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腹瀉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醫(yī)藥配置品,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治療腹瀉類疾病的醫(yī)藥配置品。
背景技術:
腹瀉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特別是在兒童中的發(fā)病率極高,僅次于呼吸道感染。夏秋季節(jié)更是腹瀉的高發(fā)期。腹瀉就是大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不成形,或稀水樣便、或混有粘液、濃血便。小兒腹瀉可以分成感染性與非感染性。感染性腹瀉已有固定的名稱,例如桿菌性痢疾、霍亂、鼠傷寒;其他細菌、病毒、真菌及一些病原不明的感染,一律診斷為小兒腸炎;由于體質、飲食因素、食物過敏等引起的腹瀉稱為腹瀉。
小兒腹瀉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腹瀉的并發(fā)癥也很多,例如營養(yǎng)不良、消化道感染、皮膚化膿感染、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等。因此。我國對小兒腹瀉的治療非常重視,采取了早期診斷、科學治療、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并發(fā)癥等措施。盡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久治不愈、長期腹瀉。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腹瀉,特別是對久治不愈的小兒腹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無副作用的治療腹瀉的中藥。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是肉桂0.2-0.4份、附子4-6份、干姜4-6份、谷芽4-6份、山楂8-12份、茯苓8-12份、黃蓮2-4份、煮夏4-6份和陳皮2-4份的水提取物。
將各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加入占原料藥重量3-5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煮制30-40分鐘,濾出藥液后,再加入占原料藥重量3-5倍的水,煮制20-3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所得藥液混合濃縮制成產(chǎn)品。
本發(fā)明中的肉桂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干姜具有溫中祛寒的功效;附子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本發(fā)明將這些藥物與其他藥物相混合,各成分之間相互配合,可以達到溫補脾胃、散寒、止痛、止瀉的目的。用于治療久治不愈的脾虛形腹瀉及傷食型腹瀉具有良好的效果。經(jīng)臨床對120例患者的試用觀察,治愈90例、治愈率可達75%,有效9例、占7.5%,總有效率可達82.5%。本發(fā)明還具有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
(四)具體實施方案下面舉例對本發(fā)明作更詳細的描述按肉桂0.2-0.4份、附子4-6份、干姜4-6份、谷芽4-6份、山楂8-12份、茯苓8-12份、黃蓮2-4份、煮夏4-6份和陳皮2-4份的的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加入占原料藥重量3-5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煮制30-40分鐘,濾出藥液后,再加入占原料藥重量3-5倍的水,煮制20-3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所得藥液混合濃縮制成產(chǎn)品。
按肉桂0.3份、附子5份、干姜5份、谷芽5份、山楂10份、茯苓10份、黃蓮3份、煮夏5份和陳皮3份的的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加入占原料藥重量3-5倍的水,加熱至沸騰,煮制30-40分鐘,濾出藥液后,再加入占原料藥重量3-5倍的水,煮制20-3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所得藥液混合濃縮制成產(chǎn)品。
按肉桂0.3克、附子5克、干姜5克、谷芽5克、山楂10克、茯苓10克、黃蓮3克、煮夏5克和陳皮3克的比例將各原料混合,加入220克的水,加熱至沸騰,煮制30-40分鐘,濾出藥液后,再加入200克的水,煮制20-30分鐘,濾出藥液,將兩次所得藥液混合濃縮至50-60毫升,制成產(chǎn)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其特征是它是肉桂0.2-0.4份、附子4-6份、干姜4-6份、谷芽4-6份、山楂8-12份、茯苓8-12份、黃蓮2-4份、煮夏4-6份和陳皮2-4份的水提取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腹瀉的中藥,其特征是它是肉桂0.3份、附子5份、干姜5份、谷芽5份、山楂10份、茯苓10份、黃蓮3份、煮夏5份和陳皮3份的水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法發(fā)明提供的是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它是肉桂0.2-0.4份、附子4-6份、干姜4-6份、谷芽4-6份、山楂8-12份、茯苓8-12份、黃蓮2-4份、煮夏4-6份和陳皮2-4份的水提取物。本發(fā)明可以達到溫補脾胃、散寒、止痛、止瀉的目的。用于治療久制不愈的脾虛形腹瀉及傷食型腹瀉具有良好的效果。經(jīng)臨床對120例患者的試用觀察,治愈90例、治愈率可達75%。有效9例、占7.5%,總有效率可達82.5%。
文檔編號A61P1/00GK1778385SQ200410044068
公開日2006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邵理, 周鳳云, 邵義強 申請人:邵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