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藥物涂層的人工晶體。
背景技術:
后囊膜混濁(PCO)即后發障是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生率高達60%,兒童先天性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發障的發生率高達100%,人們一直在不斷探索防治后發障的有效方法。后發障形成的原因,目前認為,后發障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白內障術后殘留的晶狀體上皮細胞(lensepithelium cells,IECs)在后囊增生、移行并化生為成纖維細胞,形成纖維膜而導致后囊的渾濁,而后囊的存在是術后殘留的LECs及其衍生細胞增生、移行、化生的良好支架。現代白內障手術保留了囊袋,囊袋由部分前囊和整個后囊組成,囊袋位于原位,起到隔離房水和玻璃體的作用,大部分囊袋內放置眼內人工晶體。術后留下的囊袋、透明的眼內晶體及薄層的后囊膜能夠保證光線通過視軸而不受影響。然而,剩余前囊膜的晶體上皮細胞會頑固地殘留,這些殘留細胞會重新增殖進入裸露的前囊區域,還會侵入人工晶體的表面,占據前囊的外表面,最重要的還會分布在原來非細胞成分的后囊。細胞的持續性分化最后覆蓋整個后囊而遮擋視軸,這些變化不斷加重,導致視力嚴重受損并需手術治療。目前已經有多種不同方法用于防治PCO,在對PCO的臨床治療上,主要是通過藥物治療的方法減少細胞的增長,其中包括藥物直接注入到前房并調整灌注液成分,但是,這些藥物釋放對其他組織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對角膜內皮的傷害而且作用時間短。因而研究藥物釋放的最佳釋放途徑顯得至關重要,目前釋放藥物的最佳途徑就是通過人工晶體載藥,這樣能便于控制藥物的釋放,同時局部達到較高濃度利于原位抑制有潛在增殖能力的細胞,但現有的載藥人工晶體存在對角膜作用時間短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的載藥人工晶體存在對角膜作用時間短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本發明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是由普通人工晶體和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制成,其中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粘合在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涂層的厚度為3至20微米。本發明采用高分子涂層材料將抗細胞增殖的藥物涂在人工晶體上,能緩慢釋放藥物到囊袋及赤道部細胞,抑制晶體上皮細胞的生長,防治后發障的形成。本發明中的藥物對角膜作用時間長,可有效釋放90至120天,治療效果好,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人工晶體后,后發障形成率大大下降,從原來的60%以上降低到10%,而且無不良反應。
圖1是加入抗增殖藥物培養的晶體上皮細胞和正常培養的晶體上皮細胞在相同培養時間內的細胞增殖情況比較圖,其中A是正常培養的晶體上皮細胞,B是加入抗增殖藥物培養的晶體上皮細胞;圖2是本發明中抗增殖藥物的累積藥物釋放曲線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本實施方式中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是由普通人工晶體和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制成,其中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粘合在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涂層的厚度為3至20微米。
具體實施方式
二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可以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邊緣非光學區部分及晶體的襻上、普通人工晶體的襻上、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及晶體的襻上或普通人工晶體的非角膜接觸面及晶體的襻上。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普通人工晶體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人工晶體、硅凝膠晶體、玻璃晶體、水凝膠、聚碳酸酯、聚硅氧烷或以硅凝膠和水凝膠為材料制成的折疊式人工晶體中的一種。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的厚度為5至15微米。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中的抗增殖藥物為紫杉醇或紫杉醇衍生物中的一種,其中紫杉醇衍生物為14β-側鏈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六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中的抗增殖藥物為雷帕霉素或雷帕霉素衍生物,其中雷帕霉素衍生物為CCI-779、RAD001 and AP23576或everolimus。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的抗增殖藥物能抑制晶體上皮細胞生長,如圖1所示和正常培養的晶體上皮細胞相比,在相同時間內,加入抗增殖藥物培養的晶體上皮細胞的生長明顯受到抑制,細胞分布稀疏。
具體實施方式
七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由多聚左旋乳糖酸、磷酸膽堿、聚乳酸聚乙交酯共聚物、聚己內酯、聚羥基丁酸戊酯、聚四氟乙烯、聚氟化烷氧基磷酸氮烯聚合物、氟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抗增殖藥物制成,其中抗增殖藥物的質量為5至200微克,其它材料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并且總質量為抗增殖藥物質量的1到2倍。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多聚左旋乳糖酸、磷酸膽堿、聚乳酸聚乙交酯共聚物、聚己內酯、聚羥基丁酸戊酯、聚四氟乙烯、聚氟化烷氧基磷酸氮烯聚合物、氟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抗增殖藥物溶于分析純級的丙酮或三氯甲烷中,然后將混和物噴涂在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即得到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中抗增殖藥物的質量為5至200微克,其它材料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并且總質量為抗增殖藥物質量的1到2倍,噴涂的厚度為3至20微米。本實施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對人工晶體進行噴涂,噴涂時可按照下面噴涂方式進行1、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邊緣非光學區部分及晶體的襻上。
2、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襻上。
3、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及晶體的襻上。
4、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非角膜接觸面即單面涂層及晶體的襻上。
本實施方式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在人工晶體的非光學區邊制5-10微米的小孔,將藥物置于小孔后在小孔表面涂上3至20微米厚的多聚左旋乳糖酸、磷酸膽堿、聚乳酸聚乙交酯共聚物、聚己內酯、聚羥基丁酸戊酯、聚四氟乙烯、聚氟化烷氧基磷酸氮烯聚合物、氟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醋酸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混和物的涂層,即得到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中抗增殖藥物的質量為5至200微克,其它材料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并且總質量為抗增殖藥物質量的1到2倍。
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藥物可有效釋放90至120天。
具體實施方式
八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不同點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由1至40微克的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5至200微克抑制增生的藥物和1至40微克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為聚乙烯乙烯醋酸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混和物,聚乙烯乙烯醋酸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分子量比為45∶55的己內酯乙交酯共聚物或分子量比為40∶60的己內酯丙交酯共聚物中的一種。其它組成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本實施方式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先將1至40微克的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涂于晶體上,再將5至200微克抑制增生的藥物涂在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層上,最后將1至40微克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涂在抑制增生的藥物層上,本實施方式中進行涂層時按照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抑制增生的藥物和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之間的厚度比為1∶5∶1的比例進行涂層,涂層總厚度為3至20微米,即得到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
本實施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對普通人工晶體進行涂層,涂層時可按照下面噴涂方式進行1、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邊緣非光學區部分及晶體的襻上。
2、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襻上。
3、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及晶體的襻上。
4、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非角膜接觸面即單面涂層及晶體的襻上。
具體實施方式
九本實施方式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是由硅凝膠晶體和含有雷帕霉素的涂層制成。
本實施方式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將多聚左旋乳糖酸、磷酸膽堿、聚乳酸聚乙交酯共聚物、聚己內酯、聚羥基丁酸戊酯、聚四氟乙烯、聚氟化烷氧基磷酸氮烯聚合物、氟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雷帕霉素溶于分析純級的丙酮中,然后噴涂在硅凝膠晶體的表面,即得到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中雷帕霉素的質量為5至200微克,其它材料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并且總質量為雷帕霉素質量的1到2倍,噴涂的厚度為3至20微米。
本實施方式中的藥物對角膜作用時間長,可有效釋放90至120天,治療效果好,患者使用實施方式的人工晶體后,后發障形成率大大下降,從原來的60%以上降低到12%以下,而且無不良反應。取20只身體機能相近的家兔,其中10只家兔眼中植入本實施方式的人工晶體作為實驗組,另外10只家兔眼中植入普通人工晶體作為對照組,6個月后,實驗組的后發障形成率比對照組少91%以上;向26例患者植入本發明中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經6個月的觀察,后發障形成率僅為11%。
權利要求
1.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是由普通人工晶體和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制成,其中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粘合在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涂層的厚度為3至20微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可以涂于普通人工晶體的邊緣非光學區部分及晶體的襻上、普通人工晶體的襻上、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及晶體的襻上或普通人工晶體的非角膜接觸面及晶體的襻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普通人工晶體是聚甲基丙烯酸甲脂人工晶體、硅凝膠晶體、玻璃晶體、水凝膠、聚碳酸酯、聚硅氧烷或以硅凝膠和水凝膠為材料制成的折疊式人工晶體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具有抗增殖藥的涂層的厚度為5至15微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中的抗增殖藥物為紫杉醇或紫杉醇衍生物中的一種,其中紫杉醇衍生物為14β-側鏈紫杉醇或多烯紫杉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中的抗增殖藥物為雷帕霉素或雷帕霉素衍生物,其中雷帕霉素衍生物為CCI-779、RAD001 and AP23576或everolimus。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由高分子材料中的多聚左旋乳糖酸、磷酸膽堿、聚乳酸聚乙交酯共聚物、聚己內酯、聚羥基丁酸戊酯、聚四氟乙烯、聚氟化烷氧基磷酸氮烯聚合物、氟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異丁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抗增殖藥物制成,其中抗增殖藥物的質量為5至200微克,其它材料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并且總質量為抗增殖藥物質量的1到2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其特征在于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由1至40微克的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5至200微克抑制增生的藥物和1至40微克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其中生物穩定性多孔聚合物為聚乙烯乙烯醋酸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混和物,聚乙烯乙烯醋酸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之間為任意質量比,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為分子量比為45∶55的己內酯乙交酯共聚物或分子量比為40∶60的己內酯丙交酯共聚物中的一種。
全文摘要
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藥物涂層的人工晶體。它是為了解決現有的載藥人工晶體存在對角膜作用時間短的問題。防治后發障形成的具有抗增殖藥涂層的人工晶體是由普通人工晶體和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制成,其中含有抗增殖藥物的涂層粘合在普通人工晶體的表面,涂層的厚度為3至20微米。本發明采用高分子涂層材料將抗細胞增殖的藥物涂在人工晶體上,能緩慢釋放藥物到囊袋及赤道部細胞,抑制晶體上皮細胞的生長,防治后發障的形成。本發明中的藥物對角膜作用時間長,可有效釋放90至120天,治療效果好,患者使用本發明的人工晶體后,后發障形成率大大下降,從原來的60%以上降低到10%,而且無不良反應。
文檔編號A61L27/40GK101053680SQ200710072249
公開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3日
發明者劉紅玲, 張曉梅, 程樹軍, 楊巍 申請人:劉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