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療領域,為了使藥液能以基本恒定的流量進行輸注,多采用壓力輸注。現有的此類注射器中有采用由微處理機控制的電動機械推動的壓力輸注泵,然而,該壓力輸注泵不僅結構復雜,價格昂貴,重量和體積都較大,而且在使用時還需要配備電源,故難以普遍推廣;還有一種如專利號為01252485.9名稱為“加壓式輸液盒”的專利產品,該產品雖然造價低,并可以實現加壓輸注,但由于為手動加壓,這就難以保證在輸注類似胰島素或是止痛劑等藥品時能以恒定且持續的流量進行微量輸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該裝置不僅可實現自動持續的微量液體輸注,而且具有大劑量輸注功能,以方便用戶使用。
本發明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前部具有儲液腔及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內周壁設有內螺紋與一螺桿體相連接,所述的螺桿體前端部設有吸水膨脹體及其用以壓縮儲液腔空間的推塊,螺桿體內設有容液室,所述的容液室至吸水膨脹體之間設有以利液體輸往膨脹體的導液件。
為了防止吸水膨脹體內的水向外泄漏,上述的螺桿體前端部設有防水膠圈。為了有利于導液件吸水,所述的容液室內設有可與導液件接觸以利其吸水的絮狀物。
本發明的主要優點在于一是利用導液件滲出的微量液體,使吸水膨脹體膨脹以作為該裝置的輸注動力,故能使儲液腔內的液體能以基本恒定的速率連續的流出,從而實現自動持續的微量液體輸注之目的,二是自動持續的微量液體輸注,不僅有利于人體對藥液緩慢持續的吸收,而且能有效避免如胰島素和止痛劑等藥液的不良注射導致人體不適及反應的事故發生。三是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使用操作過程簡單,易學,易掌握;四是安全可靠,可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由于吸水膨脹體膨脹壓力的存在,輸液完畢后,不回血,更不會輸進空氣。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構造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構造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四構造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四的俯視圖。
圖1中1—導液桿旋把;2—導液桿后部螺紋;3—容液室;4—導液桿;5—螺桿體前端板;6—推塊;7—儲液腔;8—輸出通口;9—輸出泵殼體;10—吸水膨脹體;11—進液孔道;12—螺桿體后端板;13—膠片圖2中14—導液桿旋把;15—導液桿后部螺紋;16—容液室;17—導液桿;18—螺桿體前端板;19—連接套筒內螺紋;20—推塊;21—儲液腔;22—輸出通口;23—輸出泵殼體外螺紋;24—連接套筒;25—吸水膨脹體;26—進液孔道;27—螺桿體后端板。
圖3中28—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29—輸出通口;30—輸液管;31—輸液口;32—針頭;33—輸液口;34—輸出泵殼體;35—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36—螺桿體。
圖4和圖5中37—輸出泵殼體;38—儲液腔;39—輸出泵殼體內螺紋;40—具有齒圈的旋轉刻度盤;41—導液桿外螺紋;42—定位彈片;43—導液桿;44—吸水膨脹體;45—推塊;46—開關裝置;47—輸出通口;48—藥液預充袋;49—螺桿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一包括前部具有儲液腔及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內周壁設有內螺紋與一螺桿體相連接,所述的螺桿體前端部設有吸水膨脹體及其用以壓縮儲液腔空間的推塊,螺桿體內設有容液室,所述的容液室至吸水膨脹體之間設有以利液體輸往膨脹體的導液件。
上述的輸出泵殼體為針筒狀體;所述的容液室貫穿有導液桿;所述導液桿的后部設有螺紋,與螺桿體后端板上的螺紋孔相連接,導液桿后端延伸部設有旋把;導液桿的前端通過螺桿體前端板上的進液孔道伸入吸水膨脹體,位于吸水膨脹體前側的推塊為柱塞(如膠塞)。
工作時,螺桿體容液室內的液體經導液桿緩慢輸往吸水膨脹體,柱塞在吸水膨脹體膨漲力的作用下緩慢前行推動儲液腔內的液體緩慢經輸出通口輸出,從而實現自動持續的微量液體輸注。
當用戶需要進行大劑量輸注時,可旋轉螺桿,使螺桿經吸水膨脹體推動推塊壓縮儲液腔,液體輸注加快。
當用戶需要微量調節輸液進度時,可經旋把調節導液桿與吸水膨脹體的接觸長度.如正向旋轉,導液桿前行,吸水膨脹體加速膨脹,液體輸注加快;如反向旋轉,導液桿后縮,吸水膨脹體吸水量小,緩慢膨脹,則液體輸注流速降低。
本發明實施例二的構造特點是,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的外周壁經螺紋聯接著其后部內周壁具有內螺紋的連接套筒,所述的螺桿與該內螺紋相連接,可旋入輸出泵殼體內。這種設計的目的在于使輸出泵殼體與連接套筒及螺桿相分離,選用較好材料制造連接套筒及螺桿,不僅有利于提高該裝置的工作可靠性,而且有利于該組件的多次反復使用,從而減少用戶的開支.
本發明實施例三的構造特點是,所述的輸出泵殼體的輸出通口通過輸液管與一具有雙輸液口的針頭的其中一個輸液口相連接,所述針頭的另一個輸液口經輸液管與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相連接,所述的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由具有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和與輸出泵殼體后部內螺紋相聯接的螺桿體構成。該實施例適用于同時需要輸注兩種藥液的情況,特別是其中一種藥液為短時效輸注的情況。
本發明實施例四構造參見圖4,及圖5.其構造特點是(1)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前側的儲液腔設有藥液預充袋,藥液預充袋的輸液管通過輸出泵殼體的輸出通口伸出;所述的輸出通口上設有可啟閉輸液管流通截面的開關裝置(如調節螺釘裝置);所述的吸水膨脹體位于螺桿體前端的凹腔內;所述的凹腔后側部設有與容液室相通的進液孔道;所述的進液孔道內穿設有導液件。(2)所述的導液件為吸水纖維線,吸水纖維線一端集束成細長桿伸入容液室,在容液室緊貼于進水孔的側面設有一層吸水墊,吸水纖維線的另一端與吸水膨脹體接觸。(3)所述的螺桿體后部設有外圍具有齒圈的旋轉刻度盤,所述輸出泵殼體外周部上對應設有與齒圈配合工作的定位彈片。
本發明實施例四是這樣工作的吸水膨脹體經吸水纖維從容液室持續吸水后持續膨脹;(9)吸水膨脹體推動推塊向儲液腔施力;推塊擠壓藥液預充袋使藥液預充袋內的藥液沿輸液管持續以恒定的流率向外輸液。當藥液預充袋被完全壓扁,藥液停止向外輸出。
當用戶旋轉螺桿,使螺桿直接帶動推塊壓縮藥液預充袋,液體輸注加快.;通過旋轉刻度盤的指示,可顯示螺桿的轉動角度及其對應排出的藥液量。
本發明構思新穎,設計合理,調控方便使用效果好,其市場前景可觀。
權利要求
1.一種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包括前部具有儲液腔及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內周壁設有內螺紋與一螺桿體相連接,所述的螺桿體前端部設有吸水膨脹體及其用以壓縮儲液腔空間的推塊,螺桿體內設有容液室,所述的容液室至吸水膨脹體之間設有以利液體輸往膨脹體的導液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體前端部設有防水膠圈,所述的容液室內設有可與導液件接觸以利其吸水的絮狀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為針筒狀體;所述的容液室貫穿有導液桿;所述導液桿的后部設有螺紋,與螺桿體后端板上的螺紋孔相連接,導液桿后端延伸部設有旋把;導液桿的前端通過螺桿體前端板上的進液孔道伸入吸水膨脹體,位于吸水膨脹體前側的推塊為柱塞。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的外周壁經螺紋聯接著其后部內周壁具有內螺紋的連接套筒,所述的螺桿與該內螺紋相連接,可旋入輸出泵殼體內。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的外周壁經螺紋聯接著其后部內周壁具有內螺紋的連接套筒,所述的螺桿與該內螺紋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的輸出通口通過輸液管與一具有雙輸液口的針頭的其中一個輸液口相連接,所述針頭的另一個輸液口經輸液管與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相連接,所述的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由具有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和與輸出泵殼體后部內螺紋相聯接的螺桿體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的輸出通口通過輸液管與一具有雙輸液口的針頭的其中一個輸液口相連接,所述針頭的另一個輸液口經輸液管與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相連接,所述的短時效液體輸注裝置由具有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和與輸出泵殼體后部內螺紋相聯接的螺桿體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前側的儲液腔設有藥液預充袋,藥液預充袋的輸液管通過輸出泵殼體的輸出通口伸出;所述的輸出通口上設有可啟閉輸液管流通截面的開關裝置;所述的吸水膨脹體位于螺桿體前端的凹腔內;所述的凹腔后側部設有與容液室相通的進液孔道;所述的進液孔道內穿設有導液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液室貫穿有導液桿;所述導液桿的后部設有螺紋,與螺桿體后端板上的螺紋孔相連接,;導液桿的前端通過螺桿體前端板上的進液孔道伸入吸水膨脹體。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體后部設有外圍具有齒圈的旋轉刻度盤,所述輸出泵殼體外周部上對應設有與齒圈配合工作的定位彈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量液體持續輸注裝置,包括前部具有儲液腔及輸出通口的輸出泵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泵殼體后部內周壁設有內螺紋與一螺桿體相連接,所述的螺桿體前端部設有吸水膨脹體及其用以壓縮儲液腔空間的推塊,螺桿體內設有容液室,所述的容液室至吸水膨脹體之間設有以利液體輸往膨脹體的導液件。該裝置不僅可實現自動持續的微量液體輸注,而且具有大劑量輸注功能。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和調控方便使用效果好的顯著優點。特別適合類似胰島素或是止痛劑等藥液的輸注使用。
文檔編號A61M5/00GK1951509SQ200510044958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22日
發明者湯志斌, 湯寧 申請人:湯寧, 湯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