加厚結構 2.2,整個上端面布滿點狀突起2.3,前部向上伸出一卡齒2.4;下端 面3同樣為環狀,在矢狀面上呈向后上方傾斜的斜面狀3.1,外圈為 一環形加厚結構3.2,整個下端面同樣布滿點狀突起3.3。柱狀主體1的高度36ram,最大橫徑18mm,最大前后徑20mm,厚 度2mm,菱形鏤空1.1邊長為5mm;上端面2在冠狀面上拱形隆起2.1 高度3mm,其外圈加厚結構2. 2寬度3mm,厚度4rara,點狀突起2. 3 高度lram,前部卡齒2. 4高度3mm;下端面3在冠狀面上斜形3. 1傾 角4°,其外圈加厚結構3. 2寬度3mm,厚度4ram,點狀突起3. 3高度l鵬o本實施例可用于單個椎體的胸側前方椎體次全切除植骨融合術。
權利要求1、一種脊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由柱狀主體(1)、上端面(2)和下端面(3)組成;柱狀主體(1)為中空設計,橫斷面為圓形、橢圓形或方形,周壁為菱形或三角形網狀鏤空結構(1.1),兩端與上、下端面相連接,其特征在于上端面(2)呈環狀,在矢狀面上向上拱起呈穹隆形(2.1),外圈為一環形加厚結構(2.2),整個上端面布滿點狀突起(2.3),前部向上伸出一卡齒(2.4);下端面(3)呈環狀,在矢狀面上呈向后上方傾斜的斜面狀(3.1),外圈為一環形加厚結構(3.2),整個下端面布滿點狀突起(3.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脊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其特征在 于柱狀主體(1)的高度20 50mm,最大橫徑12 30mm,最大前后徑 15 30mm,厚度1 2咖,菱形或三角形鏤空(1.1)邊長為4 6mm; 上端面(2)在冠狀面上拱形隆起(2.1)高度1 4rnm,其外圈加厚 結構(2. 2)寬度1 5mm,厚度1 5咖,點狀突起(2. 3)高度0. 5 lmm,前部卡齒(2.4)高度2 3mm;下端面(3)在冠狀面上斜形(3. 1) 傾角4 20°,其外圈加厚結構(3.2)寬度1 5mm,厚度1 5mm, 點狀突起(3.3)高度0.5 l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脊柱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的關鍵是減壓、植骨和融合,其中植骨多采用鈦網的原位植骨,但已有鈦網存在植入時松脫、術后沉陷等風險。本實用新型的脊柱鈦質網狀植骨融合器是由柱狀主體及兩端獨特設計的全接觸式上、下端面組成;上端面為環狀穹隆形,在冠狀面上呈拱形隆起,靠近端面部分的外壁加厚,類似一環形外墊圈,一方面使鈦網與終板呈面式接觸,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接觸面上鈦網的強度。下端面同樣為環狀,在矢狀面上向后上傾斜,與下位椎體的上終板形態相匹配。本實用新型不僅有效恢復椎體的生理曲度和椎間高度,而且外形更符合椎體終板的形態學特點,擴大終板接觸面,解決已有鈦網的問題,提高了手術療效。
文檔編號A61B17/56GK201040010SQ200720070668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6日
發明者王新偉, 文 袁, 宇 陳, 陳德玉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