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帶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表帶安裝結構,能夠提高將表帶安裝于本體外殼并佩戴于腕部的手表等與腕部的貼合感。在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并佩戴在腕部的表帶安裝結構中,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配置有連結部件(4),其具有從背面側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接觸的接觸部(41),和從與該接觸部(41)的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接觸的面,向手表外殼(2)和表帶(3)表面側豎起的補強部(42),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上形成有使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嵌入的缺口部(28、33)。
【專利說明】表帶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表帶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中公知將表帶安裝于手表等本體外殼的安裝結構具有:本體外殼,其在側部設置有形成有安裝孔的安裝突起部;表帶,其在安裝于本體外殼的安裝突起部的前端部形成有與安裝孔對應并連續的貫通孔;和固定用的棒狀部件(筒狀部件、彈簧部件),其連續插入安裝突起部的安裝孔和表帶的貫通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I]日本發明專利第5131592號公報
[0006]但是,在將本體外殼連結有表帶的手表佩戴于腕部時,在本體外殼和表帶的連結部分,本體外殼和表帶與腕部之間會產生間隙,發生表帶等容易浮于腕部之上的問題。
[0007]尤其是在本體外殼相對于腕部的粗細較大時,當佩戴在腕部時,表帶會與本體外殼形成接近直角的角度,因此在本體外殼與表帶的連結部分處會與腕部之間張開很大的間隙,使表帶等不適于腕部,佩戴感覺變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8]本實用新型有鑒于上述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表帶安裝結構,對于手表等,可提高在將佩戴于腕部的表帶安裝在本體外殼上進行使用時與腕部的貼合感。
[0009]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用于將佩戴于腕部的表帶安裝在本體外殼上,其特征在于:
[0010]在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連結部分配置有連結部件,
[0011]所述連結部件包括,從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背面側與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接觸的接觸部;和
[0012]從該接觸部的與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背面側相接觸的面,向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表面側豎起的補強部,
[0013]在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上形成有使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嵌入的缺口部。
[0014]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中,形成于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所述缺口部,從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的上端部露出于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表面側。
[0015]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中,通過使棒狀部件貫穿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連結部分,而連結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在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形成有使所述棒狀部件穿過的貫通孔。
[0016]優選地,在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中,在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中,所述表帶側的截面積小于所述本體外殼側的截面積。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補強部為并列豎起的多個補強部,或者所述補強部為呈X字形豎起的補強部,或者所述補強部為豎起的楔形的補強部。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于手表等,可提高本體外殼和表帶與腕部的佩戴感覺,得到優異的貼合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應用第I實施方式的表帶安裝結構的手表的正面圖。
[0019]圖2是從箭頭II方向觀看圖1所示手表的側視圖。
[0020]圖3是圖1所示手表沿線111的截面圖。
[0021]圖4是表示外殼框體、表帶和連結部件的關系的立體圖。
[0022]圖5是表示僅在手表外殼的6點側安裝連結部件的狀態的正面圖。
[0023]圖6是表示僅手表外殼的6點側安裝連結部件的狀態的后視圖。
[0024]圖7中,(a)是表示從箭頭IV方向觀看圖5所示手表的上面圖,(b)是表示從箭頭V方向觀看圖5所不手表的仰視圖,(c)是表不從箭頭VI方向觀看圖5所不手表的右視圖,Cd)是表不從箭頭VII方向觀看圖5所不手表的左視圖。
[0025]圖8是第I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立體圖。
[0026]圖9是圖8所示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0027]圖10中,Ca)是表示從箭頭VIII方向觀看圖9所示連結部件的上面圖,(b)是表示從箭頭IX方向觀看圖9所示連結部件的后視圖,(C)是表示從箭頭X方向觀看圖9所示連結部件的平面圖,Cd)是表示從箭頭VII方向觀看圖9所示連結部件的平面圖。
[0028]圖11中,(a)是圖9中的補強部沿線XII的截面圖,(b)是圖9中的補強部沿線XIII的截面圖。
[0029]圖12中,(a)是第2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上面圖,(b)是(a)所示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0030]圖13中,(a)是第3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上面圖,(b)是(a)所示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0031]圖14中,(a)是第4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上面圖,(b)是(a)所示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第I實施方式]
[0033]結合圖1?圖11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表帶連結結構的第I實施方式。而且,在下述實施方式中,為了實施本實用新型而在技術上進行各種優選限定,但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限于以下實施方式及圖示例子。
[0034]圖1是應用本實施方式表帶連結結構的手表正面圖,圖2是從圖1中箭頭II方向觀看手表的側視圖。圖3是圖1中沿線III的截面圖。
[0035]如圖1、圖2等所75,在本實施方式中,手表I具有:作為本體外殼的手表外殼2 ;安裝于該手表外殼2上的表帶3 ;和配置在手表外殼2與表帶3的連結部分的連結部件4。[0036]如圖3所不,手表外殼2包括:具有形成為中空短柱形的筒狀部21a的外殼框體21 ;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安裝在該外殼框體21的筒狀部21a上部的防風部件22 ;和安裝在外殼框體21的筒狀部21a下表面的后蓋23。手表外殼2的形狀不限于圖不例子。手表外殼2的結構也不限于上述例示的結構,例如,也可以是外殼框體21和后蓋23為一體的結構。
[0037]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手表外殼2的上部外周設置有表圈24。在本實施方式的手表外殼2的側部外周設置有用于進行時間調整等各種操作的多個操作鈕25。
[0038]外殼框體21、后蓋23和表圈24等例如由各種樹脂材料或不銹鋼、鈦等金屬材料,陶瓷等,或它們的組合形成。形成外殼框體21、后蓋23和表圈24的材料不限于例示的材料。
[0039]圖4是表示外殼框體21、表帶3和連結部件4的關系的立體圖。圖5是將連結部件4安裝于圖4的手表外殼2的狀態的正面圖(即,顯示安裝有防風部件22 —側的圖),圖6是將連結部件4安裝于圖4的手表外殼2的狀態的后視圖(即,顯示安裝有后蓋23 —側的圖)。在圖4中,所表示的外殼框體21是將防風部件22、后蓋23、表圈24和操作鈕25從手表外殼2取下后的狀態,在圖5和圖6中,表不將后蓋23和操作鈕25從手表外殼2取下后的狀態。
[0040]圖7的(a)是從圖5中箭頭IV方向觀看的上面圖,圖7的(b)是從圖5中箭頭V方向觀看的仰視圖,圖7的(c)是從圖5中箭頭VI方向觀看的右視圖,圖7的(d)是從圖5中箭頭VII方向觀看的左視圖。
[0041]在圖4到圖7的(a)?圖7的(d)中,均表示僅在手表的6點側配置有連結部件4的狀態。
[0042]如圖1?圖4等所示,在手表外殼2的上下(圖1中的上下)兩端部,即在手表的12點側端部和6點側端部,設置用于安裝表帶3的表帶安裝部26。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7的(a)?(d)所示,從手表外殼2的外殼框體21的筒狀部21a上下(圖1中的上下)兩端部向手表I的背面側下方傾斜地突出形成一對表帶安裝部26。
[0043]在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26形成有插入孔27。插入孔27是用于使連結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作為棒狀部件的彈簧棒5從手表I的左右方向(圖1中的左右方向)貫穿的貫通孔。在本實施方式中,以附圖表示插入孔27從手表I的左右方向貫穿表帶安裝部26的情形,插入孔27不限于貫通孔,也可以是收容彈簧棒5 (棒狀部件)的前端部的孔或凹部。
[0044]如圖5、圖6等所示,在表帶安裝部26形成有缺口部28,其用于嵌入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 (后述)。缺口部28,如圖3等所示,形成與后述說明的連結部件4的凸部44嵌合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缺口部28從手表外殼2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
[0045]在手表外殼2的內部收容有時鐘模塊7,其搭載有例如作為電子設備的手表I的表示裝置6或用于使該表示裝置6等工作的各種電子部件等(未圖示)。表示裝置6可以是具有指針及表盤等的模擬式的,也可以是由液晶面板或有機EL (Electro-Luminescence)等構成的數字式的。表示裝置6也可以是模擬式和數字式的組合。
[0046]表帶3例如由各種樹脂材料,不銹鋼、鈦等金屬材料,陶瓷等,或它們的組合形成。形成表帶3的材料不限于例示的材料。
[0047]表帶3中與手表外殼2的連結側的端部構成連結部31,該連結部形成為與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26的形狀相匹配的形狀。在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時,如圖4等所示,連結部31嵌入到手表外殼2的一對表帶安裝部26之間。在連結部31處,在與表帶安裝部26的插入孔27相應的位置形成有使連結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作為棒狀部件的彈簧棒5貫穿的貫通孔32。
[0048]在連結部31上與手表外殼2的缺口部28相應的位置,形成有使連結部件4嵌入的缺口部33。在本實施方式中,缺口部33從表帶3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
[0049]連結部件4配置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具有從背面側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接觸的接觸部41,和從該接觸部41的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相接觸的面向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表面側豎起的補強部42。
[0050]連結部件4例如由聚氨酯等軟質的合成樹脂一體成型。形成連結部件4的材料只要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柔和性即可,在此不限于例示的材料。
[0051]圖8是本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4的立體圖,圖9是連結部件4的側視圖。圖10的Ca)是從圖9中箭頭VIII方向觀看連結部件4的上面圖,圖10的(b)是從圖9中箭頭IX方向觀看連結部件4的后視圖,圖10的(c)是從圖9中箭頭X方向觀看連結部件4的平面圖,圖10的(d)是從圖9中箭頭XI方向觀看連結部件4的平面圖。
[0052]如圖2、圖3、圖8和圖9所示,接觸部41以沿著手表外殼2和表帶3背面形狀的狀態,從側面看整體上緩和地彎曲。接觸部41的在手表外殼2側的端部,形成沿著手表外殼2的形狀(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外殼框體21的筒狀部21a的形狀)的圓弧形的凹部41a。接觸部41的形狀、大小等,可以根據安裝連結部件4的手表I的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形狀、大小進行適當設計,不限于圖示例子。
[0053]補強部42為板狀的部分,其在與接觸部41的寬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圖10的(a)中的縱向)延伸設置于接觸部41的寬度方向(圖10的(a)中的橫向)大致中央。在本實施方式中,補強部42整體為大致均勻的厚度。
[0054]如上所述,手表外殼2的缺口部28和表帶3的缺口部33從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補強部42的上端部42a從該缺口部28、33露出到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表面側。
[0055]連結部件4可以形成為例如紅色等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形成反差的顏色,使作為連結部件4 一部分的補強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于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表面側,由此能得到設計上的效果,并起到示意手表I指向方向等標志的作用。
[0056]在當將連結部件4配置于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時補強部42的與手表外殼2的插入孔27和表帶3的貫通孔32相應的位置,形成穿插彈簧棒5的貫通孔43。
[0057]在補強部42的手表外殼2 —側的端部形成有向手表外殼2 —側突出的凸部44。該凸部44與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26的缺口部28嵌合,起到抑制表帶3相對手表外殼2上下方向過度轉動的轉動防止部的功能。
[0058]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于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使其表帶3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側的截面積。
[0059]圖11的(a)是補強部42在圖9中由點劃線XII表示的部分(表帶3側的部分)的截面圖,圖11的(b)是補強部42在圖9中由點劃線XIII表示的部分(手表外殼2側的部分)的截面圖。[0060]在本實施方式中,補強部42在表帶3 —側的高度小于手表外殼2 —側,因此,如圖11的(a)和圖11的(b)所示,表帶3—側的截面積(圖11的(a)所示部分的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側的截面積(圖11的(b)所不部分的面積)。對于補強部42的截面積,可以是從手表外殼2 —側向表帶3 —側無級地減小,也可以是截面積有級地減小。
[0061]對于補強部42,不限定其在表帶3 —側的截面積比在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小到何種程度,但從補強部42的強度等觀點出發,優選表帶3 —側的截面積是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的2/3左右。
[0062]下面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表帶安裝結構的作用。
[0063]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連結部分處,使彈簧棒5貫穿手表外殼2的插入孔27、表帶3的貫通孔31和連結部件4的貫通孔43,來連結手表外殼2、表帶3和連結部件4。
[0064]具體為,首先,配置連結部件4,且使接觸部41與手表外殼2的背面側接觸,并使補強部42上形成凸部44的一側位于手表外殼2 —側,而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嵌入到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26的缺口部28中。然后,將表帶3的連結部31嵌入到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26中。此時,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嵌入到連結部31的缺口部33中。
[0065]如上所述,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之間夾有連結部件4的狀態下,將彈簧棒5貫穿手表外殼2的插入孔27、表帶3的貫通孔31和連結部件4的貫通孔43,由此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夕卜殼2。
[0066]通過使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的凸部44嵌入到表帶安裝部26的缺口部28,將表帶3限制成在安裝于手表外殼2的狀態下,可一定程度地沿上下方向轉動。通過使補強部42上表帶3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側的截面積,可在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保持表帶3牢固地連結于手表外殼2的狀態,并可根據腕部的運動等柔和地彎曲,以適應腕部。
[0067]另外,若準備多種形狀相同但顏色、圖案等不同的連結部件4,則用戶能夠通過選擇喜好的顏色及圖案的連結部件4安裝于連結部分,而輕松實現設計的多樣性。
[0068]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配置連結部件4,其具有從背面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接觸的接觸部41和從該接觸部41的與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接觸的面向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表面側豎起的補強部42,并使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嵌入到手表外殼2的缺口部28和表帶3的缺口部33。
[0069]如手表I所示,在將表帶3與手表外殼2 (本體外殼)連結后佩戴于腕部時,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處,會在手表外殼2及表帶3與腕部之間形成間隙,容易使表帶3等浮于腕部之上。
[0070]針對該點,如本實施方式的表帶安裝結構那樣,配置接觸部41,且從背面側覆蓋從手表外殼2到表帶3的該連結部分,在此情形下,在用戶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接觸部41填補形成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的間隙,因此使表帶3等適合腕部,提高手表I的佩戴舒適性。另外,由于豎立設置在接觸部41的補強部42嵌入到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缺口部28、33中,因此,即使表帶3因腕部運動等產生運動,接觸部41也不易發生扭轉或繞緊,能夠防止表帶3等離開腕部,保持貼合感。
[0071]另外,形成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上的缺口部28、33從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于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表面偵U。由此,可提高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處的設計自由度,提高設計性。例如,在手表外殼2及表帶3為黑色時,若配置紅色的連結部件4,則可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部分,使紅色的補強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于手表I的表面,可提高設計上的效果。另夕卜,在使手表I具有羅盤功能等時,通過使紅色等顏色醒目的補強部42露出于手表I的12點側、6點側的大致中央處,可用作表示該手表I所朝方向的標志。
[0072]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形成貫通孔43,其被棒狀部件的彈簧棒5貫穿,從而利用I個彈簧棒5連結手表外殼2、表帶3和連結部件4。由此,可減少連結表帶3所需要的部件,并使表帶3與連結部件4容易拆裝。因此,用戶可適當地自行拆裝表帶3和連結部件4,例如,可根據喜好替換顏色不同的連結部件4,從而可簡單地享受到設計的多樣性。
[0073]對于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使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小于表帶3 —側的截面積。由此,在手表外殼2 —側,可穩定地支持接觸部41,并且在表帶3 —側,可柔和地適應腕部及表帶3的運動,能夠在用戶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得到更優異的貼合感。
[0074]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連結部件4由聚氨酯等軟質的合成樹脂形成,在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接觸部41適度地發生變形從而填補與腕部之間的間隙,可提高貼合感。通過由軟質的合成樹脂形成連結部件4,可利用連結部件4緩沖或吸收來自手表外殼2或表帶3下面側的沖擊,耐沖擊性優異。
[0075]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接觸部41沿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的形狀,從側面看整體上緩和地彎曲。因此,該接觸部41與腕部的形狀自然地適應,可進一步提高貼合感。
[0076][第2實施方式]
[0077]下面結合圖12的(a)和(b)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的第2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僅連結部件的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不同,因此以下僅特別說明與第I實施方式的不同點。
[0078]圖12的(a)是從上方觀看本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平面圖,圖12的(b)是圖12的(a)所示連結部件側視圖。
[0079]如圖12的(a)、(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表帶3 —側的高度低于手表外殼2 —側的高度。在本實施方式中,與手表外殼2 —側寬度方向(圖12的(a)中為橫向,將連結部件4配置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之間時的表帶3的寬度方向)的厚度相比,表帶3 —側寬度方向的厚度小,從上面觀看形成臺形。
[0080]由此,對于補強部46,使得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
[0081]另外雖省略圖示,但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在手表外殼2上的缺口部和形成在表帶3上的缺口部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的形狀匹配,從手表外殼2 —側向表帶3 —側寬度逐漸變窄。
[0082]其他的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對于同一部件使用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0083]下面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表帶安裝結構的作用。
[008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上時,首先,配置連結部件4,使其接觸部41與手表外殼2的背面側接觸,并使補強部46上形成有凸部44的一側位于手表外殼2—側,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嵌入到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的缺口部中。然后,將表帶3的連結部嵌入到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此時,在連結部的缺口部嵌入有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接著,穿入彈簧棒5,使其貫穿手表外殼2的插入孔27、表帶3的貫通孔31和連結部件4的貫通孔43,由此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
[0085]對于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通過使其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可以在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使表帶3保持與手表外殼2牢固連結的狀態,并能夠根據腕部的動作等柔軟地彎曲,適應腕部。
[0086]對于其他方面,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0087]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除了能夠得到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以外,還能夠得到如下效果。
[0088]S卩,在本實施方式中,不僅改變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的高度,還改變其寬度方向的厚度,由此可調整其截面積,使得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因此,與僅利用高度調整補強部的截面積的情形相比,能夠使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和表帶3 —側的截面積變化更大,使得在手表外殼2 —側,能夠穩固地支持接觸部41,并且能夠在表帶3 —側,更柔和地對應腕部和表帶3的運動。由此,在用戶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能夠得到優異的貼合感。
[0089]在本實施方式中,用例子對改變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6的高度和寬度方向的厚度這兩方面來調整補強部46的截面積的情形進行了說明,但調整補強部46截面積的方法不限于此。
[0090]根據不同場合改變補強部46的厚度時,例如,也可以使補強部46的高度均一,而僅通過改變厚度來調整補強部46截面積。
[0091]如上所述,對于改變補強部47厚度的情形,即使因手表設計上的制約等幾乎不能使補強部46的高度發生變化時,也可調整補強部46的截面積,能夠在用戶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得到優異的貼合感。
[0092][第3實施方式]
[0093]下面結合圖13的(a)和圖13的(b)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的第3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僅連結部件的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等不同,因此以下僅著重說明與第I實施方式等的不同之處。
[0094]圖13的(a)是從上方觀看本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平面圖,圖13的(b)是圖13的(a)所示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0095]如圖13的(a)和(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連結部件4中,在接觸部41之上與圖13的(a)的縱向(在將連結部件4配置于手表外殼2和表帶3時的表帶3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設置有兩個補強部47。
[0096]各補強部47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表帶3—側的高度小于手表外殼2—側的高度,由此,使補強部47中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
[0097]雖省略圖75,但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上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7的形狀相匹配,大致平行地分別設置兩個缺口部。
[0098]其他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等相同,因此對于同一部件添加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0099]下面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表帶安裝結構的作用。
[0100]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時,首先,配置連結部件4,使其接觸部41與手表外殼2的背面側接觸,并使補強部47的形成有凸部44的一側位于手表外殼2 一側,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7嵌入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的缺口部。然后,將表帶3的連結部嵌入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此時,在連結部的缺口部中嵌入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7。接著,穿入彈簧棒5,使其貫穿手表外殼2的插入孔27、表帶3的貫通孔31和連結部件4的貫通孔43,由此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
[0101]對于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7,通過使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可在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保持表帶3與手表外殼2牢固連結的狀態,并能夠根據腕部的動作柔軟彎曲,以適應腕部。
[0102]由于其他部分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0103]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除了能夠得到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還可得到如下效果。
[0104]S卩,在本實施方式中,對連結部件4設置兩個補強部47,并調整截面積,使其在表帶3 —側的截面積均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
[0105]如上所述,對連結部件4設置多個補強部47,并分別調整截面積的情形,與在連結部件4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分設置I個補強部并調整截面積的情形相比,不僅是在表帶3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和其附近,可對手表I和表帶3全體適當地調整變形程度。由此,可在手表外殼2 —側,穩定支持接觸部41,并可在表帶3 —側,柔和地適應腕部和表帶3的運動,在用戶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可得到優異的貼合感。
[0106]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例子說明對連結部件4大致平行地配置兩個補強部47的情形,但補強部47的數量不限于兩個,也可以是3個以上。
[0107]另外,補強部47不必須為平行設置,可適當改變補強部47的配置。例如,也可以使兩個補強部47從表帶3 —側向手表外殼2 —側張開呈大致V字形配置。
[0108][第4實施方式]
[0109]下面結合圖14的(a)和圖14的(b)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的第4實施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僅連結部件的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等不同,因此以下僅著重說明與第I實施方式的不同之處。
[0110]圖14的(a)是從上方觀看本實施方式的連結部件的平面圖,圖14的(b)是圖14的(a)所示連結部件的側視圖。
[0111]如圖14的(a)和(b)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8從上面觀看形成為大致X字形。
[0112]如圖14的(b)所示,從側面觀看補強部48時的形狀與第I實施方式等大致相同,表帶3 —側的高度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高度。由此,使得補強部46其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
[0113]雖省略圖示,但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于手表外殼2的缺口部和形成于表帶3的缺口部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8的形狀匹配,從手表外殼2 —側到表帶3 —側形成從上面觀看呈大致X字形的形狀。
[0114]其他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對于同一部件使用相同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0115]下面說明本實施方式的表帶安裝結構的作用。
[0116]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時,首先,配置連結部件4,使其接觸部41與手表外殼2的背面側接觸,并使補強部48上形成有凸部44的一側位于手表外殼2 一側,將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8嵌入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的缺口部。接著,將表帶3的連結部嵌入手表外殼2的表帶安裝部。此時,在連結部的缺口部嵌入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8。接著,穿入彈簧棒5,使其貫穿手表外殼2的插入孔27、表帶3的貫通孔31和連結部件4的貫通孔43,由此將表帶3安裝于手表外殼2。
[0117]對于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8,使其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由此可在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保持表帶3與手表外殼2牢固連結的狀態,并根據腕部的運動柔軟彎曲,以適應腕部。
[0118]其他結構與第I實施方式等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0119]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除了能夠得到與第I實施方式等相同的效果,還能夠得到以下效果。
[0120]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對連結部件4設置從上面觀看為大致X字形的補強部48,調整其截面積使該補強部48的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
[0121]如上所述,在補強部48向連結部件4的寬度方向擴展時,能夠由面來支持接觸部41。另外,與補強部為平板狀的情形相比,不僅表帶3的寬度方向中央部分和其附近,能夠對手表I和表帶3全體適當調整變形程度。由此,可在手表外殼2 —側穩定支持接觸部41,并可在表帶3 —側柔和地適應腕部和表帶3的運動,在用戶將手表I佩戴于腕部時,可得到優異的貼合感。
[0122]補強部48的形狀不限于此例子所示的情形,例如也可以是從上面觀看形成H字形
坐寸ο
[0123]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思想的范圍內做各種變更。
[0124]例如,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例示有使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在其表帶3—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的情形,但截面積的調整不限于在從手表外殼2 —側向表帶3 —側的表帶3延在方向上進行調整。
[0125]例如,如上述第3實施方式、第4實施方式那樣,在連結部件4的寬度方向設多個補強部的端部的情形下,也可以在連結部件4的寬度方向進行調整,改變補強部的截面積。
[0126]S卩,例如,在連結部件4具有如圖13的(a)和圖13的(b)所示補強部47或如圖14 Ca)和(b)所示補強部48時,對于補強部47、48各部分的截面積,可使表帶3 —側的截面積小于手表外殼2 —側的截面積,并且使靠近腕關節一側的補強部47、48的截面積小于在將連結部件4安裝于手表I時靠近肩關節一側的補強部47、48的截面積。
[0127]佩戴手表I的腕部,在腕關節側較細,而向著肩關節側逐漸變粗,形成大致錐體形。因此,通過如上所述使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中靠近腕關節一側比靠近肩關節一側更容易變形,可進一步提高佩戴于腕部時的貼合感。
[0128]具體為,例如,在將手表I佩戴于左腕部,并將圖13的(a)和圖14的(a)中的連結部件4連結在手表16點側(圖1中下側)的情形下,使補強部47、48的b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a部分截面積,補強部47、48的d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c部分截面積,并且,使靠近腕關節一側的補強部47、48的c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a部分截面積,同樣地使補強部47、48的d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b部分的截面積。對于連結在手表I的12點側(圖1中上側)的連結部件4,使靠近腕關節一側的補強部47、48的a部分截面積小于補強部47,48的c部分截面積,并使補強部47、48的b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d部分截面積。
[0129]如上所述,由于用戶可容易地自行裝脫連結部件4,因此,用戶可根據是要將手表I佩戴于左腕部,還是要佩戴于右腕部,適宜地調換連結部件4。即,與上述例子不同,在將手表I佩戴于右腕部時,要將補強部47、48的c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a部分截面積,并且補強部47、48的d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b部分截面積的連結部件4連接于手表I的12點側(圖1中上側),并將補強部47、48的a部分截面積小于補強部47、48的c部分截面積,并且補強部47、48的b部分截面積小于47、48的d部分截面積的連結部件4連結于手表I的6點偵彳(圖1中下側)。
[0130]在僅由補強部47、48的高度調整補強部47、48各部分的截面積時,即使如上所述對配置在手表I的12點側的連結部件4和配置在6點側的連結部件4進行調換,也能夠嵌入缺口部28、33中,并能夠在夾著連結部件4的狀態下將表帶3與手表外殼2連結。
[0131]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在手表I的12點側和6點側配置連結部件4的情形為例進行說明,但連結部件4不限于同時配置在手表I的12點側和6點側,可以配置在任意一方。
[0132]配置在手表I的12點側的連結部件4和配置在6點側的連結部件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133]例如,可以分別在手表I的12點側和6點側配置顏色不同的連結部件4。
[0134]另外,可以在手表I的12點側和6點側配置形狀等不同的接觸部41。例如,可以使配置在手表I的12點側的連結部件4的接觸部41的厚度大于配置在6點側的連結部件4的接觸部41。佩戴手表等的腕部截面略呈橢圓形,在佩戴手表時,表帶3容易向手表的12點側發生轉動。對于這一點,若使配置在手表I的12點側的連結部件4的接觸部41厚度大于配置在手表I的6點側的連結部件4的接觸部41厚度,則可抑制向12點方向轉動。
[0135]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例子說明了形成在手表外殼2和表帶3上的缺口部28、33從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連結部件4的補強部42的上端部42a露出到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表面側的情形,但不限于使缺口部28、33從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
[0136]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例子說明通過使作為棒狀部件的彈簧棒5貫穿連結部分,來連結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情形,但本實用新型只要是在本體外殼和表帶的連結部分配置有連結部件4即可,不限于使用彈簧棒連結手表外殼2和表帶3的連結方法。
[0137]在本實施方式中,以例子說明了將表帶安裝結構應用于手表的情形,但應用表帶安裝結構的產品只要具有本體外殼(本實施方式中為手表外殼)和安裝于其上的表帶,則不限于是手表。例如,計步器、心率計或脈搏計等生命體信息顯示裝置,高度信息及氣壓信息等表示裝置,便攜式播放器等,各種能夠利用表帶佩戴于腕部的各種設備,均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表帶安裝結構。
[0138]以上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包括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實用新型范圍和與之均等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表帶安裝結構,其用于將佩戴于腕部的表帶安裝在本體外殼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連結部分配置有連結部件, 所述連結部件包括從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背面側與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接觸的接觸部;和 從該接觸部的與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背面側相接觸的面,向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表面側豎起的補強部, 在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上形成有使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嵌入的缺口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表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所述缺口部,從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背面側貫通到表面側, 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的上端部露出于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表面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表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通過使棒狀部件貫穿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的連結部分,而連結所述本體外殼和所述表帶, 在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形成有使所述棒狀部件穿過的貫通孔。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表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連結部件的所述補強部中,所述表帶側的截面積小于所述本體外殼側的截面積。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表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補強部為并列豎起的多個補強部。
6.如權利要求4所述表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補強部為呈X字形豎起的補強部。
7.如權利要求4所述表帶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補強部為豎起的楔形的補強部。
【文檔編號】A44C5/14GK203709402SQ201420061552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3日
【發明者】小島健二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