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速脫蟾膚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在蟾蜍養殖業的應用,屬于中草藥藥劑制作的技術領域。
蟾皮,是介于“膚”與肉之間的一層真皮。由真皮表面粒刺狀的皮囊里生成的白腦狀漿體,被中醫界史稱蟾酥。蟾酥的主要功能是消毒殺菌,疏通鎮痛。其疏通鎮痛之功能取決于蟾酥成份。據最新檢測數據反映,同量比的蟾酥與可卡因麻醉的能量,蟾酥是可卡因的90倍。這給本發明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蟾膚民間稱蟾衣,系蟾蜍皮表之膚,暗白色,薄而近似透明。脫下后的蟾膚為水粘狀糊體,技術處理干化后成整張蛙形紙狀。蟾膚系名貴藥材,因蟾蜍脫膚于夜間子時且邊脫邊吃,十分難得。
根據蟾蜍與蟾膚的上述特性,本發明經過長期觀察、分析研究,運用“同性相斥”原理,采用中草藥麻醉復方為具體藥劑,制成“速脫蟾膚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藥劑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將集中的蟾蜍群體提升最快的脫膚時間,提高產量的同時,使農民致富,促進新藥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搶占世界同行業最新領域制高點,為國為民在市場創造更大的效益空間。
本發明的“速脫蟾膚素”配方如下(重量單位克)胡椒粒5g-10g、甘草50g-80g、茵陳50g-80g、白芷50g-80g、干姜40g-50g、大黃50g-80g。
本發明將發揮前所未有的優勢1.蟾蜍脫膚純屬自然現象。蟾蜍每脫膚一次就長大一些。醫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稱其為“蟾寶”、“月魄”,銘藥名,言功效。但是沒有寫深寫透蟾膚(衣)之由來,之過程,之制作,之入方。這說明《本草》在蟾膚方面亦為蜻蜓點水。經當代先進儀器設備檢測,蟾膚確有26種有效入藥成份,是為難得而名貴藥材原料(亦可單方)。蟾蜍自然脫膚耗時耗力而得量微乎其微,滿足需要談不上,根本形不成批量生產。有的配藥給蟾蜍口服或外部涂抹,不是帶有宰殺性質就是超時過長(最多達四天),是為原始動作。本發明克服了目前同領域中的所有不足,為搶占世界同行業最新領域的制高點,為國為民在市場競爭中創造了更大的效益空間。
2.技術領先、配方獨特、高效快速、無毒副作用(所有入方中藥全部系人所能內服中藥材)、安全可靠。藥源廣泛、成本低廉、操作簡易、市場廣闊。
3.脫膚功效領先。使用本發明配制的藥液使蟾蜍脫膚高效快捷,不僅將蟾蜍自然脫膚的時間給以濃縮集中,并且集中的時間僅為30分鐘至24小時。據資料檢索,此為同行業目前絕無僅有的領先水準。
4.本發明使蟾蜍脫膚后沒有任何種群性副作用,蟾蜍自身感覺很舒適。
5.極大限度地促進蟾蜍養殖業的發展并帶動相關產業的市場促進。大幅度地解決農民就業和致富問題;本發明的推廣可帶動電訊、中藥、塑料、水泥建材等相關產業的大幅度發展。
下面結合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實例來加以敘述將胡椒粒5g-10g、甘草50g-80g、茵陳50g-80g、白芷50g-80g、干姜40g-50g、大黃50g-80g同時放入塑料桶內,浸冷開水一次性2500g,48小時后濾渣凈液,灌入噴槍內既可噴蟾。本發明原理及速效功能在于入方藥劑以“同性排斥”為本理依據,具體實施為“以麻攻麻”,晾干后的蟾蜍具很大的吸疏性,藥液迅速穿透膚與皮,與體內蟾酥成分發生排斥反應,從而達到蟾膚與蟾皮迅速脫離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速脫蟾膚素”其特征在于其比例配方如下(重量單位克)胡椒粒5g-10g 甘草50g-80g 茵陳50g-80g白芷50g-80g 干姜40g-50g 大黃50g-80g
2.根據權力要求1所敘的“速脫蟾膚素”其特征在于所敘的胡椒粒、甘草、茵陳、白陳、干姜、大黃等中藥材必須在冷開水中整形混合浸泡一次性2500克,時間48小時,溫度在20-40℃之間,網濾成液。
全文摘要
速脫蟾膚素由胡椒粒、甘草、茵陳、白芷、干姜、大黃等多味中成藥制成。本發明極大幅度地集中、濃縮了蟾蜍脫膚(衣)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目前同行業的產量效益,是蟾蜍脫膚(衣)的最新科研成果。本發明有著藥源廣泛、成本低廉、速度提升、制作簡單、安全便利、無毒副作用等優勢。蟾蜍在我國有著巨大資源,蟾膚(民間稱蟾衣)系難得的名貴藥材。本發明的推廣對整體的蟾蜍事業具有劃時代意義,不僅帶動農民就業致富,并可帶動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與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61P17/00GK1345590SQ0011258
公開日2002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0年9月28日
發明者李靜鵝 申請人:李靜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