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制劑中的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作為一種藥物劑型,根據我國藥品管理的相關法規,改變劑型或工藝作為新藥研究管理。2002年公開了納米克咳制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公開號CN1362205),2003年公開了克咳片的制備方法(公開號CN1456214),2004公開了克咳丸及制備方法(公開號CN1548087),2004年公開了克咳制劑及其制備工藝(公開號CN1557431),包括微丸、微囊、片劑、軟膠囊等;2005年公開了克咳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公開號CN1631429)包括膏滋、口服液、糖漿劑或口崩片制劑;未見有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的專利和文獻。
本品現有劑型為膠囊,已列入部頒中藥成方制劑(第十七冊),其工藝技術特點是取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留細粉110g,剩余粗粉用酸性水溶液煎煮濾過,濾液調pH值,藥液備用;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濾過,濾液與上述溶液合并,濃縮至稠膏狀,加入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細粉,裝入膠囊,即得。
現有的克咳膠囊存在崩解時限長、起效慢、不易吞服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弊端,提高產品的質量、療效、生物利用度,更好地滿足醫療的需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它是主要成份為麻黃、罌粟殼、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的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
其制備方法是(1)藥物主要成份及其重量配比如下麻黃200~280份,罌粟殼200~280份,甘草200~280份,苦杏仁200~280份,萊菔子50~100份,桔梗50~100份,石膏50~100份;藥物主要成份優選重量配比是麻黃220~260份,罌粟殼220~260份,甘草220~260份,苦杏仁220~260份,萊菔子60~90份,桔梗60~90份,石膏60~90份;藥物主要成份最佳重量配比是麻黃240份,罌粟殼240份,甘草240份,苦杏仁240份,萊菔子75份,桔梗75份,石膏75份。
(2)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細粉,用酸性水溶液(用5~15%鹽酸溶液調pH值4~6左右)煎煮1~3次,每次1~3小時,濾過,濾液用5~15%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7,藥液備用;(3)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加水煎煮1~3次,每次0.5~3小時,濾過,濾液與(2)所得藥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藥物細粉,備用;(4)將硬脂酸或單硬脂酸甘油酯或蟲蠟或蜂蠟或聚乙二醇(PEG4000或PEG6000)或硬脂酸鈉或甘油明膠或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S-40)或Poloxamer188或其它適宜的輔料的一種或多種,按任意比例混用,加熱至全部熔融后加入(3)所得藥物細粉,攪拌均勻后迅速轉移至儲液瓶中,密閉并保溫在70~100℃,在保溫條件下由滴丸機滴入液體冷卻劑(液體石蠟或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水或乙醇)中,冷凝固化成丸,將成型的滴丸瀝盡并除去冷卻劑,干燥,包衣或不包衣,即得滴丸。
(5)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包衣或不包衣,即得顆粒;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甜菊糖、蛋白糖、木糖醇、高果糖、甜蜜素、β-環糊精、糊精、乳糖、糖精鈉。
(6)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泡騰顆粒;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蔗糖粉、糖精鈉、聚維酮、枸椽酸、酒石酸、富馬酸、碳酸鈉、碳酸氫鈉、食用香精。
克咳顆粒或泡騰顆粒的制備方法還可以是(1)藥物主要成份及其重量配比如下麻黃200~280份,罌粟殼200~280份,甘草200~280份,苦杏仁200~280份,萊菔子50~100份,桔梗50~100份,石膏50~100份;藥物主要成份優選重量配比是麻黃220~260份,罌粟殼220~260份,甘草220~260份,苦杏仁220~260份,萊菔子60~90份,桔梗60~90份,石膏60~90份;藥物主要成份最佳重量配比是麻黃240份,罌粟殼240份,甘草240份,苦杏仁240份,萊菔子75份,桔梗75份,石膏75份;
(2)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取重量配比的10~30%細粉,備用;(3)取(2)剩余的麻黃和罌粟殼粉,用酸性水溶液(用5~15%鹽酸溶液調pH值至4~6左右)煎煮1~3次,每次1~3小時,濾過,濾液用5~15%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7,藥液備用;(4)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等五味加水煎煮1~3次,每次0.5~3小時,濾過,濾液與(3)所得藥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加入(2)所得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藥物細粉;(5)取(4)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包衣或不包衣,即得顆粒;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甜菊糖、蛋白糖、木糖醇、高果糖、甜蜜素、β-環糊精、糊精、乳糖、糖精鈉。
(6)取(4)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即得泡騰顆粒;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蔗糖粉、糖精鈉、聚維酮、枸椽酸、酒石酸、富馬酸、碳酸鈉、碳酸氫鈉、食用香精。
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它是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的質量控制方法鑒別,桔梗薄層色譜鑒別取本品1~5g,研細,加三氯甲烷10~50ml,鹽酸1ml,水浴加熱回流0.5~2h,放冷,濾過,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桔梗對照藥材0.2~2g,加水5~20ml、三氯甲烷10~30ml,鹽酸0.5~2ml,水浴加熱回流0.5~2h,放冷,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溶解,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2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0.5~5∶0.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2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在日光下檢視,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含量測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冰醋酸(60~70∶25~35∶0.5~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40~260nm;理論塔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溶解制成每1ml含0.05~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1~5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入流動相45ml,超聲處理10~40分鐘,放冷至室溫,加入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靜置,用0.45u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20u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進行測定。
具體實施方案本發明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可供參考,并不限制本發明的范圍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它是主要成份為麻黃、罌粟殼、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的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
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功能主治是止嗽,定喘,祛痰。用于咳嗽,喘急氣短。
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它是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的制備方法(1)藥物主要成份及重量用量如下麻黃240g,罌粟殼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2)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細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pH值5左右)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7,藥液備用;(3)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2)所得藥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藥物細粉,備用;(4)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滴丸是克咳滴丸,其制備方法是取聚乙二醇PEG6000 100g、硬脂酸80g、Poloxamer188 60g,待聚乙二醇PEG6000、硬脂酸、Poloxamer188加熱至全部熔融后加入上述(3)所得藥物細粉,攪拌均勻后迅速轉移至儲液瓶中,密閉并保溫在80℃,在保溫條件由滴入液體石蠟中,冷凝成丸,將成型的滴丸瀝盡并擦除液體石蠟,低溫干燥,即得。
(5)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顆粒是克咳顆粒,其制備方法是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B-環糊精120g,混勻,干燥,加入0.5g甜菊糖,制粒,干燥,即得。
(6)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泡騰顆粒是克咳泡騰顆粒,其制備方法是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碳酸氫鈉30g,枸櫞酸45g,混勻,再加入微晶纖維素60g,蔗糖120g,聚維酮1g,制粒,干燥,質檢,包裝,即得。
(7)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克咳顆粒或泡騰顆粒,其制備方法是①藥物主要成份及重量用量如下
麻黃240g,罌粟殼240g,甘草240g,苦杏仁240g,萊菔子75g,桔梗75g,石膏75g;②麻黃和罌粟殼粉碎,過篩,取110g的備用;③將②剩余的麻黃和罌粟殼粉,用酸性水溶液(用10%鹽酸溶液調pH值至5左右)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濾液用10%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7,藥液備用;④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等五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時,濾過,濾液與③所得藥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加入②所得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藥物細粉;⑤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顆粒是克咳顆粒,其制備方法是取④所得藥物細粉,加入B-環糊精180g,混勻,干燥,加入0.5g甜菊糖,制粒,干燥,即得。
⑥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泡騰顆粒是克咳泡騰顆粒,其制備方法是取④所得藥物細粉,加入碳酸氫鈉20g,枸櫞酸40g,混勻,再加入微晶纖維素60g,蔗糖100g,聚維酮2g,制粒,干燥,質檢,包裝,即得。
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它是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的質量控制方法鑒別,桔梗薄層色譜鑒別取本品3g,研細,加三氯甲烷30ml,鹽酸1ml,水浴加熱回流1h,放冷,濾過,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桔梗對照藥材0.5g,加水10ml、三氯甲烷20ml,鹽酸1ml,水浴加熱回流1h,放冷,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溶解,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3∶2∶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在日光下檢視,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冰醋酸(67∶33∶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50nm;理論塔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溶解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2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入流動相45ml,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至室溫,加入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靜置,用0.45u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進行測定。
本發明的優點是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有利于提高藥效,便于貯存和運輸。
權利要求
1.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主要成份為麻黃、罌粟殼、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的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
2.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它是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1)藥物主要成份及其重量配比如下麻黃200~280份,罌粟殼200~280份,甘草200~280份,苦杏仁200~280份,萊菔子50~100份,桔梗50~100份,石膏50~100份;(2)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細粉,用酸性水溶液(用5~15%鹽酸溶液調pH值4~6左右)煎煮1~3次,每次1~3小時,濾過,濾液用5~15%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7,藥液備用;(3)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加水煎煮1~3次,每次0.5~3小時,濾過,濾液與(2)所得藥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干燥,粉碎成藥物細粉,備用;(4)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制成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其滴丸的制備方法是將硬脂酸或單硬脂酸甘油酯或蟲蠟或蜂蠟或聚乙二醇(PEG4000或PEG6000)或硬脂酸鈉或甘油明膠或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S-40)或Poloxamer188或其它適宜的輔料的一種或多種,按任意比例混用,加熱至全部熔融后加入(3)所得藥物細粉,攪拌均勻后迅速轉移至儲液瓶中,密閉并保溫在70~100℃,在保溫條件下由滴丸機滴入液體冷卻劑(液體石蠟或甲基硅油或植物油或水或乙醇)中,冷凝固化成丸,將成型的滴丸瀝盡并除去冷卻劑,干燥,包衣或不包衣,即得;其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包衣或不包衣,即得;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甜菊糖、蛋白糖、木糖醇、高果糖、甜蜜素、β-環糊精、糊精、乳糖、糖精鈉;其泡騰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取(3)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即得;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蔗糖粉、糖精鈉、聚維酮、枸椽酸、酒石酸、富馬酸、碳酸鈉、碳酸氫鈉、食用香精。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克咳顆粒或泡騰顆粒制備方法也可以是(1)藥物成份及其重量配比如下麻黃200~280份,罌粟殼200~280份,甘草200~280份,苦杏仁200~280份,萊菔子50~100份,桔梗50~100份,石膏50~100份;(2)麻黃和罌粟殼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取重量配比的10~30%細粉,備用;(3)取(2)剩余的麻黃和罌粟殼粉,用酸性水溶液(用5~15%鹽酸溶液調pH值至4~6左右)煎煮1~3次,每次1~3小時,濾過,濾液用5~15%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7,藥液備用;(4)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等五味加水煎煮1~3次,每次0.5~3小時,濾過,濾液與(3)所得藥液合并,濃縮至稠膏,加入(2)所得麻黃和罌粟殼細粉,混勻,干燥,粉碎成藥物細粉;(5)取(4)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制成顆粒或泡騰顆粒;其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取(4)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包衣或不包衣,即得;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甜菊糖、蛋白糖、木糖醇、高果糖、甜蜜素、β-環糊精、糊精、乳糖、糖精鈉;其泡騰顆粒的制備方法是取(4)所得藥物細粉,加入適量輔料,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即得;輔料為下列物料中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或其他適宜的輔料,按任意比例混用微晶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蔗糖粉、糖精鈉、聚維酮、枸椽酸、酒石酸、富馬酸、碳酸鈉、碳酸氫鈉、食用香精。
4.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它是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鑒別,桔梗薄層色譜鑒別,取本品1~5g,研細,加三氯甲烷10~50ml,鹽酸1ml,水浴加熱回流0.5~2h,放冷,濾過,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桔梗對照藥材0.2~2g,加水5~20ml、三氯甲烷10~30ml,鹽酸0.5~2ml,水浴加熱回流0.5~2h,放冷,分取三氯甲烷層,蒸干,殘渣加甲醇1ml溶解,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2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5∶0.5~5∶0.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2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在日光下檢視,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藥材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含量測定,甘草中甘草酸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冰醋酸(60~70∶25~35∶0.5~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40~260nm;理論塔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于2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溶解制成每1ml含0.05~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1~5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入流動相45ml,超聲處理10~40分鐘,放冷至室溫,加入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靜置,用0.45um微孔濾膜濾過,取續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20ul,注入液相色譜儀中,進行測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的優選重量配比為麻黃220~260份,罌粟殼220~260份,甘草220~260份,苦杏仁220~260份,萊菔子60~90份,桔梗60~90份,石膏60~90份。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份的最佳重量配比為麻黃240份,罌粟殼240份,甘草240份,苦杏仁240份,萊菔子75份,桔梗75份,石膏75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止嗽、定喘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它是主要成分為麻黃、罌粟殼、甘草、苦杏仁、萊菔子、桔梗、石膏的克咳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是麻黃和罌粟殼全部粉碎用酸性水液煎煮,或將麻黃和罌粟殼部分粉碎成細粉部分用酸水煎煮,其余甘草等五味加水煎煮,取上述所得藥物配合使用,加入適量輔料,制成滴丸或顆粒或泡騰顆粒。其質量控制方法是鑒別和含量測定方法。本發明的優點是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有利于提高藥效,便于貯存和運輸。
文檔編號A61P11/14GK1813969SQ20051003249
公開日2006年8月9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日
發明者王衡新 申請人:王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