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的制備方法
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的制備方法技米領域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從竹紅菌或竹黃菌中藥材中提取 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的制備方法。
技術背景竹紅菌甲素((hypocrdlineA, HA)是從竹紅菌或竹黃菌中藥材中提取 并通過分離、結晶、洗滌、萃取、干燥等工藝制得的有效藥用物質,其分子結 構式見附圖1。竹紅菌和竹黃菌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寄生性藥用真菌,通常寄生 在竹的幼莖、細嫩桿、枝上,是竹桿內分泌液千燥后的塊狀,分布于云南、 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以及亞洲的日本等地。它具有 清熱化痰、清心定驚、舒筋活絡、祛痛散淤等功效,民間多用竹紅菌或竹黃 菌浸酒,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胃氣 痛、小兒驚風、急性肝炎等等。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竹黃的生物學特性、 化學成分、臨床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竹黃獨 特的生理生化性質在醫藥、食品領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為了全面評價 竹紅菌甲素的藥理作用以及在醫藥生物領域的應用前景,現就竹紅菌甲素理 化特性、藥理作用等方面作一簡要綜述。1.理化特性化學分析表明,竹黃中含有多種單體化合物。王景祥等人從福建仙游縣 出產的竹黃中,經醇提、硅膠柱層析分離等技術,分離鑒定了 4種晶體,分 別是甘露醇、硬脂酸、竹紅菌甲素(hypocrelline A, HA)、竹紅菌乙素 (hypocrellineB, HB)。胡曉等人以四川峨眉山出產的野生竹黃為原料,分別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為溶媒浸提,通過硅膠柱層析和制備薄層層析分離,分 離鑒定出5種單體化合物,分別是竹紅菌甲素、乙素、六孢素、硬脂酸乙酯 和硬脂酸。KIShi等人采用甲醇浸提、柱層析、制備性薄層析分離等技術成功 地從野生竹黃中分離出了丙素(hypocrdlineC, HC)。
在竹黃的眾多活性成分中,竹紅菌素的應用前景是最為引人矚目。它是 竹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也是竹黃中紅色色素部分,是多種茈醌類衍生物 的混合物。而竹紅菌甲素是分布于我國云南麗江這一特定地域的竹紅菌的主 要成分,它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醚,部分溶于乙醇、甲醇,微溶于石油醚, 不溶于水。醇溶液顯鮮紅色,在紫外燈下觀察顯櫻紅色熒光,在堿溶液中顏 色由紅變綠。作為一種重要的天然光敏色素,竹紅菌甲素在醫藥和食品領域 有著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2.藥理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竹黃的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抗菌、抗炎、鎮痛、抗 腫瘤以及毒副作用等方面。在1980年左右,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第 一人民醫院的科學工作者們就將竹紅菌素用于外陰白色病變和軟化疤痕疙瘩 (肥厚性癍痕)的治療,進而推廣到光療皮膚淀粉樣變苔癬、牛皮癬、頭癬 等皮膚病。而后協和醫院皮膚科又成功地將之用于光療色素缺乏刻皮膚白癲 瘋的治療。作為一種分布于自然界生物中的光敏色素,竹紅菌甲素還具有良好的光 敏殺傷腫瘤細胞和抑制愛滋病毒HIV的作用,這也是眾多學者對于竹黃這一 傳統藥用真菌表現出濃厚興趣的主要原因。傅乃武等認為含有竹紅菌素相同 骨架的不同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無論對體外腫瘤或S180癌細胞 接種小鼠產生的實體腫瘤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他們在HA對腫瘤細胞光動 力學作用和體內代謝的研究中,認為HA能夠合并照光,可使肝癌細胞DNA 斷鏈,DNA修復緩慢,對HeLa細胞有明顯的殺傷作用。王景祥等對HB進 行了小鼠肝癌H22的抑制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小鼠igHB150mg / kg,作用7d, 在光照下對鼠移植瘤株H22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瘤率為34.0% —41.6% 。朱麗青等采用熱板法和扭體法對小鼠進行鎮痛實驗,用大鼠足癰腫脹法 和小鼠耳腫脹法進行抗炎實驗,結果均表明竹黃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竹紅菌甲 素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的功效。這為臨床用于治療胃氣痛、風濕性關節炎、 跌打損傷以及坐骨神經痛等疾病提供了藥理基礎,這也是我國民間用于治療 類似疾病取得較好療效的原因所在。竹紅菌甲素作為一種光動力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萬象義等用 紙片法對竹紅菌甲素進行了抑菌實驗,結果表明竹紅菌甲素在光照下可以抑 制某些微生物優其是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不同光源、不同光照強度對其 抑菌強度均有影響。松枝澄等則認為竹黃的一些活性成分(竹紅菌甲素)可 以作為植物素抑制某些菌類的代謝.其中機理可能與細胞類脂過氧化機制有 關。3.在食品生物領域的應用竹紅菌甲素是竹紅菌和竹黃菌中主要活性成分,就是竹黃的紅色色素部 分,可溶于丙酮、乙醇和氯仿等有機溶劑,色澤鮮紅且富有保健功能,所以 它作為一種脂溶性食品添加劑(食用色素),具有獨特的優點和廣闊的應用前 景。寇嫻等對市售竹黃浸泡液利用制備性薄層層析、重結晶等技術進行紅色 素的提取與鑒定,并對成色物質竹紅菌甲素和竹紅菌乙素進行了熱穩定性和 酸堿穩定性的研究,認為它能在酸性至pH8.2范圍內保持鮮紅的色澤,且具 有較強的熱穩定性。廣泛地在醫藥、食品、農藥等領域得到應用,造福人類。然而,現有的從竹紅菌或竹黃菌中提取竹紅菌甲素的方法,所提取得到 的竹紅菌甲素的純度不高,造成資源的浪費和影響藥物的療效。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從竹紅菌或竹黃菌中分離、純化制得高純度竹紅 菌甲素(純度大于90.0%)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高純度竹紅菌甲素(Hypocrellin A)的分離、提取制備方法按以 下步驟提取1) 粗提以竹紅菌藥材為原料,將竹紅菌藥材粉碎成粗粉;加2 10倍 量75% 95%乙醇熱回流0. 5 4小時,放冷至室溫,傾出上清夜,藥渣重復上 述回流提取2次,合并前后3次的乙醇提取溶液。2) 濃縮、自然結晶將乙醇提取液分別轉入旋轉蒸發瓶中,減壓濃縮回 收乙醇至原體積的2/3時,室溫靜置,使其自然結晶。
3) 重結晶傾去母液,加乙醇(或丙酮)將結晶溶解后,室溫靜置使其重 結晶。4) 精洗結晶的晶體用20 8(TC的純化水按1: 5 1: 20比例洗滌3次; 棄上清液,盡量傾干水份;5) 再用20 8(TC的60 90石油醚洗滌,直至石油醚溶液基本無色,真空 干燥即得純品,純度大于95%。將上述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 劑;以乙腈甲醇2%醋酸(9: 2: 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465nm,流速 為0.8ml/min;柱溫為25"C;進行含量測定,結果見附圖2。用本發明的提取物竹紅菌甲素可用于制成軟膏劑、酊劑、氣霧劑、片劑、 膠囊劑和注射劑等多種劑型,以及食品添加劑等,應用范圍廣泛。本發明的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的制備方法優點是(l)制備方法操作性強, 提取率髙(〉90%); (2)使用的溶劑價廉易得,對環境無污染;(3)按本發明的制 備方法制得純度大于99. 6%純品,用于制備藥物制劑的標準品,用于該藥物制 劑有效成分的質量控制和分析檢測。
圖l是竹紅菌甲素分子結構式;圖2是本發明提取的竹紅菌甲素HPLC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1) 粗提取竹紅菌藥材l,OKg,粉碎成粗粉;加10Kg95X乙醇熱回流l 小時,放冷至室溫,傾出上清夜,藥渣重復上述回流提取2次,合并前后3次的 乙醇提取溶液;2) 濃縮、自然結晶將乙醇提取液轉入旋轉蒸發瓶中,減壓回收乙醇至 原體積的2/3時,室溫靜置,使其自然結晶。3) 重結晶傾去母液,加乙醇將結晶溶解后,室溫靜置使其重結晶。4) 精洗取結晶的晶體10克,加45"的純化水200毫升洗滌3次;棄上 清液,盡量傾干水份;5)再用45'C的石油醚洗滌,直至石油醚溶液幾乎無色,真空干燥即得純品 純度大于95%。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 乙腈甲醇2%醋酸(9: 2: l)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465nm,流速為0. 8ml/min; 柱溫為2-5。C;進行含量測定。實施例2:1) 粗提取竹紅菌藥材l.OKg,粉碎成粗粉;加4Kg95X乙醇熱回流3 小時,放冷至室溫,傾出上清夜,藥渣重復上述回流提取2次,合并前后3次的 乙醇提取溶液;2) 濃縮、自然結晶將乙醇提取液分別轉入旋轉蒸發瓶中,減壓回收乙醇至原體積的2/3時,室溫靜置,使其自然結晶。3) 重結晶傾去母液,加乙醇將結晶溶解后,室溫靜置使其重結晶。4) 精洗取結晶的晶體10克,加8(TC的純化水100毫升洗滌3次;棄上 清液,盡量傾干水份;5) 再用70'C的石油醚洗滌,直至石油醚溶液基本無色,真空干燥即得純品, 純度大于99%。高效液相色譜(HPLC)分析:采用十八垸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 腈甲醇2%醋酸(9: 2: 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465nm,流速為0. 8ml/min; 柱溫為25。C;進行含量測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1)粗提以竹紅菌藥材為原料,將竹紅菌藥材粉碎成粗粉;加2~10倍量75%~95%乙醇熱回流0.5~4小時,放冷至室溫,傾出上清夜,藥渣重復上述回流提取2次,合并前后3次的乙醇提取溶液;2)濃縮、自然結晶將乙醇提取液分別轉入旋轉蒸發瓶中,減壓回收乙醇至原體積的2/3時,室溫靜置,使其自然結晶;3)重結晶傾去母液,加乙醇將結晶溶解后,室溫靜置使其重結晶;4)精洗結晶的晶體用20~80℃的純化水按1∶5~1∶20比例洗滌3次,棄上清液,盡量傾干水份;5)再用20~80℃的石油醚洗滌,直至石油醚溶液基本無色,真空干燥即得純品,純度大于9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的制備方法。是從竹紅菌或竹黃菌中藥材中提取并通過分離、結晶、洗滌、萃取、干燥等工藝及產品純度分析得到高純度竹紅菌甲素(純度大于90.0%)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提取物可分別制成軟膏劑、酊劑、氣霧劑、片劑、膠囊劑和注射劑等多種劑型,應用范圍廣泛。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操作性強,提取率高(>90%);使用的溶劑價廉易得,對環境無污染。
文檔編號A61P17/06GK101113130SQ20061001107
公開日2008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24日
發明者嚴家定, 凡 羅, 項迎春 申請人:昆明振華制藥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