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用中藥和化學藥相配合,使中藥和化學藥的作用得以有機結合,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
背景技術:
目前,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有中藥和化學藥,如果單獨使用中藥治療,由于其作用效果緩慢,不能迅速解除病情痛苦,如果單獨采用化學藥進行治療,雖然短時間內可以解除病情痛苦,但是達不到根治的目的,又因副作用大,會造成病人身體不適;在醫院開取處方藥時,盡管醫生會給予中西藥物治療,但是中藥是中藥,西藥是西藥,病人使用時極不方便,有時還會由于藥物的使用不當,造成病人身體不適或引起其它毒副作用。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中藥和化學藥相配合,使中藥和化學藥的作用得以有機結合,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主要成份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葉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櫞酸噴托維林、必嗽平、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阿片粉。
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野菊花35%-45%、三叉苦35%-45%、小葉榕干浸膏10%-20%、甘草浸膏粉0.5%-1%、枸櫞酸噴托維林0.25%-1%、必嗽平0.1%-0.5%、馬來酸氯苯那敏0.1%-0.2%、對乙酰氨基酚0.1%-0.2%、阿片粉0.1%-0.2%。
所述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特征是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最佳是野菊花42%、三叉苦41%、小葉榕干浸膏15%、甘草浸膏粉0.8%、枸櫞酸噴托維林0.4%、必嗽平0.35%、馬來酸氯苯那敏0.15%、對乙酰氨基酚0.15%、阿片粉0.15%。
所述必嗽平是鴨嘴花堿的人工合成衍生物。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本發明采用中藥和化學藥進行了合理的科學組方,使中藥和化學藥的作用得以有機結合,其副作用小,起效快,能迅速止咳和在短時間內改善病人的癥狀,具有標本兼治和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雙重功效,且療效顯著,主要適應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引起咳嗽、咳(咯)痰,氣促(氣喘),發熱、咽癢、咽干等病癥。
具體實施方式稱取本發明所述各組份如下述重量制成粒劑,每粒中所包括的各組份重量分別為野菊花粉末1000mg、三叉苦粉末1000mg、小葉榕干浸膏360mg、甘草浸膏粉20mg、枸櫞酸噴托維林10mg、必嗽平5mg、馬來酸氯苯那敏3mg、對乙酰氨基酚3mg、阿片粉3mg。使用食用明膠作為粘合劑制成粒劑。
1998年我市一次范圍大,涉及人群多的流行感冒,使用很多止咳、化痰、平喘等藥物(包括糖漿、膠囊、片劑、氣霧劑等)效果不明顯。本發明自1998年5月份推出此處方后,在100例的跟蹤病例中,有效治愈率達列98%。
該藥物的臨床跟蹤結果如下述不良反應一是副作用常出現嗜睡、咽干不明顯、停藥自行緩解;二是毒性反應毒性反應較輕(如孕婦使用可能可致突變),2歲以下小孩使用出現抽搐,停藥后自行緩解癥狀;三是停藥反應無停藥反應;四是變態反應無變態反應;五是特異反應無存在特異反應。
藥物的治療效應本發明為對癥治療藥。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藥物作用本發明為祛痰、鎮咳、平喘、解熱作用。
藥物的相互作用本發明該藥與抗生素合用增強其療效,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應在不發熱時使用),喹諾酮類、氨基糧甙類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2粒/次,小兒減半,每日3次,連服2日效果不佳應到醫院就診。
注意事項本發明為對癥治療藥;本發明具有較強的鎮咳、祛痰、平喘作用,該藥連續服用2日治療癥狀仍未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2歲半以下嬰幼兒禁用,孕婦慎用。
病例介紹鄧榮祥,男,70歲,漢族,廣東雄市人,現住南雄市瀾河鎮上帶村委會九盞江村。因反復咳嗽、咳痰、氣促,于2004年12月31日前來我所診治,具體病史由患者本人陳述。
5年前由于受寒后感全身乏力,頭暈、頭痛、畏寒、發熱,無咽痛表現,于是在當地衛生站治療數天,以上癥狀減輕,時而出現咳嗽、咳痰、氣喘癥狀,尤其出現在受寒、吸煙、感冒明顯增多,次在鎮衛生院張村衛生站、南雄市人民醫院治療均已好轉出院(經常服單板機磺堿)。于2004年12月30日晚上反復出現咳嗽、咳痰(白色粘液,偶帶血絲)、氣喘(在勞累后明顯)輕微發熱(37.8℃),在12月31日早上7時前來我所診治,經查,鼻咽部無充血,頭顱五官端正,四肢輕度浮腫,聽診雙肺散表干、溫性羅音,呼吸音粗,明顯有痰鳴音,心率不齊,頸靜脈博動較常人快,腹肌軟,觸診肝、脾不大,無壓痛,呈病容面態,發育正常,五官端正,營養一般,無遺傳病史及流行病史,多次在南雄市人民醫院X線提示,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經診斷1、慢性支氣管炎伴肺氣腫;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治療方案A控制感染(靜脈點滴氨芐西林7a)、魚醒草100ml(等抗生素),且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每次3粒,每天三次;B、祛痰、鎮咳、解痙、平喘(選用給予本發明配制的處方藥,每日3次);C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時再靜點生脈注射液20ml。復方丹參針20ml,治療3天后以上癥狀明顯減輕,于2005年元月4日停藥出院,口服給予本人配制的處方藥至今,病情較穩定。
曾根林。男,13歲,漢族,廣東省南雄人,現住南雄市瀾河鎮葛坪村委會坦坪曾屋村,因反復咳嗽、咽痛。于2004年7月13日前來我所診治具體病史由本人陳述。
發病前五天因進食油燒食品,于晚上感咽干、發癢、異物感繼而有咽痛、咽下痛以空咽時為明顯,有刺激性干咳多天患者自到藥店購買2合喉舒寧片服用,效果欠佳。并又在發病后二天出現酸困乏力、發熱、咳嗽較劇等,感寒顫。于2004年7月10日到當地衛生院診治,經檢查后注射(包括肌注、靜點)等藥(具體藥名不清)發熱、寒顫癥狀減輕、咳嗽未止且具有濃痰。雙在醫生給予止痰、化痰、利咽等處理仍未見效,于2004年7月13日前來我所診治,經查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II度、鼻咽部充血、淋巴結可觸及腫大(以下頜角淋巴結明顯)五官端正,聽診未發現肺部羅音等異常表現,體溫37.3℃,無頭痛,感頭暈、乏力,血壓98mmHg/60mmHg,其余無異常表現。診斷為急性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經給予配置的處方藥服用每天三次每次二粒,以上癥狀明顯減輕,三天后癥狀完全消失。
權利要求
1.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特征是其主要成份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葉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櫞酸噴托維林、必嗽平、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阿片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特征是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野菊花35%-45%、三叉苦35%-45%、小葉榕干浸膏10%-20%、甘草浸膏粉0.5%-1%、枸櫞酸噴托維林0.25%-1%、必嗽平0.1%-0.5%、馬來酸氯苯那敏0.1%-0.2%、對乙酰氨基酚0.1%-0.2%、阿片粉0.1%-0.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特征是所述主要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最佳是野菊花42%、三叉苦41%、小葉榕干浸膏15%、甘草浸膏粉0.8%、枸櫞酸噴托維林0.4%、必嗽平0.35%、馬來酸氯苯那敏0.15%、對乙酰氨基酚0.15%、阿片粉0.15%。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特征是所述必嗽平是鴨嘴花堿的人工合成衍生物。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特征是所述必嗽平是鴨嘴花堿的人工合成衍生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藥,其主要成分包括野菊花、三叉苦、小葉榕干浸膏,甘草浸膏粉、枸櫞酸噴托維林、必嗽平、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酰氨基酚、阿片粉。本發明采用中藥和化學藥進行了合理的科學組方,使中藥和化學藥的作用得以有機結合,其副作用小,起效快,能迅速止咳和在短時間內改善病人的癥狀,具有標本兼治和祛痰、鎮咳、平喘、解熱的雙重功效,且療效顯著,主要適應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引起咳嗽、咳(咯)痰,氣促、氣喘,發熱、咽癢、咽干等病癥。
文檔編號A61K31/4402GK1785296SQ20051010100
公開日2006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1日
發明者鄧報軍 申請人:鄧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