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膏藥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膏藥是我國傳統的外用藥物之一,歷史悠久,對很多疾病,如關節炎、跌打損傷、腰腿疼、頭疼、外傷及疽腫等具有良好的療效,由于是外用藥,不需經過腎、肝等臟器,毒付作用小,因此深受患者歡迎。目前我國生產膏劑的企業有100多家,使用傳統的外用膏劑生產方法存在生產工藝復雜、清場困難、易造成環境污染、生產周期長等缺點,如膏劑的生產周期一般需3-15天。黑膏藥煉制過程中溫度高達300-360℃,生產周期為7天左右。生產橡膠膏藥需要破膠、泡膠、混膠等工藝過程。采用熱壓法生產橡膠膏藥周期為5天,而采用溶劑法生產膏藥因需要除靜電等,一般生產周期為7天。生產透皮劑一般含有溶劑,因此配好料后需要除氣泡靜置24小時以上,而涂膠時需烘干溶劑,生產周期為3天左右。巴布膏劑由親水性基質混合而成,制備過程中需用水溶解基質,涂膠結束后還需要保溫5天以上,一般生產周期7-15天。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是提供一種生產工藝簡單、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的外用膏劑的生產方法。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包括下述工藝步驟A、取一定量的熱熔膠(包括醫用載體膠膏)投入混料罐中,升溫至40-170℃,待熱熔膠全部熔化后,以0.3-100g∶1g的比例加入藥物,藥物包括西藥或中藥、藥泥、藥粉等,攪拌均勻,制成膏劑原料。
B、將制成的膏劑原料攤涂于裱背材料上,即制成黑膏藥。
C、將制成的膏劑原料涂布于布上,再用復合機復合上襯材,分切成型,即可制成各種熱熔膏劑。如涂成薄片狀時,可制成膜劑和透皮劑,控制含膏量高時,可制成橡膠膏劑和巴布膏劑。生產周期2-8小時。
本發明的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的優點在于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僅需2-8小時),可連續化生產,生產過程無溶媒,無粉塵,不使用蒸汽,涂膠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對環境無污染,安全、節能。另外,基質與藥物混合均勻,有利于對產品進行科學分析,且無膠料損失,成品率高,清場簡單徹底,各工序符合GMP要求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是取熱熔膠放入混料罐中,加熱熔化,溫度可選擇40℃文火加熱,或加溫至98℃或加溫至170℃,待熱熔膠全部熔化后,再按設定比例將對應治療藥物,包括西藥或中藥、藥泥、藥粉等投入混料罐中,攪拌均勻,制成膏劑原料,將膏劑原料攤涂在裱背材料上,制備成黑膏藥;用涂膠機涂布在布上,如涂于無紡布或白布、彈性布等上,再用復合機復合上襯材,襯材可為防粘紙或瓦楞膜、PE膜等,分切成型,即制備成熱熔膏劑成品,制備風濕止痛膏時,熱熔膠與藥物的配料重量比為1∶1或1∶3;制備東方活血膏時,熱熔膠與藥物重量配料比為0.3∶1或1∶1;制備硝酸甘油貼膏時,熱熔膠與藥物的重量配料比為100∶1;制備皸裂膏時,熱熔膠與藥物的重量配料比為50∶1。
權利要求
1.一種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A、取一定量的熱熔膠投入混料罐中,升溫至40-170℃,待熱熔膠全部熔化后,以0.3-100g∶1g的比例加入選定的對應藥物,攪拌均勻,制成膏劑原料;B、將制成的膏劑原料攤涂于裱背材料上,即制成黑膏藥;C、將制成的膏劑原料涂布于布上,再用復合機復合上襯材,分切成型,即可制成各種熱熔膏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為無紡布或白布、彈性布等;所述的襯材為防粘紙或瓦楞膜、PE膜等。
全文摘要
一種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其步驟為A.取一定量的熱熔膠投入混料罐中,升溫至40-170℃,待熱熔膠全部熔化后,以0.3-100g∶1g的比例加入選定的對應藥物,攪拌均勻,制成膏劑原料;B.將制成的膏劑原料攤涂于裱背材料上,即制成黑膏藥;C.將制成的膏劑原料涂布于布上,再用復合機復合上襯材,分切成型,即可制成各種熱熔膏劑。本發明的外用膏劑的生產工藝的優點在于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僅需2-8小時),可連續化生產,生產過程無溶媒,無粉塵,不使用蒸汽,涂膠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對環境無污染,安全、節能。另外,基質與藥物混合均勻,有利于對產品進行科學分析,且無膠料損失,成品率高,清場簡單徹底,各工序符合GMP要求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K9/06GK1528269SQ200310104828
公開日2004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13日
發明者王永剛 申請人:王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