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椎板咬骨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脊柱外科常用手術器械,具體說是涉及一種椎板咬骨鉗。
現有技術的椎板咬骨鉗的上、下鉗片均是通過加工在上鉗片配合面上的導向槽和設置在下鉗片配合面上的導向塊相互配合在一起。其不足之處在于鉗片易產生變形,在閉合狀態時相互吻合不佳,易產生錯口、偏斜等現象,導致咬骨不徹底,且常出現骨渣嵌塞在上、下鉗片之間的現象,對于加長型椎板咬骨鉗來講尤為明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更為合理,上、下鉗片之間咬合嚴密、受力均勻、變形量小,閉合后吻合口結合緊密,且不易產生錯口、偏斜、骨渣嵌塞等現象的椎板咬骨鉗。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措施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椎板咬骨鉗包括相互配合且可作相對平移運動的上、下鉗片,其中一鉗片的后段以向側下方彎折的方式形成右鉗柄,左鉗柄以右鉗柄為支點通過鉸接件與另一鉗片后端相結合,在左、右鉗柄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所述上、下鉗片的結合面上均以間隔分段的方式加工有與另一鉗片相配的導向槽和導向塊。
本實用新型中的上鉗片鉗口部位通過設置在其底面上的導向決與下鉗片)鉗口部位的上面加工出的導向槽相配合;上鉗片中間部位通過設置在其底面上的導向槽與下鉗片中間部位的上面加工出的導向塊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導向槽和導向決的截面為相互配合的凸字形結構,也可為相互配合的燕尾形結構。當然其結構形式也可為任意共知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不僅具有結構更為合理,上、下鉗片之間咬合嚴密、受力均勻、變形量小的優點,同時還具有閉合后吻合口結合緊密,且不會產生錯口、偏斜、骨渣嵌塞等現象的優點。
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示
圖1的A-A剖視圖。
圖3示
圖1的B-B剖視圖。
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以詳細的描述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椎板咬骨鉗包括相互配合且可作相對平移運動的上鉗片(2)和下鉗片(1),其中下鉗片(1)的后段以向側下方彎折的方式形成右鉗柄(6),左鉗柄(3)以右鉗柄為支點通過鉸軸(5)與另上鉗片(2)后端相結合,在左、右鉗柄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4);所述上鉗片(2)鉗口部位通過設置在其底面上的導向塊(8)與下鉗片(1)鉗口部位的上面加工出的導向槽(7)相配合;上鉗片(2)中間部位通過設置在其底面上的導向槽(7)與下鉗片(1)中間部位的上面加工出的導向塊(8)相配合;所述的導向槽(7)和導向塊(8)的截面為相互配合的凸字形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椎板咬骨鉗,它包括相互配合且可作相對平移運動的上、下鉗片(2)、(1),其中一鉗片的后段以向側下方彎折的方式形成右鉗柄(6),左鉗柄(3)以右鉗柄(6)為支點通過鉸接件與另一鉗片后端相結合,在左、右鉗柄(3)、(6)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鉗片(2)、(1)的結合面上均以間隔分段的方式加工有與另一鉗片相配的導向槽(7)和導向塊(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咬骨鉗,其特征在于上鉗片(2)鉗口部位通過設置在其底面上的導向塊(8)與下鉗片(1)鉗口部位的上面加工出的導向槽(7)相配合;上鉗片(2)中間部位通過設置在其底面上的導向槽(7)與下鉗片(1)中間部位的上面加工出的導向塊(8)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板咬骨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7)和導向決(8)的截面為相互配合的凸字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椎板咬骨鉗,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槽(7)和導向決(8)的截面為相互配合的燕尾形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椎板咬骨鉗,它包括相互配合且可作相對平移運動的上、下鉗片,其中一鉗片的后段以向側下方彎折的方式形成右鉗柄,左鉗柄以右鉗柄為支點通過鉸接件與另一鉗片后端相結合,在左、右鉗柄之間設置有支撐彈簧,所述上、下鉗片的結合面上均以間隔分段的方式加工有與另一鉗片相配的導向槽和導向塊。優點在于結構更為合理,上、下鉗片之間咬合嚴密、受力均勻、變形量小,閉合后吻合口結合緊密,且不易產生錯口、偏斜、骨渣嵌塞等現象。
文檔編號A61B17/28GK2453853SQ0025595
公開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0年12月16日
發明者鄢文海, 李靈紅, 楊立強, 孟宏林 申請人:鄢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