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胃扭轉復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具體地說是一種胃扭轉復位器。
胃扭轉屬于外科急腹癥之一,一般由胃下垂引起,有的突發性很強,分急性和慢性兩種,通常有180度扭轉和360度扭轉,扭轉輕者上腹脹痛,不能進食,并伴有惡心嘔吐癥狀;扭轉重者則有上腹絞痛,不及時治療可造成局部壞死或胃穿孔,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對胃扭轉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對扭轉癥狀較輕的患者,讓其飽餐后做翻滾、跳躍動作,使胃扭轉復位,但有時不僅不奏效,反而加大痛苦,甚至造成胃扭轉角度加大;對于扭轉癥狀較重的患者則需進行手術治療,有的需做胃大部切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不需要做手術,既安全可靠又能減輕患者痛苦的胃扭轉復位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胃扭轉復位器由仿胃氣囊、吸液管、充氣管構成,仿胃氣囊用醫用橡膠制作,吸液管、充氣管用高分子醫用材料制作,仿胃氣囊充氣漲起后與胃的形狀相似,仿胃氣囊包括胃小彎、胃大彎、賁門口、幽門口組成,將仿胃氣囊置入患者胃中充氣脹大后,將患者的胃撐起來以便實施胃扭轉復位,吸液管從賁門口進入仿胃氣囊,由幽門口伸出,但不與仿胃氣囊內腔連通,其伸出端管壁上設有吸液孔,可通過吸液孔吸出患者胃中的積液,吸完積液后,將吸液管伸出端置入患者幽門管中,起到給仿胃氣囊定位的作用,充氣管從賁門口插入仿胃氣囊內,并與仿胃氣囊內腔連通,以便用于對仿胃氣囊充氣。由于人體高度和胃的形狀、大小不同,該胃扭轉復位器吸液管長度和仿胃氣囊的形狀、大小與人體高度和人體胃的形狀、大小相適應,可設計多種規格,吸液管長度為800-1200mm,管徑2-6mm,管口徑5-9mm,仿胃氣囊容積為1500-3000ml,具體地說,若身高1.65m左右時,可選用仿胃氣囊容積1500ml,吸液管長800mm,管徑2mm,管口徑5mm;若身高1.8m左右,可選用仿胃氣囊容積2500ml,吸液管長1000mm,管徑4mm,管口徑7mm;若身高1.8m以上,可選用仿胃氣囊容積3000ml,吸液管長1200mm,管徑6mm,管口徑9mm;在賁門口和幽門口處還設密封圈,以防漏液或漏氣。應用本實用新型時,首先按病人身高選好胃扭轉復位器的規格,然后消毒、涂油,由食管置入患者胃中,用吸液管吸凈患者胃中積液后,將吸液管伸出端插入幽門管中,然后用充氣管向仿胃氣囊中充氣,隨著仿胃氣囊的逐漸漲起,使胃扭轉復位,這個過程需在X光機的監視下進行。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為患者治療胃扭轉時,簡便易行、不用開刀、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A-A剖視示意圖。
參照附
圖1、2制作本實用新型。該胃扭轉復位器由仿胃氣囊1、吸液管2、充氣管3構成,仿胃氣囊1包括胃小彎4、胃大彎5、賁門口6、幽門口7組成,吸液管2從賁門口6進入仿胃氣囊1,由幽門口7伸出,但不與仿胃氣囊1內腔連通,在吸液管2伸出端壁上設有吸液孔8,將仿胃氣囊1置入患者胃中時,通過吸液孔8吸凈患者胃中積液,然后將吸液管2伸出端插入患者幽門管中,充氣管3從賁門口6插入仿胃氣囊1內,并于仿胃氣囊1內腔連通,用于對仿胃氣囊1充氣。吸液管2的長度為800-1200mm,管徑2-6mm,管口徑5-9mm,仿胃氣囊1的容積為1500-3000ml;另外,在吸液管2和充氣管3插入仿胃氣囊1的賁門口6處以及充氣管3插入幽門口7處設有密封圈9。
權利要求1.一種胃扭轉復位器,其特征在于該胃扭轉復位器由仿胃氣囊(1)、吸液管(2)、充氣管(3)構成,仿胃氣囊(1)包括胃小彎(4)、胃大彎(5)、賁門口(6)、幽門口(7)組成,吸液管(2)從賁門口(6)進入仿胃氣囊(1),由幽門口(7)伸出,吸液管(2)伸出端管壁上設有吸液孔(8),充氣管(3)從賁門口(6)插入仿胃氣囊(1)內,并與仿胃氣囊(1)內腔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胃扭轉復位器,其特征在于該胃扭轉復位器的吸液管(2)的長度與人體高度和人體胃的形狀、大小相適應,吸液管(2)的長度為800-1200mm,管徑2-6mm,管口徑5-9mm,仿胃氣囊(1)的容積為1500-300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扭轉復位器,其特征在于吸液管(2)和充氣管(3)插入仿胃氣囊(1)的賁門口(6)處以及充氣管(3)插入幽門口(7)處設有密封圈(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胃扭轉復位器,由仿胃氣囊1、吸液管2、充氣管3構成,吸液管2的長度及仿胃氣囊1的容積與人體高度和人體胃的形狀、大小相適應,吸液管2從胃的賁門口插入,由幽門口伸出,充氣管3從胃的賁門口插入,并與仿胃氣囊1的內腔連通。該胃扭轉復位器簡單易行、不用手術、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可廣泛用于胃下垂引起的胃扭轉。
文檔編號A61B17/00GK2477144SQ0123696
公開日2002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1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1年5月18日
發明者陳傳桐, 陳加煜, 徐燦榮 申請人:陳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