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緊圍毛縫剪裁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服裝剪裁方法、特別是關于上衣前片和后片的剪裁方法。
現有的服裝剪裁法,特別是上衣前、后片的剪裁,如比例式服裝剪裁法,存在著計算公式繁雜,不易掌握等缺點,給學習者帶來較多的困難。
為克服現有服裝剪裁法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計算公式簡單,易懂好學的服裝剪裁法-緊圍毛縫剪裁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案是一種服裝剪裁方法,特別是關于上衣前片和后片的剪裁方法,是用皮尺從肩縫與領根結合處經胸部最豐滿處垂直量至需要處而得到衣長,繞胸部最豐滿處一周量取實際胸圍,繞頸中部一周然后加上3~6cm得到領大,從領根沿著肩縫量至肩骨即得單肩寬,其特征在于做一條水平橫線即下平線[1],然后在下平線[1]右側做一條垂線為達合線[2],從下平線[1]起沿達合線[2]向上量0.8~4cm在達合線[2]上確定一點,這個點為衣長點[3],再從衣長點[3]沿著達合線[2]上量至衣長+0.8~1cm處做一條上平線[4],從上平線[4]起沿著達合線[2]向下量領大/5-(0.7~2cm)至領大/5+10cm做橫領線[5](這一段為立領,立領的大小可根據服裝式樣確定),再從上平線[4]起沿達合線[2]向下量衣長/2+2~8cm做一條橫線,即腰節線[6],仍然從上平線[2]起沿著達合線[2]向下量至胸圍/4+0~4cm做一條橫線,為袖龍深線[7],在橫領線[5]上從達合線向左量至領大/5+0~6cm處向上平線[4]做一垂線,即后立領線[8],再從上平線[4]起沿著后立領線[8]向下量至0~7cm處做一條橫線,這條橫線即為坡肩線[9],在袖龍深線[7]上從達合線[2]起向左量至胸圍/6+2~6cm處向上至坡肩線[9]做垂線,這條垂線即為胸寬線[10],仍在袖龍深線[7]上從達合線[2]向左量至胸圍/4+0.8~7cm(四開身)或胸圍/3+3~8cm(三開身)處向下做一條垂線,這條垂線即為上腰肥線[11],在下平線[1]上從達合線[2]向右量0.8~14cm處向上做一條垂線,即為止口線[12],從袖龍深線[7]向上3~6cm做一條橫線,即為臺肯線[13](三開身式使用),這樣即可將上衣前和片的剪裁主架制出,再依據服裝款式需要,在剪裁立架上制出輪廓線,即可按輪廓線剪裁。
所述的下平線[1]是主架的基礎線,達合線[2]是主架豎向基礎線,衣長點[3]是衣長的起點;也表示了衣擺折邊的寬度;上平線[4]為主架上行基礎線,主架中其它橫線均由此向下量取;橫領線[5]是決定開領深淺的定位線;袖龍深線[7]是決定袖龍深的定位線、也是作袖龍弧線的依據;腰節線[6]是決定腰節高低的關健線;后立領線[8]是決定開領寬容的定位線;坡肩線[9]是決定肩斜度的定位線,是作袖龍弧的起點的依據;胸寬線[10]是胸寬寬容的定位線,也是作袖龍弧的輔助線;上腰肥線[11]是決定上衣肥瘦的關健線,也是作袖龍弧線的終點依據;止口線[12]是決定達合寬容和服裝駁頭造型的重要線,臺肯線[13]、在三開身衣片中的前后袖龍弧交接點的定位線,該線在四開身衣片中不做。
本發明的緊圍毛縫剪裁法同現有的服裝剪裁法相比具有計算公式及方法簡單,運用靈活,計算容易,也易于掌握,而用此法剪裁的上衣穿著可體,適合于各種體型的人。
附
圖1是本發明的主架圖附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前片剪裁示意圖附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后片剪裁示意中1為下平線 2為達合線 3為衣長點 4為上平線 5為橫領線 6為腰節線 7為袖龍深線 8后立領線 9為坡肩線 10為胸寬線 11為上腰肥線 12為止口線 13為臺肯線 14為領窩弧 15為肩斜線 16為袖龍弧 17為巴縫弧 18為底擺肥點 19為底擺線實施例女襯衣量得衣長為66cm,胸圍84cm,領大36cm,單肩寬15.5cm前片達合2cm立領領大/5-0.7cm=36cm/5-0.7cm=6.5cm袖龍深胸圍/4+0.7=84cm/4+0.7=21.7cm腰節衣長/2+5cm=66cm/2+5cm=38cm橫領領大/5-0.7cm=36cm/5-0.7cm=6.5cm坡肩4cm胸寬胸圍/6+4.5cm=84cm/6+4.5cm=18.5cm上腰肥胸圍/4+3.5cm=84cm/4+3.5cm=24.5cm下翹2.5cm后片達合2cm立領2cm袖龍深胸圍/4+0.7cm=84cm/4+0.7cm=21.7cm腰節衣長/2+5cm=66cm/2+5cm=38cm橫領領大/5-0.7cm=36cm/5-0.7cm=6.5cm
坡肩4cm胸寬(背寬)胸圍/6+4.5cm=84cm/6+4.5cm=18.5cm上腰肥胸圍/4+3.5cm=84/4+3.5cm=24.5cm下翹2.5cm前片主架制圖首先劃出下平線1,然后在下平線1右側做一條垂線即達合線2,從平線1起沿達合線2向上量3.3cm在達合線2上確定一點,即衣長點3,再從衣長點3沿達合線2向上量至衣長+0.8cm即66cm+0.8cm=66.8cm處做一條上平線4,從上平線4起沿達合線2向下量6.5cm做橫領線5,再從上平線4起沿達合線2向下量38cm做一條橫線,即腰節線6,仍然從上平線2起沿達合線2向下量21.7cm做一條橫線,即袖龍深線7,在橫領線5上從達合線向左量至6.5cm處向上平線4做一垂線,即為后立領線8,再從上平線4起沿后立領線8向下量4cm處做一條橫線,即坡肩線9,在袖龍深線7上從達合線2起向左量至18.5cm處向上至坡肩線9做垂線,即胸寬線10,仍從袖龍深線7上從達合線2向左量至24.5cm處向下做一條垂線,即上腰肥線11,在下平線1上從達合線2向右量2cm處向上做一條垂線,即為止口線12。這樣即將前片主架圖制出來了。
主架圖制出后再劃輪廓線在立架圖上平線4與后立領線8的交點和達合線2與橫領線5的交點之間連一條對角線,再從后立領線8與橫領線5的交點到對角線之間做后立領線8與橫領線5夾角的角平分線,找出角平分線的中點,這樣從后立領線8與上平線4的交點起經過角平分線中點到橫領線5與達合線2的交點做一個圓順的弧,即領窩弧14,從后立領線8與上平線4的交點向坡肩線上做一條單肩寬+0.8(縫份)的斜線15,如果有肩嗓,則將肩斜線15延長一個嗓寬2cm,將胸寬線10分成三等份,然后將肩斜線15頂點與胸寬線10下部第一個三等份點連接,中間凹進0.5cm做弧線,在胸寬線10與袖龍深線7的角平分線上從頂點向外量2.3cm確定一點,再從胸寬線10下部第一個三等份點經過2.3cm點到上腰肥線11與袖龍深線7的交點做一個圓順的弧,這樣就將袖龍弧16做出來了,從腰節線6與上腰肥線11的交點起用彎尺與下平線1的底擺肥點18邊接,(底擺肥點18和下平線1與上腰肥線11的交點之間的距離為下翹2.5cm)即做出巴縫線17再從下平線1起,沿巴縫線17向上量1.8cm,確定一點,用彎尺將這一點和下平線1與達合線2的交點連接,即做成底擺線19,這樣即可將輪廓線做出來了,剪裁時按輪廓線剪下即可。
后片主架圖劃法與前片主架圖相同,輪廓線的肩斜線15,巴縫弧17也同前片,其領窩弧14的做法是從上平線4和后立領線8的交點經過后立領線8與橫領5的角平分線1.4cm處做一個圓順的弧至橫領線5上,袖龍弧的做法是將肩斜線15頂點和胸寬線10下部第一個三等份點用直線連接起來,然后再在胸寬線10與袖龍深線7的角平分線上從頂點向外量2.6cm確定一點,從胸寬線10下部第一個三等份點經過2.6cm點至上腰肥線11與袖龍深線7的交點做一個圓順的弧。底擺線7的交點做一個圓順的弧。底擺線19的做法是在下平線1下0.5cm處做一條平行直線,其左端用彎尺與下平線1與上腰肥線11的交點相連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服裝剪裁方法,特別是關于上衣前片和后片的剪裁方法,是用皮尺從肩縫與領根結合處經胸部最豐滿處垂直量至需要處而得到衣長,繞胸部最豐滿處一周量取實際胸圍,繞頸中部一周然后加上3~6cm得到領大,從領根沿著肩縫量至肩骨即得單肩寬,其特征在于做一條水平橫線即下平線[1],然后在下平線[1]右側做一條垂線為達合線(2),從下平線[1]起沿達合線[2]向上量0.8~4cm在達合線[2]上確定一點,這個點為衣長點[3],再從衣長點[3]沿著達合線[2]上量至衣長十0.8~1cm處做一條上平線[4],從上平線[4]起沿著達合線[2]向下量領大/5-(0.7~2cm)至領大/5+10cm做橫領線[5],再從上平線[4]起沿達合線[2]向下量衣長/2+2~8cm做一條橫線,即腰節線[6],仍然從上平線[2]起沿著達合線[2]向下量至胸圍/4+0~4cm做一條橫線,為袖龍深線[7],在橫領線[5]上從達合線向左量至領大/5+0~6cm處向上平線[4]做一垂線,即后立領線[8],再從上平線[4]起沿著后立領線[8]向下量至0~7cm處做一條橫線,這條橫線即為坡肩線[9],在袖龍深線[7]上從達合線[2]起向左量至胸圍/6+2~6cm處向上至坡肩線[9]做垂線,這條垂線即為胸寬線[10],仍在袖龍深線[7]上從達合線[2]向左量至當四開身時,胸圍/4+0.8~7cm;而當三開身時為胸圍/3+3~8cm處向下做一條垂線,這條垂線即為上腰肥線[11],在下平線[1]上從達合線[2]向右量0.8~14cm處向上做一條垂線,即為止口線[12],從袖龍深線[7]向上3~6cm做一條橫線,即為臺肯線[13],即將上衣前、后片的剪裁主架制出,再依據服裝款式需要,在剪裁主架上制出輪廓線,即可按輪廓線剪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服裝剪裁方法,特別是關于上衣前片和后片的剪裁方法,是量取衣長、胸圍、領大及單肩寬,通過一系列運算公式,從而制出上衣前片和后片的主架圖,然后再根據服裝的款式,在主架圖上制出剪裁輪廓線,再按輪廓線剪裁即可,用于剪裁上衣前、后片,具有簡單易學,運用靈活,剪裁的服裝可體等優點。
文檔編號A41H3/00GK1050313SQ9010650
公開日1991年4月3日 申請日期1990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1990年7月23日
發明者于鵬飛 申請人: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