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方益腎壯骨合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具體說是中藥復方益腎壯骨合劑。
中醫認為,骨質疏松的病因在于腎虛,《素問·五臟生成篇》曰“腎之合骨也”《素問·痿論》曰”腎者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根據中醫的臟象學說,腎主骨。骨的生長、發育、修復,都有賴于腎之精氣的滋養和推動,隨著年齡變老,腎氣漸衰,筋骨解墮,臨床可見腰背酸痛、骨痛等腎虛癥狀。國內一些流行病學調查也證實了腎虛患者的骨礦含量不但低于同齡的健康人,而且低于非腎虛的病人。腎虛是骨質疏松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的中藥主要針對補腎。
本發明的目的因此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
本發明的益腎壯骨合劑包括以下原料補骨脂6-35,骨碎補6-35,仙靈脾6-35,熟地黃8-40,五味子5-25,黃芪6-35,黨參6-35,丹皮5-25,和甘草0-12,均按重量份計。
本發明藥物的優選重量配比是補骨脂10-30,骨碎補10-24,仙靈脾10-24,熟地黃10-30,五味子8-16,黃芪10-24,黨參10-24,丹皮8-16,和甘草5-10。
本發明藥物的最佳配比是補骨脂16,骨碎補16,仙靈脾16,熟地黃20,五味子12,黃芪16,黨參16,丹皮12,和甘草6。
方以補骨脂、骨碎補、熟地黃、黨參等數味純中草藥組成,補骨脂補腎壯陽,黨參健脾益氣共為君藥;骨碎補、仙靈脾輔助補骨脂補腎陽之力,黃芪助黨參健脾,為臣藥;熟地黃等滋陰益腎,丹皮涼血化瘀,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方中使藥,全方補腎壯骨,健脾益氣,活血化瘀,在雙補腎之陰陽的同時健脾,使先天之本得充,后天之本得實。
可用于骨質疏松癥所見腰膝酸軟,骨節疼痛,牙齒松動,食欲不振,氣短乏力,肢體倦怠。
制備本發明藥物的一種方法是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約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50℃),加入三倍量的乙醇(例如75-90%,尤其約80%),攪勻,靜置約72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水適當稀釋,攪勻,分裝,滅菌,即得。
也可以按常規方法,將本發明的組方制成臨床常用劑型,例如丸劑,散劑,膠囊劑,濃縮丸劑,液體制劑等。
應該清楚的是,本發明的藥物還可以含有其它任選成分,例如載體,如賦型劑,稀釋劑等;還可以與治療骨質疏松的西藥制成中西藥復方制劑。這些變化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但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的目的,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1取補骨脂16g,骨碎補16g,仙靈脾16g,熟地黃20g,五味子12g,黃芪16g,黨參16g,丹皮12g,和甘草6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50℃),加入三倍量的80%乙醇,攪勻,靜置72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水調整總量至100ml,攪勻,分裝,滅菌,即得。
實施例2取補骨脂30g,骨碎補20g,仙靈脾20g,熟地黃20g,五味子16g,黃芪16g,黨參16g,丹皮12g,和甘草6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50℃),加入三倍量的80%乙醇,攪勻,靜置72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水調整總量至120ml,攪勻,分裝,滅菌,即得。
一、藥效學試驗自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門診觀察了160例(治療組96例,對照組32例,空白組32例),按照分層分段均衡隨機分組表,以3∶1的比例將病人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空白對照組為已診斷骨質疏松癥或骨量減少,但半年內未服用任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者(追訪復查的病人)。用觀察表記錄患者臨床癥狀及化驗檢查結果。服藥半年后做全面復查。中藥治療組給予本發明的益腎壯骨合劑。中藥對照組給予腎骨膠囊。觀測骨密度、臨床癥狀、骨鈣素(BGP)、尿吡啶酚(PYD)、雌二醇(E2)、睪酮(T)、尿素氮(BUN)、轉氨酶(GPT)、鈣(Ca)、磷(P)、堿性磷酸酶(AKP)、和血尿常規。
結果治療組治療后骨密度平均提高了4.06%,對照組治療后骨密度平均提高了1.1%,空白組骨密度平均減少了5.47%。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治療組骨鈣素顯著增加,尿吡啶酚顯著下降,說明該中藥有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治療前后E2、T均無顯著性改變,說明該藥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制不是通過性激素的作用而實現的。治療組96例中顯效72例,占75%,總有效率89.6%;對照組32例中,顯效13例,占40.6%,總有效率62.5%。治療組的綜合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急性毒性動物試驗表明,益腎壯骨合劑毒副作用小,是安全可靠的。
1、臨床資料1.1診斷標準根據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學科組1999年1月制定的“中國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骨密度值與當地同性別的峰值密度相比(BMD%),基本正常減少1-12%;骨量減少減少13-24%;骨質疏松減少≥25%。
1.2病例選擇納入標準選擇絕經后婦女和70歲以上男性,符合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病人。
排除標準除外肝腎功能嚴重損害者;患有內分泌代謝疾病者(包括糖尿病、慢性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骨髓瘤、惡性腫瘤骨轉移等);3個月內服用過肝素、皮質類固醇、雌激素、降鈣素等影響骨代謝藥物者。
年齡分布臨床觀察16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52例,年齡45-79歲,平均62.6歲。祥見表1。
表1、年齡分布及病情狀況比較(X±S)
2、治療方法
2.1給藥方法按照分層分段隨機分組表,以年齡、性別、病情輕重分三層,以4例為一段以3∶1的比例將病人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空白對照組為已診斷為骨質疏松癥或骨量減少,但半年內未服任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者(追訪復查的病人)。用觀查表記錄患者臨床癥狀及化驗檢查結果。服用半年后做全面復查。中藥治療組給予本發明藥物,每次25ml,日2次,3個月一療程,連服2個療程。中藥對照組給予腎骨膠囊(北京天九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京衛藥準字(1997)第039005號。主要成分牡蠣等,每次2粒,每日3次,服藥半年。
2.2觀測指標骨密度(BMD)測量。使用美國Lunar公司的DEXA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由專人負責測量股骨上端骨密度,治療前后測量同一部位。
臨床癥狀。中醫骨質疏松癥的辨證和癥候標準參照國家中醫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的骨痹及中醫診斷學中腎虛脾虛的病癥診斷標準。
主要癥狀腰背痛,骨痛。
次要癥狀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納呆,腹脹,大便干或溏瀉,小便頻數,夜尿多,舌淡或淡紅苔白,脈沉細弱。
2.3化驗檢查骨形成指標骨鈣素(BGP)用RIA法測定。藥盒由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
骨破壞指標尿吡啶酚(PYD)用ELISA法測定。采用美國LEPRA公司的藥盒。
性激素指標雌二醇(E2)、睪酮(T)鑒別診斷及安全性指標尿素氮(BUN)、轉氨酶(GPT),鈣(Ca),磷(P),堿性磷酸酶(AKP)、血尿常規。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0.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
3、結果3.1療效判定標準(綜合療效)顯效骨密度值較前提高,并且臨床主要癥狀好轉。有效骨密度值較前無增加,但生化指標(BGP/PYD)改善,并且臨床主要癥狀好轉。無效骨密度值繼續下降,并且生化指標無改善,臨床癥狀無好轉。
主癥評分標準無腰背痛為0分;輕度疼痛較輕,偶爾出現,為1分;中度時輕時重,反復發作,但不影響生活與工作,為2分;重度疼痛較重,持續痛,已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為3分。治療前后比較降低2分或降至0分為顯效,降低1分為有效,降低0分為無效。
3.2治療結果治療前后BMD、AKP、BGP、PYD測定結果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骨密度平均提高了4.06%,有非常顯著性差異。骨鈣素顯著增加,尿吡啶酚顯著下降;對照組治療后骨密度平均提高了1.1%,骨鈣素無顯著增加,尿吡啶酚有顯著下降;空白組骨密度平均減少了5.47%。(見表2)表2 三組治療前后BMD測定結果比較(X±S)
治療組、對照組分別與空白組間進行t檢驗,***P<0.001治療組與對照組進行t檢驗,ΔΔp<0.01表3二組治療前后BGP、PYD測定結果比較(X±S)
治療前后進行配對t檢驗,*P<0.05,**P<0.01,***P<0.001治療前后激素水平的觀察表4女性激素水平觀察表
治療組、對照組治療前后進行配對t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
臨床主癥腰背疼痛改善情況(見表5)表5 臨床主癥腰背痛改善情況表
兩組間進行Ridit分析,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治療組主要癥狀總有效率為99%,顯效率為54.17%,對照組主要癥狀總有效率為78.1%,顯效率為15.63%,兩組間經Ritid分析,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合療效治療組96例中顯效72例,占75%,總有效率89.6%;對照組32例中,顯效13例,占40.6%,總有效率62.5%。
表6 綜合療效分析
兩組間進行Ridit分析,有極顯著差異,P<0.01,說明治療組的綜合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藥物不良反應觀察結果治療組96例患者治療前后查血、尿、便常規、轉氨酶、尿素氮均未出現異常改變,治療組未出現胃腸反應,對照組32例中有5例出現胃輕度不適,未停藥可自行緩解。
試驗結果顯示,患者服益腎壯骨合劑后,BGP顯著升高,PYD下降P<0.01,說明該中藥有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治療前后E2、T均無顯著性改變,說明該藥防治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制不是通過性激素的作用而實現的,其作用機理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益腎壯骨合劑可提高骨密度改善臨床主癥,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是一種療效顯著、安全可靠的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藥物,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
二、急性毒性動物試驗1、小鼠口服給藥最大耐受量的測定試驗目的測定小鼠一次灌胃給藥的最大耐受量和最少致死量。
受試藥物益腎壯骨合劑(濃縮)為黑褐色粘稠狀,每克膏含生藥量4.2g。受試藥物在4℃下密封保存,試驗前稱取藥膏,在燒杯中逐漸加入蒸餾水攪拌,制成能夠通過16號灌胃針頭的最大混懸濃度1.0g/ml,相當于生藥膏量4.2g/ml。
動物三級昆明種小鼠,共80只,雌雄各半,體重19-21g,每組20只,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質量合格證號京動管質字(1994)第079號。小鼠在實驗動物室飼養觀察1天,選健康、體重較一致的用于試驗。每籠10只小鼠。實驗動物溫度20-22℃,相對濕度53%。
試驗方法小鼠按性別、體重隨機分組。高劑量組以小鼠體重20g/只最大給藥體積0.8ml灌胃,以1∶0.85劑距比值下設3個劑量組,一日內給藥一次。給藥前小鼠禁食12小時,給藥后連續觀察7天,記錄動物的反應及死亡情況。
結果給藥后小鼠活動減少,俯臥不動,呼吸深慢,精神不振,對光、聲等刺激不敏感,被毛松弛,飼料消耗量、飲水量等減少。動物死亡在3小時以后出現,24小時內達到高峰,48小時以后停止死亡。解剖死亡小鼠,各內臟器官未見其它毒性反應。詳見表。
表7
小鼠死亡原因可能與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關,致精神不振、活動減少、呼吸深慢。臨床用量為2次/日,共50ml(相當于生藥量57g),成人按60kg體重計算,實際攝入總量為0.95g/kg。因此小鼠一次灌胃給藥40g/kg(生藥量168g/kg),相當于臨床人用量的177倍。
結論昆明種小鼠一次灌胃給藥,其最大耐受量為34g/kg,相當于臨床人用量的150倍;最小致死量為40g/kg,相當于臨床人用量的177倍。
2、小鼠皮下注射給藥LD50的測定試驗目的測定小鼠一次皮下注射給藥的毒性反應及半數致死量。
受試藥物益腎壯骨合劑(濃縮)為黑褐色粘稠狀,每克膏含生藥量4.2g。受試藥物在4℃下密封保存,試驗前稱取藥膏,在燒杯中逐漸加入蒸餾水攪拌,制成能夠通過7號注射針頭混懸濃度0.8g/ml,相當于生藥膏量3.36g/ml。
動物三級昆明種小鼠,共50只,雌雄各半,體重19-21g,每組10只,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質量合格證號京動管質字(1994)第079號。小鼠在實驗動物室飼養觀察1天,選健康、體重較一致的用于試驗。每籠10只小鼠。實驗動物溫度20-22℃,相對濕度53%。
試驗方法預試驗選定給藥劑量范圍,以1∶0.85劑距比值下設定5個劑量組。正式試驗按性別、體重隨機分組。小鼠20g體重背部1次皮下注射0.5ml。給藥前小鼠不禁食,給藥后連續觀察7天,記錄動物的反應及死亡情況。
結果給藥后小鼠精神不振、活動減少,俯臥不動,呼吸深慢,精神不振,對光、聲等刺激不敏感,翻身反射逐漸消失,體毛松弛,飲食、飲水量等減少。無流涎和流淚。動物死亡在2小時以后出現,24小時以后停止死亡。解剖死亡小鼠,除注射局部皮下有較多黑褐色藥液滲透在軟組織中,其余各內臟器官未見異常。未死亡小鼠給藥7天后體重有所增長,動物背部注射針孔有米粒大小黑色硬瘢,周圍表皮脫毛,未見其它毒性反應。詳見表。
表8
小鼠死亡原因可能與藥物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有關,致精神不振、活動減少、呼吸深慢、對弱刺激不敏感等。
結論昆明種小鼠一次皮下注射給藥,其LD50及可信限為14.93(13.82-16.14)g/Kg,相當于生藥量62.7(58.0-67.8)g/Kg。
三、制劑質量標準和穩定性試驗補骨脂是本發明藥物中的君藥,具有溫腎壯陽作用,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是補骨脂的有效成分,而且含量較高,確定以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為指標,測定它們在制劑中的含量,以此來控制產品的質量。本試驗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經過三批制劑測定,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含量基本相同,總量不低于0.13mg/ml。并對原材料補骨脂含量進行測定,總量不低于0.08%。臨床研究用藥初步穩定性考查,用三批制劑室溫存放三個月,測定三批制劑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含量變化不大,基本穩定。
參考文獻1、李寧華、區品中、朱漢民等.中國部分地區中老年人群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率研究,中華骨雜志,2001,21(5);275-2782、劉忠厚、楊定焯、朱漢民等.中國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試行).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9,5(1)1-3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
1994304、鄧鐵濤、郭振球.中醫診斷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14.122.
5、王文健.腎主骨理論與中西醫結合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8,(1)42-44.
6、劉忠厚主編.骨質疏松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316.217-219.
7.葛雪琳.骨轉換生化標志物與骨質疏松雜志,1999,5(2)8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補骨脂6-35,骨碎補6-35,仙靈脾6-35,地黃8-40,五味子5-25,黃芪6-35,黨參6-35,丹皮5-25,和甘草0-12,均按重量份計。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藥物,特征在于配比是補骨脂10-30,骨碎補10-24,仙靈脾10-24,地黃10-30,五味子8-16,黃芪10-24,黨參10-24,丹皮8-16,和甘草5-10。
3.根據權利要求2的藥物,特征在于配比是補骨脂16,骨碎補16,仙靈脾16,地黃20,五味子12,黃芪16,黨參16,丹皮12,和甘草6。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的藥物,特征在于還可以包括任選成分,如賦型劑和稀釋劑。
5.根據權利要求1-3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可以與治療骨質疏松的西藥一起制成中西藥復方制劑。
6.制備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藥物的方法,包括將所述原料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1.30,加入乙醇,攪勻,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水適當稀釋,攪勻,分裝,滅菌,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它以補骨脂、骨碎補、仙靈脾、地黃、黨參、黃芪、五味子等為原料制成。用本發明的藥物,自1999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門診觀察了160例,治療組96例,對照組32例,空白組32例,空白組為已診斷骨質疏松癥或骨量減少,但半年內未服用任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藥物者(追訪復查的病人),中藥治療組給予本發明的益腎壯骨合劑,中藥對照組給予腎骨膠囊。觀測骨密度、臨床癥狀、骨鈣素(BGP)、尿吡啶酚(PYD)、雌二醇(E2)、睪酮(T)。結果治療組治療后骨密度平均提高了4.06%,對照組治療后骨密度平均提高了1.1%,空白組骨密度平均減少了5.47%。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
文檔編號A61P19/00GK1380087SQ0211688
公開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02年4月22日
發明者龔玲 申請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