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黃疸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治療黃疸的中藥。
背景技術:
黃疸是膽紅素代謝障礙時血漿膽紅素濃度增高引起的鞏膜、皮膚、黏膜、體液等黃染的一種臨床表現。膽紅素來自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其生成、代謝及排泄與肝臟關系密切,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均可導致血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黃疸。黃疸不是一個獨立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一種癥狀和體征,尤其多見于肝臟、膽系和胰腺疾病。
自古以來,醫學界對于黃疸,特別是急性黃疸型肝炎(陽黃)、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黃疸,治療比較棘手。目前,多數以茵梔黃針加維生素等藥物治療,療效仍不盡人意。
《內經》曰,黃疸之為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則難治。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辨陽明病脈癥并治”中指出陽明病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肝病大師關幼波教授提出了“治黃需解毒,毒解黃易除;治黃需活血,血行黃易卻;治黃需化痰,痰化黃易散”的觀點。發明人在古方的基礎上和多年的臨床經驗中認為治療黃疸采用清熱利濕、解毒化痰、活血化瘀、疏肝解郁、通利二便等方法,治之效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黃疸的特效藥,退黃可靠、療效明顯,臨床上確有浮鼓之效。
本發明的各原料的重量份數為茵陳蒿25~40梔 子25~40大黃5~12金銀花25~40板蘭根25~40明礬1~4。
本發明優選以下茵陳蒿35梔 子35大黃8金銀花35板蘭根35明礬2。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先取梔子、金銀花、板蘭根、明礬,加適量水,煎煮至沸,20分鐘后下茵陳蒿、大黃再煎30分鐘,過濾,裝瓶得清液。
本發明的藥物也可制成膠囊或丸劑。把上述過濾液濃縮至浸膏狀,加入淀粉,混勻,60-80℃干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直接裝入膠囊。或者把濃縮的浸膏干燥后,粉碎,加入煉蜜,制成丸劑。
本發明所選用的原料均為眾多中醫藥學家臨床常用而且療效確切茵陳蒿《神農本草經》記載,性味苦、微寒,入脾、胃、肝、膽經。功效是清熱利濕祛黃、燥濕祛風,苦能燥濕,寒能清熱,擅清熱利濕退黃,清除膽紅素,利膽、清熱、抗病毒、抑菌、降低血壓,為黃疸傳染性肝炎的專用藥。
梔子《神農本草經》記載,性味苦寒,入心、肝、肺、三焦、胃經。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擅瀉上中下三焦之火,尤能清利肝膽,增加膽汁分泌,降低血中膽紅素,以利膽退黃,同時尚有鎮靜、抗驚、降壓、止血、瀉下等作用。
大黃《神農本草經》記載,性味苦寒,入肝、脾、胃、大腸、心胞經。攻積導滯、抑菌止血、活血祛瘀、清肝利膽、擅蕩滌胃腸實熱、清除燥結積滯,為苦寒攻下之藥,有利于肝膽濕熱的清瀉。
金銀花《名醫別錄》記載,性味甘寒,入肺、胃、心、脾、大腸經。能清氣血之熱、又解血中之毒,具有廣譜抗菌和抗病毒作用,抑制炎性滲處和增生,促進白細胞吞噬,為治濕熱之佳品。
板蘭根《名醫別錄》記載,性味苦寒,入肝、膽、胃經。能涼血解毒、清熱利咽,抗菌、抑病毒,常用于頭面丹毒、熱毒斑疹、流感發熱、咽喉腫痛、傳染性肝炎、腮腺炎等。
明礬《神農本草經》記載,性味酸、澀、寒,入肺、肝、大腸經。解毒殺蟲,收澀止癢,燥濕祛痰,止瀉止血,有較強的祛痰作用,并能澀腸止瀉、收斂止血。
因此,本發明主治目黃、身黃、小便黃、大便干、起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右肋痛疼、腹肋脹滿、惡心嘔吐。屬濕熱俱盛之癥治法,清熱利濕祛黃,佐以通便。
使用方法對于本發明的清液,每天內服250ml,分2-3次服完。一般20天為一療程。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液體制劑的制備取梔子35g、金銀花35g、板蘭根35g、明礬2g,加1000ml水,煎煮至沸,20分鐘后下茵陳蒿35g、大黃8g再煎30分鐘,過濾得200ml~250ml液體,裝瓶,密封保存。
實施例二 臨床病例病例1王××,男,38歲,初診時間2004年9月20日。
主訴胸悶、惡心嘔吐,小便黃染已一周。現病史七天前開始右上腹疼痛,全身發黃,食欲不振,胸悶、惡心嘔吐,小便黃赤,大便干燥。
經化驗檢查總膽紅素64單位,谷丙轉氨酶326單位,谷草轉氨酶380單位,乙肝兩對半陰性,麝濁6單位,肝脾未能及;舌象舌質紅,苔黃燥,脈象弦數。
西醫診斷急性黃疸型肝炎。中醫辨證肝郁血滯,濕熱發黃,腑氣不通。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活血化瘀、退黃,通利二便。
方藥每日使用實施例一制得的黃疸清液250ml一瓶,熊膽粉0.3g,聯苯雙酯24丸。黃疸清液分2~3次內服。
經過治療十日(9月30日)來查,肝區疼減輕,黃疸退半,食欲轉佳,大便稍溏,脈弦滑,舌質稍紅,苔微黃。效不更方,再進十日,以觀后效。10月12日來查,上方共服20劑,臨床癥狀全部消除。
病例2 李××,男,52歲,初診時間2005年3月6日。
主訴乏力、面黃、胸悶、納呆,已一月有余。現病史一周前發燒、尿黃赤、惡心納差,逐漸發現身、目發黃,喉中有痰,大便干。當日體溫正常,肝功檢查總膽紅素60單位,谷丙轉氨酶400單位,谷草轉氨酶390單位,麝濁7單位,兩對半大三陽,B超示肝劍下剛及肋下1cm,舌象舌邊尖紅、苔黃厚膩,脈象弦滑數。
西醫診斷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中醫辨證濕熱中阻、瘀熱發黃、腑氣不通。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解毒、化瘀通便。
方藥每日使用實施例一制得的黃疸清液250ml一瓶,加肝脾靈粉50g,聯苯雙酯24丸。黃疸清液分2~3次內服。連服二個月。
經過治療,黃疸完全消除,經查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圍內,B超示肝肋下1cm,兩對半查HBsAg(+),HBeAg(-),HBc(+)。經過二個月后療效滿意,宗前方再進三個月。2005年8月20日,電話詢問,肝功檢查黃疸16單位,轉氨酶40單位以下,麝濁5單位,白、球蛋白比1.7,B超示肝膽脾腎均在正常范圍內,自覺癥狀消除,已正常上班。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黃疸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數為茵陳蒿25~40梔 子25~40大黃5~12金銀花25~40板蘭根25~40明礬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黃疸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數為茵陳蒿35梔 子35大黃8金銀花35板蘭根35明礬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黃疸的藥物,原料為梔子、金銀花、板蘭根、明礬、茵陳蒿、大黃等,經煎煮、過濾而得。該藥物選用原料均為臨床常用而且療效確切,退黃可靠、效率明顯,主治目黃、身黃、小便黃、大便干等,臨床上確有浮鼓之效。
文檔編號A61P1/00GK1823966SQ20051013372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14日
發明者趙忠勇 申請人:趙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