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白內障碎核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眼科臨床手術器械,主要提出一種白內障碎核器,用于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中將晶體核破碎及取出。
碎核器主要用于白內障囊外摘除術(ECCE)中,將晶體核破碎及取出,使手術切口減小,不必將手術切口充分擴大至晶體直徑大小造成組織更多損傷,使手術恢復快,減少術后散光的發生。在超乳手術中可減少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效率,現用二等分碎核刀及三等分碎核刀,因其使用需與碎核墊板聯合使用,需雙手同時協調操作,臨床中碎核墊板要順利插入晶體下面,有許多困難,技術上要求較高,不易掌握,易引起晶體后囊破裂,造成晶體核沉入玻璃體內或玻璃體脫出,即使墊板順利插入晶體下面,用刀切時力度掌握不當,同樣也可造成晶體后囊的破裂,導致手術失敗及人工晶體植入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種臨床醫師易于掌握、手術安全系數大的白內障碎核器,并使其具有使用簡便、單手即可操作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完成其發明任務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其主要包括碎核器座、碎核刀和碎核墊板;碎核器座為前后兩部分具有一定夾角的圓柱體,前部的圓柱體為中空結構,其內設置拉動碎核刀的活塞和復位彈簧;后部的圓柱體沿軸向開置有一段滑槽,收縮柄位于滑槽內并與圓柱體中心孔內的牽引絲連接,碎核刀其游離端為球形保護頭,碎核墊板為一弧形托板,中央開置有使碎核刀通過的縫隙。
本實用新型碎核器的操作過程1、將碎核刀沿水平方向放置沿角膜緣切口進入眼內。
2、使晶體核置于碎核刀與碎核墊板之間。
3、翻轉方向使碎核刀垂直向下卡住晶體核,拉收縮柄將核碎為兩半。
4、調整晶體核位置,同法將核破碎。
5、用刀及墊板夾持碎核取出,或用刀將碎核勾至超乳頭前口吸出。
6、將刀水平放置,沿進路慢慢退出。
本實用新型碎核器具有以下優點1、將雙手操作過程轉為單手操作,簡化了手術方式。
2、結構設計合理,易于操作且可以碎核、取核、勾核。
3、能自動復位,不必取出調整,減少器械在傷口中進出次數,以減少對組織的損傷。
4、碎核刀與墊板方向固定,易于操作掌握,碎核刀游離端有保護頭避免了對角膜內皮的損傷。
實施例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對其結構加以進一步說明如附
圖1所示,其主要包括有碎核刀9、碎核墊板10和碎核器座5;碎核器座5為前后兩部分之間具有一定夾角的圓柱體,前部的圓柱體為中空結構,其內設置有牽引碎核刀9的活塞14和復位彈簧4,后部的圓柱體上軸向開置有一段滑槽12,收縮柄7位于滑槽內并與位于圓柱體中心孔內的牽引絲6連接,牽引絲6的前端與活塞14連接,活塞的前端與碎核刀9的刀臂1連接,碎核刀9的游離端為球形保護頭,碎核墊板10為一弧形托板,中央開置有使碎核刀通過的縫隙,碎核墊板10的臂2與碎核器座5通過拐臂13聯接。為保證活塞14在圓柱體內平行、直線移動,從而保證對碎核刀9的拉伸平穩、不左右偏移,可在碎核器座5前部分的圓柱體軸向開置一條形槽11,與活塞14連接一體的定位塊3位于條形槽11內并隨活塞一起沿條形槽11移動,從而保證活塞14的平穩移動而不發生左右偏轉。圖中8為手持柄。
權利要求1.一種白內障碎核器,其特征是其主要包括碎核器座(5)、碎核刀(9)和碎核墊板(10);碎核器座(5)為前后兩部分具有一定夾角的圓柱體,前部的圓柱體為中空結構,其內設置拉動碎核刀的活塞(14)和復位彈簧(4);后部的圓柱體沿軸向開置有一段滑槽(22),收縮柄(7)位于滑槽內并與圓柱體中心孔內的牽引絲(6)連接,碎核刀(9)的游離端為球形保護頭,碎核墊板(10)為一弧形托板,中央開置有使碎核刀通過的縫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眼科臨床手術器械,其主要包括碎核器座、碎核刀和碎核墊板,碎核器座為前后兩部分具有一定夾角的圓柱體,前部的圓柱體其中空結構內設置拉動碎核刀的活塞和復位彈簧,后部的圓柱體沿軸向開置有一段滑槽,收縮柄位于滑槽內并與圓柱體中心孔內的牽引絲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臨床醫師易于掌握,手術安全系數大,使用簡便,單手即可操作的特點。
文檔編號A61F9/007GK2402306SQ0021307
公開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4日
發明者閻維雁, 高豐玫 申請人:閻維雁, 高豐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