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眼球醫療手術用的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
目前國內外在眼科人工晶體二次植入手術中,人們普遍采用3/8弧度的圓針、角針、反角針,其長度均為16mm。由于長度的不足,在手術穿引吊線時,必須用力擠壓眼球成扁形,針尖方可露出,這給手術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并且由于用力擠壓,縫針刺穿眼球時易造成睫狀體與鞏膜之間的組織分離,連帶血管破裂。給眼球帶來切割傷、出血及脈絡膜脫離等并發癥;另外現有縫合針沒有夾持部位,其針尾位均為圓形,夾持時易發生滑動及旋轉,弧形縫合針很難保持一定的位置及角度,這給眼球手術帶來操作上的難度及精神上的壓力,可能由于錯誤穿刺引起位置不當及出血等手術并發癥。
還有非吸收性縫合線,材質普遍采用單股或多股編織聚酯線,其主要成分為高分子芳香環狀長鏈聚酯光纖。縫合線采用封閉式,一端與縫針固定接合,另一端在手術中需要打結并固定在人工晶體上。由于現場打結耗時較長,給手術帶來了不便,延長了手術時間。
本新型的發明目的,提供一種使患者極大地減輕手術臺上的痛苦,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用于眼球醫療手術的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
為實現發明的目的,該新型采取如下結構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它包括縫針和縫合線兩部分,其縫針為3/8圓弧狀,它由針尖、針體、夾持部和針尾構成,其縫合線采用封閉式,一端與縫針的針尾固定接合,在其尾端還設有能在自由狀態下可恢復的打結;在針體上、下底面的兩側開有刃口,其針體的橫截面為梯形;針尾位置的夾持部的橫截面為扁平狀,并距針尾端2mm;縫針的長度為17~19mm,優選為18mm,其針尖的正面為鏟形。
本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如下該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由于加長了針體的長度并在針體上設有夾持部位,還有縫合線的尾端設有可恢復的打結,這樣極大地方便了手術醫師的操作,縮短了手術時間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使眼球手術過程中由原來的1~1.5小時縮減為30分鐘,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小手術并發癥的可能。
圖1為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縫合針立體放大分解圖;圖3為圖1針尖A向放大正面視圖;圖4為圖1B-B方向截面放大剖視圖;圖5為圖1C-C方向截面放大剖視圖。
結合上述附圖對本新型方案的實施方式詳細描述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它包括縫針和縫合線5兩部分,其縫針為3/8圓弧狀,它由針尖1、針體2、夾持部3和針尾4構成;縫合線5采用封閉式,一端與縫針的針尾4固定接合,在其尾端設有能在自由狀態下可恢復的打結5′;針尾4前的夾持部3的橫截面為扁平狀,并夾持部距針尾4端2mm,其針尖的正面為鏟形;針體2的上、下底面兩側開有刃口,其橫截面為梯形,縫針的長度為17~19mm,優選為18mm。所述的縫針采用特殊的不銹鋼SUS300,具有高抗彎強度和折斷前先彎曲的特性。縫合線5的線徑均勻,組織刺激性小,全部符合UPS規格。
該新型主要特點是增加了縫針的長度,由原尺寸16mm增至17~19mm,針尖為鏟針并設有扁平狀的夾持部。其鏟型縫針刃口鋒利,較其它類縫針更利于縫針的切入。夾持部3距針尾4端2mm,離開針尾4方向3mm。夾持部3為扁平狀,以利于持針器穩固。縫線采用新型聚酯材料,其除具有非吸收性縫線的所有特性外,另具形狀記憶功能。縫合線5在制造時尾端預制打結。在使用時,當縫線尾端成線形穿過眼球外壁后,縫線末端在自由狀態下恢復打結5′狀態,這時可以將人工晶體的袢部更加容易、更加準確、更加快速地套在縫線末端的預制打結5′內。
權利要求1.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它包括縫針和縫合線(5)兩部分,其縫針為圓弧狀,它由針尖(1)、針體(2)、夾持部(3)和針尾(4)構成;縫合線(5)采用封閉式,一端與縫針的針尾(4)固定接合,其特征在于縫合線(5)的尾端設有能在自由狀態下可恢復的打結(5′);所述針體(2)上、下底面的兩側開有刃口,其橫截面為梯形,針尾位置前的夾持部(3)的橫截面為扁平狀,并距針尾(4)端2mm;所述縫針長度為17~19mm,其針尖(1)的正面為鏟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其特征在于縫針的長度可為18mm。
專利摘要本新型公開一種用于眼球醫療手術用的人工晶體二次植入縫合針,它包括縫針和縫合線兩部分,其縫針為3/8圓弧狀,縫合線采用封閉式,一端與縫針的針尾固定接合,并在其尾端設有能在自由狀態下可恢復的打結;針體的上、下底面兩側開有刃口,針尾位置的夾持部為扁平狀,并距針尾端2mm;所述縫針長度為17~19mm,其針尖的正面為鏟形。這樣極大地方便了手術醫師的操作,縮短了手術時間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F9/007GK2467082SQ0121188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8日
發明者何偉 申請人: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