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11冊收載的中成藥品種--抗宮炎片,具有清濕熱,止帶下的功能。用于因慢性宮頸炎引起的濕熱下注,赤白帶下,宮頸糜爛,出血等癥的治療。該品種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有著較為理想的效果。但還存在如下不足藥物精制程度低,造成服用量大,每次服用6片,每天3次,每天共服用18片,患者服用很不方便,不符合現代劑型劑量小的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去除大量的雜質,所得到的產品相對原有技術的產品,更加精制,單位制劑載藥量增加,減少了每次的服用劑量,患者服用方便的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備工藝。
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由以下原料藥按重量份制得烏藥1重量份 益母草1-4重量份 廣東紫珠5-12重量份;其制備工藝包括一、提取、精制以上三味,廣東紫珠加水煎煮2-3次,加水量為藥材量的10-18倍,每次煎煮時間為1-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1.02~1.10(50~6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70%,充分攪拌,靜置12-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于已處理好的大孔樹脂柱上(藥材與樹脂比為1∶2-5),先用3-6倍柱體積的水洗脫,棄去水洗脫液,繼用3-6倍體積10-40%乙醇洗脫,再用50-70%乙醇洗脫,收集3-6倍柱體積的50-70%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益母草、烏藥加8-12倍量50-80%乙醇提取2-3次,每次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
二、濃縮、干燥將上述回收乙醇后的廣東紫珠洗脫液和益母草、烏藥醇提液分別濃縮,干燥(60-100℃),得干浸膏粉;將上述兩種干浸膏粉混勻。
三、以上提取物加上藥學上可以接受的輔料用普通的成型技術可以制成硬膠囊劑、軟膠囊、液體膠囊、片劑、顆粒劑、丸劑、滴丸、糖漿劑、合劑、膏劑。
本發明經過中試驗證,以上工藝過程實際可行,廣東紫珠的干膏得率為1.5%左右(原工藝為3.0%),益母草、烏藥的干膏得率為2.5%左右(原工藝為6.25%),通過改進的工藝,可去除大量的雜質,用此工藝得到的干膏粉比原工藝降低了一半多;用此工藝得到的干膏粉制成各種劑型,其每次的服用量可以減少一半。所得到的產品相對原有技術的產品,更加精制,單位制劑載藥量增加,減少了每次的服用劑量,患者服用方便,基本克服了原有技術產品的各種弊端,且療效更高,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工藝過程實施例1取烏藥10kg、益母草20kg、廣東紫珠50kg;先進行提取、精制廣東紫珠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為藥材量的10倍,每次煎煮時間第一次為2小時,第二次為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1.02~1.05(50~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充分攪拌,靜置1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子已處理好的D101大孔樹脂柱上(藥材與樹脂比為1∶3),先用3倍柱體積的水洗脫,棄去水洗脫液,繼用4倍體積15%乙醇洗脫,再用50%乙醇洗脫,收集4倍柱體積的50%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益母草、烏藥加8倍量5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再進行濃縮、干燥將上述回收乙醇后的廣東紫珠和益母草、烏藥洗脫液分別濃縮,減壓干燥(60-80℃),得干浸膏粉;將上述兩種干浸膏粉混勻。以上干浸膏粉加上1.6kg淀粉制成顆粒,裝膠囊。
實施例2取烏藥10kg 益母草30kg 廣東紫珠80kg;先進行提取、精制廣東紫珠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為藥材量的14倍,每次煎煮時間第一次為3小時,第二次為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1.02~1.08(50~5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60%,充分攪拌,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同收乙醇,加于已處理好的AB-8大孔樹脂柱上(藥材與樹脂比為1∶4),先用4倍柱體積的水洗脫,棄去水洗脫液,繼用4倍體積30%乙醇洗脫,再用60%乙醇洗脫,收集4倍柱體積的60%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益母草、烏藥加10倍量60%乙醇提取3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再進行縮、干燥將上述回收乙醇后的廣東紫珠和益母草、烏藥洗脫液分別濃縮,噴霧干燥干燥(進風溫度160-180℃,出風溫度60-80℃),得干浸膏粉;將上述兩種干浸膏粉混勻。以上干浸膏粉加上2.0kg淀粉制成顆粒,壓成片劑。
實施例3取烏藥10kg 益母草40kg 廣東紫珠120kg;先進行提取、精制廣東紫珠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為藥材量的12倍,每次煎煮時間第一次為2小時,第二次為2小時,第三次為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1.02~1.05(50~5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0%,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于已處理好的HPD-450大孔樹脂柱上(藥材與樹脂比為1∶5),先用6倍柱體積的水洗脫,棄去水洗脫液,繼用6倍體積40%乙醇洗脫,再用70%乙醇洗脫,收集6倍柱體積的70%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益母草、烏藥加12倍量8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再進行濃縮、干燥將上述回收乙醇后的廣東紫珠和益母草、烏藥洗脫液分別濃縮,干燥(60-80℃),得干浸膏粉;將上述兩種干浸膏粉混勻。以上干浸膏粉加上5kg蜂蜜制成丸劑。
實施例4取烏藥10kg 益母草30kg 廣東紫珠80kg;先進行提取、精制廣東紫珠加水煎煮2次,加水量為藥材量的14倍,每次煎煮時間第一次為2小時,第二次為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1.02~1.05(50~6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70%,充分攪拌,靜置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于已處理好的D101大孔樹脂柱上(藥材與樹脂比為1∶4),先用4倍柱體積的水洗脫,棄去水洗脫液,繼用4倍體積30%乙醇洗脫,再用60%乙醇洗脫,收集4倍柱體積的60%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益母草、烏藥加12倍量60%乙醇提取2次,第一次2小時,第一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再進行縮、干燥將上述回收乙醇后的廣東紫珠和益母草、烏藥洗脫液分別濃縮,噴霧干燥干燥(進風溫度160-180℃,出風溫度60-80℃),得干浸膏粉;將上述兩種干浸膏粉混勻。將以上干浸膏粉加上蔗糖粉1.5kg制成顆粒劑。
實施例5配方、提取、精制、濃縮和干燥工藝同實施例1,所得干浸膏粉加入2.0kgPEG-6000中,制成滴丸。
實施例6配方、提取、精制、濃縮工藝同實施例二,所得提取物加入3.5kg糖漿中制成糖漿劑。
實施例7配方、提取、精制、濃縮工藝同實施例三,所得提取物加入4.0kg糖漿中制成合劑。
實施例8配方、提取、精制、濃縮工藝同實施例四,所得提取物加上蔗糖1.9kg制成膏劑。
實施例9配方、提取、精制、濃縮和干燥工藝同實施例一,所得干浸膏粉加入2.5kg混懸劑中制成軟膠囊。
實施例10配方、提取、精制、濃縮和干燥工藝同實施例二,所得干浸膏粉加入2.2kg混懸劑中制成液體膠囊。
為了證明改進技術制成的提取物的療效,我們對改進工藝后的提取物(干膏粉)與陽性對照藥物進行了藥效試驗對比實驗。其方法和結果如下1、實驗材料1.1動物大鼠SD種,雌性,體重220±20克;雄性,體重160±10克,SPF級;小鼠ICR種,雄性,體重20±2克,;雌性,體重22±2克,SPF級,均購自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有限公司,動物許可證編號SCXK(京)2002-0003。
1.2藥物與試劑改進工藝提取物每克提取物含生藥54.18克,由江西藥都仁和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040102。抗宮炎片每片含干浸膏0.25克,江西海爾思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31112。氧氟沙星片每片含氧氟沙星200mg,北京第四制藥廠生產,批號20020731。阿司匹林片陜西白鹿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030416。苯酚膠漿液態酚5ml、西黃芪膠1ml、甘油4g,加蒸餾水至20ml。
1.3菌種大腸桿菌臨床分離株由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細菌室提供并鑒定,試驗前經小鼠傳代數次,增加細菌毒力。肉湯培養基杭州微生物制品廠出品。伊紅美蘭瓊脂北京市海淀區微生物培養基制品廠出品。
1.4儀器LBY-WBA自清式旋轉黏度計,北京普利生公司制造。
2、實驗方法和結果2.1對宮頸糜爛模型的影響2.1.1大腸桿菌感染所致大鼠宮頸糜爛模型的抑制作用[1]菌種制備取經小鼠傳代后的大腸桿菌加入到肉湯培養基中,經37℃溫箱培養7小時,取0.1ml菌液加入到10ml營養肉湯培養基中,再培養17小時,使用前以無菌生理鹽水比濁計數,稀釋至107/ml,備用。
取大鼠以0.3%的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1ml/Kg,固定動物,在無菌條件下開腹,暴露左側子宮,抽取0.2ml菌液,用注射器針頭機械損傷子宮內膜組織,邊磨損邊注入0.1ml菌液,然后注入余下的0.1ml菌液。分層關腹,消毒術區。假手術組僅進行開腹、暴露左側子宮和關腹手術,不注入菌液。造模后10天,將除假手術組外的動物隨機分為模型組、陽性藥組、改進工藝提取物大、中、小劑量組,每組10只。按照下表中劑量分別灌胃給藥,大、中、小劑量分別相當臨床劑量的15、7.5、3.75倍,連續給藥20天,每日1次,給藥體積為0.5ml/100g,假手術組和模型組給予同體積水,陽性對照藥組給予抗菌藥氧氟沙星片和原劑型抗宮炎片,氧氟沙星片相當臨床劑量的10倍,抗宮炎片相當臨床劑量的15倍。末次給藥后24小時,將動物用0.3%的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剖腹,摘取雙側子宮,取子宮內膜液在大腸桿菌鑒定培養基上接種,置37℃溫箱中培養24小時后,檢查有無大腸桿菌均落生長。臟器除去脂肪組織后,用電子天平分別稱雙側子宮和卵巢的重量。以左右兩側子宮重量的差值為腫脹度,計算腫脹率。稱重后將子宮和卵巢用10%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常規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子宮病理形態學的變化,按照分級標準,采用SSPS軟件進行統計,比較組間差異。
2.1.1.1對大腸桿菌的抑制作用改進工藝提取物給藥20天后,取模型組大鼠子宮內膜液接種于大腸桿菌鑒定培養基后,培養24小時,仍可檢出大腸桿菌,大腸桿菌菌落的檢出率為100%,與假手術組比較差異顯著。陽性藥組和給藥三劑量組大鼠子宮內膜液接種于大腸桿菌鑒定培養基后,經培養,大腸桿菌菌落的檢出率為0-30%,檢出率明顯下降。提示,改進工藝提取物對在體子宮大腸桿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見表1。
表1細菌性宮頸糜爛模型大鼠子宮內膜液大腸桿菌檢出率
注秩和檢驗與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
2.1.1.2對子宮腫脹率的影響模型組大鼠子宮的腫脹率與假手術對照組比較明顯增加,差異顯著。陽性藥和給藥三劑量組大鼠子宮的腫脹率與模型組比較均有不同程度地減小,小劑量組的作用不明顯。見表2。
表2、對宮頸糜爛模型大鼠子宮腫脹率的影響
注與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
2.1.2對非特異性大鼠宮頸糜爛模型的抑制作用[2]取大鼠按照體重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陽性藥對照組和給藥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小劑量組,每組10只。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動物用特制圓頭注射器,進入陰道深部注入25%苯酚膠漿,每只1.5ml,3天1次,共3次。造模后第3天按照表5中劑量分別灌胃給藥,大、中、小劑量分別相當臨床劑量的15、7.5、3.75倍,連續給藥12天。以抗宮炎片為陽性對照藥,相當臨床劑量的15倍。每日1次,給藥體積均為0.5ml/100g。未次給藥后1小時,以0.3%的戊巴比妥納麻醉動物,腹主動脈取血,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解剖取出子宮及卵巢觀察并記錄肉眼所見,取材陰道至子宮分角處組織,置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取材后流動水沖洗,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3天后將組織自中線縱向切開,浸蠟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學樹脂封片,光鏡下觀察各組動物的陰道至子宮組織形態學變化及黏膜、黏膜下間質形態學的炎癥程度,按照分級標準進行統計,比較組間差異。
2.1.2.1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在切變率為200、100和50時的全血粘度均較正常對照組大鼠有明顯升高,但對紅細胞壓積和血漿粘度無明顯影響。陽性藥和改進工藝提取物大、中劑量組大鼠在切變率為200、100和50時的全血粘度均較模型對照組大鼠有不同程度地降低。提示,改進工藝提取物對非特異性宮頸糜爛模型大鼠顯示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見表5。
表5對非特異性宮頸糜爛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X±SD;n=10)
注組間T檢驗與正常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2.1.2.2對大體形態的影響對大鼠陰道外口的觀察可見,造模后第3天起多數動物的陰道外口可見有濃稠的分泌物,動物的活動減少。各給藥組動物陰道外口的分泌物在給藥5天后,與模型組相比有不同程度地減少。
解剖后肉眼觀察可見,正常對照組剪開腹膜,子宮未見有紅腫,周圍組織未見明顯變化。模型組剪開腹膜,腹腔內有充血、腫脹,子宮漿膜面充血、腫脹,腔內有滲出物,有少部分組織與腹腔周圍有粘連,未見有明顯滲出。給藥組陽性藥組、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小劑量組與模型組相比,動物腹腔和子宮充血、腫脹、腔內滲出物及組織與腹腔周圍的粘連程度均較模型組有不同程度地減輕。
2.1.2.3對病理組織形態學的影響鏡下觀察的結果顯示正常對照組子宮粘膜上皮未見增生、增厚,粘膜未見腫脹,粘膜下未見炎細胞浸潤,腺體未見明顯變化,卵巢未見明顯病變。
模型對照組大鼠子宮粘膜上皮增生,粘膜下炎性細胞浸潤,以淋巴細胞為主,并有粘膜腫脹,個別動物子宮粘膜上皮細胞有變性壞死,粘膜腺體未見有明顯的變化。卵巢均未見明顯的病變。
陽性藥對照組大鼠子宮粘膜未見腫脹,粘膜下有輕度炎性細胞浸潤,粘膜腺體未見明顯的變化。
給藥組(大、中、小劑量)大劑量組子宮粘膜上皮未見增生,粘膜下炎性細胞浸潤明顯減輕,中劑量子宮粘膜上皮未見明顯增生,粘膜層有輕度腫脹,粘膜下輕度有炎細胞浸潤,小劑量組子宮粘膜上皮輕度增生,粘膜下有輕度炎細胞浸潤。
按照分級標準,對子宮粘膜組織的病變程度進行統計的結果顯示,模型組大鼠子宮粘膜呈現明顯病變,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各給藥組的病變程度與模型組比較均有不同程度地減輕,與模型組比較差異顯著。見表6,
圖15-20。
表6對非特異性宮頸糜爛模型大鼠病理組織變化的影響(n=10)
注秩和檢驗與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5。
分級標準-正常組織結構。
+子宮粘膜輕度增生或粘膜輕度腫脹++子宮粘膜輕度增生,粘膜輕度腫脹,粘膜下炎細胞浸潤。
+++子宮粘膜增生,個別有變性壞死,粘膜腫脹,粘膜下炎細胞浸潤。
2.2對非特異性炎癥模型的影響2.2.1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3]取體150-170克的雄性大鼠50只,在乙醚淺麻醉條件下作腹部切口,將已恒重(30mg)、滅菌的棉球植入大鼠兩側腹股溝皮下,術后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手術當天本品以20.7、10.4、5.5g/Kg劑量開始灌胃給藥,給藥體積0.5ml/100g,連續給藥7天,以阿司匹林和抗宮炎片為陽性對照藥。未次給藥后24小時處死動物,剝離并取出肉芽組織,于60-90℃烘箱內干燥1小時后稱重,減去原棉球重量,即為肉芽腫凈重。比較肉芽腫組間重量,計算抑制率。見表7。
表7對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X±SD)
注組間T檢驗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2.2.2對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的影響[3]取體重為25-30克雄性小鼠,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以改進工藝提取物24.0、12.0、6.0g/Kg連續灌胃給藥4天,陽性藥阿司匹林的劑量為0.1g/Kg,末次給藥后1小時將二甲苯0.1ml用加樣器滴于小鼠右耳的前后兩面,左耳為對照,0.5小時后處死小鼠,沿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8mm直徑的打孔器分別在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組織天平稱重,以每鼠的左耳減去右耳片重即為腫脹度,計算各組腫脹度的均值及標準差,計算其抑制率,比較組間差異。
結果顯示,本品24.0、12.0、6.0g/Kg劑量均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腫脹,提示本品對小鼠非特異性急性炎癥模型具有一定地抑制作用。見表8。
表8、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X±S;n=10)
注組間T檢驗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3、結論兩種宮頸糜爛模型的試驗結果顯示,改進工藝提取物可抑制大腸桿菌所致大鼠特異性宮頸糜爛模型和苯酚糊漿所致大鼠非特異宮頸糜爛模型,抑制大鼠陰道及子宮黏膜組織的炎細胞浸潤及其病理性改變,抑制大鼠子宮的腫脹率,降低其全血粘度。提示改進后的工藝提取物對細菌和非細菌性感染所致宮頸糜爛模型具有一定地治療作用,效果高于原工藝。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藥制成烏藥1重量份 益母草1-4重量份 廣東紫珠5-12重量份。
2.一種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工藝為提取、精制廣東紫珠加水煎煮2-3次,加水量為藥材量的10-18倍,每次煎煮時間為1-3小時,合并煎液,濾過,50~65℃下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02~1.1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70%,充分攪拌,靜置12-24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于已處理好的大孔樹脂柱上,藥材與樹脂比為1∶2-5,先用3-6倍柱體積的水洗脫,棄去水洗脫液,繼用3-6倍體積10-40%乙醇洗脫,再用50-70%乙醇洗脫,收集3-6倍柱體積的50-70%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益母草、烏藥加8-12倍量50-80%的乙醇提取2-3次,每次1-3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將上述回收乙醇后的廣東紫珠洗脫液和益母草、烏藥醇提液分別濃縮,60-100℃干燥,得干浸膏粉;將上述兩種干浸膏粉混勻。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添加適量輔料用普通的成型技術可以制成硬膠囊劑、軟膠囊、液體膠囊、片劑、顆粒劑、丸劑、滴丸、糖漿劑、合劑、膏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婦科疾病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原料藥按重量份制得烏藥1重量份 益母草1-4重量份 廣東紫珠5-12重量份;其制備工藝包括提取、精制、濃縮、干燥工藝。本發明經過中試驗證,以上工藝過程實際可行,廣東紫珠的干膏得率為1.5%左右(原工藝為3.0%),益母草、烏藥的干膏得率為2.5%左右(原工藝為6.25%),通過改進的工藝,可去除大量的雜質,得到的干膏粉比原工藝降低了一半多;用此工藝得到的干膏粉制成各種劑型,其每次的服用量可以減少一半。所得到的產品相對原有技術的產品,更加精制,單位制劑載藥量增加,減少了每次的服用劑量,患者服用方便,基本克服了原有技術產品的各種弊端,且療效更高,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K9/20GK1895458SQ20061001933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9日
發明者楊文龍 申請人:楊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