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入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入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是一項治療骨腫瘤,防止骨腫瘤在手術后復發的內放射系統,屬于醫學整形外科及腫瘤放療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病人肢體患惡性腫瘤,經過開刀切除后,裝設人工關節假體,但在假體周圍腫瘤細胞的增生和轉移往往造成腫瘤復發,這是腫瘤患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植入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其構造如圖1-圖4所示,在現有技術人工關節假體的基礎上,裝設內放射系統,包括假體關節端(1),用銷軸和緊固螺栓(6)連接的髓針(2),與關節端(1)連為一體的假體直線段(4)下端有螺紋,關節端的尾部與髓針(7)連為一體,直線段(4)的螺紋與加強套(5)的內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是在與假體關節端(1)連為一體的假體直線段(4)上套有表面植入放射源(8)的聚合材料套管(3);放射源(8)為內裝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的小金屬絲載體(8a)的鈦合金封裝管,放射源(8)在假體直線段套管(3)及關節端(1)的植入方式為在縱向排列的小坑中,用骨水泥粘結或用卡入方法固定放射源(8)。
使用時,兩端髓針(2,7)插入未切除骨的骨髓中,上端(2)用銷軸和緊固螺栓(6)和關節端(1)固定,下端(7)用加強套(5)與假體直線段(4)連接,加強套(5)的粗端與真骨緊配合。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骨療病人在開刀取出自身患病骨關節及其延長段后,裝入植有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實現對病變組織低劑量持續性、長時間的放射治療。避免手術后患者骨周圍的肌肉組織殘存癌細胞,引起轉移和復發。
圖1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圖2圖1的AA截面示意圖圖3放射源的構造示意圖圖4在鈦合金人工關節表面放射源植入示意圖圖5圖4中放射源的細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技術,人工關節假體的基礎上,在假體直線段的聚乙烯套(3)上,和(或者)在關節端(1)上植有放射源(8),假體的材料一般用鈦合金,假體直線段的套一般用聚乙烯塑料制作,放射源(8)為內裝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的小金屬絲載體(8a)的鈦合金封裝管,植入的方式是固定在假體直線段的聚乙烯套管(3)表面,縱向排列的小坑內,植入方式可將放射源用骨水泥粘結在小坑內,或卡在小坑內,根據患者并請可同時在鈦合金的關節端(1)表面以相同方式植入放射源(圖4),也可以只在假體直線段的聚乙烯套(3)表面植入,見圖1和圖4,所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源為碘-125粒子。它能放射出γ射線和X射線,在200天時間內都能有效殺死癌細胞,而且不傷害正常的組織,它不僅能殺滅靶區內和企圖通過靶區轉移的活躍腫瘤細胞,而且可以殺滅靶區內從睡眠進入活躍期的腫瘤細胞。
權利要求1.一種植入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包括假體關節端(1),關節端(1)用銷軸和緊固螺栓(6)連接髓針(2),與關節端(1)連為一體的假體直線段(4),后端有螺紋,假體直線段(4)的中心與髓針(7)連為一體,螺紋與加強套(5)的內螺紋連接,其構造特征是在與假體關節端(1)連為一體的假體直線段(4)上套有表面植入放射源(8)的聚合材料套管(3);放射源(8)為內裝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的小金屬絲載體(8a)的鈦合金封裝管,放射源(8)在假體直線段套管(3)及在關節端(1)上的植入方式為,在縱向排列的小坑中固定放射源(8)。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植入放射性同位素的人工關節假體,其特征是所述放射源(8)在假體直線段套管(3)及關節端(1)的固定方式為用骨水泥粘結或用卡入方法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植入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其特征是所述植入部位,一種是在假體直線段(4)上套的聚合材料套管(3)上,另一種除在聚合材料套管(3)上,還在與假體直線段(4)連為一體的人工關節端(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植入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是在骨癌病人開刀切除骨關節后,裝設植有放射源的人工關節假體,實現對病變組織低劑量、持續性,長時間的放射治療,其構造是在與假體關節端連為一體的假體直線段上套上表面植入放射源的聚合材料套管,放射源為內裝吸附放射性同位素的小金屬絲載體的鈦合金封裝管,放射源在假體直線段套管及關節端的植入放式為在縱向排列的小坑中固定放射源。
文檔編號A61M36/04GK2778233SQ20042008449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7月30日
發明者李鼎鋒, 劉洪英 申請人:李鼎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