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包含竹紅天牛蛀屑作為活性成分的外用皮膚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包含竹紅天牛(Purpuricenus temminckii)蛀屑(frass)作為活性成分的藥物制劑如外用皮膚乳膏。
背景技術:
在人的活動過程中為了維持生命,人體表面皮膚感覺發癢是一種由于對皮膚或粘膜上的疼痛點的微弱刺激而導致的一種感覺、瘙癢。
近幾年來,特應性皮炎的發生率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大幅增加。人們認為環境因素大大助長了變應性皮炎的發生。環境因素分為非變應性因素和變應性因素。非變應性因素包括皮膚干燥、出汗、皮膚加壓或加重、皮膚搔抓等。變應性因素包括由食物變應原吸入、與螨、家養寵物、花粉、金屬等接觸。
在非變應性因素的情況下,與一種因素的接觸導致癢感覺,人對此的反應是搔抓皮膚,導致破壞皮膚組織,皮膚保護功能破壞和發生皮膚超敏性與病原體導致的感染病癥。
變應性病癥由源自體內發生的抗原-抗體反應的免疫球蛋白E(IgE)的產生導致,然后它刺激肥大細胞釋放活性物質如組胺、白三烯、五羥色胺等。由于它們能夠促進血管滲透性和收縮平滑肌,如此釋放的這些物質導致白細胞或蛋白質從血管中泄漏和可能導致哮喘的炎性支氣管縮小。變應原進入人體敏化T細胞,它在與相同的變應原再次接觸時,釋放導致反應的稱為淋巴因子的炎性因子。已針對這些病癥進行研究,以尋找有效預防和改善它的試劑。
在這一點上,已知利用冰片穩定肥大細胞膜的能力的試劑(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6-211713),利用鏈霉菌屬培養液導致的炎性抑制效果的試劑(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5-25053)等。而且,已知攝入芝麻油可以抑制與變應性反應有關的白三烯的產生(Prostaglandin,Vol.36,No.3,1988)。還已知利用包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或亞麻酸的脂質的抗變應性能的試劑(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2-29081)。實際上這些天然存在的抗變應性試劑具有很少的不良反應,但它們的效果不足以預防和治療抗變應性病癥。
由于來自肥大細胞和嗜堿細胞的以組胺為代表的不同的活性物質的釋放與以上的抗變應性狀況有關,認為組胺受體抑制劑有效地緩解病癥,并已使用抗組胺藥如氯苯胺和苯海拉明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即這些試劑的使用伴隨著不良反應。
根據前述,正在研制具有較小不良反應的藥物試劑,并正在研制來源于天然產物的物質。
作為這些天然產物,正在開發使用菊科向日葵屬花瓣提取物(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2000-351723)、金雞納樹提取物(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2000-26307)、互葉白千層提取物(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11-255661),生育酚提取物(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2001-163764),利用殼聚糖的物質(日本未審專利公開(Kokai)No.2001-55335)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題是提供來源于天然產物的用作止癢劑并預防、緩解和治療各種皮膚感覺發癢的抗變應性試劑、皮膚乳膏、皮炎抑制劑和浴用劑。
在進行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集中和廣泛的研究之后,本發明者發現當使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即寄生于竹上的竹紅天牛的幼蟲的排泄物的組合物以及用水或有機溶劑處理竹紅天牛蛀屑得到的提取物進行組胺釋放抑制效果試驗和白三烯分泌抑制效果試驗時,它們表現出高活性并有效作用于變應性病癥如變應性皮炎和特應性皮炎,而且當它們在實際涉及組胺的變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變應性病癥、花粉病緩解試劑、昆蟲咬傷、源自環境因素的皮膚瘙癢癥等的情況下試驗,它們即在短期內表現出對廣泛的癢癥有顯著的效果,表明它們作為內用和外用藥物制劑有效地預防和緩解不同的發癢,進一步地,它們在用作功能性食品時可有效地用于預防和緩解發癢,且它們在用作浴用劑時有效地預防和緩解發癢,由此本發明者完成本發明。
因此,根據本發明,提供以下的發明(1)一種抗變應性試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2)一種皮膚乳膏,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3)一種皮炎抑制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4)一種浴用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5)一種花粉癥緩解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一幅表示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的組胺釋放-抑制試驗結果的圖。
圖2是一幅表示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的白三烯分泌-抑制試驗結果的圖。
圖3是一幅表示患者的年齡和性別分布的圖。
圖4是一幅表示緩解發癢的效果出現前的時間圖。
圖5是一幅表示導致發癢的病癥分布圖。
圖6是一幅表示竹紅天牛蛀屑提取物的分餾路線的圖。
圖7是一幅表示用竹紅天牛蛀屑的正己烷提取物進行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的結果圖。
圖8是一幅圖表示用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進行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的結果圖。
圖9是一幅表示通過24孔多孔篩選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而進行的Giemsa染色劑的結果圖。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本發明的受試對象、用作獲得竹紅天牛蛀屑成分的原料的竹,包括來自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方竹屬(Tetragonocalamus)、剛竹屬(phyllostachys)、茶稈竹屬(pseudosasa)、華箬竹屬(sasamorpha)、業平竹屬(Semiarundinaria)、唐竹屬(Sinobambusa)等。其中,優選使用剛竹屬的毛竹和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henonis)。當這些竹被切斷并使其直立時,竹紅天牛Guerin-Meneville 1844產蛋并附在其上,而幼蟲吃竹生長。在生長期間,它們在竹中留下分泌物。它們稱為竹紅天牛蛀屑。收集竹紅天牛蛀屑制備本發明的抗變應性試劑等。
在日本,竹紅天牛主要分布在本州(山茶花區-較低的山毛櫸區)、佐戶島、四國、九州、Iki島和津島,并出現在春天至夏天。
來自竹的竹紅天牛蛀屑可以作為一種濕的顆粒狀淺黃色組合物而得到。
竹紅天牛蛀屑含有水,因此通過將其干燥,可以除去水使其成為顆粒狀。干燥可以在30-80℃的條件下進行。在超過80℃的高溫下處理可以導致分解,因而不是可取的。
它們可以通過用紗布等使顆粒與病變區域發生直接接觸而用作藥物制劑。竹紅天牛蛀屑可以作為一種不經特別除去水的藥物制劑使用。下述的實施例表示直接使用的結果,其表明其作為一種藥物制劑的有利結果。
為了緩解變應性病癥,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使用用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的液體如上述使其與病變區域發生接觸,并將溶于水中的物質作為花粉癥鼻滴液應用于粘膜。
為了從竹紅天牛蛀屑中移出水提取物,使過量的(熱)水與容器接觸。作為水,優選使用熱水。
所用的水量通常調節至得到大約0.001-0.007wt%的濃度。對于提取,在回流條件下加熱。加熱時間可以適宜的設定。加熱處理一般持續至少15分鐘,通常大約1小時。
結果是,竹紅天牛蛀屑的活性成分可以被轉移到熱水層。重復這種熱水處理二次或更多次,一般三次是有利的。
通過第一次處理,可以獲得占竹紅天牛蛀屑重量的大約0.3-1.0wt%、通常大約0.7wt%的液體。將如此得到的液體在減壓下濃縮。最后,得到的竹紅天牛蛀屑提取物為褐色粉末。產率為占竹紅天牛蛀屑重量的大約1.0-0.2wt%。
也可以使用熱水。該處理也可以在有壓力下進行。如此得到的粉末的水提取物可以在使用前適宜地用作溶于水的藥物制劑。
如以下實施例所示,當用水提取10g竹蛀屑時,得到176.2mg蛀屑提取物。
通過使竹紅天牛蛀屑與有機溶劑接觸或用有機溶劑處理,含有機溶劑的提取物可以用作藥物制劑。
作為有機溶劑,可以使用醇如乙醇、甲醇和異丙醇,多羥基醇及其衍生物如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和1,3-丁二醇,酮如丙酮和甲基乙基酮,酯如乙酸乙酯和乙酸異丙酯,醚如乙醚和異丙醚。也可以使用脂族烴如石油醚、正己烷和正戊烷。
其中,使用乙醇、1,3-丁二醇和丙二醇。它們也可以作為含水的混合溶劑使用。
在用有機溶劑提取之后,可以使它與另一種溶劑接觸以除去特定的成分,但這種方法不是必需的;可以將適宜濃度的在溶劑如乙醇和1,3-丁二醇中的提取物本身直接用于病變區域或將浸有溶劑的紗布置于該區域而進行應用。
在用有機溶劑提取竹紅天牛蛀屑成分時,可以用己烷等進行提取以獲得己烷提取物和殘留物。用甲醇提取殘留物得到甲醇提取物和殘留物。可以將甲醇提取物分成乙酸乙酯可溶成分和丁醇可溶成分。通過用水等提取殘留物,可以移出每一種成分。
含有竹紅天牛蛀屑成分的組合物可以用作抗變應性試劑。作為抗變應性試劑,它可以用作經口試劑,用于靜脈內注射的試劑和外用制劑。它們還可以加到食物如功能性食物和甜料及各種飲料性的花粉癥緩解試劑中以預防或緩解發癢。還將它們混合成皮膚乳膏、皮膚保護試劑、皮膚炎癥抑制劑、洗液和乳膏及肥皂等,并還可以用作預防或緩解發癢的化妝品。而且,它們可以用于具有預防或緩解發癢的頭發再生劑,或者它們可以加到浴用劑,從而使浴用劑可以具有預防或緩解發癢的能力。任選地,可以將它們浸滲至衣服如內衣褲和襪子中,以使它們具有預防或緩解發癢的能力。
一般地,竹紅天牛蛀屑可以水提取物、有機溶劑提取物或干燥產物使用,其濃度為大約0.001-20wt%。
它們還可以與抗炎劑或抗變應性試劑,例如甘菊環、鹽酸苯海拉明、d1-α-生育酚及其衍生物聯合使用。
而且,可以使用天然存在的聚合物,例如多糖、淀粉、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如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等。
當作為浴用劑使用時,可以將粉狀竹紅天牛蛀屑、碳酸氫鈉、無水硫酸鈉、硼砂、香料、穩定劑等混合,然后溶解的提取物可以合適地溶于水等,并用作藥物制劑。作為可替代的選擇,可以將液體竹紅天牛蛀屑與加州希蒙得木油、芳香油、染料、濕潤劑和表面活性劑混合,然后用作液體藥物制劑。
現在將參考以下的實施例解釋本發明。
作為一種制備本發明的竹紅天牛蛀屑提取物的方法,對用有機溶劑制備提取物的方法和用水制備提取物的方法進行解釋。
關于用作藥物制劑的本發明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效果,可以通過組胺釋放-抑制試驗和白三烯分泌-抑制試驗以及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抑制試驗來證明對發癢的效果。
作為用于各種皮膚病的本發明的竹紅天牛蛀屑的一種毒性試驗,可以使用成纖維細胞完成“24-孔多孔篩選方法”,根據其結果可以證明毒性的存在或不存在。以下詳細描述了實驗的內容和結果。
實施例現在參照實施例解釋本發明。
(實施例1-1)(用有機溶劑制備竹紅天牛蛀屑的提取物)用己烷提取591g得自竹的竹紅天牛蛀屑,并分成己烷提取物(332mg)和殘留物。用甲醇提取殘留物,并分成甲醇提取物(14.6g)和殘留物。將甲醇提取物分成乙酸乙酯可溶部分(3.685g)和水溶性部分。用正丁醇溶劑處理水溶性部分,并分成丁醇可溶性部分(1.931g)和水部分。用(熱)水提取甲醇提取的殘留物得到12.132g水提取物。
(實施例1-2)(用有機溶劑制備竹紅天牛蛀屑的提取物)用己烷提取1037g得自竹的竹紅天牛蛀屑,并分成己烷提取物(509.9mg)和殘留物。用甲醇提取殘留物,并分成甲醇提取物和殘留物。將甲醇提取物分成乙酸乙酯可溶性部分(5.41g)和水溶性部分。用正丁醇處理水溶性部分,并分成丁醇可溶性部分(2.53g)和水溶性部分(3.65g)。用(熱)水提取甲醇提取的殘留物得到27.132g水提取物(圖6)。
(實施例1-3)(從正己烷提取物中分離成分)用正己烷(3L)將竹紅天牛蛀屑(1037g)作三次3小時的加熱回流,并用硅膠柱色譜法分餾所得的提取物(461mg)。將所得的3-氧代類固醇餾分作薄層色譜處理和反相制備HPLC處理以分離三種化合物。
三種化合物鑒定為豆甾-4-烯-3,6-二酮(2.9mg)、豆甾-4,2 2-二烯-3-酮(1.0mg)和豆甾-4-烯-3-酮(5.9mg)。這三種3-氧代類固醇用作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的樣品。
豆甾-4-烯-3-酮 豆甾-4-烯-3,6-二酮 豆甾-4,22-二烯-3-酮(實施例2-1)(制備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將10g從竹中收集的竹紅天牛蛀屑溶于500ml水,加熱,并在回流條件下加熱。加熱處理進行5小時。
對于如此得到的含有竹紅天牛蛀屑提取物的成分,重復類似的過程二次。結果得到176.2mg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在以下的實施例中,將其溶于需要量的水中并使用。
(實施例2-2)(制備用于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向1037g從竹中收集的竹紅天牛蛀屑中加入3L水,然后加熱回流3小時,隨后進行提取。對一部分所得提取物(41.2mg)作Shodex柱(GS-320HQ)處理,以分餾成7種餾分。這7種餾分[Fr.1(3.2mg)、Fr2(3.2mg)、Fr3(8.2mg)、Fr4(6.8mg)、Er5(6.2mg)、Fr6(5.0mg)、Fr.7(5.0mg)]制成用于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
(實施例3)(組胺釋放-抑制試驗)用抗變應性效果試驗方法評價實施例2-1得到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的抑制效果,該方法將由大鼠嗜堿細胞(RBL-2H3)中釋放的組胺作為指標。
將RBL-2H3細胞以2.5×105細胞/孔平鋪于24孔平板。在培養24小時(5%二氧化碳,37℃)之后,用磷酸鹽緩沖鹽水(PBS)洗滌細胞一次,并通過向其中加入180μl各種濃度的竹尖提取物/20mMHepes-DMEM,在5%二氧化碳和37℃下將細胞培養30分鐘。然后,在加入20μl刺激物A23187(鈣離子載體)并培養30分鐘之后,移出200μl上清液。將通過以類似于以上的方式使用20mM Hepes-DMEM(培養基)和表面活性劑0.5% Triton X-100(細胞中所含組胺的總量通過細胞壁溶解來測定)刺激得到的每一種上清液用作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
使用組胺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由ICNPharmaceuticals制造)測定如此移出的上清液中組胺的數量。用式1和式2計算組胺釋放比率和相對于對照物的組胺釋放比率。在每種濃度下相對于對照物的組胺釋放比率如圖1所示。
組胺釋放比率(%)=((A-B)/(C-B))×100......(式1)其中,A代表在用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處理和用A23187刺激的細胞的上清液中組胺的數量,B代表陰性對照物上清液中所含組胺的數量,和C代表在陽性對照物的上清液中所含組胺的數量。
相對于對照物的組胺釋放比率(%)=(C/E)×100......(式2)其中,D代表各種濃度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的組胺釋放比率(%),E代表關于單獨用A23817刺激(不用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處理)的組胺釋放比率(%),和對照物代表單獨用A23817刺激(不用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處理)的上清液的組胺釋放比率(%)。
(結果)A23187是空白結果。
在0.625mg/mL,顯示數值顯著減小,然后表現為在1.25mg/mL時和1.25mg/mL之后的緩慢降低。可以清楚地看出存在抑制組胺釋放的效果。
(實施例4)(白三烯分泌-抑制試驗)使用抗變應性效果試驗方法評價實施例2-1所得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抑制白三烯分泌的效果,該方法將由大鼠的嗜堿細胞(RBL-2H3)分泌的白三烯作為指標。
將RBL-2H3細胞以2.5×105細胞/孔平鋪于24孔平板。在培養24小時(5%二氧化碳,37℃)之后,用磷酸鹽緩沖鹽水(PBS)洗滌細胞一次,并通過往其中加入180μl各種濃度的竹尖提取物/20mMHepes-DMEM,在5%二氧化碳和37℃下將細胞培養30分鐘。然后,在加入20μl抗原并培養30分鐘之后,移出200μl上清液。
使用白三烯C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CaymanChemical,Ann Arbor,MI)測定如此移出的上清液中白三烯分泌量。采用由白三烯標準溶液(0-1000μg/mL)得到的標準曲線計算白三烯的分泌量。各種濃度下白三烯分泌抑制效果如圖2所示。
(結果)DNP-BSA是空白的結果。從0.625mg/mL起緩慢降低,并在5.0mg時得到小的數值45pg/mL。這清楚地證明了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抑制白三烯分泌的效果。
(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的試驗原理如下β-氨基己糖苷酶是一種糖酵解酶,并且是一種在肥大細胞顆粒中大量存在的溶酶體酶。
在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試驗中,由于酶的存在導致對硝基苯基磷酸酯分離。通過光度測定法(405nm)測定分離的對硝基苯基磷酸酯,并將結果描述β-氨基己糖苷酶活性。
(結果)當用DPI,一種NADPH氧化酶抑制劑研究β-氨基己糖苷酶抑制效果時,DPI以濃度依賴方式抑制由抗原刺激產生的β-氨基己糖苷酶。
β-氨基己糖苷酶抑制效果可以用類似于組胺抑制效果的方式進行評價。
(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抑制試驗)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抑制效果用抗變應性效果試驗來評價,該試驗將由大鼠的嗜堿細胞(RBL-2H3)釋放的β-氨基己糖苷酶作為指標。
在含有10%牛胎兒血清(FCS)、100單位/mL青霉素和100μg/mL鏈霉素的Eagle極限必需培養基中培養RBL-2H3細胞(5%二氧化碳,37℃)。然后將細胞平鋪于24孔平底微板,以2.5×105細胞/孔(500mL培養基/孔)進行細胞培養。通過培養24小時(5%二氧化碳,37℃),使細胞致敏。然后用500μl PBF和160μl含有5.6mM葡萄糖、1mM氯化鈣的siraganian緩沖液將致敏細胞洗滌一次,并加入0.1%BSA。加入各種濃度的樣品溶液和20μl試驗物質溶液(DMSO0.1%),10分鐘后加入抗原(DNP-BSA10μg/mL),并培養10分鐘以刺激細胞。通過用冰冷卻10分鐘來終止反應后,將50μl上清液轉入96孔平底微板,向其中加入100μl酶反應物并混合。在用微板讀數器確定混合物的吸光率之后,通過以下方程確定釋放比率(測定波長405nm,參比波長655nm)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比率(%)=[通過刺激釋放的β-氨基己糖苷酶的數量/細胞內β-氨基己糖苷酶總量]×100使用采用超聲破裂儀器破裂的細胞離心所得的上清液測定全部細胞內β-氨基己糖苷酶。
(測定己烷提取物的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的方法)對于得自實施例1-2的己烷提取物的三種3-氧代類固醇,豆甾-4-烯-3,6-二酮、豆甾-4,22-二烯-3-酮和豆甾-4-烯-3-酮,測定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抑制效果。對于這些,初步證明了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抑制效果。結果如圖7所示。
(實施例5)(測定水提取物的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的方法)對于實施例2-2得到的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向1037g從竹中收集的竹紅天牛蛀屑加入3升水,并加熱回流3小時進行提取,用Shodex柱(GS-320HQ)將所得的一部分提取物(41.2mg)分餾成7個餾分(Fr.1 to Fr.7)),進行β-氨基己糖苷酶釋放分析試驗。
結果如圖8所示。
其中,觀察到一定程度的活性。發現Fr.1和2具有高活性。
(實施例6)(24孔多孔篩選方法(毒性試驗))根據24孔多孔篩選方法(Satoko Takaoka″Introduction toTissue Culture″,Gakkai Shuppan Center發行,第68頁),進行本發明的竹紅天牛蛀屑藥物制劑的毒性試驗。
在此方法中,由每種ABCD行和列1-6制備孔(總共24孔),對于A行,制備包含0.1ml儲備藥物制劑(A1)的孔,連續二倍稀釋并具有不同濃度的孔(A2-A5)以及不含藥物制劑(A6)的孔。然后制備細胞懸浮液。細胞數量為大約5×104/mL。向每孔中加入0.9mL細胞懸浮液。保持平板水平,同時輕微來回振蕩,并在CO2恒溫箱中培養。在培養3-7天后,棄去培養基,并往其中緩慢加入甲醇以固定10分鐘。在用流水洗滌之后,將其Giema染色以觀察是否存在任何表明毒性的染色體異常。
毒性試驗的細節如下(1)制備藥物提取向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3.9g竹紅天牛蛀屑)加入20mL純水并攪拌。將其加熱至稍低于100℃(稍低于沸點),然后在煮沸狀態下保持此溫度1小時,隨后冷卻至室溫,并用離心機離心(1200rpm,10分鐘)。將澄清的上清液濾過除菌以制備儲備藥物溶液。
(2)作為一種毒性試驗,進行以上24孔多孔篩選試驗。
(3)如下使用細胞NHDF-NEO CRYOPRESERVED(人皮膚成纖維細胞,新生)。BIOWHITTAKER(ACAMBREX COMPANY于1999年5月10日制造,批號9F0889,附證明)(4)如下使用細胞培養基
FBM(加入改變的MCDB202)(5)加入條件如下向多孔中加入的儲備溶液為0.1mL/孔。
用磷酸鹽緩沖鹽水(PBS)進行稀釋得到4個最終濃度水平,0%、12.5%、25%、50%。
(6)培養條件將0.9mL在FBM中的細胞懸浮液加到各24孔。將其于36℃下加熱4天。
(7)評價(a)棄去孔中的培養基(細胞附著于孔),并立即用甲醇固定,然后進行Giemsa染色。在顯微鏡下檢查之后,拍取照片記錄(圖9)。
(b)在25cm2塑料瓶中加入50%儲備溶液,并觀察8天。培養后進行Giemsa染色。
(8)評價結果(a)根據通過24孔多孔篩選方法而得到的對照結果(圖9),將對照結果(0%)和以上最終濃度0%、12.5%、25%和50%進行比較表明,在任何最終濃度0%、12.5%、25%和50%中沒有觀察到生長或形態和毒性的變化。
(b)在25cm2塑料瓶中加入50%儲備溶液,并觀察8天。結果沒有觀察到生長和形態的變化。
培養后,進行Giemsa染色,沒有發現異常。
(9)結論可以推斷,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不影響來源于人的成纖維細胞,并且在作為藥用時是安全的。
(實施例7)將竹紅天牛蛀屑的水提取物溶于純水,當感覺發癢時任選以0.005%的濃度應用于病變區域,得到關于癢癥改善狀況的表1所示的結果。在使用藥物期間,暫停使用抗變應性試劑如其它抗組胺藥。
情形1-11的結果(皮膚瘙癢癥、特應性皮炎、足癬、痱子、蕁麻疹、昆蟲咬傷、血液透析、皮疹、紋身(tatoo)、凍瘡、膿皰病),其中本發明的皮膚乳膏的應用表明本發明藥物對所有這些病癥非常有效,且不存在無抗瘙癢效果和該應用將使病癥(發癢和皮炎)加重的情況。
結果如表1總結。
表1應用皮膚乳膏導致的抗瘙癢效果情形 瘙癢情形 受試者數 顯著效果 輕微效果 無效果加重1 皮膚瘙癢癥 128 4 0 02 特應性皮炎 8 7 1 0 03 足癬 5 5 0 0 04 痱子 3 3 0 0 05 蕁麻疹 2 1 1 0 06 昆蟲咬傷 2 2 0 07 血液透析 1 1 0 0 08 皮疹 1 1 0 0 09 紋身 1 1 0 0 010凍瘡 1 1 0 0 011膿皰病 1 1 0 0 0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多種情形下觀察到顯著的效果,在某些情形下觀察到效果,總之可以說觀察到顯著效果。不存在“無效果”或“加重”的情形。其可以理解為,藥物對多種原因導致的發癢有效。
通過匯編關于研究結果的數據,可以看出以下男人和女人的各百分率相同為50%。患者年齡和性別的分布如圖3所示。所用的竹紅天牛蛀屑是水提取物(90%)、粉末(3%)和二者的組合(7%)。
效果出現前的時間大部分是1-5分鐘,表明對發癢的快速作用性能(圖4)。發癢病因的分布如圖5所示。結果表明,藥物對許多病癥有效。
(實施例8)將100g竹紅天牛蛀屑加到1升水中,加熱,然后在煮沸狀態下保持3小時。將所得的提取物冷卻得到水提取物。用滴鼻注射器將其注射至20名花粉癥患者,每天3次,持續10天。
在14名患者上看到花粉癥緩解,并在其中的5名患者中觀察到顯著的效果。
例舉性的制劑如下所示。應注意本發明不受它們的任何限制。
洗液型瘙癢預防和緩解試劑乙醇 15.0(wt%)羥乙基纖維素 0.1對氧基苯甲酸甲酯 0.1竹紅天牛蛀屑水提取物 0.2純凈水84.6乳劑型瘙癢預防和緩解試劑硬脂酸0.2(wt%)鯨蠟醇1.5凡士林3.0液體石蠟 7.0聚氧乙烯(10E.O)一油酸酯 1.5生育酚乙酸酯 0.2甘油 5.0對氧基苯甲酸甲酯 0.1三乙醇胺 0.1
竹紅天牛蛀屑水提取物 0.4純凈水 81.0凝膠型瘙癢預防和緩解試劑一縮二丙二醇 10.0(wt%)羧基乙烯基聚合物 0.5氫氧化鉀 0.1對氧基苯甲酸甲酯 0.1竹紅天牛蛀屑水提取物 0.5純凈水 88.8乳膏型瘙癢預防和緩解試劑蜂蠟 6.0(wt%)鯨蠟醇 5.0還原羊毛脂 8.0角鯊烯 27.5甘油脂肪酸酯 4.0親脂甘油一硬脂酸酯 2.0聚氧乙烯(20E.O)脫水山梨醇一月桂酸酯 5.0丙二醇 5.0對氧基苯甲酸甲酯 0.1竹紅天牛蛀屑水提取物 0.5純凈水 36.9粉末型瘙癢預防和緩解試劑硅鋁酸鎂 95.3(wt%)羧甲基纖維素鈣 4.5竹紅天牛蛀屑干粉 0.2
浴用劑碳酸氫鈉 63.0(wt%)無水硫酸鈉30.0硼砂 2.0竹紅天牛蛀屑干粉 5.0浴用劑純化西蒙得木油5.0(wt%)聚氧乙烯脫水山梨醇一月桂酸酯 20.0甘油一月桂酸酯5.0液體石蠟 2.0二乙醇酰胺月桂酸酯2.0竹紅天牛蛀屑水提取物 3.0純凈水67.0工業實用性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的本發明的外用皮膚乳膏、皮炎抑制劑和浴用劑有效地可作為用于各種皮膚感覺發癢、變應性病癥如變應性皮炎和特應性皮炎、昆蟲咬傷和皮膚瘙癢的預防和治療劑。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變應性試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2.一種皮膚乳膏,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3.一種皮炎抑制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4.一種浴用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5.一種花粉癥緩解劑,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意在提供用作來源于天然產物的抗變應性試劑、外用皮膚制劑、皮炎預防劑、用于緩解花粉癥的藥物以及浴用劑,以及有效抵抗各種皮膚瘙癢的抗癢劑和可用于預防和治療特異性皮炎和變應性癥狀的試劑,即抗癢劑,外用皮膚制劑,皮炎預防劑,用于緩解花粉癥的藥物以及浴用劑,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竹紅天牛蛀屑成分。
文檔編號A61P11/02GK1620303SQ0380240
公開日2005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2年1月16日
發明者秋久俊博, 石川稔矩, 鈴木良弘, 望月征四郎, 岸田宏隆 申請人:學校法人日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