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方法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醫藥工業,特指一種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方法及其在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術:
木質素是一類以苯丙烷單體為骨架,具有網狀結構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由于植物的種類不同,生長環境地區的不同,以及所使用提取方法不同,得到的木質素的分子量和分子結構也不同,導致了木質素的用途不同。目前國內外對木質素的應用及研究主要在于1、造紙廢液中木質素直接濃縮可作為燃料利用。2、木質素產品主要用于泥漿減水劑,油田鉆井泥漿降凝劑,橡膠增強劑,飼料添加劑,膠粘劑和合成樹脂等方面的報道。
文獻調查及資料檢索表明,國外對木質素在醫藥方面的研究較為活躍,已見到有關用木質素進行抗愛滋病毒的研究,對癌癥、非癌癥、激素依賴疾病和心臟血管疾病進行預防方面的報道。但作為止血、活血、跌打損傷藥物的研究未見報道,如US Patent Application 20040048804。US Patent Application 20020061854敘述了通過給予羥基烏臺樹脂酚(hydroxymatairesinol)對人的癌癥、某些非癌癥,激素依賴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方法,同時涉及一個增加人血清中的腸內脂(enterolactone)或另一種羥基烏臺樹脂酚(hydroxymatairesinol)的代謝物(metabolite)水平的方法。其中該發明中用的代謝物羥基烏臺樹脂酚(hydroxymatairesinol)可以是松羥基烏臺樹脂酚果類木材/結球果的木材的主要的木質素,其從大塊的碎片(含樹枝,虬枝和樹節)的壓縮木材中分離得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方法及其在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方面的用途,其可起到消炎止痛,活血化瘀。
本發明的制備過程為1.以楊木、樺木等闊葉樹為原料制備木質素類活性物質,在堿性環境中用水蒸汽進行萃取,由于木質素與半纖維素都是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半纖維素-即酸性多糖,在提取木質素過程中植物多糖伴隨流出,隨著植物多糖的減少PH也隨之上升,流出液由PH5逐漸升高到PH14,一批料在12小時內連續萃取止PH14結束,根據不同時間內PH的變化相應切取不同餾份。
2.將上述制備的各餾份溶液在多糖酶存在下,常溫下放置2-18個月進行自然降解木質素單元,降解液由PH14由降解止PH6之間。將降解液經過透析法,逆浸透法,超濾法等方法對降解液進行初步分離,內外透析液的分子量分別為<300,<4000,除去<300的低分子量成份,剩余<4000分子量的部分物質為性能穩定,基本沒有毒性的活血化瘀物質。
3.取上述制備得到的分子量<4000,PH值中性到微酸性之間的降解液加入反應器中在攪拌下滴加硝酸進行提取,分離出不溶于水的固體,即木質素類-聚糖復合體活性物質,溶解于鉀鹽、鈉鹽、銨鹽等無機鹽中,溶解度為1-8%。
4.將上述得到木質素類-聚糖復合體活性物質,與上述無機鹽配制成0.01--0.05%,在100℃下沸騰反應2-4小時殺菌消毒或用孔徑為0.22μm的除菌膜進行除菌,得到可用于進行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的藥液。
5.取上述步驟3得到的分子量<4000的部分活性物質,進一步用蒲聚糖凝膠G15進行分離,取分子量為300-1500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用于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方面疾病。
由于木質素原料來源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木質素的化學結構也不同,而本發明得到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中含有厚樸酚、丁香甙、阿魏酸、水楊甙等結構,這些結構分別具有抗菌、抗潰瘍、止血活血、消炎止痛等功能,又因木質素是以苯丙烷單體為骨架,具有網狀結構無定形高聚物,木質素的這種結構客觀上也形成了一個物理屏障,有效地阻止細菌的侵入,加快傷口的愈合。在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時,立即使用本發明進行揉擦,3-20分鐘之內止血、止痛。皮膚破損時只要涂在創面上,即可起收斂、消炎作用。并同時對已瘀積在血管外部的血液進行擴散,使之被皮膚吸收,本發明藥品可實現治標治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
1、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取楊木為原料制備木質素類活性物質,在堿性環境中用水蒸汽進行萃取,一批料在12小時內連續萃取止PH14結束,根據不同時間內PH的變化相應切取不同餾份。將上述制備的各餾份溶液在多糖酶存在下,常溫下放置2-18個月進行自然降解木質素單元,降解液由PH14由降解止PH6之間。將降解液經過透析法,逆浸透法,超濾法等方法對降解液進行初步分離,提取內外透析液中分子量<4000的部分物質加入反應器中在攪拌下滴加硝酸進行提取,分離出不溶于水的固體,即木質素類-聚糖復合體活性物質,溶解于鉀鹽、鈉鹽、銨鹽等無機鹽中,溶解度為1-8%,配制成0.01%的藥液在100℃下沸騰反應2-4小時殺菌消毒或用孔徑為0.22μm的除菌膜進行除菌,得到用于進行治療的藥液,進行動物試驗。
2.動物試驗1)動物皮膚急性毒性試驗取白色豚鼠50只,隨機分5組,每組10只,脫毛劑在豚鼠脊柱兩側脫毛40cm2,24小時后用于實驗,破損皮膚組以針頭劃破皮膚(以滲血為度)。完整皮膚及破損皮膚,高劑量組涂藥水2ml/只,低劑量組1ml/只,空白對照組涂水2ml/只水(分多次涂完為止),涂藥水組24小時后,用溫水洗去藥水,觀察去藥后1、24、48、72小時及7日內皮膚有無異常變化以及皮毛、呼吸、四膚等狀況。
實驗結果洗去藥水1小時至7日內觀察各組豚鼠皮膚均無出現紅斑,水腫等現象,與此同時,動物飲食正常,皮毛光澤,呼吸、活動自如,未見流淚流涕等異常變化。表明該藥對皮膚無急性毒性反應。
2)動物的皮膚的刺激試驗取36只豚鼠,隨機分6組,每組6只用脫毛劑在豚鼠脊柱兩側脫毛20Cm2,24小時后用于實驗,破損皮膚以針頭劃破皮膚(以滲血為度)。高劑量2ml/只,低劑量1ml/只,對照組2ml/只水。
表一 藥液對動物的皮膚的刺激試驗
經皮膚刺激反應評分標準判定,平均分值為0.16,可判定基本無刺激性。
3)動物的皮膚過敏試驗取30只豚鼠,隨機分3組,每組雌雄各5只第一組為受試藥組,第二組為陽性藥對照組,第三組為空白對照組。脊柱兩側脫毛40Cm2,24小時后用于實驗,首先致敏接觸。受試藥物組以0.2ml/只涂于左側脫毛區,持續6小時,于第7天和第14天,同樣方法涂藥物。空白對照組和陽性藥對照組以上述同樣方法致敏。(陽性藥對照組以1%2。4二硝基氯代苯致敏)各組均于末次致敏后14天,涂藥6小時后去掉藥物,立刻及12、24、48、72小時觀察皮膚過敏情況。
表二 藥液對動物的皮膚過敏試驗
在激發24、48、72小時皮膚未見1例出現紅斑,故可判定FA1基本無過敏反應。
4)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癥的影響取雄性昆明種小鼠50只,體重22±2g,隨機分5組,每組10只,分別灌胃給予,給藥劑量取小\中大(分別0.2、0.4、0.5ml/10g/次),阿斯匹林0.1g/Kg/次及0.5ml/10g生理鹽水,每天給藥2次,連續3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用二甲苯0.02ml/只均勻涂抹于小鼠左耳前后兩面,右耳作為對照,1小時后將小鼠脫頸椎處死,用9mm直經的打孔器在兩耳同一部位打下班耳片并稱重,以二耳片重量之差為耳廓腫脹度,結果見表表三 藥液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癥的影響(X±SD,n=10)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藥液的中、大劑量組均可顯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癥,抑制率最大可為21.7%,說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5)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取雄性昆明種小鼠50只,體重22±2g,隨機分5組,每組10只,分別灌胃給予,給藥劑量取小\中大(分別0.2、0.4、0.5ml/10g/次),阿斯匹林0.1g/Kg/次及0.5ml/10g生理鹽水,每天給藥2次,連續3天,末次給藥后1小時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ml/10g,觀察15分鐘內各組動物由醋酸誘發的扭體次數,結果見表。
表四 藥液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X±SD,n=10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藥液各劑量對醋酸所致的小鼠扭體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22.9%、28.4%、31.4%、說明其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
6)對急性血瘀大鼠血流流變學的影響取SD大鼠48只,體重300-350g雌雄各半,按體重隨機分6組,每組8只,分別灌胃給于藥用藥量為(0.4、0.8、1.0ml/100g)及1ml/Kg丹參注射液,空白對照組及模型對照組給于1ml/100g的生理鹽水。各組每天給藥一次,共給藥7天。于第6天給藥后1小時,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5組動物均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2ml,2小時后再注射同樣量的腎上腺素1次,再次注射后2小時將大鼠放入冰水中浸泡5分鐘,禁食不禁水,制備急性血瘀模型。第7天給藥后1小時,戊巴比妥鈉40mg/Kg腹腔射麻醉,頸動脈插管放血,EDTA抗凝,檢測全血低切變率(10mPa.s)、中切變率(50mPa.s)、高切變率粘度(120mPa.s)、血沉及紅細胞壓積和聚集指數。試驗結果見表表五 對急性血瘀大鼠血流流變學的影響X±SD,n=8
與空白組比較,*p<0.05,**p<0.01該藥液對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變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降低全血低切、中切、高切變率粘度,減少血沉,減小紅細胞聚集指數,說明該藥液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3.臨床實驗將上述用于動物實驗的藥液,進一步用蒲聚糖凝膠G15進行分離,取分子量為300-1500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用于臨床實驗。
使用該藥物對治療40例軟組織挫傷患者進行療效觀察的實施例如下(1)在治療的40人,男30例,女10例,年齡最小6歲,最大70歲,急性期接受治療的35例非急性期5例。
(2)臨床表現受損軟組織腫脹,瘀血,局部疼痛,有各別皮膚表面破損,合并感染,發生于關節,腕關節周圍、指關節周圍、足關節周圍之挫傷,活動受限。用本藥揉搽2-10分鐘,血腫明顯消退。
(3)35例急性挫傷患者,單用該藥液于局部揉搽2-10分鐘,每日2-5次,沒有用其他任何藥物,5例曾用其他藥物治療后,因皮膚破損感染不愈者改用該藥液,一日4次于瘡面涂抹,每次反復涂抹2-3分鐘。受傷創面因感染久治不愈,可用此藥液涂抹,其炎癥逐漸消退,創面滲出減少,并能迅速長出肉芽組織以修復創面,修復后的創面平整,治愈后傷口基本不留疤。治療結果見表40 例軟組織挫傷治療觀察表
權利要求
1.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闊葉樹楊木、樺木為原料制備木質素類活性物質,在堿性環境中用水蒸汽進行萃取,由于木質素與半纖維素都是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半纖維素-即酸性多糖,在提取木質素過程中植物多糖伴隨流出,隨著植物多糖的減少PH也隨之上升,流出液由PH5逐漸升高到PH14,一批料在12小時內連續萃取止PH14結束,根據不同時間內PH的變化相應切取不同餾份;(2)將上述制備的各餾份溶液在多糖酶存在下,常溫下放置2-18個月進行自然降解木質素單元,降解液由PH14由降解止PH6之間;將降解液經過透析法,逆浸透法,超濾法等方法對降解液進行初步分離,內外透析液的分子量分別為<300,<4000,除去<300的低分子量成份,剩余<4000分子量的部分物質;(3)取上述制備得到的分子量<4000,PH值中性到微酸性之間的降解液加入反應器中在攪拌下滴加硝酸進行提取,分離出不溶于水的固體,即木質素類-聚糖復合體活性物質,溶解于鉀鹽、鈉鹽、銨鹽等無機鹽中,溶解度為1-8%;(4)將上述得到木質素類-聚糖復合體活性物質,與上述無機鹽配制成0.01-0.05%,在100℃下沸騰反應2-4小時殺菌消毒或用孔徑為0.22μm的除菌膜進行除菌,得到可用于進行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的藥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上述步驟3得到的分子量<4000的部分活性物質,進一步用蒲聚糖凝膠G15進行分離,得分子量為300-1500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
3.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取上述制備得到的分子量為300-1500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方面疾病。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醫療醫藥工業,特指一種從闊葉樹中制備木質素類藥用活性物質的方法及其在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方面的用途。其以楊木、樺木等闊葉樹為原料制備木質素類活性物質,在堿性環境中用水蒸汽進行萃取,將上述制備的各餾份溶液在多糖酶存在下,常溫下放置2-18個月進行自然降解木質素單元,降解液由PH14由降解止PH6之間。將降解液經過透析法,逆浸透法,超濾法等方法對降解液進行初步分離,內外透析液的分子量分別為<300和<4000,除去<300的低分子量成分,得到的分子量<4000的部分活性物質,進行除菌,得到可用于進行治療急性軟組織扭傷及皮膚破損的藥液。皮膚破損時只要涂在創面上,即可起收斂、消炎作用。
文檔編號A61P17/00GK1739665SQ20051009426
公開日2006年3月1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7日
發明者張靜 申請人:江蘇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