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發梳清理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護理頭發的發梳的附件,具體涉及一種卷發梳清理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卷發梳呈圓筒形,如圖1所示,其梳齒沿梳柄輻向分布,相比普通的梳子效率更好,配合電吹風可以進行卷發造型,但由于其使用時需要對頭發繞曲,掉落的頭發容易附著并纏繞在梳針上,纏繞后的頭發既影響美觀,又影響使用,并且還特別難以清理。
[0003]為了便于清理纏繞于卷發梳上的頭發,中國專利文獻CN201409590Y提供了一種可拆卸的卷發梳,如圖2所示,它由卷發梳套I和梳柄2兩部分組成,卷發梳套I可拆卸成最少兩個部分,卷發梳套I的每個部分相互獨立,卷發梳套I與梳柄2通過滑軌3連接與分離。卷發梳套I是環狀的,卷發梳套I的各個部分沿著梳柄2的軸向排列。梳針10設置在卷發梳套I表面上。由于卷發梳套I與梳柄2可拆卸,大大地方便了清理纏繞在卷發梳套I上的頭發,另外,卷發梳套I上的梳針10發生損壞時,只需要更換卷發梳套I損壞的部分即可。為了便于清理頭發,該卷發梳將梳針與梳柄設計成可拆卸的結構,由于梳頭發時仍舊需要整體使用,對零件的連接強度和間隙要求較高,增加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用戶體驗。開發一種簡單易用的卷發梳清理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簡單易用的卷發梳清理器。
[0005]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卷發梳清理器,包括長針、連接部和手柄,所述長針平行布置,所述長針的長度大于卷發梳沿軸向上具有梳齒部分的長度,相鄰長針的間距為卷發梳梳齒直徑的3~5倍,所述長針的頂端具有針尖,所述長針的尾端與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部與手柄固定連接,所述長針、連接部和手柄形成導電連接。
[0006]作為優選,為了避免使用時手柄與卷發梳柄相互干涉,所述連接部呈馬鞍形,長針連接在馬鞍形的兩端,手柄連接在馬鞍形的中部。也可以在連接部與手柄之間連接一個90度彎折的連接件,或者讓手柄與長針之間形成鈍角。
[0007]作為優選,所述手柄是金屬管狀手柄。
[0008]作為優選,所述長針的數量是兩根,兩根長針與連接部組成U形的工作部。
[0009]使用時,沿著卷發梳軸線方向將長針來插入一排梳齒的根部,用手握住手柄抬起,利用連接部的折起來集中頭發,即可將纏繞在梳子上的頭發清出。
[0010]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方便地清理出纏繞在卷發梳里的頭發,結構簡單,原理清楚,使用方便,可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現有卷發梳的結構簡圖;
[0012]圖2是現有可拆卸的卷發梳的結構不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卷發梳清理器如圖3所示,包含依次連接長針1,連接部2和手柄3,一對長針I與連接部2形成U形的工作部,工作部與手柄3導電連接,可以在清理時將頭發和卷發梳上的靜電導出,避免吸附。連接部2具有用于連接長針I的第一連接段,以及用于連接手柄3的第二連接段,第二連接段具的中部具有彎折,第二連接段的兩端分別連接到第一連接段的中部以及手柄3的端部。
[0015]使用時用長針I插入卷發梳上某兩排梳齒的根部,即插入纏繞在梳子上的頭發的底部,用手握住手柄3抬起,利用連接部2的折起來集中頭發,用力拉起即可清理出卷發梳里的頭發。用此方法再將長針I插入卷發梳其他兩排梳齒的根部,即可清理其他齒根的頭發。
[001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卷發梳清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長針、連接部和手柄,所述長針平行布置,所述長針的長度大于卷發梳沿軸向上具有梳齒部分的長度,相鄰長針的間距為卷發梳梳齒直徑的3~5倍,所述長針的頂端具有針尖,所述長針的尾端與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部與手柄固定連接,所述長針、連接部和手柄形成導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發梳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呈馬鞍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發梳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是金屬管狀手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發梳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針的數量是兩根,兩根長針與連接部組成U形的工作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卷發梳清理器,包括依次連接的長針、連接部和手柄,長針平行布置,其長度大于卷發梳沿軸向上具有梳齒部分的長度,相鄰長針的間距為卷發梳梳齒直徑的3~5倍,長針的頂端具有針尖,其尾端與連接部固定連接,所述長針、連接部和手柄形成導電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卷發梳清理器結構簡單,原理清楚,使用方便,清理效果好。
【IPC分類】A45D24-44
【公開號】CN204580250
【申請號】CN201520177920
【發明人】楊蘭蘭, 王如賓
【申請人】河海大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