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藥物,尤其是指采用中藥提取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還涉及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痤瘡是常見多發病,它是一種與性腺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痤瘡主要發生于青春期男女面部的前額、臉頰或下頜、口周,亦可見于胸背和上臂。臨床上以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疤或結節、囊腫為特征,易反復發作。近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學習節奏的加快以及空氣環境的污染,患痤瘡的病人日愈增多,其發病年齡已向少年化和中年化發展。也就是說,目前痤瘡的發病年齡不僅僅局限于青春期,許多過早發育的少年兒童和青春期過后的中年男女患痤瘡的也越來越多。據有關文獻報道,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20%~24%。本病在青春發育期人群中的發病率更高,約占30%~50%。國外文獻報道甚至高達90%。一般男性的比例略高于女性,但在門診病人中是以女性病人為多,這與女性比較注重面部美容有關。痤瘡初起多為細小的黑頭或白頭粉刺,可擠出豆渣樣的皮脂。亦有初起為皮色或紅色小丘疹。繼而發展為小膿皰或小結節。嚴重者可形成膿腫、囊腫或蜂窩織炎并伴有疼痛。部分皮脂溢出過多的病人伴有紅斑、油膩、瘙癢等脂溢性皮炎的表現。反復發作者,繼發凹凸不平的疤痕和色素沉著。女病人常伴有月經不調和月經前后皮疹增多加重。由于痤瘡主要發生于顏面部,有損容貌,所以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痤瘡的防治已日益受到重視。
目前西醫治療痤瘡尚缺乏理想的藥物,所以中藥治療痤瘡的藥物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目前主要的治療藥物為珍珠暗瘡片、清熱暗瘡片,丹參酮膠囊、金花消痤丸等品種,供臨床選擇的中成藥品種較少。痤瘡是一種常見多發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病,需經常的服藥治療,該類藥品的市場需求量大,故本申請的發明人對治療此癥的中成藥品種進行調研,根據痤瘡的病因,中醫認為肺風粉刺主要是由于先天素體腎陰不足,相火天癸過肝,加之后天飲食生活失調,肺胃火熱上蒸頭面,血熱郁滯而成。中醫治療總的法則是滋陰瀉火,清肺解毒,涼血活血,調理沖任。在治療方法上應內治和外治相結合,內外合治,標本兼顧,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金花消痤丸的原劑型丸劑來源于部頒標準第十冊111頁收載的金花消痤丸,標準號為WS3-B-2169-96,其處方及制備方法為處方梔子(炒)160g、金銀花160g、黃芩(炒)160g、大黃(酒炙)160g、黃連40g、桔梗160g、薄荷160g、黃柏40g甘草80g;制法以上九味,梔子、大黃、黃連粉碎成粗粉,混勻;其余黃芩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梔子等三味的粗粉,拌勻,干燥,再粉碎成細粉,過篩,用70%乙醇泛丸,包衣,干燥,即得。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痤瘡(粉刺),口舌生瘡,胃火牙痛,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黃赤等癥。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4g,一日3次。金花消痤丸組方合理、療效確切,使用安全。中醫認為,痤瘡乃因熱毒熾盛充斥三焦,肺胃宣降失常所致。方中黃芩苦寒,銀花甘寒,均入肺、胃、大腸經,善于清熱瀉火,解毒消腫;黃連大苦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瀉火解毒力尤峻。且火主于心,瀉火必先瀉心,心火寧則諸經之火自降。三藥相須為用,清瀉上、中二焦之火毒,共為君藥。黃柏苦寒,清瀉下焦之火;桅子苦寒,入心、肺、胃、三焦經,善于通瀉三焦之熱毒,且有清熱利濕涼血之功;大黃苦寒,入心、肝、脾、胃、大腸經,瀉火解毒,活血通便,導熱下行,折其上逆之勢;桅、黃相使為用,使熱毒化二便而去,共為臣藥。桔梗宣肺利咽,載藥上行;薄荷疏風利咽,辟穢透表,共為佐藥。生甘草清熱解毒,和中調藥,配桔梗利咽解毒為使。諸藥相配,清上瀉下,熱毒得解,諸癥可去。但原劑型為水蜜丸,部分藥材以藥粉投料,藥材未經提取且丸劑崩解時間長,使其生物利用率低,且服用劑量大(每次服用4g),造成服用、攜帶、儲運等不方便。本發明的發明人經過對該方的認真研究,開發出新的劑型,以使其質量更穩定、可控,并使服用量減少,攜帶、使用、儲運更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效高、服用量小、攜帶使用方便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該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前一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是由16份炒梔子、16份金銀花、16份炒黃芩、16份酒炙大黃、16份桔梗、8份甘草、4份黃連、4份黃柏的水提取物,和16份薄荷的揮發油包合物及水提取物加適量常用輔料制成,上述各原料藥的份量為重量份。
上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揮發油包合物為薄荷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
上述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中所述的藥物可以采用口服液、顆粒沖劑、片劑、膠囊劑,但由于口服液制劑的穩定性較差,制備工藝較不穩定;同時方中含苦味藥材較多,制成顆粒劑沖服口感較差,多數患者難以接受,而片劑、膠囊劑則可克服上述劑型的缺點,制備工藝穩定,因此以片劑或膠囊為佳。
本發明的后一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按比例稱取炒梔子、金銀花、炒黃芩、酒炙大黃、桔梗、甘草、黃連、黃柏、薄荷,備用;b)將薄荷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收集揮發油1,蒸餾后的水液過濾得濾液2;c)將梔子、金銀花、黃芩、大黃、桔梗、甘草加水煎煮兩次,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得濾液3,將濾液2與濾液3合并,減壓濃縮,離心,噴霧干燥得干浸膏4;d)將黃連、黃柏加水煎煮兩次,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濾液減壓濃縮,離心,噴霧干燥得干浸膏5;e)將薄荷揮發油1用β-環糊精包合后,10℃下靜置24小時,過濾,干燥得揮發油包合物6;f)將上述的干浸膏4、干浸膏5混合,加適量輔料,制成顆粒,干燥,加揮發油包合物6和輔料適量,混勻,壓制成片或填裝成膠囊。
本發明通過改變原方的工藝方法,開發出新的劑型,藥材經合理的工藝提取后,因有效成分得以提取,揮發油經提取包合后可以更穩定地存在于制劑中,從而使藥品的質量更為優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能更好地發揮藥效。通過對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進行的藥效研究、急性毒性及長期毒性試驗,結果表明,本品療效確切,副作用少,與原丸劑相比,藥效更強,服用量小、使用效果更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膠囊劑制備a)按比例稱取炒梔子160g、金銀花160g、炒黃芩160g、酒炙大黃160g、桔梗160g、甘草80g、黃連40g、黃柏40g、薄荷160g,備用;b)將薄荷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收集揮發油1,蒸餾后的水液過濾得濾液2;c)將梔子、金銀花、黃芩、大黃、桔梗、甘草加水煎煮兩次,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得濾液3,將濾液2與濾液3合并,減壓濃縮,離心,噴霧干燥得干浸膏4;d)將黃連、黃柏加水煎煮兩次,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濾液減壓濃縮,離心,噴霧干燥得干浸膏5;e)將薄荷揮發油1用β-環糊精包合后,10℃下靜置24小時,過濾,干燥得揮發油包合物6;f)將上述的干浸膏4、干浸膏5混合,加適量輔料,制成顆粒,干燥,加揮發油包合物6和輔料適量,混勻,填裝成500粒膠囊。
實施例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片劑制備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處為步驟f)改為將干浸膏4、干浸膏5混合,加適量輔料,制成顆粒,干燥,加揮發油包合物6和輔料適量,混勻,壓制成500粒片劑。
上述膠囊或片劑的常用服法及用量口服,一次2粒(片),一日3次。
實驗例1 藥理藥效實驗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實驗結果如下1.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臨床常見的7種革蘭氏陽性、陰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殺菌作用。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痤瘡丙酸桿菌比較敏感。
2.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甲苯致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作用不明顯。
3.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角叉菜膠致大鼠足跖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
4.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有明顯抑制作用。
5.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大鼠棉球肉芽腫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
6.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醋酸致小鼠疼痛扭體反應有明顯抑制作用。
7.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家兔發熱體溫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8.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小腸蠕動的推進有明顯的推進作用。
9.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性激素誘發的皮膚炎癥的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在體外具抑菌作用,可拮抗多種致炎劑引起的急性炎癥早期的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滲出、腫脹和抑制炎癥后期的肉芽組織增生、抑制化學致痛劑引起的扭體反應、抑制發熱家兔的體溫、促進小腸蠕動和抑制性激素誘發的皮膚炎癥反應,且其藥效比丸劑更強。
實驗例2 急性毒性實驗在一天之內小鼠灌胃給藥兩次,累計給藥量為25.8g干浸膏/kg,相當于含129g生藥/kg,藥后連續觀察一周,未發現小鼠死亡和明顯的毒副反應,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最大耐受量為25.8g干浸膏/kg,相當于人臨床擬用劑量(0.09g干浸膏/kg/d)的286.7倍,屬基本無毒。
實驗例3 長期毒性試驗大鼠連續灌胃給予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片劑(1.08、2.15和4.30g干浸膏/kg)3個月,實驗結果表明,對大白鼠生長發育(體重)及一般行為無明顯影響;對血液學指標如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無顯著影響;對血液生化檢查的血糖、肝功能及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組織病理學檢查表明,對心、肺、肝、脾、腎、胃、十二指腸及腎上腺無明顯損害作用。上述結果表明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在一定時間內應用安全可靠,不會產生明顯的毒性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是由16份炒梔子、16份金銀花、16份炒黃芩、16份酒炙大黃、16份桔梗、8份甘草、4份黃連、4份黃柏的水提取物,和16份薄荷的揮發油包合物及水提取物加適量常用輔料制成,上述各原料藥的份量為重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揮發油包合物為薄荷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藥物為片劑或膠囊。
4.權利要求3所述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包括下述步驟a)按比例稱取炒梔子、金銀花、炒黃芩、酒炙大黃、桔梗、甘草、黃連、黃柏、薄荷,備用;b)將薄荷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收集揮發油1,蒸餾后的水液過濾得濾液2;c)將梔子、金銀花、黃芩、大黃、桔梗、甘草加水煎煮兩次,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得濾液3,將濾液2與濾液3合并,減壓濃縮,離心,噴霧干燥得干浸膏4;d)將黃連、黃柏加水煎煮兩次,合并兩次煎煮液,過濾,濾液減壓濃縮,離心,噴霧干燥得干浸膏5;e)將薄荷揮發油1用β-環糊精包合后,10℃下靜置24小時,過濾,干燥得揮發油包合物6;f)將上述的干浸膏4、干浸膏5混合,加適量輔料,制成顆粒,干燥,加揮發油包合物6和輔料適量,混勻,壓制成片或填裝成膠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由16份梔子、16份金銀花、16份黃芩、16份大黃、16份桔梗、8份甘草、4份黃連、4份黃柏的水提物,和16份薄荷的揮發油包合物及水提物加輔料制成。方法是a)稱重;b)薄荷用水蒸餾法提取揮發油1,水液過濾得濾液2;c)梔子、金銀花、黃芩、大黃、桔梗、甘草水煎兩次得濾液3,濾液2與濾液3合并,濃縮干燥得干浸膏4;d)黃連、黃柏水煎兩次,濾液濃縮干燥得干浸膏5;e)薄荷揮發油1用β-環糊精包合干燥得包合物6;f)干浸膏4、5混合,加輔料制成顆粒后干燥,加包合物6和輔料,壓制成片或填裝成膠囊。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藥效高、服用量小、攜帶使用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P17/00GK1682880SQ20051003326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2月23日
發明者吳智南, 黃能章, 招翠微 申請人:廣州固志醫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