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模組式充氣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護理用裝置,特別是一種模組式充氣墊。
背景技術:
充氣式氣墊是早已為業界所熟知的一種墊體結構,例如美國專利第5564142號即為一種模組式的充氣氣墊,其在使用上乃是利用模組式的充氣氣墊來支撐使用者的重量,同時,亦可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而不對其中一模組的充氣氣墊中的某一組充氣氣墊進行充氣或泄氣,如此便可防止褥瘡的形成。然而,若使用者是一個燒傷病患的場合時,由于燒燙傷病患的傷處為了避免感染或是妨礙傷處的復原,因此并不適合和任何物體接觸,而上述傳統的模組式充氣氣墊因為無法任意將其中的部分移除,所以病患的傷處亦無法獲得適度的透氧率,導致痊愈的時間會因此而增加。
如圖8所示,習知的模組式氣墊包括底座70、數組一體成形的氣墊單元73及床單75。
借由在底座70的上部表面設置數組個別對應氣墊單元73的套帶71,使得數組氣墊單元73可固定于底座70的上方表面。借由充氣結構72對各組氣墊單元73進行充氣或泄氣。充氣結構72具有控制器721及兩根充氣管722,透過充氣管722使得各氣墊單元73的內部可充滿氣體。
這種習知的模組式充氣氣墊由于各氣墊單元73是一體成形,所以無法將其中的一部份移除使用。除非制造者因應使用者的需求,特別制作出數組各種不同尺寸的小型模組,再將該小型模組進行組合。但此種做法由于需要另外訂制,所以形成制作成本的提高。
如圖9所示,另一種習知的充氣式氣墊的各氣墊單元83的端面分別具有相對于設置在氣墊單元83外圍固定帶81上的扣子811的兩個扣孔831。扣子811與扣孔831結合以將各氣墊單元83固定后,則再與外罩85的孔洞851相結合,借此以將外罩85固定在各氣墊單元83的上方。
此類模組式氣墊亦由于各氣墊單元83無法單獨的加以移除,所以在使用上仍存在需要另外訂制而導致制作成本提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方便移動氣墊單元、符合不同使用需求、防止漏氣的模組式充氣墊。
本發明包括底座、數個分別設有氣嘴的氣墊單元、結合結構及具有控制器的充氣結構;數個氣墊單元為各自獨立的氣墊單元,并分別獨立借由結合結構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結合結構包括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及設置于氣墊單元上并與第一結合單元相互結合的第二結合單元;充氣結構的控制器連設兩條充氣管;各充氣管上均設有數個對應于氣墊單元上氣嘴的充氣嘴。
其中各充氣管上對應移去氣墊單元的充氣嘴上設有借以封住充氣嘴以防止漏氣的塞體。
設置于底座上第一結合單元為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的公或母黏扣帶;設置于氣墊單元上的第二結合單元為設置于氣墊單元底面且與底座上表面上公或母黏扣帶結合的母或公黏扣帶。
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為設置于底座上方表面的數組扣子;設置于氣墊單元上的第二結合單元為設置于氣墊單元兩相對側面且對應扣子的扣環。
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為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的數組的套環,每一獨立氣墊單元借由為數組套環的第一結合單元環套固定。
由于本發明包括底座、數個分別設有氣嘴的氣墊單元、結合結構及具有控制器的充氣結構;數個氣墊單元為各自獨立的氣墊單元,并分別獨立借由結合結構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結合結構包括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及設置于氣墊單元上并與第一結合單元相互結合的第二結合單元;充氣結構的控制器連設兩條充氣管;各充氣管上均設有數個對應于氣墊單元上氣嘴的充氣嘴。使用時,使用者可借由結合結構將數個各個獨立的氣墊單元分別固定在底座上,或者輕松地將不需要的氣墊單元移除,以符合各種不同的使用需要;并以充氣結構的控制器控制與其連設的充氣管選擇性對數個獨立的氣墊單元進行進行充氣或泄氣;不僅可方便移動氣墊單元、符合不同使用需求,而且防止漏氣,從而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第一、二結合單元為扣子、扣環)。
圖3、為本發明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第一結合單元為套環)。
圖4、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一。
圖5、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二。
圖6、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三。
圖7、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剖視圖。
圖8、為習知的模組式氣墊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圖9、為另一種習知的模組式氣墊分解結構示意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底座10、數個獨立的氣墊單元20、結合結構、充氣結構30及床單40。
底座10的上表面處系固設有結合結構中的第一結合單元11。
每一個獨立的氣墊單元20底面固設有對應于第一結合單元11的第二結合單元21,另在每一個氣墊單元20的一側設有一個氣嘴22。借由第一結合單元11及第二結合單元21間的相互配合,可將獨立的氣墊單元20穩固地設置于底座10的上表面處。
第一結合單元11及第二結合單元21最好為黏扣帶,也就是說,在底座10上表面處固設為公(或母)黏扣帶,而在氣墊單元20底面設置為母(或公)黏扣帶,借由公母(或母公)黏扣帶的相互結合,使得各氣墊單元20可結合于底座10上。
充氣結構30具有控制器31及兩條充氣管32、33。各充氣管32、33上均設有數個對應于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充氣嘴321、331,且充氣嘴321、331的總數對應氣墊單元20的數目,而各充氣嘴321、331可分別對一個獨立的氣墊單元20進行充氣或泄氣。
床單40系鋪設在各個充氣完畢的氣墊單元20上。
如圖2所示,設置于底座10上方表面的第一結合單元11a為數組扣子;氣墊單元20的第二結合單元21a為設置于氣墊單元20兩相對側面且對應相對應扣子的扣環。借由為扣環的第二結合單元21a與為扣子的第一結合單元11a間的相互結合,使得每一個氣墊單元20可設置底座10的上表面。
如圖3所示,設置于底座10上表面的第一結合單元11b為數組的套環,借由為數組套環的第一結合單元11b將每一個獨立的氣墊單元20環套固定,以將氣墊單元20固定于底座10的上表面。
如圖4所示,充氣結構30的充氣管32可對5×4的氣墊模組五行四列共二十個氣墊單元20進行充氣。充氣管32具有五個分管320,且每一分管320上具有對應第一、三、五行中第二個及第四個氣墊單元20及對應第二、四行中第一個及第三個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兩個充氣嘴321。另外,充氣管33具有五個第二分管330,且每一分管330上具有對應到第一、三、五行中第一個及第三個氣墊單元20及對應第二、四行中第二個及第四個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兩個充氣嘴331。借此,控制器31便可分別利用充氣管32、33選擇性地對每一個氣墊單元20進行充氣或泄氣。
如圖5所示,充氣結構30的充氣管32可對5×4的氣墊模組五行四列共二十個氣墊單元20進行充氣。充氣管32具有五個分管320a,且每一分管320a上具有對應第一至五行中第二個及第四個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兩個充氣嘴321a。另外,充氣管33具有五個第二分管330a,且每一分管330a上具有對應第一至五行中第一個及第三個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兩個充氣嘴331a。借此,控制器31可分別利用充氣管32、33選擇性地對每一個氣墊單元20進行充氣或泄氣。
如圖6所示,充氣結構30的充氣管32具有個分管320b,且每一分管320b上具有四個分別對應第二、四行的四個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充氣嘴321b。另外,充氣管33具有三個分管330b,且每一分管330b上具有四個分別對應第一、三、五行的氣墊單元20上氣嘴22的充氣嘴331b。如此,控制器31可分別控制充氣管32、33選擇性地對每一個氣墊單元20進行充氣或泄氣。
如圖7所示,當使用者將某一個氣墊單元20自底座10移除時,其所對應的充氣嘴321a、331a利用塞體34將充氣嘴321a、331a封住,以防漏氣。
權利要求
1.一種模組式充氣墊,它包括底座、數個分別設有氣嘴的氣墊單元、結合結構及具有控制器的充氣結構;結合結構包括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及設置于氣墊單元上并與第一結合單元相互結合的第二結合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個氣墊單元為各自獨立的氣墊單元,并分別獨立借由結合結構設置于底座上表面;充氣結構的控制器連設兩條充氣管;各充氣管上均設有數個對應于氣墊單元上氣嘴的充氣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組式充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充氣管上對應移去氣墊單元的充氣嘴上設有借以封住充氣嘴以防止漏氣的塞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組式充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于底座上第一結合單元為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的公或母黏扣帶;設置于氣墊單元上的第二結合單元為設置于氣墊單元底面且與底座上表面上公或母黏扣帶結合的母或公黏扣帶。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組式充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為設置于底座上方表面的數組扣子;設置于氣墊單元上的第二結合單元為設置于氣墊單元兩相對側面且對應扣子的扣環。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組式充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為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的數組的套環,每一獨立氣墊單元借由為數組套環的第一結合單元環套固定。
全文摘要
一種模組式充氣墊。為提供一種可方便移動氣墊單元、符合不同使用需求、防止漏氣的護理用裝置,提出本發明,它包括底座、數個分別設有氣嘴的氣墊單元、結合結構及具有控制器的充氣結構;數個氣墊單元為各自獨立的氣墊單元,并分別獨立借由結合結構設置于底座上表面;結合結構包括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結合單元及設置于氣墊單元上并與第一結合單元相互結合的第二結合單元;充氣結構的控制器連設兩條充氣管;各充氣管上均設有數個對應于氣墊單元上氣嘴的充氣嘴。
文檔編號A61G7/057GK1489985SQ03156198
公開日2004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9月16日
發明者蔡天民, 蔡仁修 申請人:蔡天民, 蔡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