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眼球手術,將人工晶體植入其內用的植入鑷。
目前國內眼睛白內障手術是在外角鞏膜完成隧道切口后,將人工晶體用鑷子夾住,從上方與眼睛成90度角(以豎立方向),從切口處插入晶體囊袋內。手術時,一只手用鑷子夾住結膜,另一只手用晶體調位鉤從眼球兩側中邊緣位置角膜切口伸入晶體,輕輕撥動晶體,使之由原來的偏離位置旋轉或平移到指定的放置,露在囊外的晶體袢全部進入到囊內。必要時,用虹膜恢復器從上方輕壓晶體中心部位,使之進入囊袋內。但這種植入鑷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端部均采用尖頭形。盡管端部已進行鈍化處理,然而在手術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危險性。極易造成后囊破裂;(2)上下兩片鑷子連接部位寬度較大。眼球手術時,易給切口造成人為擴張,使切口不易閉合,并且術中粘彈劑浪費也較大。
(3)夾持部位長度不足。在植入晶體時往往不能一次性植入囊袋內,要靠晶體調位鉤調節晶體的位置。這樣延長了手術時間。
(4)把手部位彈性差,由于現有人工晶體植入鑷采用特種合金鋼制作而成,彈性較大。然而作為眼科手術用的鑷子,其彈性要求還要高,使鑷子手感由硬變軟,以減小鑷子對人工晶體的壓力損傷。
如前所述,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分兩步,醫師需要雙手配合協作,手術使用了除鑷子以外的其它醫療器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本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將改善人工晶體植入鑷的不足,使手術變的更加方便、快捷、省時,能減小眼球損傷,降低引起并發癥的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
為實現發明目的,該新型在結構上改進如下人工晶體植入鑷,它由兩單片鑷子構成,該兩單片鑷子鉸合連接并以其交合點為軸心可張開或合并;所述鑷子包括把手部位、兩片相連接的連接部位和其前端的夾持部位;所述把手部位的延伸部分為彈性把手,所述的夾持部位的弧形接近人體眼睛生理結構,其上單片鑷子弦長為19~21mm,弦高為3mm,并其尖端圓弧半徑為0.6mm-1.0mm,且在兩嚙合面間設有在閉合狀態下使晶體受力的支點。所說的支點為設在上單片鑷子上的第一凸起,和下片上第二、第三凸起。
本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如下1、簡化操作過程改進后的植入鑷極大地方便了醫師對眼球手術的操作,僅用一把鑷子即可一次性完成晶體的植入和定位兩道工序,使醫師從統的雙手操作中解放出來,只依靠醫師單手操作即可完成人工晶體的植入。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2、提高手術安全性只用該植入鑷,節省使用其他輔助的醫療器械,減少了器械對眼內組織損傷。由于植入鑷尖端圓弧半徑增大,加大了端部的鈍化能力,減少了鑷子尖端刺穿晶體后囊的可能,極大地保護了后囊的安全;可單手快捷方便地操作,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對角膜內皮、虹膜及囊膜損傷,減少了粘彈劑使用量,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能,減少了引起手術并發癥的可能。
3、縮短切口愈合時間該鑷連接部位寬度由寬變窄,減少了對切口的人為擴張,使傷口更易閉合,縮短了傷口愈合的時間。
4、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植入晶體手術過程的時間,從而縮短了整個白內障手術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整體效率。
圖1為人工晶體植入鑷外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圖4為圖1夾持部位上的A向和B向的凸起放大圖;圖5、圖7、圖9為本新型各種的使用狀態圖;圖6、圖8、圖10為圖5的1-1,圖7的2-2,圖9的3-3放大圖。
結合上述附圖對新型的實施例詳細描述.參見圖1-圖4,人工晶體植入鑷,它由兩單片鑷子組成,且兩單片鑷子鉸合連接并能合并或張開;所述的鑷子包括把手部位a、兩片連接的連接部位b和夾持部位c,所述的把手部位a的延伸部分4厚度為0.2mm,使具有一定的彈性;夾持部位c的弧形接近人體眼睛生理結構,其上單片弦長為19~21mm,優選為20mm,弦高為3mm,夾持端部的尖端圓弧半徑為0.6mm-1.0mm,且在兩嚙合面間設有起支點作用的第一、第二、第三凸起1、2、3,高度均為0.3mm,其第一凸起1,設在鑷子的上片上,第二、第三凸起2、3,設在鑷子的下片上,其第二、第三兩凸起相距12mm-2.5mm,優選間距為2mm;上片第一凸起1與下片的第二凸起2經受力F在閉合狀態下中心線重合。支點凸起與嚙合面圓弧平滑過度,以減小對晶體的壓力損傷及摩擦損傷,鑷子支點凸起為晶體受力點,當上下支點第一、第二凸起1、2受力F時,晶體以其凸起1、2形成的軸線為中心可旋轉;當支點凸起1、2、3三點同時受力F時,晶體被鑷子夾緊,此時晶體三點受力F,只能隨鑷子平移,而不能進行旋轉。輕輕地松開一些手勁,使第三凸起3離開晶體,此時只能第一、第二凸起1、2兩點受力F,晶體可以隨手勁,以第一、第二凸起1、2形成的軸線為中心,來回旋轉,直至位置達到要求為此。
鑷子上下兩片的連接部位的寬度降低,一般尺寸為1.8mm。為進一步降低切口損傷程度改寬度為1.5mm。使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的安全性又增加到一個新高度。
用該植入鑷可取代以前的植入鑷、晶體調位鉤、虹膜恢復器等器械,主要是夾持部位在完全閉合的狀態下其弧形接近人體眼睛生理結構,更加便于醫師的手術操作,具體外形見圖9所示。把手的延伸部位4手感由硬變彈性,減小了對晶體的意外損傷,而且還保證了后囊的安全,降低了角膜內皮損傷,減少了手術并發癥。
權利要求1.一種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它由兩單片鑷子構成,其兩單片鑷子通過連接部位鉸合連接并以其連接點為軸可張開或合并;所述的鑷子包括把手部位(a)、兩片相連接的連接部位(b)和其前端的夾持部位(c),其把手部位(a)的延仲部分(4)為彈性把手,其特征在于夾持部位(c)的弧形接近人體眼睛生理結構,其上單片鑷子弦長為19~21mm,弦高為3mm,并其尖端圓弧半徑為0.6mm~1.0mm,且還在夾持部位兩嚙合面間設有在閉合狀態下使晶體受力的支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支點為嚙合面的第一凸起(1),設在夾持部位(c)上單片鑷子上,和第二、第三凸起(2、3),設在對應的下片上,其兩凸起(2、3)相距12mm~2.5mm,上片第一凸起(1)與下片第二凸起(2)在閉合狀態下中心線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其特征在于下單片鑷子第二、第三凸起(2、3)的間距可為2mm。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其特征在于單片鑷子的連接部位(b)的寬度為1.5m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其特征在于其把手部位(a)的延伸部分(4)厚度為0.2mm.。
專利摘要本新型公開一種用于眼球手術人工晶體單手植入鑷,它由兩單片鑷子構成,且兩片鑷子交合連接并以其交合點為軸能張開或合并。所說的鑷子包括把手部位、相連接部位和其前端的夾持部位,其把手部位的延伸部為彈性把手,夾持部位的弧形接近人體眼睛生理結構,其下片弦長為19~21mm,弦高為3mm,并其尖端圓弧半徑為0.6mm~1.0mm,且在兩嚙合面間設有支點作用的凸起,通過受力點凸起使醫師僅用一把鑷子即可一次性完成晶體的植入和定位序,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F9/007GK2493185SQ0124092
公開日2002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29日
發明者何偉 申請人: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