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拉桿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拉桿箱,包括:兩側設置有箱體連接點的箱體,設置于箱體背面的拉桿,由若干連桿組成的支承裝置,以及包括輪軸和兩個滾輪的滾輪裝置。所述連桿上設置有連桿連接點,所述滾輪連接在輪軸兩端,所述輪軸兩端設有兩個輪軸連接點,所述滾輪裝置包括前輪裝置和后輪裝置,可拆卸地連接在箱體底部,本實用新型通過所述連桿連接點與箱體連接點、輪軸連接點或者其它連桿上的連桿連接點連接,在箱體外設置可承載重物的承載裝置從而附加了承載功能,在使用時可以起到小推車或者童車的作用,提高了空間利用率,給用戶出行帶來了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拉桿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多功能拉桿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箱包行業中的拉桿箱使用很廣泛,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但現有的拉桿箱都沒有設計附加的承重的功能,攜帶孩子或者不能放入箱包內的較大物品出門旅行仍有困擾,會遇到諸多不便。尤其是帶有小孩需要童車的時候,童車不容易在汽車中放置,行走時也不方便同時操作拉桿箱和童車。
[0003]因此,使拉桿箱能夠具有外部承載功能成為本領域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附加承載功能的多功能拉桿箱,旨在進一步豐富拉桿箱的功能,使拉桿箱也能發揮例如童車或小推車的作用。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拉桿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兩側設置有箱體連接點;拉桿,所述拉桿可活動地設置于箱體背面,是可拉伸的桿狀件,為推拉拉桿箱時手握拉桿箱的部位;支承裝置,所述支承裝置由若干個連桿組成,所述連桿上設置有連桿連接點,所述連桿連接點的位置可以在連桿兩端或者中部任一位置;滾輪裝置,所述滾輪裝置包括輪軸和兩個滾輪,所述滾輪連接在輪軸兩端,所述輪軸兩端還設有兩個輪軸連接點;所述滾輪裝置包括前輪裝置和后輪裝置,前輪裝置和后輪裝置均可拆卸地連接在箱體底部;所述連桿連接點用于與箱體連接點、輪軸連接點或者連桿上的連桿連接點連接,這樣就可以利用在拉桿箱的箱體上設置連接點的方法,連接在箱體外部可以起到支承作用的支承裝置,從而使拉桿箱在箱體外也具有承載重物的功能。
[0006]可選地,所述連桿連接點與箱體連接點、輪軸連接點或者連桿上的連桿連接點的連接方式為可拆卸的,不需要外部承載重物時可將連桿拆下放入箱體中,需要外部承載重物時可臨時裝配,使用靈活方便。
[0007]可選地,在所述連桿連接點與箱體連接點、輪軸連接點或者其它連桿上的連桿連接點連接的配合點處,連桿圍繞配合點旋轉,從而使支承裝置實現折疊收放的功能,不需要外部承載重物時可將連桿折疊收起在箱體側面,需要外部承載重物時再將連桿撐開,使用靈活方便。
[0008]可選地,所述箱體包括前蓋和后殼;所述前蓋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前蓋連接點和第二前蓋連接點,所述第一前蓋連接點位于第二前蓋連接點下方;所述后殼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后殼連接點和第二后殼連接點,所述第一后殼連接點位于第二后殼連接點下方;所述前輪裝置設置在前蓋上,包括前輪軸和兩個前輪,所述前輪連接在前輪軸兩端,所述前輪軸兩端還設有前輪軸連接點;所述后輪裝置設置在后殼上,包括后輪軸和兩個后輪,所述后輪連接在后輪軸兩端,所述后輪軸兩端還設有后輪軸連接點;所述支承裝置包括前支承裝置和后支承裝置;所述前支承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前桿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前桿,所述第二前桿一端與第二前蓋連接點連接,另一端與前輪軸連接點連接,其中部還設置有第二前桿連接點,所述中部為連桿上兩端點之間任一位置;所述第一前桿一端與第一前蓋連接點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前桿連接點連接;所述后支承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后桿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后桿,所述第二后桿一端與第二后殼連接點連接,另一端與后輪軸連接點連接,其中部還設置有第二后桿連接點,所述中部為連桿上兩端點之間任一位置;所述第一后桿一端與第一后殼連接點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后桿連接點連接。可選地,所述前輪和后輪都為萬向輪。可選地,所述第二前桿和第二后桿均為可伸縮桿,所述第一前桿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所述第一后桿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通過對箱體外桿件結構的連接設計,形成箱體外部的承載裝置,實現承載功能,使用靈活方便。
[0009]可選地,所述前蓋兩側還對稱設置有第三前蓋連接點;所述前支承裝置還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前桿和對稱設置的兩個側拉繩;所述第三前桿一端與第二前蓋連接點連接,另一端與側拉繩連接;所述側拉繩連接在第三前蓋連接點上;所述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前桿中間設置有座椅布,所述座椅布兩側分別連接在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三前桿上。在箱體外部架設起座椅布,使推拉箱具有了童車的功能,并且能夠實現睡式工作狀態、坐式工作狀態、收起式工作狀態之間的轉換。
[0010]可選地,所述第三前蓋連接點上設置有卷繩裝置,用于調整側拉繩的長度,從而調整坐布的位置,使座椅布在多功能拉桿箱工作狀態轉換后仍然能調整到一個舒適的適合兒童乘坐的角度。
[0011 ]可選地,所述座椅布前側中間位置設置有卡殼;所述前蓋頂部連接有安全帶,所述安全帶活動端上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殼和卡扣可配合連接。在座椅布上連接安全帶,防止兒童從座椅布上滑落下來。
[0012]可選地,所述前輪軸中部開有凹槽,所示凹槽底面平整,可以起到發揮小推車作用時下部支撐平面或者發揮童車作用時前方腳踏板的作用。
[0013]可選地,所述前蓋下端設置有與前輪裝置相配合的前凹槽;所述后殼下端設置有與后輪裝置相配合的后凹槽。使前輪軸和后輪軸都能開拆卸地卡合到對應凹槽中,拆卸方便,使箱體結構更加緊湊美觀。
[0014]可選地,所述箱體上方設置有育兒包,用于放置育兒用品。
[0015]可選地,所述育兒包前方設置有靠枕,為頭部依靠的位置,提高乘坐時的舒適性。
[0016]可選地,所述后殼下部設置有踏板,用于推箱子上樓梯或者高坡時踩踏,方便前輪抬起。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在所有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類似的附圖標記標識。附圖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實際的比例繪制。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睡式展開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坐式展開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收起結構圖;[0021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睡式背面結構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坐式背面結構圖。
[0023]附圖中各標記分別為:
[0024]I 箱體
[0025]11箱體連接點
[0026]12 前蓋
[0027]121第一前蓋連接點
[0028]122第二前蓋連接點
[0029]123第三前蓋連接點
[0030]1231卷繩裝置
[0031]124第四前蓋連接點
[0032]125前凹槽
[0033]13 后殼
[0034]131第一后殼連接點
[0035]132第二后殼連接點
[0036]133后凹槽
[0037]2 拉桿
[0038]3支承裝置
[0039]31 連桿
[0040]311連桿連接點[0041 ]32前支承裝置
[0042]321 第一前桿
[0043]3211 通孔
[0044]322 第二前桿
[0045]3221第二前桿連接點
[0046]323第三前桿
[0047]324側拉繩
[0048]33后支承裝置
[0049]331 第一后桿
[0050]332 第二后桿
[0051 ]3321第二后桿連接點
[0052]34座椅布
[0053]341 卡殼
[0054]4滾輪裝置
[0055]41 輪軸
[0056]411輪軸連接點
[0057]42 滾輪
[0058]43前輪裝置
[0059]431前輪軸
[0060]4311前輪軸連接點
[0061 ]4312 凹槽
[0062]432 前輪
[0063]44后輪裝置
[0064]441后輪軸
[0065]4411后輪軸連接點
[0066]442 后輪
[0067]5安全帶
[0068]51 卡扣
[0069]6育兒包
[0070]7 靠枕[0071 ]8 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72]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因此只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73]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007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睡式展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坐式展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收起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睡式背面結構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坐式背面結構圖。所述多功能拉桿箱包括箱體1、拉桿2、支承裝置3、滾輪裝置4。
[0075]所述箱體I兩側設置有箱體連接點11,例如:所述箱體I包括前蓋12和后殼13;所述前蓋12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和第二前蓋連接點122,所述第一前蓋連接點121位于第二前蓋連接點122下方;所述后殼13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后殼連接點131和第二后殼連接點132,所述第一后殼連接點131位于第二后殼連接點132下方。
[0076]所述拉桿2置于箱體I背面,為可拉伸桿狀件,為推拉拉桿箱時手握的位置。
[0077]所述滾輪裝置4包括輪軸41和兩個滾輪42,所述滾輪42連接在輪軸41兩端,所述輪軸41兩端還設有兩個輪軸連接點411,所述滾輪裝置4包括前輪裝置43和后輪裝置44,可拆卸地連接在箱體I底部,例如:所述前輪裝置43設置在前蓋12上,包括前輪軸431和兩個前輪432,所述前輪432連接在前輪軸431兩端,所述前輪軸431兩端還設有前輪軸連接點4311;所述后輪裝置44設置在后殼13上,包括后輪軸441和兩個后輪442,所述后輪442連接在后輪軸441兩端,所述后輪軸441兩端還設有后輪軸連接點4411。可選地,所述前蓋12下端設置有與前輪裝置43相配合的前凹槽,所述后,13下端設置有與后輪裝置44相配合的后凹槽,使前輪軸431和后輪軸441都能開拆卸地卡合到對應凹槽中,拆卸方便,使箱體結構更加緊湊美觀。
[0078]所述支承裝置3由連桿31組成,所述連桿31上設置有連桿連接點311,例如:所述支承裝置3包括前支承裝置32和后支承裝置33;所述前支承裝置32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前桿321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前桿322,所述第二前桿322—端與第二前蓋連接點122連接,另一端與前輪軸連接點4311連接,其中部還設置有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所述第一前桿321—端與第一前蓋連接點121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連接;所述后支承裝置33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后桿331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后桿332,所述第二后桿332—端與第二后殼連接點132連接,另一端與后輪軸連接點4411連接,其中部還設置有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所述第一后桿331—端與第一后殼連接點131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連接。通過對箱體外桿件結構的連接設計,形成箱體外部的承載結構,發揮承載功能,使用靈活方便。
[007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連桿連接點311與箱體連接點11、輪軸連接點411或者其它連桿31上的連桿連接點311的連接為可拆卸連接。所述前蓋12下端設置有與前輪裝置43相配合的前凹槽125;所述后殼13下端設置有與后輪裝置44相配合的后凹槽133。具體工作時,將連桿31從箱體I中或者其他容納裝置中取出,包括兩個第一前桿321,兩個第二前桿322,兩個第一后桿331,兩個第二后桿332,取下可拆卸地連接在前凹槽125中的前輪裝置43和可拆卸地連接在后凹槽133中的后輪裝置44,將第二前桿322—端連接在第二前蓋連接點122上,另一端連接在前輪軸連接點4311上,將第一前桿321—端連接在第一前蓋連接點121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上,將第二后桿332—端連接在第二后殼連接點132上,另一端連接在后輪軸連接點4411上,將第一后桿331—端連接在第一后殼連接點131上,另一端連接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上,以上所有的連接都是在箱體I的同側相連,連接方式為螺栓連接、卡接等,連接完成后各部件位置相對固定,可在支承裝置上放置重物發揮外部承載功能。在工作結束后,將所有的連接點的配合拆下,收起桿件放入箱體I或者其他容納裝置中,并將前輪裝置43連接到前凹槽125中,后輪裝置44連接到后凹槽133中。該實施例優點在于所有桿件為可拆卸的連接,在需要發揮外部承載功能時可事先攜帶桿件,不需要發揮外部承載功能時可不攜帶桿件出行,減輕出行負擔,一箱多用,操作簡單方便。
[008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連桿31可以圍繞連桿連接點311與箱體連接點11、輪軸連接點411或者其它連桿31上的連桿連接點311連接的配合點旋轉。工作中,具體可分為承載狀態和非承載狀態,在承載狀態時支承裝置撐開,可在箱體外承載重物,在非承載狀態時,支承裝置收起到箱體I側面,減小所占用的空間。
[0081 ]由非承載狀態轉換到承載狀態時,將前輪裝置43從前凹槽125中取出,向外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前桿322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外側轉動,第二前桿32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相連的第一前桿321繞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向外側轉動,達到設定位置后停止,所述設定位置為預先設定的適于發揮承載功能的位置,接著緊固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該處連接為可緊固連接,起到在承載狀態和非承載狀態的設定位置對前支承裝置32緊固定位的作用;接著將后輪裝置44從后凹槽133中取出,向外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后桿332繞第二后殼連接點132向外側轉動,第二后桿33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相連的第一后桿331繞第一后殼連接點131向外側轉動,達到設定位置后停止,所述設定位置為預先設定的發揮承載功能的位置,具體角度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然后緊固第一后桿331和第二后桿332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處的連接,該處連接為可緊固連接,起到在承載狀態和非承載狀態的設定位置對后支承裝置33緊固定位的作用,從而完成支承裝置3支起的動作,可發揮箱體外部承載重物的功能。
[0082]由承載狀態轉換成非承載狀態時,放松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將前輪裝置43向內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前桿322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內側轉動,第二前桿32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相連的第一前桿321繞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向內側轉動,當前輪裝置43卡入前凹槽125中時停止;放松第一后桿331和第二后桿332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處的連接,將后輪裝置44向內側拉動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后桿332繞第二后殼連接點132向內側轉動,第二后桿33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相連的第一后桿331繞第一后殼連接點131向內側轉動,當后輪裝置44卡入后凹槽133中時停止,從而恢復到非承載狀態。其中,所述第二前桿322和第二后桿332為可伸縮桿,在承載狀態時伸長以支撐著地,在非承載狀態時收進,以配合箱體I側面停放位置的長度;其中,所述第一前桿321還可以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所述第一后桿331還可以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
[008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前蓋12兩側還對稱設置有第三前蓋連接點123;所述前支承裝置32還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前桿323和對稱設置的兩個側拉繩324;所述第三前桿323—端與第二前蓋連接點122連接,另一端與側拉繩324連接;所述側拉繩324連接在第三前蓋連接點123上;所述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前桿323中間設置有座椅布34,所述座椅布34兩側分別連接在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三前桿323上。工作時,第三前桿323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外轉動,達到目標位置后側拉繩324拉緊,停止運動,從而將連接在第三前桿323上的座椅布34在箱體的前方撐起,座椅布34上可乘坐兒童,從而實現附加童車的功能。可選地,所述第三前蓋連接點123上設置有卷繩裝置1231,用于調節側拉繩324的長度,從而調整座椅布34與箱體面的夾角,提升乘坐的舒適度。可選地,所述座椅布34前側中間位置設置有卡殼341;所述前蓋12頂部連接有安全帶5,所述安全帶5活動端上設置有卡扣51;所述卡殼341和卡扣51可配合連接,設置安全帶增加乘坐的安全性,放置坐在座椅布34上的兒童滑落。
[008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帶有童車功能的多功能拉桿箱具體工作時具有收起式、坐式和睡式三種狀態。在收起式時,所有拉桿2折疊放置在箱體I側面,以減小整個裝置占用的體積;在坐式時,前支承裝置32撐起,后支承裝置33折疊放置在后殼13側面;在睡式時,前支承裝置32和后支承裝置33全部撐起。
[0085]由收起式到坐式時,將前輪裝置43從前凹槽125中取出,向外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前桿322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外側轉動,第二前桿32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相連的第一前桿321繞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向外側轉動,達到坐式限位位置后停止,所述坐式限位位置為預先設置的一個適于兒童坐姿的位置,然后緊固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該處連接為可緊固連接,起到在坐式限位位置對前支承裝置32緊固定位的作用,完成由收起式到坐式的調整。
[0086]由坐式到睡式時,放松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繼續向外側拉動前輪裝置43,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前桿322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外側轉動,第二前桿32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相連的第一前桿321繞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向外側轉動,達到睡式限位位置后停止,所述睡式限位位置為預先設置的一個適于兒童睡姿的位置,然后緊固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該處連接為可緊固連接,起到在睡式限位位置對前支承裝置32緊固定位的作用;接著將后輪裝置44從后凹槽133中取出,向外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后桿332繞第二后殼連接點132向外側轉動,第二后桿33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相連的第一后桿331繞第一后殼連接點131向外側轉動,達到睡式限位位置后停止,所述睡式限位位置為預先設定的適于兒童睡姿的位置,具體角度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然后緊固第一后桿331和第二后桿332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處的連接,該處連接為可緊固連接,起到在睡式限位位置對后支承裝置33緊固定位的作用,完成由坐式到睡式的調整。
[0087]由睡式到坐式時,放松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將前輪裝置43向內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前桿322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內側轉動,第二前桿32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相連的第一前桿321繞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向內側轉動,當達到坐式限位位置時停止,然后緊固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放松第一后桿331和第二后桿332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處的連接,將后輪裝置44向內側拉動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后桿332繞第二后殼連接點132向內側轉動,第二后桿33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相連的第一后桿331繞第一后殼連接點131向內側轉動,當后輪裝置44卡入后凹槽133中時停止,完成由睡式到坐式的調整。
[0088]由坐式到收起式時,放松第一前桿321和第二前桿322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處的連接,將前輪裝置43向內側拉動,帶動與其相連的第二前桿322繞第二前蓋連接點122向內側轉動,第二前桿322的轉動又帶動與其中部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相連的第一前桿321繞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向內側轉動,當前輪裝置43卡入前凹槽125中時停止,完成由坐式到收起式的調整。
[0089]由收起式到睡式的調整以及由睡式到收起式的調整與前述實施例的運動方式基本一致,在此不再做贅述。其中,所述第二前桿322和第二后桿332均為可伸縮桿,在承載狀態時伸長以支撐著地,在非承載狀態時收進,以配合箱體I側面停放位置的長度;其中,所述第一前桿321還可以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所述第一后桿331還可以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
[009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前輪軸431中部開有凹槽4312,所述凹槽4312底部平整,可以起到發揮小推車作用時下部支撐平面或者發揮童車作用時前方腳踏板的作用。
[009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箱體I上方設置有育兒包6,承載育兒用品,所述育J L包6前方還可以設置靠枕7,方便乘坐的兒童倚靠。
[009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所述后殼13下部設置有踏板8,用于推箱子上樓梯或者高坡時踩踏,方便前輪抬起。
[0093]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側面設置連接點,與支承裝置的連桿相連,設置可拆卸的滾輪裝置,在箱體外側附加了承載功能,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多功能拉桿箱在作為普通拉桿箱使用的同時,還具有外部附加承載的功能,可以作為小推車或者童車使用,提高了空間利用率,給用戶出行帶來了方便。
[009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體(I),所述箱體(I)兩側設置有箱體連接點(11); 拉桿(2),所述拉桿(2)可活動地設置于箱體(I)背面; 支承裝置(3),所述支承裝置(3)由連桿(31)組成,所述連桿(31)上設置有連桿連接點(311); 滾輪裝置(4),所述滾輪裝置(4)包括輪軸(41)和兩個滾輪(42),所述滾輪(42)連接在輪軸(41)兩端,所述輪軸(41)兩端還設有兩個輪軸連接點(411); 所述滾輪裝置(4)包括前輪裝置(43)和后輪裝置(44),前輪裝置(43)和后輪裝置(44)均可拆卸地連接在箱體(I)底部; 所述連桿連接點(311)用于與箱體連接點(11)、輪軸連接點(411)或者連桿(31)上的連桿連接點(311)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連接點(311)與箱體連接點(11)、輪軸連接點(411)或者連桿(31)上的連桿連接點(311)的連接為可拆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31)圍繞連桿連接點(311)與箱體連接點(11)、輪軸連接點(411)或者連桿(31)上的連桿連接點(311)連接的配合點可旋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體(I)包括前蓋(12)和后殼(13); 所述前蓋(12)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前蓋連接點(121)和位于第一前蓋連接點(121)上面的第二前蓋連接點(I 22); 所述后殼(13)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后殼連接點(131)和位于第一后殼連接點(131)上面的第二后殼連接點(I 32); 所述前輪裝置(43)設置在前蓋(12)上,所述前輪裝置(43)包括前輪軸(431)和兩個前輪(432),所述前輪(432)連接在前輪軸(431)兩端,所述前輪軸(431)兩端還設有前輪軸連接點(4311); 所述后輪裝置(44)設置在后殼(13)上,所述后輪裝置(44)包括后輪軸(441)和兩個后輪(442),所述后輪(442)連接在后輪軸(441)兩端,所述后輪軸(441)兩端還設有后輪軸連接點(4411); 所述支承裝置(3)包括前支承裝置(32)和后支承裝置(33); 所述前支承裝置(32)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前桿(321)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前桿(322),所述第二前桿(322) —端與第二前蓋連接點(122)連接,另一端與前輪軸連接點(4311)連接,其中部還設置有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所述第一前桿(321)—端與第一前蓋連接點(121)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前桿連接點(3221)連接; 所述后支承裝置(33)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一后桿(331)和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二后桿(332),所述第二后桿(332) —端與第二后殼連接點(132)連接,另一端與后輪軸連接點(4411)連接,其中部還設置有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所述第一后桿(331)—端與第一后殼連接點(131)連接,另一端與第二后桿連接點(3321)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蓋(12)兩側還對稱設置有第三前蓋連接點(123); 所述前支承裝置(32)還包括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前桿(323)和對稱設置的兩個側拉繩(324); 所述第三前桿(323) —端與第二前蓋連接點(122)連接,另一端與側拉繩(324)連接; 所述側拉繩(324)連接在第三前蓋連接點(123)上; 所述對稱設置的兩個第三前桿(323)中間設置有座椅布(34),所述座椅布(34)兩側分別連接在兩個對稱設置的第三前桿(323)上。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布(34)前側中間位置設置有卡殼(341); 所述前蓋(12)頂部連接有安全帶(5),所述安全帶(5)活動端上設置有卡扣(51); 所述卡殼(341)和卡扣(51)可配合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蓋(12)下端設置有與前輪裝置(43)相配合的前凹槽(125); 所述后殼(13)下端設置有與后輪裝置(44)相配合的后凹槽(133)。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I)上方設置有育兒包(6),所述育兒包(6)前方設置有靠枕(7)。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前蓋連接點(123)上設置有卷繩裝置(1231)。10.根據權利要求4?9中任一項所述的多功能拉桿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前桿(322)和第二后桿(332)均為可伸縮桿; 所述第一前桿(321)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 所述第一后桿(331)為可折疊桿或滑動固定桿。
【文檔編號】A45C13/00GK205410088SQ201620203340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6日
【發明人】陸倍清
【申請人】陸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