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成藥,涉及一種灌腸劑,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
背景技術:
盆腔炎系指女性內生殖器官及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等發生炎性改變,分為急、慢性兩種,為世界性婦科常見病,患病率約30%左右,發病年齡多為20-40歲。據報道美國每年約有100萬婦女患盆腔炎,其治療費用高達1~3億美元。該病除有局部癥狀外,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如果病情遷延,日久不愈可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嚴重影響婦女的工作、學習、生活,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精神負擔和經濟壓力。近年來隨著節育手術的廣泛開展,細菌學診斷技術的進展及性傳播疾病流行,使本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據報道,現代醫學對慢性盆腔炎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長期采用抗菌素治療,不但無效,反而產生耐藥性。現有的中藥片劑、栓劑等劑型藥量小,療程長,長期口服對胃粘膜有刺激,增加肝臟負荷。
發明內容
為保證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長期臨床驗證的,有效治療婦科各種盆腔炎癥等疾病,縮短治療周期,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的灌腸劑,該灌腸劑命名為“慢盆康灌腸液”。
實現上述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選用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瘀、調氣活血、止痛等功能的天然植物,其特征在于該灌腸劑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組分的原料金銀花12~24%、蛇床子12~24%、蒲公英8~18%、野菊花8~18%、紫花地丁8~18%、薏苡仁8~18%、敗醬草6~16%、大血藤6~16%、赤芍5~10%、延胡索5~10%、川楝子4~9%,上述組分之和為100%。
上述灌腸劑為液體劑型或顆粒劑型,作為顆粒劑型時,另加糊精為填充劑。
上述灌腸劑每百毫升含有156克原料的有效成分,顆粒劑型加開水溶化成的灌腸藥也含有156克生藥原料的有效成分。
一種實現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將各物料按處方準確稱取蛇床子、金銀花、延胡索等加乙醇回流提取1~4次,第一次加入5~9倍量的乙醇,回流1~5小時,第二次加入4~8倍量的乙醇,合并數次乙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2)藥渣與蒲公英、敗醬草、大血藤、薏苡仁以及組分的其它原料加水煎煮,加入10~14倍量水浸泡,煎煮,合并數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的清膏;3)加入乙醇提取液及適量乙醇調至使含醇量適當,1~5℃冷藏,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800ml,加入5g苯甲酸鈉溶解,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煮沸,冷卻,過濾;4)無菌分裝于60~140ml塑料瓶中,包裝,即得灌腸劑。
上述灌腸劑作為顆粒劑型時,其上述步驟4)為將收集的蒸餾液和濃縮液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后進一步濃縮,制取濃縮液,再按常規的制粒工藝填充糊精進行制粒,經過烘干、整粒、分裝、滅菌等工藝制成顆粒劑型灌腸劑。
本發明是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主要應用于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領域,用于治療婦科盆腔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宮體炎、陳舊性宮外孕、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癥等疾病的治療,和婦女生殖系統的保健。
圖1是本發明的制備工藝流程圖;圖2是使用本發明的藥瓶及肛管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藥效學試驗及其制備方法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1.組方本發明選用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瘀、調氣活血、止痛等功能的天然植物,該灌腸劑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的原料金銀花12~24%、蛇床子12~24%、蒲公英8~18%、野菊花8~18%、紫花地丁8~18%、薏苡仁8~18%、敗醬草6~16%、大血藤6~16%、赤芍5~10%、延胡索5~10%、川楝子3~7%,上述組分之和為100%。
若采用制備顆粒劑則按常規的制粒工藝另加適量糊精為填充劑。
上述灌腸劑每百毫升含有156克原料的有效成分,申請人將其命名為“慢盆康灌腸液”。
2.制備工藝參見圖1,將上述各原料按處方準確稱取蛇床子、金銀花和延胡索,加乙醇回流提取1~4次,第一次加入5~9倍量的乙醇,回流1~5小時,第二次加入4~8倍量的乙醇,合并數次乙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藥渣與蒲公英、敗醬草、大血藤、薏苡仁以及組分的其它原料加水煎煮,加入10~14倍量水浸泡,煎煮,合并數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適當(60℃熱測)的清膏。加入乙醇提取液及適量乙醇調至使含醇量適當,1~5℃冷藏,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800ml,加入5g苯甲酸鈉溶解,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煮沸,冷卻,過濾,無菌分裝于60ml~140ml塑料瓶中,包裝,即得灌腸劑。
若制備顆粒劑型,則將收集的蒸餾液和濃縮液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后進一步濃縮,制取濃縮液,再按常規的制粒工藝填充適量的糊精進行制粒,經過烘干、整粒、分裝、滅菌等工藝制成顆粒型灌腸劑。
本發明之中成藥液體為深褐色,具有中藥芳香氣味,每百毫升藥液含有156克原生藥量的有效成分。顆粒型加一定比例開水,溶化成的灌腸藥每百毫升也含有156克原生藥量的有效成分。
3.主要藥效學試驗內容(1)抗炎試驗1)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試驗2)大鼠足跖蛋清致炎試驗3)大鼠棉球肉芽腫試驗(2)鎮痛試驗1)小鼠熱板法鎮痛試驗2)小鼠扭體法鎮痛試驗(3)活血化瘀試驗1)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參數試驗2)大鼠在體腸系膜微循環試驗(4)對免疫功能影響試驗(5)體外抗菌試驗試驗方法及結果抗炎試驗(1)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耳廓二甲苯性炎癥作用實驗用體重25-30g雄性小鼠50只,隨機分為五組,每組10只生理鹽水對照組(6.8ml/kg);醋酸氟輕松藥膏組(0.75s/kg);慢盆康灌腸液大劑量組(原液6.8ml/kg,10.6g生藥/kg)。中劑量組(二倍稀釋原液,6.8ml/kg,5.3g生藥/kg);小劑量組(四倍稀釋原液,6.8ml/kg,2.65g生藥/kg)。鹽水對照組及慢盆康組均為灌腸給藥,灌腸時用2mm直徑的細塑料管,前端圓頓,開側口,后端接TB空針,針內吸入預熱37±0.5℃不同濃度藥液,排除塑料管中空氣,按計算好的容量注入腸內,注入后用右手食指壓迫肛門5分鐘,以防藥液流出,5分鐘后藥液穩定,不會流出。每天1次,連續給藥3天。末次給藥后30分鐘,用100%二甲苯0.02ml/只涂于動物左耳前后兩面,半小時后氟輕松組涂藥膏,右耳作為自身對照。4小時后將小鼠頸椎脫臼處死,沿耳廓基線剪下兩耳,用9mm直徑打孔器分別在同一部位打下圓耳片,扭力天平稱重。每鼠左耳片重量減去右耳片重量即為腫脹度。將對照組與給藥組的腫脹度進行t檢驗統計學處理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灌腸給藥各劑量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該藥有一定的抗二甲苯炎癥作用。
(2)慢盆康灌腸液對大鼠足跖蛋清性炎癥作用實驗用SD品系大鼠50只,雄雌不限,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生理鹽水對照組(6.8ml/kg);阿司匹林組(0.2g/kg);慢盆康大劑量組(原液6.8ml/kg,10.6g生藥/kg);中劑量組(二倍稀釋6.8ml/kg,5.3g生藥/kg)小劑量組(四倍稀釋6.8ml/kg,2.65g生藥/kg)。用細導尿管灌腸給藥,給藥方法同前,連續給藥7天,阿司匹林則灌胃給藥(6.8ml/kg,0.2g/kg)。末次給藥30分鐘后,以10%新鮮蛋清在大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致炎,每只0.1ml,并在關節處做一標記,測量致炎前及致炎后1.0、2.0、4.0、6.0小時足跖標記下體積1次(用自制大鼠踝關節體積測量儀),每鼠致炎前后測量體積之差作為踝關節腫脹度,計算腫脹抑制率,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各劑量組在致炎后2h、4h、6h的足跖腫脹度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該藥有一定的對抗蛋清性炎癥作用。
(3)慢盆康灌腸液對大鼠棉球肉芽腫性炎癥作用實驗用SD品系大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鹽水對照組;阿司匹林組(0.2g/kg);慢盆康灌腸液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小劑量組。每組給藥容量及劑量同前。乙醚麻醉后在無菌條件下于每鼠右腋窩下切一長約1cm的小口,將大小均勻20mg重內含青霉素的滅菌干棉球埋于腋窩下,縫合傷口。于術后第二天灌腸給藥,給藥方法同前,連續給藥7天。阿司匹林則灌胃給藥,術后第8天處死動物,從原切口處將棉球取出,剔除脂肪組織,置于70℃烘箱中1h,烘干后稱重,所得重量減去原棉球重量,即為肉芽組織凈重,求肉芽腫的mg/100g體重,比較各組肉芽腫重量,計算抑制率,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大劑量組、中劑量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5),提示該藥有對抗大鼠肉芽腫性炎癥作用。
鎮痛試驗(1)熱板法將恒溫水浴調節至55±0.5℃,不銹鋼鐵皮盒的底部熱板接觸水面,加熱后作為熱刺激,用秒表記錄小鼠自投入熱板至出現舔后足的時間(S)作為該鼠的痛閾值。取健康雌性ICR小鼠置于鐵皮盒熱板上,凡舔后足時間小于5S或大于30S或跳躍者棄之不用。將合格的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即大劑量組(10.6g生藥/kg)、中劑量組(5.3g生藥/kg)、小劑量組(2.65g生藥/kg)、阿司匹林組(0.2g生藥/kg)及生理鹽水對照組(等容量6.8ml/kg)。重新測其正常痛閾值,取兩次正常痛閾平均值作為該鼠給藥前痛閾值。慢盆康灌腸液各劑量組與生理鹽水對照組分別灌腸給藥,阿司匹林組則灌胃給藥,并于給藥后15、30、60min測定其痛閾值,并計算其痛閩提高百分率,結果表明,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各劑量組均能提高小鼠的痛閾值,提高痛閾提高百分率,并在給藥后60min作用達高峰(P<0.01),說明該藥對熱刺激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鎮痛作用。
(2)扭體法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5組,各組劑量同上,除阿司匹林組灌胃給藥外,其余均灌腸給藥,給藥方法同前。給藥30min后,各鼠均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ml/只,觀察10min內每鼠出現扭體反應(腹部內凹、伸展后肢、臂部抬高)次數,計算各組鎮痛百分率,結果表明,各劑量組與生理鹽水組比較均能非常明顯減少小鼠扭體反應次數(P<0.01))說明該藥對化學刺激腹膜引起的疼痛有較好的鎮痛作用。
活血化瘀試驗(1)對血液流變參數的影響將60只大白鼠稱重標記,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每天一次自來水灌腸(1.0ml/100g);模型組,每天一次自來水灌腸(1.0ml/100g);陽性藥對照組,每天一次丹參液灌胃(0.05g/kg、1.0ml/100g);慢盆康大劑量組,每天一次慢盆康藥液灌腸(1.0ml/100g,15.6g生藥/kg);慢盆康中劑量組,每天一次稀釋二倍慢盆康藥液灌腸(1.0ml/100g,7.8g生藥/kg);慢盆康小劑量組,每天一次稀釋四倍慢盆康藥液灌腸(1.0ml/100g,3.9g生藥/kg)。灌腸方法同前,連續給藥8天,于第9天除空白對照組外,對其余各組均復制血瘀模型。
模型復制SC鹽酸腎上腺(Adr)8μg/kg兩次,中間間隔4h,兩次注射Adr之間(前后各隔2h),將大鼠浸入冰水內5min,處置后停食。于第10天將大鼠斷頭取血3.5ml/只,其中2ml注入肝素抗凝管中(1.39×10~2mol/L血,即38.25單位/mL血),輕微搖動,待均勻抗凝后,置入30±1℃恒溫水浴鍋中待測,每只大鼠血樣從采血至測量結束約15分鐘,另外1.5ml血注入枸椽酸鈉抗凝管中(3.8%,試管預先硅化)。
將1ml肝素抗凝血注入粘度儀轉筒內,旋轉高切變率(簡稱高切)、低切變率(簡稱低切)(高切變率為200S~1,低切變率為40S~1)開關,記錄相應數據,輸入計算機算得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漿粘度、還原粘度。
將肝素抗凝血吸入微量毛細管中,用高速微量離心機經12000r/min離心5min后,用壓積板測紅細胞壓積。
將測量壓積后的毛細管放入56±1℃的水浴箱中水浴5min,再用高速離心機離心5min(12000r/min),用讀數顯微鏡讀數并依此計算出纖維蛋白原(該方法稱為熱沉淀法)。
將1ml構椽酸鈉抗凝血注入5ml長頸玻璃球管中,將該球管安放在血小板粘附儀上,旋轉(5r/min)15min后取下,將旋轉前后的抗凝血加血小板稀釋液(1%草酸銨溶液),測量粘附前后的血小板數,并依據下式計算出血小板粘附率 結果經統計處理后1)模型組與正常組比較,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還原粘度、血漿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等高度顯著增高(P<0.01),纖維蛋白原也顯著增高(P<0.05),說明血瘀模型復制成功。
2)丹參陽性組與模型組比較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漿粘度均顯著降低(P<0.05),其余各項指標均有降低,但沒有顯著性(P>0.05)。
3)慢盆康灌腸液與模型組比較大劑量組高切粘度、低切粘度、還原粘度、血漿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等五項指標均具有高度顯著性下降(P<0.01)。中劑量組除高切粘度和還原粘度有顯著降低外,其余各項指標均無顯著變化,小劑量組各項指標均無顯著降低。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具有劑量依賴關系。也可以看出該藥對紅細胞壓積及血沉無明顯作用。
(2)對微循環的影響選用正常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5組,分別為慢盆康灌腸液大、中、小劑量組、山莨菪堿陽性組、生理鹽水對照組。將各劑量組藥液用生理鹽水稀釋成原液、2倍稀釋液、4倍稀釋液,山莨菪堿為1mg/ml濃度。實驗時用3.0%的戍巴比妥鈉按1ml/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側位固定于手術臺上,于正中切開腹壁長約3cm左右,輕輕拉出一段空腸,使腸系膜平鋪于特制的腸系膜灌流槽內,將腸管用針頭固定于小池周圍的石蠟上,使腸系膜覆蓋于透明小池上,用37℃洛氏液充滿灌流槽,采用雙目倒置顯微鏡放大100倍進行觀察(借助于測微尺),造擇良好的視區固定觀測,將配制好的藥液分別注入灌流槽內。大劑量、中劑量、小劑量各1ml,生理鹽水對照組1ml,山莨菪堿注射液1ml,作用5分鐘后進行觀察記錄,采用給藥前后自身對照并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結果進行“T”檢驗統計處理,并選擇細而較直的血管觀察記錄給藥前后管徑及流速的變化,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大劑量可顯著增加固定視野毛細血管條數(P<0.01),中、小劑量組(P<0.05),對血管內血液的流態無改變;大劑量及中劑量組可增加毛細血管的口徑(P<0.01);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和小劑量組均能增加血管內血液的流速(P<0.01或P<0.05);表明該藥具有促進微循環的作用。
免疫功能試驗
(1)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將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1)生理鹽水對照組(10ml/mg,生理鹽水);(2)多抗甲素組(2mg/kg);(3)慢盆康灌腸液大劑量組(15.6g生藥/kg,原液);(4)中劑量組(7.82生藥/kg,生理鹽水二倍稀釋);(5)小劑量組(3.9g生藥/kg,生理鹽水四倍稀釋),10ml/kg每天灌腸給藥,連續給藥12天(灌腸給藥方法同前)。多抗甲素則灌胃給藥。
1)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于小鼠腹腔注射淀粉肉湯后第三天,腹腔注射5%的雞紅細胞0.5ml,30分鐘后脫頸處死小鼠,取腹腔液滴片進行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測定,計算吞噬百分率,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同對照組比較,大劑量組P<0.05,中、小劑量組作用不明顯(P>0.05)。
2)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脾指數及胸腺指數的影響于末次給藥30分鐘后放血處死取其脾臟及胸腺稱重,計算脾指數及胸腺指數,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對脾指數有明顯的提高,大、中劑量組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的差異(P<0.01或P<0.05)。對胸腺指數大劑量組作用明顯(P<0.05),中、小劑量組作用不明顯(P>0.05)。
(2)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1)溶血素水平的測定于末次給藥后30分鐘,給小鼠腹腔注射20%SRBC0.2ml,4天后去眼球放血,分離血清,測定各組的溶血素值,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對小鼠溶血素水平無明顯影響。
2)淋巴細胞轉化率的測定小鼠腹腔注射PHA 0.2ml,于72h后斷尾取血涂片,瑞氏染色,計數淋巴細胞轉化率,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對淋巴細胞轉化率無明顯影響。
以上實驗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給小鼠灌胃12天,通過腹腔巨噬細胞吞噬試驗和對小鼠脾重量及胸腺重量測定,提示該藥對小鼠的非常特異性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通過溶血素及淋巴細胞轉化試驗,提示該藥對小鼠的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功能無明顯的影響。
慢盆康灌腸液體外抗菌試驗參照《衛生部藥政局新藥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中“抗菌藥體外抗菌試驗原則”和《微生物學檢驗技術》,采用試管二倍稀釋法測定MIC,平板轉染法測定MBC(用平板法測定青霉菌的MIC、MBC)。
(1)最小抑菌濃度(MIC)和最小殺菌濃度(MBC)的測定1)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的MIC、MBC測定將慢盆康灌腸液用MH肉湯由原液(所含生藥劑量1.56g/ml)為起點進行2ml/2ml連續二倍梯度稀釋,依次加入濃度為105CFU/ml的試驗菌液0.05ml。同時設立細菌及培養基對照。37℃、24小時培養,觀察結果。無細菌生長試管中所含藥液最小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C)。再依次將末見細菌生長各管的培養物分別吸取0.1mI涂于MH子板,37℃培養18-24小時,平板上菌落數小于5個的最小藥液濃度為最小殺菌濃度(MBC)。
2)對糞鏈球菌的MIC及MBC的測定將慢盆康灌腸液用厭氧菌專用液體培養基由原液(所含生藥劑量1.56g/ml)為起點進行2ml/2ml連續二倍梯度稀釋,依次加入濃度為105CFU/ml的試驗菌液0.05ml,同時設立細菌及培養基對照。切片石蠟封口37℃、厭氧培養箱中培養48小時,觀察結果。無細菌生長試管中所含藥物最小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HIC)。再依次吸取無細菌生長試管中的培養物0.1ml涂于厭氧菌專用平板上,37℃、厭氧培養箱中培養48小時。平板上菌落數小于5個的最小藥物濃度為最小殺菌濃度(MBC)。
3)對白念珠菌的MIC、MBC測定將慢盆康灌腸液用沙保弱氏(Sabouraud,SD)液由原液為起點進行2ml/2ml連續二倍梯度稀釋,依次加入濃度為105CFU/ml的實驗菌液,同時設立細菌及培養基對照。28℃,培養48小時,觀察結果。無細菌生長試管中所含最小藥液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C)。再依次吸取無細菌生長試管中的培養物0.1ml涂于SD平板上,28℃、培養48小時。平板上菌落數小于5個的最小藥物濃度為最小殺菌濃度(MBC)。
4)對青霉菌的MIC、MBC測定將慢盆康灌腸液用加熱融化的SD瓊脂培養基由原液為起點進行2ml/2ml二倍梯度稀釋,傾注于無菌平板中,劃線接種青霉菌,置28℃培養6天,無青霉菌生長平板中所含藥液最小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C)。用1mlSD液刮洗無青霉菌生長的平板表面,將刮洗液接種于SD平板,連續培養7天仍無青霉菌生長的平板藥液濃度為最小殺菌濃度(MBC)。
在實驗條件相同時,分別測定三個批號慢盆康灌腸液對所試細菌及真菌的MIC和MBC。
(2)培養條件對MIC的影響試驗選取綠膿桿菌ATCC27853株和大腸桿菌ATCC25922株,改變培養條件,分別測定批號971127慢盆康灌腸液對所試菌的MIC。
1)pH值影響試驗參照試驗1中MIC測定方法步驟,將培養液的pH分別調至4.5、5.7和7.2,分別測定出各自的MIC。
2)細菌接種量影響試驗參照試驗1中MIC測定法,將細菌接種量依次改為104、106、108CFU/ml,每管接種0.05ml,進行MIC測定。
3)血清蛋白結合的影響試驗參照試驗1中MIC測定方法,培養液中分別加入5%、10%、20%的小牛血清,測定慢盆康灌腸液對所試菌的MIC。
試驗結果表明A.測定了慢盆康灌腸液對所試7株受試菌標準株和435株受試菌臨床分離株的MIC、MBC,發現慢盆康灌腸液對所試442株常見致病菌的標準株和臨床分離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殺菌作用,不同批號藥液的作用基本相同。
B.培養條件對批號971127慢盆康灌腸液對綠膿桿菌ATCC27853株、大腸桿菌ATCC25922株的MIC影響試驗結果表明,改變培養液的pH為4.5、5.7、7.2,改變細菌的接種量為104、106、108CFU/ml,改變培養液的血清蛋白含量,不影響藥業隊所試細菌的最小抑菌濃度。
試驗結論慢盆康灌腸液按生藥量計算,以10.6、5.3、2.56g生藥/kg三個劑量組灌腸給藥,對動物有抗小鼠耳廓二甲苯性炎癥及大鼠新鮮蛋清足跖性炎癥作用;對小鼠熱刺激和化學刺激致痛有鎮痛作用;有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血瘀癥大鼠的血液流變參數和改善大鼠腸系膜微循環;可提高小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但對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無影響;體外對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霉菌的標準菌株及臨床分離菌株有一定的抑茵和殺菌作用。
3.動物長期毒性試驗將慢盆康灌腸液在水浴中濃縮4倍,使濃度由1.56g生藥/ml提高到6.24g生藥/ml,大劑量組20.8ml/kg,中劑量組稀釋2倍20.8ml/kg,小劑量組稀釋2.5倍20.8ml/kg。取細導尿管一條,末端連接20ml注射器,將藥液放在恒溫水浴鍋中預熱37±0.5℃,將導尿管前端插入肛門內約4cm,用注射器將預熱的藥液注入。注入后用食指按壓肛門約5min,以防藥液自肛門流出。5min后藥液在腸內穩定,不會流出。
試驗周期60d,每周給藥7d。連續給藥60d后每組處死12只,余8只停藥后14d處死,作恢復期試驗。
觀察指標一般表現外觀、毛發、行為、活動、糞便、分泌物、飲食及體重變化(每7d稱體重1次)等。
血液學指標紅細胞(RBC)、白細胞(WBC)及分類、血紅蛋白(Hb)、血小板(Pt)
血液生化指標尿素氮(BUN)、肌肝(Cr)、總膽固醇(T-CHO)、總膽紅素(T-BIL)、總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鹼性磷酸酶(ALP),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尿液常規檢查包括顏色、尿膽紅質、尿糖、尿酮、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
心電圖標準XII導聯心電圖系統解剖臟器系數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卵巢、子宮9個臟器。
組織病理學檢查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空腸、結腸、直腸、膀胱、卵巢、輸卵管及子宮、腸系膜淋巴結、胸骨(骨髓)、腦、垂體、甲狀腺19個組織。
試驗結果慢盆康灌腸液對大鼠一般狀況及體重的影響大鼠在用藥期間外觀、毛發、活動均未見異常,飲食正常,在給藥后的2小時內糞便較稀,為深棕色,其后為成形軟便,肛門無分泌物及呼吸困難等病理改變,其體重變化和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血液學檢查于試驗第60d末將大鼠空腹12h后斷頭處死,每組12只,其余動物于停藥后14d處死,均立即采血做血液學檢查。結果表明,給藥90d后中劑量組WBC同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其數值及其他各劑量組動物血液學各項指標均在正常生理范圍內,其他各給藥組各項數值和對照組比較,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該藥對大鼠血液學無明顯異常影響。
血液生化學檢查于試驗第60d末處死12只動物,停藥后14d處死其余8只動物,立即股動脈采血,用生化自動分析儀(4010型)測定各項生化指標。結果各項指標均在正常值范圍內,且同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該藥對大鼠肝、腎功能及其他血液生化學無明顯影響。
尿液常規檢查在灌腸給藥的最后一周中,用大白鼠代謝籠收集尿液進行常規檢查。由于代謝籠有限,每組僅受檢10只大鼠,恢復期受檢8只大鼠。試驗結果,各組大鼠尿液淡黃,尿膽紅質、尿糖、尿酮、尿蛋白定性檢查均為陰性,顯微鏡下無紅細胞及白細胞。說明該藥對大鼠尿液常規無明顯影響。
心電圖檢查于試驗第60d末,在3%戍巴比妥鈉ip淺麻醉下測定標準XII導聯心電圖,其中正常對照組20只,慢盆康大劑量組20只,中、小劑量組各5只.結果各組動物心率在正常范圍內,心律齊,心電圖各波型正常,S~T段及T波也未見異常,說明該藥對大鼠心電圖無明顯影響。
系統解剖連續給藥第60d末及停藥后第14d處死動物時,大體肉眼觀察大劑量組、中劑量組、小劑量組和正常對照組動物心、肝、脾、肺、腎、胃、腸、膀胱、腎上腺、胸腺、卵巢,子宮、腦垂體、甲狀腺、胸腔、腹腔等主要臟器及體腔,特別仔細觀察了盆腔中下結腸、直腸、膀胱、卵巢、輸卵管及子宮,結果各臟器及體腔均未見有顏色、形成異常,肉眼未發現病理改變。
臟器系數測定于試驗第60d末及停藥后14d分別斷頭處死大鼠,迅速剖取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子宮、卵巢臟器,濾紙吸去血液,稱濕重,求其臟體比值。結果各劑量組的臟器系數同對照組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其數值均在正常范圍內。
組織病理學檢查于實驗第60d末斷頭處死大鼠,對照組12只,大劑量組12只,中、小劑量組各5只動物,剖取心、肝、脾、肺、腎、空腸、結腸、直腸、腦垂體、腎上腺、胸腺、甲狀腺、膀胱、子宮、卵巢、輸卵管、胸骨(骨髓)、腸系膜淋巴結,用10%的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做病理學檢查.停藥后14d,將對照組8只動物,大劑量組8只動物做上述組織病理檢查。給藥組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結果均未見以上組織有炎細胞浸潤、充血、水腫、變性、壞死等病理學改變,未見有與給藥有關的病理變化。
試驗結論在慢盆康灌腸液大白鼠60d長期毒性試驗中,未發生明顯毒性反應,亦無延遲性毒性反應。動物安全用量為130g生藥/kg/日(最大容量),相當于臨床成人日擬用量的50倍。
4.初步穩定性慢盆康灌腸液由蛇床子、金銀花、敗醬草、赤芍、延胡索、大血藤等中藥材組成,經提取等制備工藝加工制成灌腸液。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瘀、調氣活血、止痛等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療。為了考察本產品的質量穩定情況,根據衛生部新藥審批辦法中“新藥(中藥)穩定性試驗資料的補充規定和衛生部藥品衛生標準中的有關規定”及“慢盆康灌腸液質量標準”,對慢盆康灌腸液產品進行了初步穩定性考察,現將實驗方法及結果報告如下I試驗方法正常室溫留樣觀察法。
II實驗用供試品生產批號(971003、971006、971009),每批50瓶,塑料瓶裝。
III實驗用儀器及試劑試藥1)實驗用儀器吉爾森高效色譜記錄儀(法國產)、大華色譜記錄儀、酸度計、韋氏比重稱、浴鍋、紫外光燈、烘箱、分析天平、層析缸、培養箱等。
2)試驗用試劑試藥三氯化鋁、甲醇、醋酸丁酯、甲酸、苯、醋酸乙酯、正丁醇、氯仿、乙醇、香草醛、正己烷等。
3)硅膠C(薄層層析用),青島海洋化工廠。
IV實驗用對照品綠原酸、蛇床子素、芍藥甙、延胡索乙素(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V正常室溫留樣觀察室條件留樣室面積18平方米,室內通風、防潮、照明設施良好,室內最高溫度25℃,最低溫度0℃左右,相對濕度25-35%。
VI檢測方法依據慢盆康灌腸液質量標準及衛生部藥品衛生標準,對不同貯存期的慢盆康灌腸液樣品進行全面檢驗,經對三個批號(971003、971006、971009)慢盆康灌腸液樣品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初步穩定性考察,考察結果表明,慢盆康灌腸液質量穩定,各項指標均符合質量標準項下及藥品衛生標準項下有關各項規定。
提示本品穩定性良好。
5.安全性陜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等單位應用慢盆康灌腸液對婦科炎性疾患89例進行了I期臨床觀察,僅2例發生腹瀉,兩天后不治自愈,未見其他毒副反應和過敏反應。四川中醫藥大學等單位進行200余例II臨床研究,未見過敏反應及毒副反應,充分證明的該藥的安全性。
6.該藥使用方法該灌腸液給藥速度、溫度、深度均為長期臨床研究總結,可提高藥物利用率及療效。每份藥液均裝入特制藥瓶(參見附圖2中的標號1),該藥瓶為軟塑料制品呈螺旋狀,加熱可折疊,可使藥液全部推出無浪費。藥瓶口呈圓錐狀,內徑1~5毫米,便于控制給藥速度。藥瓶口可與肛管直接相連(附圖2中的標號2、3,其中標號3為彎曲時的示意圖)。肛管為頂端圓滑的軟塑料制品,外徑6~15毫米,長25~35cm,標有刻度及警戒區(10~22cm處),便于患者操作。患者自行將藥液加熱到36℃~43℃,用該藥包裝盒內配有的專有工具,以備灌腸使用。結束了患者因治療而奔波于家庭與醫院之間的歷史現狀。
7.應用實施例實施例1依照上述組方,本實施例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的原料金銀花15%、蛇床子15%、蒲公英10%、野菊花10%、紫花地丁10%、薏苡仁10%、敗醬草8%、大血藤8%、赤芍5%、延胡索5%、川楝子4%。
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各原料按處方準確稱取蛇床子、金銀花和延胡索,加乙醇回流提取1~4次,第一次加入5~9倍量的乙醇,回流1~5小時,第二次加入4~8倍量的乙醇,合并數次乙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藥渣與蒲公英、敗醬草、大血藤、薏苡仁以及組分的其它原料加水煎煮,加入10~14倍量水浸泡,煎煮,合并數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適當(60℃熱測)的清膏。加入乙醇提取液及適量乙醇調至使含醇量適當,1~5℃冷藏,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800ml,加入5g苯甲酸鈉溶解,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煮沸,冷卻,過濾,無菌分裝于60ml~140ml塑料瓶中,包裝,即得灌腸劑。
若制備顆粒劑型,則將收集的蒸餾液和濃縮液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后進一步濃縮,制取濃縮液,再按常規的制粒工藝填充適量的糊精進行制粒,經過烘干、整粒、分裝、滅菌等工藝制成顆粒型灌腸劑。
本發明的灌腸液的液體為深褐色,具有中藥芳香氣味,每百毫升藥液含有156克原生藥量的有效成分。
顆粒型的灌腸液在使用時需要加一定比例開水,按包裝的量有詳細的說明,溶化成的灌腸藥每百毫升也含有156克原生藥量的有效成分。
實施例2本實施例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的原料金銀花20%、蛇床子20%、蒲公英8%、野菊花8%、紫花地丁8%、薏苡仁8%、敗醬草6%、大血藤6%、赤芍6%、延胡索6%、川楝子4%。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本實施例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組分的原料金銀花18%、蛇床子18%、蒲公英8%、野菊花8%、紫花地丁8%、薏苡仁8%、敗醬草7%、大血藤7%、赤芍7%、延胡索6%、川楝子5%。其制備方法同實施例1。
上述實施例可以窮盡列舉,在此不一一列舉,只要在配方的范圍內,均可以達到制備本發明的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的目的。
本發明的灌腸劑使用時稀釋成灌腸液,溫度加熱至36℃~43℃,使用本藥時,包裝盒內配置的專用工具以備灌腸,該灌腸劑適用于婦科炎癥,月經過多,不孕等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作用迅速,療效顯著。
8.治愈病例經陜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單位應用慢盆康灌腸液對婦科盆腔炎性疾患89例進行了臨床觀察,取得了滿意的療效。89例患者中,痊愈45例,顯效25例,有效1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詳見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其特征在于該灌腸劑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組分的原料金銀花12~24%、蛇床子12~24%、蒲公英8~18%、野菊花8~18%、紫花地丁8~18%、薏苡仁8~18%、敗醬草6~16%、大血藤6~16%、赤芍5~10%、延胡索5~10%、川楝子4~9%,上述組分之和為10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灌腸劑,其特征在于該灌腸劑為液體劑型或顆粒劑型,作為顆粒劑型時,另加糊精為填充劑。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灌腸劑,其特征在于液體劑型每百毫升含有156克生藥原料的有效成分,顆粒劑型加開水溶化成的灌腸藥也含有156克生藥原料的有效成分。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將各物料按處方準確稱取蛇床子、金銀花、延胡索加乙醇回流提取1~4次,第一次加入5~9倍量的乙醇,回流1~5小時,第二次加入4~8倍量的乙醇,合并數次乙醇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2)藥渣與蒲公英、敗醬草、大血藤、薏苡仁以及組分的其它原料加水煎煮,加入10~14倍量水浸泡,煎煮,合并數次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的清膏;3)加入乙醇提取液及適量乙醇調至使含醇量適當,1~5℃冷藏,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減壓濃縮至800ml,加入5g苯甲酸鈉溶解,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煮沸,冷卻,過濾;4)無菌分裝于60~140ml塑料瓶中,包裝,即得灌腸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為顆粒劑型時,上述步驟4)為將收集的蒸餾液和濃縮液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后進一步濃縮,制取濃縮液,再填充糊精進行制粒,經過烘干、整粒、分裝、滅菌等工藝制成顆粒劑型灌腸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盆腔炎癥等疾病的灌腸劑,該灌腸劑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組分生藥原料金銀花12~24%、蛇床子12~24%、蒲公英8~18%、野菊花8~18%、紫花地丁8~18%、薏苡仁8~18%、敗醬草6~16%、大血藤6~16%、赤芍5~10%、延胡索5~10%、川楝子4~9%,上述組分之和為100%。其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原料經乙醇提取,藥渣與蒲公英、敗醬草、大血藤等原料數次蒸煮、濾過、與提取液混合濃縮。再經提取、濃縮、溶解、稀釋、過濾、滅菌、分裝,即可制成灌腸劑,使用時稀釋成灌腸液,溫度加熱至36℃~43℃,使用本藥時,包裝盒內配置的專用工具以備灌腸,該灌腸劑適用于婦科炎癥,月經過多,不孕等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作用迅速,療效顯著。
文檔編號A61K9/16GK1634364SQ20041007330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22日
發明者茍文麗, 屈曉鵬 申請人:茍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