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骨質增生的藥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質增生的藥物,尤其是指一種用于治療骨 質增生的外用藥膏。
技術背景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特別是隨著生活水平的 曰益提高,勞動的方式也出現了極其重要的轉變,傳統的勞作日見稀少, 轉而辦公室中、電腦桌前的長坐成為主要的勞作姿式。由于人們運動和活 動的方式發生了改變,肢體各部位的運動和需保持的姿式也跟隨著發生了 變化,于是骨質增生的多發也就自然而然了。鑒于骨質增生的常見性和多 發性,人們在這方面的研究就有很多。臨床治療中,中西醫各有不同,西 醫多釆用口服鎮痛劑或手術切除部分增生核的方法。口服鎮痛劑只能起到暫時的疼痛緩解,且藥物對消化道刺激大、容易引起肝腎代謝蓄積;手術 治療雖解決了一時的病痛,卻未能根治病源,且費用高、創傷大、復發率 高,臨床難以普及。以骨質增生為主題詞在國家局的專利數據庫中進行檢 索可知,相關的條目達800余條,但經研讀后發現,有關的藥物組配常常 過于偏重某一方面,適用性不廣,療效不確切,副作用往往也大。 發明內容本發明需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藥物組配簡單、成本低、適用面廣的 治療骨質增生的外用藥膏。根據上述需解決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用于治療骨質增生的藥膏,在藥物 組份中各種藥物按重量百分比計為白芷2~8%、皂角刺5~15%、白犮2~ 8%、含羞草10~25%、鉤藤10~25%、蘇木10~20%、山大岸20~40%; 在輔料中,各種輔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凡士林20 ~ 40%、松香脂15 ~ 25%、 液體石蠟7~13%、米醋5~15%、羊毛脂15~25%、蜂蠟7~13%;藥物 成份與輔料的比例為10:0.5-2.0。在制備藥膏時,先將組方中的藥物各自獨立研磨成粉后,再按比例稱 出后混合均勻,同時將輔料按比例配合、均勻混合后熬干,最后將輔料、 主料混合、攪拌均勻即可備用。本發明將保護皮膚、軟化骨刺、通經活絡、促進吸收的藥物組配在一 起,經臨床證明,有效實現了軟化骨刺、促進骨質增生的多余部分被消散 吸收,兼具舒筋通絡、行氣、活血止痛、促進組織功能修復之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主旨是利用常見、價格低廉的中草藥,提供一種按中醫理論 和藥理藥性配組,按傳統方法制備且制備容易、療效確切,患者使用無痛 苦、無毒副作用,療程短、治愈率高、不易復發的用于治療骨質增生的藥 膏。經查藥典。中藥白芷,性辛,溫,歸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窮 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的功效及解熱、鎮痛的藥理。中藥皂角刺,性溫,味辛。可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化不潰;外治濟癬麻風等。中藥白芨,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的白色莖塊入藥,有止血的作 用。性苦甘澀、微寒;入肺、肝、胃經。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功用。 用于肺胃出血、外傷出血、癰腫、潰癌、手足皸裂。中藥含羞草,性甘、澀,涼,有小毒。具有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 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斂等功效。中藥鉤藤,性涼,味甘。可清熱平肝,息風定驚。中藥蘇木,性甘、咸,平。歸心、肝、脾經。行血祛瘀,消腫止痛。 用于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胸腹刺痛,外傷腫痛。中藥山大岸,為茜草科植物,又名山大顏等,性苦,寒,為民間習用 的中草藥,其枝葉含B—谷甾醇、內酯、酴性成分、有機酸等。具清熱解 毒,消腫拔毒的功效。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藥物組配利用白芷、皂角刺、米醋起到軟化增生 和骨刺的作用,利用白發保護皮膚,利用山大岸、含羞草的吸收作用,及 鉤藤、蘇木的通經活絡,使制備后的藥膏具有了軟化骨刺、促進骨質增生 的多余部分被消散吸收,兼具舒筋通絡、行氣、活血止痛、促進組織功能 修復之功效。下面借助實施例和具體病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以下是本發明的非限定性實施例,具體配比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
行調節,其使用方法一致。 一般情況下,在配制和使用方法一致的前提下, 配比的變化僅涉及用藥量的大小、輕重,對藥性無實質性影響。實施例。藥物組份,按重量百分比計,白芷5%、皂角刺10%、白犮5%、含羞草20%、鉤藤15%、蘇木15%、山大岸30%;輔料部分,按重 量百分比計,凡士林30%、松香脂20%、液體石蠟10%、米醋10%、羊毛 脂20%、蜂蠟10%;藥物組份與輔料的比例為10:1。其中,輔料的作用主 要是更利于保護皮膚和加強藥物對皮膚滲透力。根據上述方式制備的藥膏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骨質增生、大骨節病及 腰、頸推間盤突出等。 一般藥膏的大小規格可根據使用部位裁定,使用方 法也為常用方法,即校準增生部位后洗凈,選擇相應大小規格的藥膏直接 對準貼牢即可, 一天換藥一次,連續28為一療程。由于只外敷,從而避 免了 口服藥物帶來的腸胃不適及其他毒副作用,而且在治療過程中藥膏對 正常骨骼沒有損害,實為無痛治療。經臨床300余例統計,有效率高于90%, 根治率大于60%。病例1。李某,已退休。2006年5月出現右腳跟疼痛,走路時疼痛加 劇。經X光檢查,右腳跟骨底處生出一骨刺,在當地大醫院連續治療三個 多月未見好轉。于2006年10月前來本發明人處診治,經外敷本發明藥膏, 每天換藥一次,連續35天,右腳跟不再作痛,行走自如。經X光復查, 骨刺完全消失,告痊愈。病例2。陳巧鋒,女,21歲,河南籍。左手橈骨下端與尺骨下端相隔 中點上生長一骨刺,于生病后兩年多前來本發明人診治,經外敷本發明藥 膏,每天換藥一次,連續用藥ll天后,骨刺完全消失。病例3。李秀云,女,62歲,住惠州惠陽區鎮隆鎮。因雙膝關節酸痛、 行走時加劇、陰雨天更重,而于2006年1月到醫院檢查。經X光照確認 為雙膝增生性關節炎。本發明人根據X光照確定的增生部位,雙膝同時敷 用本發明藥膏,每天換藥,連續用藥56天后,酸痛等癥狀消失,行走自 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骨質增生的藥膏,在藥物組份中各種藥物按重量百分比計為白芷2~8%、皂角刺5~15%、白芨2~8%、含羞草10~25%、鉤藤10~25%、蘇木10~20%、山大岸20~40%;在輔料中,各種輔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凡士林20~40%、松香脂15~25%、液體石蠟7~13%、米醋5~15%、羊毛脂15~25%、蜂蠟7~13%;藥物成份與輔料的比例為10∶0.5~2.0。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骨質增生的藥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 是先將藥物組份中各組份各自獨立研磨成粉后,再按比例稱出后混合均 勻,同時將輔料按比例配合、均勻混合后熬干,最后將輔料、主料混合、 攪拌均勻即可備用。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治療骨質增生的藥膏,在藥物組份中各種藥物按重量百分比計為白芷2~8%、皂角刺7~13%、白芨2~8%、含羞草16~25%、鉤藤10~20%、蘇木10~20%、山大岸20~40%;在輔料中,各種輔料按重量百分比計為凡士林20~40%、松香脂15~25%、液體石蠟7~13%、米醋7~13%、羊毛脂15~25%、蜂蠟7~13%;藥物成分與輔料的比例為10∶0.5~2.0。本發明將保護皮膚、軟化骨刺、通經活絡、促進吸收的藥物組配在一起,經臨床證明,有效實現了軟化骨刺、促進骨質增生的多余部分被消散吸收,兼具舒筋通絡、行氣、活血止痛、促進組織功能修復之功效。
文檔編號A61K36/898GK101152446SQ200710030499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9日
發明者曾玉華 申請人:曾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