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體,行李箱本體下半部設置有折疊輪;折疊輪包括輪子和樞接機構,輪子通過樞接機構樞接于行李箱本體;樞接機構包括定軸和轉動復位裝置;轉動復位裝置轉動套設于定軸外,定軸固定于行李箱本體上,轉動復位裝置連接輪子;轉動復位裝置可圍繞定軸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轉動復位裝置可從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收起位置;定軸一端設置有擋片用于限位轉動復位裝置。折疊輪作為備用輪,當路況較差或者行李箱本體的萬向輪損壞時,可以將折疊輪展開使用,不會給使用者造成額外的負擔;轉動復位裝置帶動輪子自動從工作位置回復到收起位置,省力,且不會占用額外的空間。
【專利說明】
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容納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行李箱一般具有硬質箱體、可伸縮的拉桿和2-4個萬向輪,從而具有美觀、方便、易于拖行/推行、能對容納物品提供有效的保護等突出優點,而深受喜愛。但是這種行李箱的缺陷是:萬向輪的輪子直徑較小,容易磨損和損壞,當萬向輪損壞時,使用者只能手提行李箱,給使用者造成了額外的負擔;并且當路況較差的時候,由于萬向輪的直徑較小,拉起來比較費力,很多時候并不能順利的拉動行李箱,需要將行李箱提起,為本來已經勞累的旅行帶來負擔。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體;拉桿,設置于行李箱本體的背部;萬向輪,設置于行李箱本體的底部;折疊輪,設置于行李箱本體的下半部,折疊輪包括輪子和樞接機構,輪子通過樞接機構樞接于行李箱本體;樞接機構包括定軸和轉動復位裝置,轉動復位裝置轉動套設于定軸外,定軸固定于行李箱本體上,轉動復位裝置連接輪子;轉動復位裝置可圍繞定軸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轉動復位裝置可從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收起位置或者轉動復位裝置可從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工作位置;定軸一端設置有擋片用于限位轉動復位裝置。
[0005]進一步的,轉動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卡栓和旋轉軸;彈性件一端固定于擋片上,另一端連接卡栓;卡栓銜接旋轉軸,卡栓和旋轉軸于銜接處分別設置有相互卡合的卡口,卡口呈周期變化且為凹凸狀相互嵌合;彈性件和卡栓均滑動套設于定軸外;旋轉軸轉動套設于定軸外;旋轉軸內設置有兩端分別固定在旋轉軸和定軸上的回復件,回復件用于提供旋轉軸從工作位置回復至收起位置的回復力或者回復件用于提供旋轉軸從收起位置回復至工作位置的回復力。
[0006]進一步的,旋轉軸底部固定連接有一搖桿,搖桿平行于行李箱本體的底面;拉桿上設置有拉繩,拉繩末端連接搖桿的末端,拉繩可帶動搖桿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
[0007]進一步的,行李箱底部設置有夾層,搖桿設置在夾層內,萬向輪固定在夾層外。
[0008]進一步的,拉桿底部設置有一楔形卡槽,行李箱本體于拉桿的相鄰處設置有滑槽,滑槽的底部設置有拉繩固定裝置,拉繩固定裝置上設置有拉繩,拉繩固定裝置內設置有彈性鎖舌配合楔形卡槽。
[0009]進一步的,轉動復位裝置上方設置有一杠桿,杠桿的一端位于拉桿底部,另一端連接卡栓。
[0010]進一步的,拉桿之間設置有一個推桿,推桿的下端連接兩個杠桿的末端,推桿的上端設置有按鈕,按鈕露置于行李箱本體外。
[0011]進一步的,行李箱本體上設置有收容空間,用于收容折疊輪。
[0012]進一步的,輪子的直徑大于萬向輪的直徑。
[0013]進一步的,折疊輪設置于行李箱本體的側部的底部。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在行李箱本體下半部設置有折疊輪,作為備用輪,當路況較差或者行李箱本體的萬向輪損壞時,可以將折疊輪展開,方便使用者拖行行李箱,不會給使用者造成額外的負擔;當不需要使用折疊輪時,可以將折疊輪折疊收納起來,不會占用額外的空間,避免給使用者造成不便;折疊輪包括輪子和樞接機構,輪子通過樞接機構樞接于行李箱本體,樞接機構包括定軸和轉動復位裝置,轉動復位裝置可圍繞定軸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轉動復位裝置可從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收起位置或者轉動復位裝置可從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工作位置;定軸一端設置有擋片用于限位轉動復位裝置;定軸一端設置有擋片用于限位轉動復位裝置,防止轉動復位裝置從定軸上脫落。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右側折疊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左側折疊輪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2的AA’方向的截面圖;
[0020]圖5為圖2的BB’方向的截面圖;
[0021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7圖5的另一視角的結構不意圖;
[0023]圖8為拉繩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右側折疊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左側折疊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1、行李箱本體;11、收容空間;12、滑槽;13、槽道;2、拉桿;21、楔形卡槽;3、萬向輪;4、輪子;41、軸承;5、樞接機構;51、定軸;511、擋片;512、凸起;513、凹槽;52、轉動復位裝置;521、彈性件;522、卡栓;5221、卡槽;523、旋轉軸;524、卡口; 525、回復件;526、搖桿;6、夾層;7、拉繩固定裝置;71、彈性鎖舌;8、拉繩;9、杠桿;1、按鈕;11、推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2]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33]實施例1
[0034]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涉及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包括:行李箱本體I,設置于行李箱本體I背部的拉桿2以及設置于行李箱本體I底部的萬向輪3,行李箱本體I下半部還設置有折疊輪;折疊輪包括輪子4和樞接機構5,輪子4通過樞接機構5樞接于行李箱本體I;樞接機構5包括定軸51和轉動復位裝置52;轉動復位裝置52轉動套設于定軸51外,定軸51固定于行李箱本體I上,轉動復位裝置52連接輪子4;轉動復位裝置52可圍繞定軸51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轉動復位裝置52可從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收起位置;定軸51 —端設置有擋片511用于限位轉動復位裝置52。
[0035]在行李箱本體I下半部設置有折疊輪,作為備用輪,當路況較差或者行李箱本體I的萬向輪3損壞時,可以將折疊輪展開,方便使用者拖行行李箱,不會給使用者造成額外的負擔;當不需要使用折疊輪時,可以將折疊輪折疊收納起來,不會占用額外的空間,避免給使用者造成不便;折疊輪包括輪子4和樞接機構5,輪子4通過樞接機構5樞接于行李箱本體I,樞接機構5包括定軸51和轉動復位裝置52,轉動復位裝置52可圍繞定軸51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轉動復位裝置52可從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工作位置,當不需要使用折疊輪時,轉動復位裝置52帶動輪子4自動從工作位置回復到收起位置,省力;定軸51 —端設置有擋片511用于限位轉動復位裝置52,防止轉動復位裝置52從定軸51上脫落。
[0036]優選的,如圖2至圖5所示,轉動復位裝置52包括彈性件521、卡栓522和旋轉軸523;彈性件521—端固定于擋片511上,另一端連接卡栓522;卡栓522銜接旋轉軸523,卡栓522和旋轉軸523于銜接處分別設置有相互卡合的卡口 524,卡口 524呈周期變化且為凹凸狀相互嵌合;彈性件521和卡栓522均滑動套設于定軸51外;旋轉軸523轉動套設于定軸51外;旋轉軸523內設置有兩端分別固定在旋轉軸523和定軸51上的回復件525,回復件525用于提供旋轉軸523從工作位置回復至收起位置的回復力。
[0037]使用時,將旋轉軸523由收起位置旋轉至工作位置,卡栓522和旋轉軸523的銜接處設置有卡口 524,卡口 524呈周期變化且為凹凸狀相互嵌合,旋轉90度為一個周期,旋轉旋轉軸523,旋轉軸523的卡口 524向上推擠卡栓522的卡口 524,卡栓522向上擠壓彈性件521,彈性件521收縮讓位,當旋轉軸523旋轉至工作位置時,剛好旋轉90度,卡栓522和旋轉軸523于銜接處的卡口 524再次卡合在一起,將旋轉軸523固定在工作位置此時輪子4被展開,與行李箱本體I呈垂直狀。卡栓522內壁設置有卡槽5221,定軸51對應設置凸起512,安裝時,凸起512卡在卡槽5221內,使卡栓522不能圍繞定軸51旋轉,只能沿著定軸51滑動。旋轉軸523轉動套設于定軸51外,定軸51上設置有凹槽513,凹槽513內設置有回復件525,回復件525的兩端分別連接定軸51和旋轉軸523,回復件525—端連接旋轉軸523的內壁,一端連接定軸51的外壁,在本實施例中回復件525為壓簧,在工作位置時,回復件為被壓縮狀態。
[0038]優選的,如圖1所示,行李箱本體I上設置有收容空間11,用于收容折疊輪。
[0039]當不需要使用折疊輪時,折疊輪被收容在收容空間11內,不會占用其他的空間。
[0040]優選的,輪子4的直徑大于萬向輪3的直徑。
[0041]輪子4的直徑大于萬向輪3的直徑,使輪子4的轉動半徑大于萬向輪3的轉動半徑,當路況較差時,輪子4能夠順利的滾動,不會輕易被卡住或者損壞。
[0042]優選的,輪子4的內部設置有軸承41。
[0043]在輪子4內部設置軸承41,增強了輪子4的強度,使輪子4不容易被損壞,本實用新型的輪子4的強度遠大于萬向輪3的強度,可以延長行李箱的使用壽命。
[0044]優選的,折疊輪設置于行李箱本體I的背部的底部。
[0045]將折疊輪設置在行李箱本體I的背部,同時樞接機構5、以及收容空間11均設置在行李箱本體I的背部,由于拉桿2設置在行李箱本體I的背部,當需要使用折疊輪時,將折疊輪展開,傾斜拉動行李箱即可,使用方便。
[0046]實施例2
[0047]如圖5和圖8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旋轉軸523底部固定連接有一搖桿526,搖桿526平行于行李箱本體I的底面;拉桿2上設置有拉繩8,拉繩8末端連接搖桿526的末端,拉繩8可帶動搖桿526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
[0048]搖桿526位于行李箱本體I的底部,搖桿526固定在旋轉軸523的底部,行李箱的底部設置有一個兩直角邊本別平行于豎直面和水平面的槽道13,拉繩8通過穿過槽道13后連接搖桿526,槽道13將拉繩8由豎直方向變為水平方向,當需要使用折疊輪時,向上提取拉桿2,拉桿2提到一定高度時會拉動拉繩8,拉繩8通過槽道13的轉向作用后帶動搖桿526,將搖桿526由收起位置旋轉至工作位置,旋轉90度,搖桿526帶動旋轉軸523旋轉90度,使輪子4由收起位置旋轉至工作位置,此時回復件525處于壓縮狀態。
[0049]優選的,拉桿2底部設置有一楔形卡槽21,行李箱本體I于拉桿2的相鄰處設置有滑槽12,滑槽12的底部設置有拉繩固定裝置7,拉繩固定裝置7上設置有拉繩8,拉繩固定裝置7內設置有彈性鎖舌71配合楔形卡槽21。
[0050]將拉桿2向上拉動到一定高度之后,楔形卡槽21剛好對應彈性鎖舌71,鎖舍跳出來進入楔形卡槽21,然后拉桿2拉動拉繩固定裝置7在滑槽12內向上運動,帶動拉繩8拉動搖桿526,最終帶動旋轉軸523旋轉至工作位置;由于楔形卡槽21和彈性鎖舌71的上表面都是斜面型,當使用完畢之后,只需要將拉桿2往下壓,即可將彈性鎖舌71從楔形卡槽21中退出來。
[0051]優選的,轉動復位裝置52上方設置有一杠桿9,杠桿9的一端位于拉桿2底部,另一端連接卡栓522。
[0052]使用完畢之后,向下壓拉桿2,拉桿2的底部抵壓杠桿9的一端,使此端向下移動,杠桿9的另一端就會向上翹,拉動卡栓522向上運動,旋轉軸523的卡口 524處失去固定力,由于在工作位置時回復件525為壓縮狀態,失去固定力之后,旋轉軸523在回復件525的作用力下則會自動回復至收起位置,不需要使用者費力即可收起折疊輪。
[0053]行李箱本體I的底部設置有夾層6,搖桿526設置在夾層6內,萬向輪3設置在夾層6的外部。
[0054]實施例3
[0055]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和2的區別在于:折疊輪設置于行李箱本體I的側部的底部,可以不設置收容空間11,當將折疊輪展開時,將旋轉軸523由收起位置向外旋轉180度至工作位置,使輪子4位于行李箱本體I的背部,并垂直于行李箱本體I的背部,傾斜拉動行李箱即可,使用方便;當將折疊輪收起時,輪子4收納在行李箱本體I的側部,不會占用多余的空間,方便使用。使用時,只需手動將輪子4展開或者收起即可。
[0056]實施例4
[0057]如圖10和圖1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至3的區別在于:在收起位置時,回復件525為壓縮狀態,當需要使用折疊輪時,轉動復位裝置52帶動輪子4自動從收起位置展開到工作位置。
[0058]優選的,轉動復位裝置52上方設置有一杠桿9,杠桿9的一端位于拉桿2底部,另一端連接卡栓522。
[0059]優選的,拉桿2之間設置有一個推桿101,推桿101的下端連接兩個杠桿9的末端,推桿101的上端設置有按鈕10,按鈕10露置于行李箱本體I外。
[0060]使用時,向下壓按鈕10,推桿101向下運動,推桿101的末端推動杠桿9的端部向下運動,杠桿9的另一端就會向上翹,拉動卡栓522向上運動,旋轉軸523的卡口 524處失去固定力,由于回復件525在收起位置為壓縮狀態,失去固定力之后,回復件525帶動旋轉軸523帶動輪子4自動從收起位置展開至工作位置,不需要使用者費力即可展開折疊輪;使用完畢之后,手動將折疊輪收起至收起位置即可。
[0061]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李箱本體; 拉桿,設置于所述行李箱本體的背部; 萬向輪,設置于所述行李箱本體的底部; 折疊輪,設置于所述行李箱本體的下半部,所述折疊輪包括輪子和樞接機構,所述輪子通過所述樞接機構樞接于所述行李箱本體; 所述樞接機構包括定軸和轉動復位裝置,所述轉動復位裝置轉動套設于所述定軸外,所述定軸固定于所述行李箱本體上,所述轉動復位裝置連接所述輪子;所述轉動復位裝置可圍繞所述定軸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所述轉動復位裝置可從工作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收起位置或者所述轉動復位裝置可從收起位置在不受力時復位至工作位置;所述定軸一端設置有擋片用于限位所述轉動復位裝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復位裝置包括彈性件、卡栓和旋轉軸;所述彈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擋片上,另一端連接所述卡栓;所述卡栓銜接所述旋轉軸,所述卡栓和所述旋轉軸于銜接處分別設置有相互卡合的卡口,所述卡口呈周期變化且為凹凸狀相互嵌合;所述彈性件和所述卡栓均滑動套設于所述定軸外;所述旋轉軸轉動套設于所述定軸外;所述旋轉軸內設置有兩端分別固定在所述旋轉軸和所述定軸上的回復件,所述回復件用于提供所述旋轉軸從工作位置回復至收起位置的回復力或者所述回復件用于提供所述旋轉軸從收起位置回復至工作位置的回復力。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底部固定連接有一搖桿,所述搖桿平行于所述行李箱本體的底面;所述拉桿上設置有拉繩,所述拉繩末端連接所述搖桿的末端,所述拉繩可帶動所述搖桿在一工作位置和一收起位置之間旋轉。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底部設置有夾層,所述搖桿設置在所述夾層內,所述萬向輪固定在所述夾層外。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底部設置有一楔形卡槽,所述行李箱本體于所述拉桿的相鄰處設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設置有拉繩固定裝置,所述拉繩固定裝置上設置有所述拉繩,所述拉繩固定裝置內設置有彈性鎖舌配合所述楔形卡槽。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復位裝置上方設置有一杠桿,所述杠桿的一端位于所述拉桿底部,另一端連接所述卡栓。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之間設置有一個推桿,所述推桿的下端連接兩個所述杠桿的末端,所述推桿的上端設置有按鈕,所述按鈕露置于所述行李箱本體外。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本體上設置有收容空間,用于收容所述折疊輪。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輪子的直徑大于所述萬向輪的直徑。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折疊輪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輪設置于所述行李箱本體的側部的底部。
【文檔編號】A45C5/04GK205696215SQ20162041335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發明人】林建安
【申請人】林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