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可伸縮拉桿的輪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輪式行李箱,所述輪式行李箱包括安裝在輪子(4)上的箱體(3)和包括至少1個通過條狀元件(8)連接到把手(6)的拉桿(5)。所述條狀元件能夠自己卷縮,以便于縮回該把手,且條狀元件也能伸展形成管狀結構(9),以便于展開成把手。
【專利說明】
包含可伸縮拉桿的輪式行李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輪式行李箱,所述行李箱包括安裝在輪子上的箱體和連接到把手上的拉桿,拉桿被安裝在箱體上,以便能在允許用戶操縱行李箱的伸展位置(例如,拉具有2個輪子的行李箱,或推具有4個輪子的行李箱)和在所述箱體內的內縮位置之間移動。
【背景技術】
[0002]通常,可移動拉桿通過一種至少一個硬管的形式來實施,其中該硬管可滑動地安裝在導軌中,該導軌與行李箱箱體形成一體。例如,法國專利申請FR2,870,693就是這種實施例。
[0003]所述導軌收納所述硬管,并被安置在行李箱內部或外部。
[0004]當被固定在行李箱內部的時候,這樣的裝配表現出行李箱用戶損失一部分空間。
[0005]此外,無論該裝配安置在行李箱的內部或外部,都會增加行李箱的質量,這對于需要拖拽行李箱和需要遵守航空公司重量限制的用戶來說是不利的。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部分或全部上述缺點。
[0007]為此,本發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包括至少一個可伸縮和柔性條狀元件,所述條狀元件被配置成:
[0008]—卷繞狀態,對應于拉桿的內縮位置,其中,所述條狀元件卷繞著第一軸,和
[0009]—未卷繞狀態,對應于拉桿的伸展位置,其中,所述條狀元件基本沿著垂直于第一軸的第二軸的方向伸展,在未卷繞狀態下,所述條狀元件至少部分形成了環繞著所述第二軸的管。
[0010]因此,安裝在硬管上的滑動管被柔性條狀元件替代,條狀元件在卷繞狀態占據較小的空間以及可能會比前述滑動管的實施例更輕。
[0011 ]依照下述實施例,根據本發明的所述行李箱能夠單獨或組合的包含下述特征:
[0012]—所述把手能夠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至少部分沿著第二軸伸展,該條狀元件的一個末端被包裹成繞著所述連接件;
[0013]—所述連接件能夠包括圓柱體部分;
[0014]—所述條狀元件能夠在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間伸展,所述第一末端卷繞至旋轉支承裝置上,旋轉支承裝置被安裝成能在箱體內繞著第一軸(X)旋轉,所述第二末端環繞著第二軸并且靠近把手固定;
[0015]—所述旋轉支承裝置能被制成通過驅動器旋轉;
[0016]—本發明能夠配備鎖緊裝置,其適于選擇性地把拉桿鎖定在伸展位置(無論是否具有位置區別的理想長度)
[0017]—所述驅動器包括彈簧,彈簧把旋轉支承裝置彈性地推向一個方向上,使得條狀元件卷繞著所述旋轉支承裝置;
[0018]—或者,在變體實施例中,所述驅動器能夠包括電動馬達;
[0019]—所述可伸縮拉桿能夠包括一個或多個可伸縮段,優選兩個可伸縮段;
[0020]一所述可伸展元件能夠包括碳纖維(和/或芳綸纖維或其他任何能夠提供預期性能的材料)。如此,所述可伸展元件具有抗扭、彎曲、和/或拉伸應力的特性,這些特性使本發明能非常有利地應用于滾動的行李箱。
[0021]—所述行李箱箱體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容納在其卷繞狀態的所述條狀元件,且該外殼具有通孔,條狀元件通過該通孔離開外殼和箱體。
[0022]—最后,作為特別優選實施例的一部分(因為實施簡單且由此便宜),所述外殼具有與所述條狀元件在卷縮狀態所占據體積相適應的尺寸,其中所述條狀元件能夠連接到制動元件。
【附圖說明】
[0023]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通過如下幾個非限制性的具體實施例以及相應的附圖展現出來,
[0024]在附圖中:
[0025]—圖1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個行李箱的立體圖;
[0026]—圖2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個行李箱的立體圖;
[0027]—圖3示出了本發明的行李箱中的第一個典型的機械裝置的立體圖;
[0028]—圖4示出了本發明的行李箱中的替代的機械裝置的立體圖;
[0029]—圖5示出了用于本發明行李箱局部的卷繞(或卷起)條狀元件的立體圖;
[0030]—圖6示出了根據另一個實施例的所述發明中的外殼的立體圖,其中條狀元件在卷繞狀態;
[0031 ] 一圖7示出了圖6中的外殼和處于未卷繞狀態的條狀元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以下所描述的附圖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行李箱的兩個變體實施例,以及可以在每個行李箱內部實施的機械裝置的兩個變體。
[0033]另一個變體將會在下面進一步展現,該另外的變體沒有機械裝置。
[0034]在不同的圖中,同樣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0035]圖1中示出的是一種滾動式行李箱I,其包括行李箱箱體3,該箱體安裝在輪子4上且裝備有連接到把手6上的拉桿5,這樣,將允許用戶能夠拉動行李箱,因為行李箱能在地上滾動。
[0036]所述拉桿5安裝在所述行李箱I的箱體3上,以至于能夠在伸展位置(如圖1和2中舉例)和內縮位置(未示出)之間移動,其中,在內縮位置上,把手6被放置在靠著所述行李箱的側壁7,當所述行李箱依靠輪子4站立的時候,所述側壁7處于所述行李箱的上部。
[0037]圖1中,根據本發明所述的拉桿5包括在圖5中進一步詳細描述的條狀元件8。
[0038]或者所述拉桿5能夠包括多個條狀元件8,尤其是兩個條狀元件8,形成兩段,如圖2中實施例所示。
[0039]所述條狀元件8是一種可伸縮和柔性條,例如,條狀元件的長度可以選擇大概60厘米的長度,并且可以在兩種狀態下配置:圖5所示的卷繞狀態(對應于所述拉桿的內縮位置)和在圖1和2中示出的未卷繞狀態對應于所述拉桿的伸展位置。
[0040]為實現發明目地,所述條狀元件8的條能夠包含碳纖維或芳綸纖維或其他任何能夠提供適當的機械性和具有輕量化特征的材料。這類材料能夠使條足夠柔軟地卷繞著第一軸X,且伸展的時候能自動繞著垂直于所述X軸的第二軸Y自我包裹(依靠形狀記憶),以便于形成中空管9。例如,美國專利申請US6,256,938描述的就是此種條狀元件8,該美國專利申請的內容通過引用并入本申請。
[0041]當用戶滾動所述行李箱的時候(尤其是在具有2個輪子的行李箱的情況下),中空管9具有足夠的剛性來抵抗所產生的拉伸力。
[0042]當用戶滾動所述行李箱(尤其是在依靠4個輪子滾動的情況下),所述拉桿在伸展和豎直的位置,所述中空管9具有足夠的剛性以至不彎曲和收縮。
[0043]如下所述,所述條狀元件8被安裝在所述行李箱上:
[0044]如圖5中所見,所述條狀元件8在連接到把手6上部的第一末端10和下部第二末端之間伸展。
[0045]根據圖1和圖2所示的實施例,所述第二末端11纏繞并固定至旋轉支撐裝置12,其中該旋轉支撐裝置繞著軸X轉動。例如,沿著軸X縱向延伸的銷。
[0046]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不限于該【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描述另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其中的條狀元件不連接到旋轉支撐裝置12。
[0047]以圖1為例,可以注意到旋轉支撐裝置12安裝在軸承13上,軸承13固定至行李箱的箱體,優選固定在所述行李箱內部。外殼14可以包含軸承13,旋轉支撐裝置12,和條狀元件的第二末端8,外殼14自身固定在所述行李箱I的內部或上面。
[0048]為了美觀的原因,所述外殼14安裝在所述行李箱I的箱體3的內部。
[0049]因此,特別是包括自由旋轉銷12的旋轉支撐裝置安裝在所述行李箱I的箱體3內部。
[0050]在圖3和圖4所示的兩個實施例,銷12可以通過驅動器15控制繞著軸X旋轉。
[0051]圖3示出了支撐裝置中的一個包括渦卷彈簧16。所述渦卷彈簧16是一種能彈性地使得旋轉支撐裝置12(或銷)在一個方向上偏置的彈簧,以便使條狀元件8卷繞旋轉銷12。
[0052]在這個實施例中,所述條狀元件受力進入卷繞狀態。這意味著,當用戶不拉扯所述把手6的時候,所述拉桿5自然返回到所述行李箱I的所述箱體3里面的收縮位置。
[0053]為了保持拉桿5在伸展位置,按鈕19被安裝在所述把手6上,其控制所述銷12旋轉的鎖定。
[0054]另一種驅動器15也被應用:在圖4中,支撐件13中的一個包含一個幾厘米大小尺寸的馬達17。
[0055]用戶可以通過操作按鈕18的來控制馬達17。
[0056]條狀元件8的纏繞裝置位于剛剛描述的條狀元件8的末端11;現在描述位于所述元件位于條狀元件8的另一個末端1的元件。
[0057]末端10連接至箱體I的把手6。
[0058]更具體的說,所述行李箱I的大體T型把手6配有圓柱形的連接件20(見圖1和5)。
[0059]所述連接件20由圓柱形中空套筒形成,圓柱形中空套筒的一端固定至T型把手。所述連接件20的另一個末端是不受約束的。管狀的條狀元件8包裹著連接件20。因此,所述連接件20的軸與所述條狀元件4圍繞的軸Y重疊。
[0060]所述條狀元件8用已知的方法連接所述連接件20,例如通過鉚釘21.[0061 ]可選擇的,圖2中示出的行李箱I和圖1中示出的行李箱I是相似的,但是具有與圖1中不冋的把手6。
[0062]圖2中所述行李箱的所述把手6被安裝在兩個平行的拉桿5的末端。在每個拉桿末端,包括具有大體圓柱形自由末端的肘形連接件20.
[0063]我們現在討論剛剛描述的行李箱的操作的第一種模式,該行李箱包括拉桿撤回的機械裝置。
[0064]為此,我們參考圖1或圖2示出的所述行李箱,其中用于收回拉桿5的機械裝置包括旋轉安裝在支撐件13上的銷12,且其通過渦卷彈簧16偏置。
[0065]最初,所述行李箱I具有在內縮位置的拉桿5:這意味著所述行李箱的把手6靠著所述行李箱的側壁7。
[0066]如圖1所示,為了移動行李箱,用戶在豎直方向D拉把手6.
[0067]上述操作使條狀元件8從纏繞的銷12松開,并且隨著條狀元件8從外殼14中出來逐漸環繞包裹Y軸。
[0068]一旦條狀元件從殼子14出來,就形成了管9.
[0069]用戶可以通過按壓按鈕19,調整拉桿5保持在希望的延伸位置。上述設計對于擁有4個輪的行李箱特別有用,施加在所述拉桿上使所述行李箱移動的力不是縱向的牽引力。
[0070]或者用戶選擇使行李箱滾動而不激活按鈕19:通過拉動所述把手,產生的反向力比通過渦卷彈簧16產生的力大,以至于所述拉桿5不會縮回到行李箱I的箱體3中。這個實施例尤其適合用戶拖拽2輪的行李箱。
[0071]當用戶想要固定行李箱I的時候,停止拉動把手6。此時,渦卷彈簧16的力使所述條狀元件在銷12上纏繞旋轉。
[0072]因此,所述拉桿5縮回,所述把手返回到靠著側壁7的最初的位置。
[0073]如果用戶之前促動按鈕19使拉桿5固定在伸展的位置,其可以再次按動所述按鈕19來解除所述拉桿5的鎖定.
[0074]如前所述,還可以提供另一個實施例,其沒有確保所述拉桿縮回(自動或其他)的機構,此時拉桿保持在被放置的位置。
[0075]例如,在圖6和圖7中示出,外殼的尺寸被調整至所述條狀元件8在卷縮狀態占據的體積(見圖6)。
[0076]由于條狀元件8的剛性,使得條狀元件8在未卷縮狀態能夠形成自己支撐的硬管,并且能夠保持在伸展的位置。
[0077]用戶必須施加力作用在把手6上,使所述條狀元件能夠縮回到殼子14并且卷繞著X軸。
[0078]圖6示出了所述外殼的寬度I比條狀元件8的寬度大很多,這樣,當用力使條狀元件8插入外殼14的時候,不會擦到外殼14的內壁。
[0079]然而,寬度I是十分接近條狀元件8的寬度,以便于當所述條狀元件8受力回到外殼14里面的時候,所述外殼14促使形成滾動。
[0080]正如圖6和圖7中所見,條狀元件8在其末端11包括桿22,其中桿22在整個所述條狀元件寬度延伸并且凸出到所述條狀元件的每條邊。桿22的長度L大體上等于所述外殼14的寬度1.
[0081]當所述條狀元件8完全的未卷繞時,桿22形成一個放置成對著所述外殼14的通孔23的阻擋塊。因此,條狀元件8的末端11保留在外殼14的內部。
【主權項】
1.輪式行李箱(I;2),其包括安裝在輪子(4)上的行李箱箱體(3)和連接到把手(6)的拉桿(5),所述拉桿(5)被安裝在所述箱體(3)上,以便于能夠在允許用戶操縱所述行李箱(I;2)的伸展位置和在所述箱體(3)內的內縮位置之間移動, 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5)至少包括一種柔性條狀元件(8),該條狀元件(8)能被配置成: 一卷繞狀態,對應于所述拉桿(5)的內縮位置,其中,所述條狀元件(8)卷繞著第一軸(X),和 一未卷繞狀態,對應于所述拉桿(5)的伸展位置,其中,所述條狀元件(8)基本沿著垂直于所述第一軸(X)的第二軸(Y)的方向伸展,在所述未卷繞狀態下,所述條狀元件(8)至少部分形成了環繞著所述第二軸(Y)的管(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包括至少部分沿著所述第二軸(Y)伸展的連接件(20),所述條狀元件的一個末端(1)卷繞著所述連接件(2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20)包括圓柱體部分。4.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條狀元件(8)在第一末端(11)和第二末端(10)之間伸展,所述第一末端(11)卷繞至旋轉支承裝置(12)上,所述旋轉支承裝置被安裝成能夠在所述箱體(3)內繞著所述第一軸(X)旋轉,所述第二末端(10)環繞著所述第二軸(Y)并且靠近所述把手(6)固定。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支承裝置(12)能被制成通過驅動器(15)旋轉。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箱,其包括適于選擇性地把所述拉桿(5)鎖定在所述伸展位置的鎖緊裝置(19)。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器(15)包括彈簧(16),所述彈簧把所述旋轉支承裝置(12)彈性地推向一個方向上,使得所述條狀元件(8)卷繞著所述旋轉支承裝置(12)。8.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器(15)包括電動馬達(17)。9.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縮的拉桿(5)包括兩個可伸縮段。10.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伸縮元件包含碳纖維或芳綸纖維或其他任何能夠提供機械性和具有輕量化特征的材料。11.根據上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3)包括外殼(14),所述外殼(14)容納在其卷縮狀態的所述條狀元件(8),以及所述外殼(14)具有通孔,其中所述條狀元件通過所述通孔離開所述外殼(14)和箱體(3)。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4)具有與所述條狀元件(8)在所述卷縮狀態所占據體積相適應的尺寸,且其中所述條狀元件連接到制動元件。
【文檔編號】A45C13/26GK105848513SQ201480058544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人】多納爾德喬赫恩·威爾松
【申請人】路易威登馬利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